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阳工学院 辽宁抚顺113122)
产学研用,从字面上理解就是生产、学习、科研、实践运用的系统合作,从高校教育的角度上看,产学研用合作的培养模式应该是加强高校、企业、科研机构等单位在人才培养中的联接,整合各种教育教学环境和教学资源的优势,通过这种联动式的合作教育模式,将传统教育中单一的课堂讲授丰富为课堂、实践、科研等有机结合的多元化人才培养。
1998年开始,我国高等教育以扩招的方式,步入高速发展的时期,高等教育也从精英教育阶段向大众化教育逐渐转型,如今这种外延式的规模扩张虽然使我国一跃成为了教育大国,却同时也给社会和教育本身带来了很多问题。培养出更多具有创新精神的应用型经管类人才,不仅是我国高等教育转型的必要途径,而且是当前就业的大势所趋,更是现代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
经过二十多年的发展,产学研用合作培养人才的模式得到了国内高校的普遍认可,很多高校在这一模式的探索中取得了很大的突破,但这些突破性的成果主要集中在理工科、医学、农学等自然科学范畴的专业中,而经管类专业的研究范畴属于社会科学,在经管类人才的培养中运用这一模式具有一定的难度,就目前的情况而言,我国高校的经管类专业中产学研用合作培养模式面临了以下几个主要问题:
就我国目前的情况来看,无论是社会、企事业单位还是高校,产学研用结合的意识还较为淡薄,覆盖面小,且偏重于短期经济效益,而忽视了应用型人才的社会效益。实际上,产学研用合作培养人才的模式离不开政府的支持,法律保障和政策扶持是推进产学研用的前提。产学研用合作培养人才,是各方为实现共同目标而进行的有组织的协同合作,产学研用合作培养的本质是一种管理和组织创新,只有通过建立一定的制度,使得各方能够遵循优势互补、风险分担、利益共享的原则,才能深化各方合作。
我国的相关法律与政策体系与国外相比存在较大的差距,缺乏政府强有力的制度保障和政策支持仍然是阻碍我国产学研用合作的重要瓶颈。主要表现在:政策性文件多,法律法规文件少;教育管理部门出台的文件多,执行力度小;倡导性政策和宏观指导性意见多,具体可操作性措施少等。
产学研用合作培养模式的发展,离不开校企合作的强化,但现阶段我国校企合作缺乏一个平台支持,即没有完善的中介服务体系。校企合作培养人才意味着高校要尽可能地为每一个专业的学生去寻找到相应的合作企业,对其进行实践指导,提供实践岗位,这对于高校来讲无疑是一项巨大的工程,而这项工作本身高校并不擅长,正因为这样,在校企合作的努力上,高校总是耗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但即便如此,面对学生数量的庞大,也往往力不从心。目前高校在给学生安排校外实践的环节上普遍存在对企业考察力度不够,安排实习不能对专业细化,实习安排分散、难于管理等各种各样的问题,不仅使得校企合作的效率和效果大幅降低,甚至部分高校和相关人员滋生了 “不求有功、但求无过”的消极态度。
实训教学是在传统课堂讲授的基础上,更加倾向于动态化、创新化的教学模式。健全的实训教学体系,在加深学生对于理论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等方面有着显著的作用。由于现代企业的分工日益精细,学生在校外实践中往往不能得到完整的职业培训,更多的是某一特定岗位的实战,那么校内的实训教学就显得十分重要了,而实训教学的质量也直接决定着学生能否很好地完成理论知识与实际工作的对接。现阶段,虽然国内高校经管类专业中普遍开设了一些实训课程,但是,往往由于实训形式的单一、资料的陈旧、专业指导的缺乏等问题,使得模拟实训和实际工作产生了较大的脱节,学生并不能从实训课程中获得未来工作的思路,在步入工作岗位时仍然一头雾水。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快速发展,我国高校教师的队伍也越来越庞大,教师这个岗位也成了很多硕士、博士研究生的重要的就业选择。随着对高校教师学历上越来越高的要求,很多硕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在毕业后便从一个校门直接走入了另一个校门,经历了从学生到教师的 “无缝链接”。这些青年教师虽然从学术角度可以很好地胜任理论教学任务,但在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上往往力不从心。这一现象的存在已经成为了掣肘产学研用合作培养模式发展的一大诟病,如果不能解决这个问题,那么很多产学研用合作培养模式的努力将流于形式,难以发挥作用。
只有逐步建立起以市场为导向的制度支撑体系,激励各方参与产学研用合作培养的内在驱动力,从而打破高校和企业之间的“围墙”,才能促进各类资源形成合力,最终实现协同共享。
首先,以立法形式奠定合作培养的制度基础,创造良好的法治环境,在明确产学研用合作在国家创新体系中的地位的基础上,确保产学研用合作政策措施的落实。目前我国出台的法规系统性和可操作性不强,应尽早研究出台 《产学研用合作教育促进条例》,为其健康发展提供法律保障。
其次,制定推进产学研用合作的激励政策。如制定教师科研兼职管理办法、科研创新平台建设实施意见等相关政策,鼓励高校教师、教研部门对接合作企业联合开展多方位多层次的合作,提高和保护产学研用合作各方的积极性。
校企之间合作难,究其根本还是因为信息不对称,不管是企业面对数量众多的高校,还是高校面对日益繁荣的市场,想要获得足够的信息都往往有心无力。而事实上,众所周知,校企合作本身对双方来讲是互惠互利的,这种合作所带来的效果也是符合社会发展的要求的。那么,现阶段欠缺的就是中介服务体系这一校企合作的平台。高校和企业之间合作效率和效果的强化,必须依赖完善的中介服务体系,相信这也将是我国教育体制发展中的全新产物。
以我校的会计专业为例,我校的会计专业分为财务会计、财务管理、注册会计师、金融会计、税务会计、会计信息化等六个培养方向,六个方向在校外实践环节的细分对高校来讲基本上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这时如果能有完善的中介服务体系,则可事半功倍。笔者认为,校企合作的中介服务体系应该包含中介机构和监管机构两大部分,而中介机构的任务主要是分析高校和企业的需求信息,开拓合作资源,对企业进行综合评估,建立考核体系形成合作档案,对双方责任划分和具体操作等问题给予协调和引导等。
校内实训基地要校企共建,产训一体,要想将实训课程的效果发挥到最好,就必须保证实训是高度仿真的模拟实训,通过实训为学生创造模拟工作环境,使其深入了解工作的流程。实训不是单一过程的简单重复,学生的实训资料和环节设置应该以市场为导向,不断更新和调整,同时高校应注重实训的质而非量,为实训类课程配备符合条件的师资,并辅以校外从业人员的辅导,强化实训效果。
就经管类专业而言,高校还应利用现有条件积极丰富学生的实训形式,比如可以通过创立服务于本校师生及周边居民的小型公司,为相关专业学生提供实践的机会,比如一家小型的咖啡馆就可以为会计、物流、市场营销、酒店管理等多个专业提供实践机会,利用学校本身的市场资源兼顾学生实践能力的锻炼,这种校内实践具有天时地利人和的优势,也便于对学生进行组织和管理。
就我国的现实情况来看,应届研究生直接走上教师岗位的现象仍会在较长时间内持续,在这样的大环境下,我们就必须采取相应措施来弥补师资的不足,使师资力量成为产学研用合作培养模式的重要保障。
一方面,积极组织青年教师参与实践培训,青年教师大多有较高的专业素养,在经验上的欠缺往往只是缺少实践的机会,教育部门应积极组织高校青年教师的实践培训,尤其利用好寒暑假,既不影响教学任务的完成,又能有效地提高青年教师实践能力,同时,实践培训内容应该尽可能的专业化,使青年教师获取的经验能够更快速地运用到教学中来。
另一方面,高校应有计划地引进经验丰富的高职称企业人员来丰富师资力量,鼓励高校教师的校内交流,形成优势互补的良好氛围,并在固定师资的保障下,辅以流动人员,例如企业高管等,定期参与学校的实习实训指导、行业动态交流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