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艳辉
近年来,我校大力推进教学改革,各学科都进行着积极有益的探索和尝试。2014年到河北衡水、陕西吴起等地参观见学后,我校数学教学开始推行“高效课堂”模式。为改进数学教学质量和效果,经过我们数学组对“高效课堂”模式的讨论研究,我们着重把培养学生数学自主学习能力作为突破口,并成立教学实践课题组。
一、通过问卷调查,认真分析我校高中生数学自主学习中存在的薄弱
我们设置了20个问卷题目,在10个班200名学生中进行了调查。分析结果反映,我校高中生在数学自主学习方面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为“三个缺乏、一个不会”:
(一)缺乏阅读的习惯
大部分学生认为数学阅读不重要,对数学阅读没有兴趣。实际上,数学教学交流中,除教材外还经常需要依托其他素材进行。学生选择素材、阅读素材的习惯和能力,对师生课堂互动交流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
(二)缺乏学习计划性
大多学生能够理解学习计划的重要性,但实际上又没有给自己制定或确定一个明确的、可行的计划、目标,而是跟着老师走、跟着感觉走。少数有学习计划的学生实际执行力不够,容易朝令夕改,自我放松。
(三)缺乏自我补弱的意识
这个特点十分明显,课堂上提不出问题,不知道自己弱在哪里。对作业批改指出的问题、测验考试出现的问题、其他同学犯过的问题缺乏应有的重视和思考,缺乏针对性地自我强化。
(四)不会自我评价学习效果
问卷反映,大多数学生把考试、测验的结果作评价数学学习效果的唯一标准,自我评价往往是满意或不满意的笼统评价。不会纵向、横向相比,不会把个人的学习态度、兴趣、方法等与解题、考试结合起来看。
二、围绕“五个培养”,逐步提升和培养学生数学自学能力
通过2014年9月至2015年1月的教学实践 ,我们课题组对高中生数学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有了比较明确的思路和认识。
(一)把培养数学阅读习惯作为培养学生数学兴趣的切入点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从哪里来?我们认为说教是缺乏实际意义的,主要靠阅读。我给学生推荐美国的查理德·曼凯维奇的《数学的故事》看,这本书是历史、传记及大众科学的巧妙集成。它使学生们能够了解以前从没意识到的数学的重要性、数学发展的内幕以及它的魅力。在教学中有意识地让学生去阅读课本上的定义、定理等,让他们从定义、定理中去发现解决问题的方法。
(二)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激发学生学习动机的关键
动机决定动力。从“要我学”到“我要学”,关键在于激发引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我们在实践中注重两个方面,一是设计问题让学生自己解决。我们把这个环节的设置放在导学案中体现。二是安排部分内容让学生来讲,让每个学生都有上讲课的机会,实际中给学生安排讲解的内容相对比较易懂。
(三)培养学生制定数学自学计划作为的习惯
古人说:“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 我们指导学生学会根据不同课型确定每节课自主学习的目标,做好课前预习,合理安排时间,恰当分配精力,积极主动地学习,提高学习效率。
(四)要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的习惯
合作交流的形成需要教师根据不同的问题选择合适的提问方式和交流形式,提高学生的合作交流的参与度。我们一般采取小组交流的形式,把学生按照好中差搭配的方式,每六人一组进行交流合作学习。这样既提高了学生自主学习的参与度,也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同时减少了教师与学生的单独交流,使好的学生有了展示的机会,差的学生有了提高学习成绩的机会,通过合作交流能使学生弥补自己的不足之处。但是数学交流不等于“热闹”,不等于“说话”。教师要适时适度地启发引导,让学生在交流中有话可说,能说出被其他同学理解的观点,同时也能理解其他同学的观点,提高交流的有效性。而教师也要认真倾听学生的发言,敏锐地捕捉有关信息,围绕教学目标和本节课的重难点,在关键处进行追问,但是难度要适宜,由易到难,层层推进,直到学生对问题彻底认识。
(五)培养学生自主进行查漏补缺和正确自我评价
数学对高中生来说既是枯燥的也是难学的,尤其是对我们这种山区的学生来说,就更难了,而查漏补缺对他们来说就是老师的事情。在进入高中以后,我们要有意识地去培养学生的这种意识。首先,不管是测试还是平时的练习,我们都要求学生把出错的题型和出错的知识点摘录到笔记本中,每周都利用自习时间对这些问题进行专项训练,直到把这些知识点完全消化。其次,在每次的考试以后,都要求学生对自己的学习进行自我评价,在自评中分析自己的得与失,以及自己最近一段时间的学习方法是否适合自己。
总而言之,自主学习不是完全对学生放任自流, 而是需要任课老师加强对学生的引导,使其充分发揮其主观能动性,自觉自愿地学习。俗话说:“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虽然自主学习是一段艰难的过程,但是只要我们数学教师教会了学生有效的自主学习方法,那么自主学习就会变成学生学习的有效帮手,从而促使自愿自觉地主动热情地去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