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秋霞
“有余数的除法”是苏教版小学二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的知识,也是除法知识中的基础知识。“有余数的除法”相关知识属于除法的一部分,但是它又具有自身的特殊性,与一般的整除知识不同,学习该部分知识,需要对学生进行思维转换引导,加强学生的思维分析过程,引导学生在活动中,动手实践中,灵活变动思维,强化学习能力。从引入已学知识、构建数学模型、结合课堂活动、深化知识反思这几个方面,循序渐进、分阶段实施“有余数的除法”的教学活动。
一、引入已学知识,做好思维铺垫
结合教学内容与教学目标,教师在课前做好教学准备,准备好10支铅笔以及教学所需的PPT课件等素材。在课堂上,教师首先引导学生背诵乘法口诀,以奠定新课程“有余数的除法”学习的基础。其次复习旧知识“平均分”,从“平均分”的概念出发,引导学生明确平均分需要用除法计算,学生自主回答和计算,列出竖式,得出“没有余数的除法”,也就是平均分的计算方法与意义。基于此,做好学生思维铺垫,进一步学习新课中的内容“有余数的除法”。
新课引入之后,教师拿出10支铅笔,引导学生动手活动:“将这10支铅笔分给几个小朋友,每人分得一样多,可以怎么分呢?”学生6人一组,展开动手实践活动,并记录下分的结果。得出分给2人,可以每人分5支,无剩余;分给3人,可以平均分3支,剩余1支;分给4人,每人分2支,剩2支;分给5人,每人分2支,无剩余;分给6人,每人分1支,剩余4支。教师画出“分几人、每人分几支、剩余几支”的表格,结合表格,教师引导学生分析无剩余(平均分、整除)与有剩余(有余数的除法)之间的联系与区别。通过创设新旧知识对比的情境,以及结合图片与课外活动情境,引导学生对比分析整除与有余数的除法,加强知识间的联系,做好思维铺垫,建构知识网络。
二、重视思维引导,强化学习能力
在新知识教学的重点阶段,需要通过构建数学模型,加强对学生的思维引导,同时,还可以借助课堂动手实践活动,学生自主展开分析,引导学生通过模仿、建构、分析,得出新知识、新方法与新思维。首先,教师给出一个宽4格长8格的表格,在其中首行填入11、12、13、14、15、16、17几个数字,在第二行填入2、2、3、4、5、6、7几个数字,学生列竖式算出结果,并填入表格中。结合这一阶段的自主动手实践,构建数学模型,列出被除数、除数、商、余数的表格,这四个量在表格中分别写成一横条,一条条对下来,学生根据自己计算得出的一些数据,进行观察分析,得出“余数比除数小”这一结论。
其次,教师准备若干份百数表,百数表每行每列各为10个数字,从左到右,从上到下排列,列出了1~100这100个数字。教师引导学生用红色颜料笔画出5的倍数,并分析呈现出什么规律。学生从左到右查找,慢慢地画出圈圈,在10分钟之后,发现所画的圈圈位于2列上。之后教师引导学生分析,能够被5除尽的数其个位数是什么呢?学生将这些圈圈连起来,发现它们的个位数都是0或5。之后教师引导学生分析不能被5除尽的数它们余数的规律,学生继续计算、分析、交流、得出结果,余数都为1、2、3、4。教师进行归纳总结:“在有余数的除法中,能被5除尽的数个位数都是0或5,而有余数的除法中,除以5的数其余数都比5小。”结合学生动手实践,提升学生的思维灵活性与分析能力。
三、深化知识反思,鼓励应用拓展
为更好培养学生思维与能力,可以引导学生结合动手实践活动,展开应用拓展与深入学习分析。展开动手实践活动,引导学生在游戏的快乐课堂中学习与收获。教师在一个透明的大盒子中装着一堆球,每个球上面都标有数字,分别为1~20,教师再拿出4个透明的小箱子,箱子上分别写着2、3、4、5。教师引导:“将大箱子中的20个标有数字的球拿出,读出其数字,如果除以2能够除尽,没有余数,就放入到2的小箱子中,以此类推。”之后,学生4人一组,试图将球全部分门别类,之后有的学生发现,12这样的数字,不知道是放入2还是3还是4中,而15这个数字的球也不知道是应该放入3还是5这个小箱子中。之后,教师引导学生将1~20这20个数中,除以2、3、4、5都能除尽的数全部列出来,如12能够除尽2、3、4,15能够除尽3与5等。再列出除不尽的数的余数和除数有何规律。教师引导学生总结:“一个数可以有多个能够除尽的数,而这个数是这些数的公倍数”,另外,“余数总比除数小。”结合游戏总结出一些规律,为以后的学习奠定基础。
总之,“有余数的除法”相关知识的学习,可以说是整除(平均数)学习与公约数、公倍数相关知识的桥梁。在这一节知识的教学中,教师要重视对活动教学方案的引入,科学采用小游戏、图片观察分析、综合活动等方式,引导小学生交流合作,巩固乘法口诀、整除与平均数相关知识,进一步学习有余数的除法相关知识,得出同一个数平均分有几种不同的方案、余数比除数小的结论。在今后的教学中,要加强对学生思维的引导,鼓励学生参与动手实践与合作分析,在活动中参与、学习与提升,强化学生综合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