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春洪
【摘 要】小学体育教学属于我国义务教育中的重要一环,小学体育教学的质量好坏,对于小学生的综合素质的提高有很大的影响。小学体育教学是一种娱乐性和智能性相结合的体育活动,教师应善于组织创新教学。本文主要分析了我国小学体育教学的一些弊端,然后详细论述了小学体育教学的理念,并对小学体育教学的创新模式做了介绍,并提出相应的应用策略。
【关键词】创新教学模式 小学体育 应用 分析
一、引言
小学体育课程是我国义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传统的体育教学侧重于教师安排课堂任务,并以教师为中心,对小学生展开教学活动。这种传统的教学模式比较单一、固定,不能有效改变课堂枯燥学习方式,且教学质量不断下降,导致小学生对体育课没有太大的兴趣爱好,只是作为其他课程的调节和休息。
二、转变教学思想,形成以学生为中心的创新教学模式
在传统教学过程中,由于学生一直处于被动接受教育的地位,教师充当的是教学的主体。这种教学模式对于学生来说,只能机械地接受和学习,学生在课堂上体会不到更好的学习乐趣。在新环境下,教师应创新教学模式,转变教学思想,提高教学效率。
因此,应建立起完善的教学模式,改变学生学习的被动局面。教师要改变自身的教学思想,提高教学认识,还要提高教学专业水平,从而建立起以小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考虑小学生的心理接受能力。同时,还要建立起完整的学习锻炼模式,提高小学生的学习能力,达到锻炼身体的教学目的。
教师可以采用有效的教学手段,利用一些小游戏和小操作方式,将小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学习兴趣调动起来,使小学生形成热爱锻炼身体,热爱体育活动的兴趣爱好。教师在选择一些体育活动时,应重视小学生的心理发展,利用小学生熟悉和爱好的体育项目,并加以适当地引导,唤起小学生的注意和兴趣。教师应尊重小学生的学习成长和发展空间,针对小学生的不同锻炼情况,进行个性化的教学和指导。教师应积极发挥自身的优势,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和教学形式,将小学生引导到快乐的学习环境中。
三、创新小学体育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在小学教学活动中,教师应重视教学课程,还要监督好小学生的锻炼情况,督促小学生的体育学习。同时,教师应促进小学生之间的沟通和交流。并积极参与小学生的学习活动,成为他们中的一分子,营造一个和平、合作、平等的教学环境,以有利于小学生的体育训练和体育技能交流。
在创新教学模式下,教师应采用因材施教的教学模式,在应用策略上,教师要针对小学生喜欢模仿的动作,对其进行教育和引导。这样有利于体育教师运用科学的方法去引导学生,使学生得到较好的体育锻炼。例如,体育教师可以让学生模仿动物蹦跳,或者是模仿跑步等,这样的体育游戏很有意思。教师可以让学生集思广益,然后选取一种有效的模仿方式进行比赛,使得小学生在活动中充分享受了快乐,同时也锻炼了身体,达到了教学目的。
其次,在创新教学模式下,教师应重视小学生学习体育的兴趣爱好。由于小学生的身心发展还不成熟,比较活泼好动,喜欢蹦蹦跳跳,且有着极高的求知欲望,因此,教师应充分抓住学生的这种心理,引导学生并唤醒他们的兴趣爱好。同时,教师在应用这种教学模式的时候,一定要注意不要过多地去干涉学生的娱乐游戏,体育教师只要将规范的动作教会学生即可,应让学生自主充分地玩耍和锻炼。
运用创新教学模式的时候,教师应重视体育和艺术的有效结合的策略。这种策略主要是根据小学生的具体情况,选择小学生比较喜爱的动作,进行舞蹈和艺术元素的引导,将体育和舞蹈充分融合。在穿插了一些艺术元素后,小学生对体育的爱好更加活泼了,在这种教学策略引导下,小学生的四肢锻炼以及身心配合更加灵活,不仅促进了小学生的身体健康,也锻炼了小学生的审美娱乐,进而提高小学生的表演能力。这种创新策略非常好,能够充分地融合体育和艺术元素,同时增强了小学体育教学的趣味性,使得小学生的身心得到更好的发展,促进了他们的成长。
四、创新教学模式的具体应用分析
对于创新教学模式的应用,教师应做到教学内容的多样化,同时促进教学的游戏性,保证小学生高昂的兴趣爱好,同时还要将这些教学内容充分生活化。
具体来说,教师可以利用往返跑的方式,以及各种障碍性跑步,来加强小学生的运动。然后将教学内容扩大化,丰富小学生的活动和视野。在进行队列比赛中,教师可让学生进行游戏式教学,让学生排成大雁或者运用推火车的方式,可以提高小学生的积极性,更促进了他们的身体锻炼。
五、结语
综上所述,在小学体育教学过程中,体育教师一定要抓住小学生的身体和心理素质,运用科学创新的方法进行教学,使得小学生能够在体育课堂上积极、快乐地学习和锻炼身体。
【参考文献】
[1] 勾文碧.創新教学模式,优化小学体育课堂[J].读写算:教育教学研究, 2014 (36):216-217.
[2] 卫春峰, 徐煊锋, 蒋昊文,等.大、中、小学体育教学内容和教学模式衔接之研究[J].科技创新导报, 2011 (36):124-125.
[3] 施红波.刍议创新新时期小学体育教学模式的手段[J].学生之友:小学版, 2012(3):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