玩转“公益艺术 + ”

2015-11-04 12:09徐会坛
中国慈善家 2015年10期
关键词:当代艺术民间公益

徐会坛

36岁的时候,老天帮崔峤纠正了有生以来唯一的一个错误决定。

那一年,她意外怀孕。之前,她和男朋友—现在的老公—决定不要小孩,因为那样更自由。

“但那时候追求的所谓自由现在看起来太肤浅了。”采访当天,北京当代艺术基金会理事长崔峤披散着及腰的黑发,一袭宝蓝棉麻长裙,脚穿及踝黑色短靴。她音调不高,但语速很快,笑声爽朗。

第二年,临盆在即,医生力劝37岁高龄的她剖腹产。她说不,“我要自然产,坚持要去试一下那个最艰难的过程是怎样的。”

要做什么,不要做什么,崔峤告诉《中国慈善家》,她很早就知道。16岁独自带着妹妹全国旅行,19岁大学毕业,紧跟着只身前往德国连读经济管理、艺术史和媒体三个硕士专业,她说自己“比较早熟”,乃至对于生死的问题,“5、6岁的时候就想得差不多了”。

“(生孩子)疼得要死,然后你养育这个孩子,每天陪伴她,经历这些过程之后,我对生命、对社会的理解有了很大的改变。”

生孩子之前,崔峤在尤伦斯当代艺术中心(UCCA)担任副馆长。两年多的时间里,她曾创下带领5人团队一年策划、组织了600多场文化艺术活动的纪录。但是,做了妈妈以后,她更切身地意识到,专业类的文化艺术机构,哪怕优秀如UCCA,依然难以满足大众更加日常化的文化艺术需求。

艺术不是走进美术馆、博物馆、专业艺术机构,崔峤认为,艺术是一种贯穿心灵的力量,“艺术教育应该从最开始的阶段就做得很到位”。然而,她发现,中国孩子接触艺术太晚,而且多局限在“艺术课”上。无论是社区还是家庭都缺乏应有的艺术氛围,大众还是普遍存在对艺术的距离感。

崔峤开始用母性的眼睛看待艺术教育。“作为家长,你有义务给孩子提供一个更有艺术感的环境。”在UCCA正做得风生水起,她还是选择了离开,没留后路,出发去找一个与社会系统有更多连接的新平台。

最终,她选择了加入北京当代艺术基金会。“我以前接触的机构多是各种国际机构、政府机构、专业的文化艺术机构,但是,如果能够结合自己对生活的想法,基金会可能是个特别好的平台。”

“艺术+”生活

“艺术到底可以跟什么加,才能更好地服务大家的生活,而不只是一句‘人人都是艺术家的口号?”

生于艺术世家,在都市艺术发达的德国浸淫了八年,又在国内文化艺术行业摸索了将近十年,崔峤很清楚,“人人都是艺术家”是一个幻境。多年后被问起艺术与生活的关系,她说:“艺术跟生活能够特别紧密地结合成一体,而不是两个分开的世界。”

在UCCA的时候,她带领团队做过一个项目,让每个观众设想自己是策划人,写下最想做的文化艺术项目,然后每月选出最好的由UCCA出预算、人力、设备等去帮他们实现愿望。现在,她设想把这种“众筹”的模式引入到公募性质的北京当代艺术基金会,也为基金会所有的捐赠人和潜在捐赠人提供一个开放的平台,让他们一起参与到公共类艺术公益项目的策划和运作中。

“社区是我们公共类艺术公益项目的一个突破点。”她告诉《中国慈善家》,就在北京当代艺术基金会所在的小区,他们要做一个社区艺术公益项目的模式试点,而且马上要把基金会的部分空间改造成一个社区公益图书馆,未来还会在小区内设计建造儿童乐园、举办露天电影节等。

“艺术怎么能够跟更广泛的大众的每一天的需求、每一个人的需求发生关系,这是我们更关心的。”崔峤说,她所理解的艺术“更多应该是能够帮助社会各个系统去改善生活,让生活更愉快、更幸福。”2003年从柏林回到北京,在公交车站上看到的一副副木然的表情至今让崔峤心有戚戚。

2015年8月30日,北京当代艺术基金会正式启动“中国设计公益联盟”,探索艺术家、设计师和大众生活需求深入结合的途径。

就在接受专访的前一个晚上,基金会介绍了一位艺术家跟生前预嘱协会对接,希望能够把生命与死亡教育跟儿童绘本结合起来。“我们接触的很多设计师都有(公益的)情怀和想法。我们正在设计一个机制,想让设计师固定每年投入一些工作时间(做公益艺术)。”崔峤说。

崔峤想要把中国设计公益联盟打造成一个长期的机制,她也正带领中国当代艺术基金会开发别的合作形式,希望能够同时“照顾到艺术家和设计师的生存需求,不能总让他们免费干活。”

她从艺术文化和公益的结合开始,然后,走得更远。她说,传统的艺术慈善对她来说没有挑战。“真正了解各方面,找到文化艺术、公益、创投三方面的那个交点,才是够实在、够主动的。”

民间未来

崔峤对北京、上海等一线都市的文艺圈非常熟,但是如果去到一个二、三、四、五线城市,她根本不知道去哪里找一些有意思的人和事。对“个性化”有强烈执着,她相信每个地方都有非常不一样的个性和独特的经验,“包括它的潜力,它的新生代的人物,它正在讨论的文化话题,还有它的社区跟文化、艺术的关系。”

从成都开始,北京当代艺术基金会以“中国人文地图”之名,启动了一次全国文化摸底调研。崔峤说,这次调研是“大人文、大艺术含义上的”。在德国多年,她知道,外国人总觉得中国人的面目很模糊,个性大都被遮掩在口号、数据后面。这是本土文化艺术呈现和国际文化艺术交流双重失效的结果。

“我们要做的事情是让(民间文化艺术)更鲜活一些,让文化交流有人物、有故事、有性格、有立场。这些东西才能够打动人,让人思考。如果只是形式上的文化交流,就还是任务性的,不是长期有效的。”

无论是主办中欧人文智库峰会“国际大都市的多元构建”、“中印文化连线”专题调研和论坛,还是操刀威尼斯双年展中国馆的策展等,北京当代艺术基金会都发挥了民间与政府“连接点”的作用。崔峤把这总结为“承上启下”。

她说自己的性格很适合跟各种不同的人合作,因为她很会换位思考、理解不同方面的需求。她认为,接受政府委托并不就意味着失去原则和自由度,“政府也非常需要民间的机构给它们一些营养,或者说支持,能够弥补一些在官方系统里面不能做或者不方便做的事情,”关键在于沟通。

沟通的可能性或许源于对“民间”的重新认识。作为2015年第56届威尼斯双年展北京馆的策展方,北京当代艺术基金会把主题定为“民间未来”。崔峤觉得,“民间未来”与北京当代艺术基金会的所有工作都相关。她不把民间看作与政府对立的概念,她说:“我觉得在这个社会里真正有建设性、真正关心这个社会的都是民间,它甚至包括政府在里面。”

崔峤张开双手,把喊着“妈妈”跑上前来的女儿一把揽入怀里抱起,似乎永远也亲不够她红扑扑的脸蛋。采访到此结束,似乎在她身上有一个开关似的,从北京当代艺术基金会理事长到女儿的妈妈,只须轻轻一拨。

她曾说,工作的动力和理想来源于对自己的认识与期待。跨入几近空白的文化艺术基金会领域,她面临不少挑战,或许也曾暗地里拿捏不定,但至少为了女儿的未来,她一定会找出一个解决的方案。c

猜你喜欢
当代艺术民间公益
公益
公益
公益
从苏绣能否成为当代艺术谈起
公益
BIG HOUSE当代艺术中心
关于当代艺术市场的思考
高人隐藏在民间
高人隐藏在民间
高人隐藏在民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