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岭南师范学院财务处 广东湛江524048)
随着我国高校的经济活动正在变得越来越复杂与多样化,高校筹集资金的方式也不再仅仅依靠财政拨款,而是开始从建设校友基金或者申请银行贷款等渠道来获得更多的资金,所以高校涉及到的利益相关者也会越来越多,他们对高校财务实现有效管理的要求也会越来越强烈。另外我国教育部和财政部都大力推进高校开展财务精细化管理,并且制定了《关于完善中央高校预算拨款制度的通知》,该通知中首次提到了要对高校预算拨款制度实施精细化、科学化的管理。
精细化管理作为一种具备较强科学性的新型管理模式,在不同的环境中、面对不同的目标和对象,其具体内涵是不同的。一般来说,精细化管理指的就是一种具备一定特征的管理技术或者管理理念,在精细化管理过程中先将规则进行细化或者是系统化,然后运用信息化、程序化的手段来使得管理范围内的各个运行单元实现协作、高效且精确的运行,通过技术手段来保持这种运行可以持续得到进行。高校精细化管理的目标是实现高校资金使用效益最大化,实施前提是风险可控,实施准则是高校财务会计制度。精细化管理的基本特征是细化操作,将高校内部那些模糊的财务目标细化成真实的数据,这可以促使抽象的决策变得更加明确,精细化还有两个作用是有助于实现高校财会工作权责的明晰化与实现风险预测。精细化管理具有“管理的整体性”,整体性指的是高校实施精细化管理这一思想必须要被整个高校管理体系所接受,且要贯穿于整个高校管理的过程,从操作、控制、核算、规划到分析等等,都实现精细化管理。
结合我国相关法律的规定和高校具体的财务会计工作实践,我国高校的精细化财务管理工作应该涵盖基础会计核算、过程中的会计监督、会计电算化管理、会计档案保存等方面,且涉及的人员包括整个高校的会计机构与会计工作人员,就精细化财务管理研究内容来看,应侧重于为高校财务工作提供决策有用的价值信息,比如有关高校收入与支出管理、预算管理、专用基金管理、财务报告等方面的有价值决策信息。
我国高校精细化财务管理与普通财务管理相比具备以下四个特征:第一,管理更加专业化。高校精细化财务管理中“精细化”的重要体现就是实现工作任务的细分,使得每个岗位的工作人员都对应管理自己擅长的专业部分。这一特点中,除了专业的工作队伍,还有专业的财务管理制度,以此来保证精细化财务管理工作的顺利实施。第二,管理重点突出,且能够统筹全局。高校精细化财务管理尤其注重人员配备、项目设置、科目设置等重要环节,且管理范围几乎涵盖了高校内部所有的财务活动,能够更加全面地反映高校内部的经济活动与财务情况。精细化财务管理重点及全面的管理要求职能部门的工作人员实现从核算记账型管理向决策型管理转变。第三,充分运用信息技术。这一特征指的是精细化财务管理依靠处理大量的信息及数据来实现管理,以此确保管理的科学性,用实际数据说话,减少主观经验主义的影响。第四,管理具有系统性。这一特征指的是精细化财务管理的各个环节都是彼此紧密联系的,环环相扣,不管是基础的记录与核算,还是后期的内部控制、绩效考核方面,都紧密联系,一旦某一环节出现偏差,则整个财务管理环节都会受到影响,会偏离预期要实现的管理目标,所以精细化财务管理各个环节紧密相扣,运行具有系统性。
通常高校的预算管理是根据学校上级规定的科研成果、教学成绩、行政管理效果等作为预先设立的目标,以此来作为编制下一年度的收入与支出计划的基础,分配相应的人力、财力、物力资源等。因此在实施精细化财务管理过程中,完善的预算管理制度必不可少,这对于促进资源在高校内的合理配置与使用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也有利于高校内各项经济活动的稳定、协调发展。
在高校完善全面预算管理方面,应当实施 “全口径”计算方式,“全口径”指的是在预算编制过程中,要全面反映收入与支出的情况,同时要在此基础上做到层次分明,结构合理,在划分结构层次构成中,要进一步规范与细化专项支出的各个明细。比如,编制人员支出的预算,要实行定额管理,按照国家已有政策及单位内部的分配制度来确定一定的人员预算额度,在额度内控制其使用的方向;编制高校内部日常的支出预算时,要按照省级财政部门公布的标准来确定预算额度,省级部门往往事前确定了高校日常经营的水电费、邮电费和办公费用等的人均消耗标准。在预算编制过程中要搜集预算实施后的实践数据,分析结果,进行反复测算,除要适当安排预算编制人员外,还要安排一定的人员来对财务报表及草案等文本进行仔细的复核,清除可能存在的逻辑性错误,以确保财政预算编制过程的不可随意更改性,确保精细化管理实施的科学性与合理性。
精细化作为一种科学的财务管理方式,需要建立在有效的财务管理制度和科学的现代管理理念之上,最突出体现在要求高校对财务活动相关的各个制度,如会计核算制度、内部控制制度、预算管理制度、经费收入与支出审批制度、往来款管理制度等,都实现精细化设计。制度的精细化意味着与经济活动相关的权利与责任要明确到无法再细分的地步。首先,在涉及到财产、物资的管理制度时,尤其是要注重对资产的精细化管理和对成本的精细化控制。其次,凡是涉及到人的管理制度,必须要将责任明确到具体人身上,避免不利情况发生时,以“集体负责”作为逃避责任的借口,无法给高校的经济活动损失带来弥补。凡是在管理的约束条件中能够实现量化的必定要转化成量化评价指标,这样被约束人可以很明确地计算违约或违规成本,抑制违约或违规行为的发生。
精细化财务管理工作内容较为复杂且分散,所以全程实施过程中,都需要有效的监督与评价体系来确保精细化财务管理的实现、修正与改进。要注重高校内审机构对高校经济活动、资金使用效率及安全度的监督与评价,对高校的财务活动实施全过程的跟踪检查与监督。针对重要的经济事项要建立贯穿整个事项发生前后的监督制度,涵盖事前、事中与事后监督,以保证项目资金的使用安全。高校的财务业绩评价是指对财务经济活动及其产生的结果进行评价(也可称为财务效果),及资金或教育资源的使用是否达到了预期应有的结果,主要的结果表现形式是科研成果的数量及质量、培养的人才数量及质量等等。通过对高校的财务活动定期进行评价与分析,能够极大地丰富已经实行的精细化财务管理,可以通过评价结果,更加合理地配置教育资源,确保财务管理目标的最终实现。
随着高校教育投入机制正在得到不断的完善,高校内部领导要剔除“一把手”管理或者行政管理的传统理念,要树立正确的、科学的政绩观,在高校管理中要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统筹学校规模与经济效益之间的关系,处理好短期与长远利益关系,倡导财务工作全面实现精细化。领导带头倡导与实践能给高校精细化财务管理发展带来巨大的促进作用。除了领导要起带头作用外,高校的其他人员也应当树立精细化管理的观念,并且通过一定的宣传方法,在高校全体范围内宣传精细化财务管理的重要地位及实施的必要性,并通过培训等增强其对于精细化财务管理具体实践方法、内容及目标的学习与运用。
高校财务管理信息化在数字化校园快速发展的环境中得到了广阔的发展空间,高校可以依靠数字化建立会计核算的信息化平台、实现财务管理工作的网络化。互联网工作技术的使用,可以切实提高高校运用精细化财务管理方法的工作效率,降低管理成本,同时及时准确地将财务信息与非财务信息有效结合在一起进行管理与分析,这些都有助于形成节约效益型的高校财务管理工作。
信息化建设不仅能够提高高校的财务管理效率,还可以更好地实现财务信息的有效公开,使得管理更加公正与透明,更具说服力。另外,通过信息化管理为学生提高水电费、住宿费、课程表、课程成绩等信息的查询功能,为教师提供个人工资、公积金、水电住宿费、科研经费、项目经费等信息的查询与记录功能,直接提供公开信息,能够使财务人员从繁杂的日常核算中得到解脱,能够将更多的精力投入到财务数据分析等更深层次的工作内容中去,保证财务管理目标能够顺利达成。但是目前还有一部分校园网络信息的查询必须要使用校内网或者在校内使用,这其实带来了较大的不方便,还有待改进。
综合来说,2014年初开始实施的高校新财务会计制度给高校的财务工作改革带来了较为深远的影响,而在这一改革背景下实施与完善好精细化财务管理,是高校后勤工作的重要目标。我国各大高校应当与时俱进,在管理方法上不断地摈弃旧有的观念,吸收新的管理方法,同时配合提高高校内部的相关制度,为新方法的实行创造好的环境条件,确保高校的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