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新型研发机构发展现状分析与对策研究

2015-11-02 09:19
中国科技信息 2015年15期
关键词:研究院机构人才

潘 勇 徐 雁

安徽省新型研发机构发展现状分析与对策研究

潘 勇 徐 雁

对安徽省40余家新型研发机构发展现状进行了调研,从组建模式、行业和技术领域分布、创新管理与激励机制等方面着手分析了安徽省新型研发机构发展特点,通过分析指出了制约新型研发机构发展的几点因素,并从定位和功能、探索发展模式、树立品牌效益、人才引进和培育、加强政府职能、做好试点工作等方面,提出安徽省新型研发机构发展对策建议。

近年来,省委、省政府大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着力加快合芜蚌试验区建设,努力打造竞争新优势,探索资源性产业大省结构优化、转型升级的新路,取得了显著成效。自合芜蚌试验区建设以来,各地先后组建了一批新型研发机构。通过体制机制和管理创新,这些机构在整合创新资源、开展科技研发、促进科技与经济结合、培育创新人才、推进产学研合作和成果转化、加快新兴产业发展等方面取得了良好进展。

安徽省新型研发机构发展现状

组建模式

从组建方式看,已注册建立的48家新型研发机构中,独立法人26家,与高校院所及企业合作共建20家。“独立法人”的组建模式成为我省新型研发机构主要形式,占58%,其次为“高校院所及企业合作共建”组建模式,占42%。从机构性质看,48家新型研发机构中,企业性质22家,占46%;事业性质11家,占23%;(内设)科研机构7家,占15%;民办非企业6家,占13%。

行业和技术领域分布

48家新型研发机构涉及多个产业领域,涵盖我省八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和各市主导产业、首位产业。新型研发机构较集中分布在新能源与节能、电子信息、现代农业、新材料、装备制造和生物产业领域,分别占29%、25%、21%、13%和10%,显示出我省这些领域较强的技术创新与产业创新能力。

地区分布

从面向各市科技局调研表反馈情况看,全省16个地市几乎都有新型研发机构分布,六安、宿州等少数地市没有。合芜蚌试验区新型研发机构分布较为集中,共34家,占全省总数的57%。其中,合肥15家,芜湖17家,分别占全省总数的25%和28%。其他地市基本有1~3家新型研发机构分布。

安徽省新型研发机构发展特点

形成面向全球的开放体系

开放性是新型研发组织的共同特征。各研究院在组建过程中,都以集聚国内外创新资源,建设产学研相结合的创新体系为目标,在选拔人才上基本都坚持公开、竞争机制,在全球范围公开招聘,坚持唯能力标准,选拔真正站在国际学科前沿的领军人才。

中科大先先进技术研究院依托中国科学院强大的科研实力和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良好的国际声誉,在地方政府的大力支持下,通过对接国际优质科教资源、对接区域发展战略,瞄准世界科技前沿,努力建设成具有国际影响的高层次人才聚集中心、高科技产业孵化中心和先进技术成果研发基地、转化基地。

煤炭开采国家工程技术研究院依托煤矿瓦斯治理国家工程研究中心、煤矿生态环境保护国家工程实验室、深部煤炭开采国家重点实验室等三大国家级创新平台,由全国煤矿瓦斯治理的典范——淮南矿业集团牵头组建,推进煤炭开采技术攻关、推广和服务。

滁州市引进中国家用电器研究及检测的权威机构中国家用电器研究院,建设中国家用电器研究院安徽分院,充分利用中国家用电器研究院的人才和技术优势,引领行业共同开发行业关注的重大共性技术课题,实现与全球的先进水平接轨。

实现科技资源与产业有效结合

各研究院在建设过程中,突出首位产业、新兴产业和现代服务业,引领和支撑产业发展。据统计,新型研发机构设立基本围绕电子信息、新材料、新能源与节能、现代农业、生物医药、新能源汽车、装备制造、公共安全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如涉及电子信息产业,有安徽循环经济技术研究院、合肥公共安全技术研究院、合肥语音信息研究院等11家;涉及新材料产业的有合肥家电技术工程研究院、蚌埠硅基新材料产业技术研究院等6家;涉及新能源与节能的有分别为合肥光伏光热研究院等5家等,各市在组建机构过程中,注意与各市首位产业、先导产业相结合,充分发挥各研究机构在支撑、引领各市重点产业发展的作用。

创新管理与激励机制

在组建模式上,“高校院所及企业合作共建”的组建模式成为我省新型研发机构主要形式,在运作机制上,大多成立独立法人单位,突出向实体化和独立性方向发展,具有相对独立性。

在管理上,各研究院采用全新的管理、激励和运行机制。这些研发机构一般是在政府引导下,实行理事会领导下的院、所长负责制。机构的组建一般由企业、高校、院所参与并按约定共同出资建立,理事会是决策机构,制定研究院科研的路线、政策、方向。而研究院平时的日常管理则由理事会推举的院长等高层领导负责,对研究院制定的路线、政策、方向予以贯彻执行。

在激励机制创新方面,各研究院按照企业化管理方式运作,普遍采用了合同制、动态考核、末位淘汰等管理制度。同时,引入股权激励机制,及探索虚拟化股权。

安徽省新型研发机构发展制约因素

发展定位有待进一步明确

目前,关于新型研发组织的界定尚无明确标准,其科研机构身份还未真正确立,现有科技规划和国家创新体系建设中难以找到准确定位。根据产业技术研究的定位可分为专业化产业技术研究院和综合性产业技术研究院;从来源上看,新型科研机构主要有“民办官助”、“企业及联盟创办”、“国有新制”3种模式。

产业技术研究院等新型研发组织作为区别于传统研发组织的一种新的研发模式,关于产业技术研究院在技术创新体系及产业发展中应当处于什么位置,在发展模式上与大学科技园区孵化器、技术转移中心等有什么异同,在地方经济结构调整与产业升级中如何更好地发挥作用等等,还存在着不同的认识。

政策支持的环境尚待完善

目前安徽省各市针对新型研发机构支持政策不一,大多属于短期性和区域性政策,从整个安徽省宏观层面的政策支持力度还不够,单从该省新型研发机构在享受税收优惠方面来看,享受政策减免税的机构约占22%。主要原因是有些机构成立时间短,对税收优惠政策了解不够,或达不到享受高新技术企业税收优惠的条件,政府在优惠政策宣传、推广方面不够深入。政府在改善政策支持环境,引导研发机构充分享受政策优惠方面尚需进一步努力。

科技经费投入仍显不足

目前合芜蚌三市新型研发机构科技支出总量约占全省的75%。与合肥、芜湖的绝对优势相比,蚌埠的新型研发机构发展较为薄弱。从R&D经费支出这一指标来看,芜湖、淮北、合肥三市具有明显优势,约占全省的81%。其他各市新型研发机构无论在数量还是质量上,都不具有明显优势,科技支出和经费投入上仍处在相对薄弱阶段,在未来建设上还需持续加大投入力度,加强科技投入建设。

人才资源储备不足

截止2013年底,有统计数据的41家新型研发机构的职工总人数为21055人。各市新型研发机构职工人数与科技人员数排名基本相似。其中,淮北、芜湖、合肥、淮南、滁州这两项指标都比较高,处于全省前列。从引进海外高层次人才比重来看,合肥具有绝对优势,占全省的90%以上,合肥作为省会城市,在吸引海外人才方面具有较大优势。但从另一面反映出安徽省各市新型研发机构人才储备不均衡,有的地区高层次人才引进几乎为零,这严重制约了各地新型研发机构的发展。

促进我省新型研发机构发展的对策建议

明确新型研发机构定位和功能

新的定位。新型研发机构应定位高远,目标明确,着眼国际前沿科技研究或代表国内和区域性战略新兴产业进行关键性和共性技术研究,是产业技术研发的领头羊、战略高地。新型研发机构要抛弃传统的研发组织的一系列弊端,有的传统研发机构甚至存在简单拉郎配组合、面向“短、平、快”的项目利益诱惑,要编制、要地皮、要资金,眼光短浅,生命短暂。

新的功能。新型研发机构面向国际一流的技术创新研究及应用,服务区域战略性产业发展,为产业发展提供技术支撑和服务,调集各方面的资源优势,最大限度激发研发机构的创新活力,形成从源头创新到产业化整个全部产业链的整套创新体系,具有技术研发、技术服务和推广、成果孵化和转化以及市场技术信息跟踪服务等鲜明特色。

加强体制机制创新,探索发展模式

新型研发机构应资源整合,加强平台与相关机构横向联动。充分发挥科研院所的技术、资源及服务优势,构建产学研合作的创新机制,建立技术创新公共服务平台,加速产业技术创新体系的形成。

建立信息交流平台,实现研究院成员单位间的资源共享,突出研究院的整体优势,形成合作共赢的良性环境。建立技术创新合作平台,联合一批科技中介服务机构,通过资源整合、互惠共享,促进技术创新资源的有效利用。

建立风险共担成果共享机制,新型研发机构在组建之初,就应制定详细的风险及共享机制,对设备、资金的投入,研发方向的凝练,重大项目的攻关等方面建立风险机制和适时退出机制。在科技成果的产出,知识产权的归属,行业标准的制定等方面也要明确各方的利益和共享机制,使研发机构组成成员单位能够凝心聚力,方向一致,共同推动研发机构健康发展。

探索和建立完整的工作评价体系,使目标在推动实施和发展中稳步前进,减少走弯路,推动产业技术不断创新,技术服务在各个环节中保持畅通和有效。

加快创新成果转化,树立品牌效益

加强新型研发机构平台综合能力建设。新型研发机构成为新兴产业技术重要的研究开发、成果转化、技术集成和产业应用综合平台,其功能将集技术研发、技术集成、技术孵化、与成果转化于一体。以研究平台为基础,以建立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为目标,通过原始创新和集成创新,通过工程化研发和成果转移转化,通过知识创新、技术创新和区域创新的有机融合,联合国内外有关资源,催生更多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科技成果,育成一批高新技术企业,引领地区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改造提升传统产业。

加强产业技术研究,推动科技成果转化。组织申报和承担国家、地方各级各类科技研发及产业化项目,实现关键共性技术的突破,形成重要的产业技术标准。推进技术转移,加速科技成果向企业转化,提升产业整体竞争力。

积极参与和制定行业标准。研究院在政府部门组织、指导和扶持下,跟踪国内外最新技术发展方向,积极参加国家和行业标准制定,开展国际技术交流和合作,推动行业的技术进步,为地方新型产业化示范和产业集聚发展提供持续动力。

立足自身建设,打造自身品牌。在承担院校、科研院所、第三方机构的科研开发任务上,努力提升自身品牌建设;在为第三方研发、规模化生产先进科技产品提供配套工艺和技术时,注重自身品牌的渗透;在国际技术交流与合作中,注重自身品牌的宣传;在涉及知识产权纠纷和侵权时,注重自身品牌维权。

营造引进团队和培育人才高地

加强人才的引进和培育。新型研发机构在人才的使用不受体制上的限制,按照自身发展需要,在全球范围内吸引尖端科技人才,快速组建自身的研发团队,尤其是创新源头的稀缺人才和专业及管理的复合型人才。大力培育科技人才,加大加强人才培育的各方面投入,包括资金投入、组织专业学习、科技交流培训,使得研发机构在今后发展中有充裕的人才储备,并造就出更多的高水平人才。

营造吸引人才良好环境。积极营造吸引人才的良好环境,利用各种渠道包括政府公布的人才政策,新型研发机构自身领军人的个人资源,研发机构自身的人才激励和奖励措施,社会保障、住房,子女就业等等一系列完善的用人机制。用好的机制、工作环境、薪酬待遇、发展前景来吸引人才、留住人才。加强政府职能,引导和保障新型研发机构健康发展完善法律基础。进一步完善新型研发机构相关法律基础,保障和鼓励新型研发机构的建立和多样式的发展,对新型研发机构准确定位,对其发展方向、功能、规划,机构所要履行的义务和行驶的权利等等赋予法律上的保障和约束,以及政府、企业、高校院所之间的组成单位相互需要履行的职责,与第三方合作机制、科研成果的分享机制等等,在法律法规上给出大框架的明确和要求,使得新型研发机构在组织研发、技术推广、成果转化等各个阶段能够灵活而不失原则,开放而不失约束。

政府指导和管理。新型研发机构组织模式具有多样化,需要政府对不同类别的新型研发机构进行分类,针对不同的性质,出台和完善机构设置、人员编制、经费投入、运行模式等系统的管理办法,对不同的类别研发就够给予分类指导,实行差异化的认定和管理标准。鼓励地方出台促进新型研发机构发展的相关政策和指导性意见。围绕地方战略性新兴产业,充分发挥地方科技创新资源优势,研究制定发展规划,组建形式多样的新型研发机构。建立和完善一系列配套措施,如人才引进、税收、股权分红激励等多方面优惠政策。

加强政府适时监控。政府应在新型研发机构组建初期、发展中后期分阶段实施适度监控和管理,发展初期应在研发机构的组成单位协调、总体运行模式、发展规划,多元投入上起到引导和指导的作用,在发展中后期应在资本投入、政策解读、助推发展等方面给予支持,待时机成熟时,政府采取逐步退出机制,保障新型研发机构在人、财、事等方面具有独立支配和管理的能力和运行机制,逐步发展壮大研发机构。

做好试点工作,总结和推广经验

新型研发机构是现代研发组织的创新模式,显示出极大的创新活力,是一支重要的创新新兴力量,明确研发机构的定位和功能,加强运行体制机制创新,做好新型研发机构试点工作,加强创新团队建设,建立风险共存成果共享的机制,在资金和政策上给予大力扶持。在体制机制上允许先行先试,充分发挥试点研发机构的示范带头作用。在成功试点的基础上,总结经验,积极推广,尤其在享受安徽合芜蚌自主创新试验区政策优势下,更好更快地推动现代化研发组织体系的建设和完善。

10.3969/j.issn.1001-8972.2015.15.043

猜你喜欢
研究院机构人才
北京食品科学研究院
人才云
工程技术研究院简介
从心所欲不逾矩——为中国戏曲研究院成立70周年作
不是我!是他捣乱!
忘不了的人才之策
留住人才要走心
“人才争夺战”
一周机构净增(减)仓股前20名
一周机构净增(减)仓股前20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