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提高内涵建设的高校辅导员专业化研究

2015-11-04 10:49陈海菊李佩忠赵丽梅李明媛
成人教育 2015年10期
关键词:队伍辅导员思想

陈海菊,李佩忠,高 欣,赵丽梅,李明媛

(河北科技师范学院 园艺科技学院,河北 秦皇岛066004)

2004年中共中央、国务院下发《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中发[2004]16 号文件),标志着我国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2005年至今,国家政府相关部门相继下发《关于加强高等学校辅导员班主任队伍建设的意见》、《普通高等学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规定》、《普通高等学校辅导员培训计划(2013—2017年)》等多个文件。文件为辅导员专业化的建设与发展指明了方向,辅导员工作越来越受国家重视。

辅导员是高校德育工作的骨干力量,也是学生事务管理的专业队伍,是大学生成长成才的坚实后盾。随着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开展,辅导员工作必须要有与之相适应的指导思想、内容、方法和载体,辅导员须拥有高素质、强能力,掌握现代教育管理和思想政治工作方法,才有能力应对新的任务和挑战。

一、基于提高内涵建设的高校辅导员专业化研究的提出

(一)新形势下高校辅导员工作尤显重要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深入,各种思潮涌入我国,当代大学生也由象牙塔中的“书虫”转变成了新形势下新潮流的主人。他们的思潮激荡,敢想敢干。由于近年来高等院校的扩大招生,大学生数量猛增,个体差异加大。他们具有相当强的爱国心,但缺乏必要的建设热情;参与政治性活动热情下降,带有明显的应付性或功利性;社会责任感淡薄,社会公德行为弱化;判断能力不强,容易为不良社会现象迷惑;以自我为中心,不理会他人想法与反应;诚信认知与诚信行为相背离,诚信意识弱、道德滑坡;“空虚”感增强,网络成瘾现象严重;盲目崇拜、盲目消费现象比比皆是;情绪容易激动,易引发恶性事件等。[1]种种事实要求辅导员能够根据形势为大学生提供及时准确的引导和帮助,更突出了目前辅导员工作的重要性。

(二)辅导员专业化研究是社会发展的需要

20世纪50年代,特殊的社会背景要求辅导员须将大量精力放在学生的思想政治工作方面。后来随着高等教育的发展和市场需求的变化,招生规模扩大、教学管理进步、学生自身成长的问题增多、就业压力增大等,高等教育工作对辅导咨询工作诉求愈来愈强。仅做思想政治工作已经不能满足学生的成长和发展需要,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心理健康辅导以及学生事务管理等工作因学生的需要也逐渐成为辅导员的工作职责。到今天,我国高校辅导员制度除了政治性要求以外,社会性、服务性要求在加大,辅导员设置承载着政治性、社会性和服务性要求。[2]

随着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和完善,我们的社会生活发生着巨大的变化,这种变化深刻地影响着新一代大学生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大学生不再是只读圣贤书的骄子,而是随社会思潮而涌动的敏感而又脆弱的群体。新的社会形势使高校辅导员工作内容较以前更为复杂多变。

新形势下高校辅导员的职业特点及人才培养的新要求是辅导员专业化研究的背景,本研究将基于辅导员内涵建设进行分析和探讨。

二、辅导员工作及队伍现状

(一)事务性工作多,任务繁重

辅导员是高等学校教师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高等学校从事德育工作、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骨干力量。近年来,由于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内容的增多,辅导员工作面越来越广,工作量越来越大,任务相当繁重。目前高校的辅导员工作涉及到大学生的心理问题、就业及指导、学习及考勤、宿舍管理、保险、学籍、纪律及处分、评先评优、经济困难群体的评定、经济困难群体的帮扶及救助、高校与相关学生家长的沟通及联系等方面。高校辅导员堪称是高校中学生的全职“保姆”,他们工作的职责范围几乎涉及到与学生相关的所有事务。

(二)个体素质差异大

高校辅导员是高校教师的组成部分,但与专任教师相比他们却有自身独特的方面。专任教师大部分是经过专业学习有所成后到高校从事与自己专业相关的教学及研究工作的,而我国自有辅导员岗位以来并没有与之对应的专业,因而辅导员专业背景差异大。

目前很多高校没有辅导员岗位准入标准,一些目的不同、动机各异的人员进入了辅导员岗位后,工作热情不足,严重影响了辅导员工作的整体效果。一些愿投身辅导员工作的人员因工作阅历有限,对学生成长成才的有效指导少,制约了其作为大学生“思想政治导师”作用的发挥。很多高校缺少能够在辅导员岗位“有所作为”并终身致力于辅导员工作的优秀人才,高校的发展因此而受到制约。

辅导员个体素质差异大导致辅导员队伍不稳定,队伍的专业化更无从谈起。

(三)发展动力不足

相对专任教师而言,辅导员的发展机会少,外出进修、考察、参观、学习及交流的机会有限。同时,辅导员职称评定困难、相关研究课题量少导致很多辅导员没有长期从事辅导员工作的打算,甚至随时做好离职换岗的准备。所以很多辅导员对工作缺乏自豪感及归属感,缺乏职业发展规划,最终导致发展动力不足。

高校中辅导员工作量大,待遇低,按劳分配原则在辅导员队伍中体现不充分,也导致辅导员队伍发展动力不足。

目前大部分高校辅导员工作绩效考核标准不完善,很难准确考核出辅导员的工作成效。辅导员工作绩效考核标准不能完全覆盖辅导员工作的所有方面,缺少辅导对象的客观性评价及相关同事及领导的反馈性评价。以上情况导致辅导员工作优劣难辨,辅导员工作做得好坏区别不大,继而导致辅导员缺乏工作认同感,缺乏工作动力。

(四)辅导员队伍有“宽进难出”怪象

目前,辅导员在高校中地位较低,部分辅导员是由不能从事其他岗位的人员补充进来的,入口不严。有的高校甚至为了确保辅导员数量而执行严格限制从辅导员岗位调出的制度。因而,目前一些高校的辅导员队伍呈现出一种怪现象——宽进、难出,这种现象更加剧了辅导员队伍在高校中“不吃香”的印象。辅导员工作既繁重又不能随意转出的现实导致辅导员工作的积极性受到严重影响。

三、基于提高内涵建设的高校辅导员的专业化探讨

(一)高校层面

1.辅导员选配首先要遵循“三要”原则

第一,要“赶时髦”。现在大学生均为90 后青年,他们处于大数据时代的背景要求辅导员与其互动要无障碍,并且能熟练运用大数据时代的各种工具,以便于更好地工作、沟通交流。若辅导员不会运用大数据时代提供给我们的各种便利,如利用微信、微博、QQ、飞信、朋友圈、贴吧等与学生互动交流,他们便不能更好地融入大学生群体,无法做好各方面工作。因此,高校在选配辅导员时,要选择能把握这些新时代大学生的新特点、利用创新的理念设计工作思路、采取大学生愿意接受的工作形式的辅导员,从而使辅导员在工作中不断地展现人格魅力,提升工作质量。

第二,要“又红又专”。辅导员工作是良心工作,因此,辅导员本身的思想政治及业务素质必须过硬。在当前各种思想文化交融交锋日益频繁,社会思潮多元多变发展趋势更加明显的背景下,高校辅导员应更加清醒地认识自身肩负的重大使命,坚定对党和国家的教育事业尽职尽责的决心,不断提升宣传思想工作的能力和水平,解决时代发展展现的新课题,履行好辅导员的职责和使命。[3]

第三,要有“心、情”。这里的“心”指的是辅导员工作的强烈的责任心,“情”指的是辅导员工作的满腔热情。辅导员工作内容纷繁复杂,目前却没有相关的职业准则来约束,因此,辅导员工作要求有强烈的责任心和满腔的工作热情。辅导员工作提供给大学生的是他们成长成才所需要的动力、精神支柱及良好的生活和学习氛围,不讲求方法的工作是无益于大学生身心发展的。所以,要胜任辅导员工作需在爱的基础上辅之以春风化雨的柔、润物无声的细、动之以容的情、晓之以理的严。[4]

2.在促进辅导员内涵建设方面要遵循“五个”大力推进原则

第一,要大力推进辅导员队伍结构的合理优化。首先,提高辅导员队伍的准入门槛,大胆实施辅导员准入制度,使辅导员职业更加体现专业性,强调学科背景、严把入口关。[5]在选配辅导员时,首先要考察其是否关心热爱学生、能否处处为学生着想并善于处理相关事务;同时,辅导员必须具有很强的思想政治素质、道德素质、知识素质、能力素质、身心素质,在选聘过程中要遵循中共党员优先、思想政治教育专业毕业生优先、具有良好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经历者优先的原则。只有保证了辅导员的基本素质,辅导员队伍的长足发展才有保证。其次,科学合理安排配备辅导员。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中发[2004]16 号文件)的精神,严格按照国家学生数与辅导员数200∶1 的比例选派辅导员,否则按缺编拨付编制费,以按劳分配原则作为提高辅导员待遇的财力保障。[6]在安排辅导员到相关岗位的时候要充分考虑辅导员的各种条件,尽量使所在系(部)辅导员配备合理化。如:将辅导员按照年龄、性别、学历、专业、个性、经验进行组合,取长补短,合理搭配,使辅导员队伍发挥整体优势。[7]

第二,要大力推进辅导员素质的提升。首先,对辅导员要进行有序的、科学的、规范的培养培训。培训不能流于形式,要进行以切实加强或提高辅导员整体素质为目标的培训,以使其尽快掌握辅导员工作所需的相关知识及技能。对辅导员的培养培训要涉及到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学、管理学、法学等诸多领域,以为辅导员的工作提供强大的理论及丰富的知识体系支撑。[8]其次,高校要支持辅导员考取相关职业证书,如:心理咨询师、职业指导师、创业指导师等,引导其走职业化发展道路。鼓励辅导员学习深造,考取思想政治教育方面的研究生,提升理论水平。实行辅导员导师制,职称高、职务高、资历高的辅导员要带职称低、职务低、工作经验少的辅导员,让他们快速适应工作并迅速成长,同时,双方在互相教学中都能辨证地成长并积累工作经验,实现螺旋式上升的共赢的工作态势。再次,要给辅导员创造学习及经验交流的机会,多层次多渠道鼓励辅导员开展理论研究。定期及按需召开辅导员经验交流会,鼓励辅导员把从实践中获得的宝贵经验与他人交流,使其在鲜活的实例中增长工作经验。聘请国内外学生管理方面专家进行讲学,提高辅导员的理论及管理素养。为辅导员外出学习交流创造机会,打造与其他高等院校辅导员相互交流的平台,研讨新时期学生工作中出现的新情况和新问题。鼓励辅导员积极开展调查研究和理论研究,提高其在学生教育与管理方面的水平;鼓励辅导员对突出问题进行专门研讨,从而拓宽工作思路,提高其政治思想工作觉悟。从辅导员个人和高校各个层面重视理论研究工作,多渠道鼓励并推进辅导员科研立项。高校和社会可以在自己职责允许的范围内为辅导员开展理论研究提供便利,从而促进辅导员队伍专业化水平的提高,为进一步开展全面的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打好坚实的理论基础。

高校要把提高辅导员素质要作为一项长期任务来做,使辅导员专业化水平呈现稳步提升的状态。

第三,要大力推进辅导员工作激励机制建设。首先,高校通过制定相关政策鼓励辅导员产生在其岗位上有长期发展的思想。制定激励措施,鼓励辅导员在本领域内尽心尽力工作,发挥自身优势,为辅导员工作献计献策。制定科学合理的考评制度,对辅导员工作进行全面评价。而后以考评结果为依据,建立提升、加薪、带薪进修、转岗淘汰等规范性制度。考核为优秀的辅导员,可提升为党政部门、团支部等部门中层干部,以激励其发挥更大的潜能,并以此激励后进者。鼓励辅导员在其岗位上长足发展,使其在工作中永远充满活力。其次,以足够的待遇保障吸引有相关工作意向的优秀人员从事辅导员工作。目前大学生各种思想问题很多,尤其心理健康问题十分突出,而为他们分忧解难的是辅导员。长期的思想辅导及心理咨询工作定会对辅导员自己的身心造成一定程度的伤害,所以,高校一定要重视对辅导员的关怀,加强对辅导员的心理辅导,同时要关心其生活和工作的状况,保证辅导员队伍的长期健康发展,以使其更好地为高校发展做贡献。据2012年《组织人事报》报道,在中组部召开的有关会议上,中组部部长曾庆红提出了“三个留人”的原则,即以事业留人,以感情留人,以待遇留人。经调查,大部分人感觉以上能留住人的因素中以待遇留人为最重要的因素。辅导员的待遇在各所高校中普遍偏低,打算长期从事辅导员工作的人员在事业和感情上已经有了相当高的认同感,如果再提高其待遇,必将加大他们工作的信心及长期从事此项工作的决心。其实,待遇的高低也从另一个侧面反映出高校对辅导员队伍的重视程度,使辅导员队伍得到壮大并良性发展。

第四,大力推进辅导员考核机制建设,优奖劣汰。高校应根据本校辅导员的现实情况制定辅导员工作条例,明确辅导员的工作职责,制定完善的辅导员年终考核制度,奖励优秀、激励后进,以制度促发展。要求辅导员每年进行年终述职,通过领导打分、考核小组打分、群众互评打分、学生打分等多层次、全方位、立体式的考核方法,全面考核其“德、能、勤、绩”。[9]把辅导员所带班级学生的思想、表现、学习成绩以及参加各项活动的奖惩情况联系起来,实行奖惩制度。同时,以考核结果作为评优、评先、晋升职称的重要依据,提高辅导员对其工作及职责的重视程度。对于考核连续两年不合格的,要坚决淘汰出辅导员队伍。

第五,大力推进辅导员的分类培养机制建设。首先,要大力推进优秀辅导员榜样的带头作用。在国家越来越重视辅导员工作、全国开展高校辅导员年度人物评选及辅导员职业技能大赛的背景下,各高校应树立自己的辅导员先进典型,大力宣传辅导员的重要作用。同时,对于树立的典型要有物质奖励及精神奖励,以加大辅导员的影响力。其次,实施分层培养及管理,促进职业能力提升。据学历、资历、科研等条件将辅导员队伍划分成高、中、低三个层次,在培养及管理方面,不同层次实行不同内容的培养及管理,以利于辅导员确定努力方向及奋斗目标。

(二)辅导员自身层面

热爱工作才能在本职工作岗位上开创一片天地。辅导员只有加强思想认识,不断提高自身在思想政治教育方面和学生事务管理方面的工作水平,利用多个学科门类的知识武装自己,使自身的职业能力和专业水平迅速提升,才能使工作完成的有声有色。

辅导员工作的对象是大学生,随着时代的发展,大学生工作的内容及范围在不断地发展变化,因此,辅导员工作是常做常新的工作。在工作中辅导员要不断创新思路,随时代的发展、高等教育的发展、大学生思想及行为方式的转变而不断改变工作方式,开展适合时宜的工作。

[1]陈海菊,高欣.对当代青年思想道德教育的思考[J].全国商情:经济理论研究,2008,(19).

[2][3]陈玥.如何提升高校辅导员宣传思想工作能力[N].光明日报,2015-04-12.

[4]张洁.基于全国高校辅导员年度人物的辅导员专业化研究[J].思想理论教育,2015,(3).

[5]徐蕾.十年来我国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的文本解读及启示[J].高校辅导员,2015,(1).

[6]陈艳君,吴正国.高校辅导员职业稳定性机制及其实践探索[J].教育与职业,2014,(8).

[7][9]申晓东,宋林琳,李佳励.新时期加强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的几点思考[J].时代文学:理论学术版,2007,(2).

[8]谢守成.“阶梯式”辅导员职业发展模式探讨[J].高校辅导员,2014,(5).

猜你喜欢
队伍辅导员思想
思想之光照耀奋进之路
思想与“剑”
1+1我们这样学队章:我们的辅导员
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思想永远不能丢
“思想是什么”
好辅导员这样炼成
还剩多少人?
校外辅导员的一天
数年如一日的义务辅导员
“五老”队伍大有可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