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霜威,栗晓燕
(晋中学院体育学院,山西晋中030600)
高校学生终身体育开展的调查研究
温霜威,栗晓燕
(晋中学院体育学院,山西晋中030600)
文章通过对晋中市12所高校学生在终身体育意识、锻炼习惯和终身体育能力方面的调查研究,发现晋中市高校学生与终身体育的指导思想还有差距,并为此提出了一些可行的建议。
晋中市;高校学生;终身体育
1965年,法国著名教育学家保罗·朗格朗第一次提出“终身教育”思想。20世纪80年代终身体育随之逐渐产生。终身体育是指人的一生中所进行的体育锻炼和所接受的体育教育总和[1]。按照人体的生长发育规律,有目的、有意识、有计划、科学地、系统地、完整地将体育教育贯穿于人的一生,提倡人们要主动地、积极地进行体育锻炼和运动健身,促进人们身心全面发育和健康长寿。值得一提的是,学校体育是培养学生终身体育的举足轻重的中间环节。高校体育的目的是通过大学体育教育,使学生在走入社会后能够继续坚持体育锻炼,使其健康的生活、工作。
很多数据表明,越来越多的高素质人才,由于学习和工作压力较大,而自身又缺乏体育锻炼,往往寿命比较短,这样就给国家造成了极大的人才损失。而学生在小学和中学阶段积累了一定的体育知识,这就给高校体育教育打下了一定的基础。毋庸置疑,高校教育是学生走上工作岗位的最后阶段,在高校体育中培养学生正确的体育观与终身体育意识和能力显得尤为重要。此外,贯彻终身体育意识和坚持终身体育也是实施《全民健身计划纲要》和素质教育的重要保障。本研究在了解晋中市大学生终身体育开展情况的基础上,为进一步提高大学生的终身体育意识,使之形成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建言献策。
查阅学校体育学、社会体育导论等教材;以终身体育、学校体育为关键词在中国知网数据库里查找相关的文章,并认真研读了体育刊物中有关终身体育意识、终身体育能力和终身体育习惯等相关的资料。
根据研究需要,自行编制了调查问卷,并对问卷进行信、效度检验,结果均达到统计学要求,满足本研究的需要。对山西省高校新区的10所高校、晋中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和山西农业大学的部分学生发放调查问卷,共发放300份,回收300份,无效问卷共12份,有效问卷288份,有效率为96%。
就终身体育的某些问题,随机抽取学生进行问答,对部分老师进行访谈,获取研究所需要的信息。
使用SPSS 11.0软件对获得的数据进行处理。
每个人参加体育锻炼有早有晚,但只要能长期坚持的体育人口就可成为体育者[2]。在卢元镇的《社会体育导论》里,对是否属于体育人口有以下三个判定标准:(1)活动频率3次∕周以上;(2)活动时间不少于30 min;(3)活动强度应在中等强度以上。培养终身体育意识的需求是人们在余暇时间增多,生活质量提高,人们追求健康长寿理念的情况下逐渐摒弃体育锻炼只是人生中某一阶段的观念,继而形成的终身参与体育锻炼的意识。培养终身体育意识,不仅是现代人追求文明生活的需要,更是当今中国发展成为世界强国的一个重要手段。尤其是在我国成功举办了2008年奥运会和广州亚运会以来,体育对个人和对国家的重要作用和意义已经被人们认识到,终身体育也越来越被更多的人所接受并付诸于行动。在访谈的过程中也得到了同样的结论。
表1 学生对终身体育了解情况调查(N=288)
由表1知,只有8%的同学理解并知道终身体育的含义,听说过但不了解占了大多数。随着社会的发展,终身体育会被人们所接受,但对其深层含义还不了解,这与终身体育的目的还有一段距离。作为高校学生虽有这种意识还不够,需要学生们在终身体育意识的指导下,进行科学合理的锻炼。首先,应加强体育理论教育,使学生知其然也知其所以然;其次,培养学生的运动兴趣,让学生参与运动并爱上运动,用科学的理论指导体育参与。
随着现代社会的竞争日趋激烈,人们的体力劳动减少,脑力劳动越来越多,心理压力较大,参加体育锻炼越来越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尤其是作为当代的大学生具备终身体育锻炼能力显得尤为重要。根据笔者的观察,以及对许多教师和学生的访谈,他们认为在普通高校的体育教学中,曾经一度的教学指导思想是以“体质教育”、“技能教育”、“培养能力”、“全面教育”为主,但现在认为是存在许多弊端的。陈琦认为终身体育的指导思想是指以培养学生终身参与体育活动的能力和习惯为主的指导思想[3]。终身体育的指导思想主要着眼于终身体育的兴趣、体育习惯以及能力的培养。因此,高校体育领域对终身体育的认识也越来越深入。
表2 学生课余时间参加体育活动经常性调查(N=288)
表3 参加课余体育活动的目的调查(N=288)
从调查问卷和访谈过程中所获得的信息与查阅文献资料的信息相比,学生参加课余体育锻炼的自觉性越来越高,达到总人数的70%,但并没有科学的体育锻炼知识,只是根据自己的意愿参与锻炼,具有很大的盲目性。由表2知,大部分学生已经没有了“参加体育锻炼太浪费时间”的错误观念,但是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学生只有27%,这个数据说明学生没有形成体育锻炼的习惯。由表3知,有21%的学生在体育锻炼中处于被动状态,有80%的学生对参加体育锻炼已有了比较正确的认识。从以上得出的结论可以看出,学生虽有终身体育意识,但并没有形成终身体育锻炼的习惯。而王红等认为养成锻炼习惯是奠定终身体育基础的关键。由此可以看出,培养学生体育锻炼习惯是落实终身体育的重要途径。
在体育教学中,教师应该通过体育课程,使学生更加明白体育锻炼的目的和终身体育的价值与意义。对体育锻炼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应有深刻的认识,树立科学的体育观,并引导学生在个体事件中灵活运用,对体育有一个理性的认识,进而为学生的终身体育打下坚实基础。
潘绍伟等[4]认为我国学校体育的目的是促进学生正常生长发育,增强学生体质,增进学生健康,与学校各种教育相配合,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品德和意志品质,促使其成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保卫者。从中可以看出拥有健康的体魄则是培养人才的关键。从忙碌的中学生活到相对轻松的大学生活,同学们有了更充足的时间来参加体育活动。大部分学生在高中忙于学习而没时间也没精力参加体育锻炼,没有养成良好的体育锻炼的习惯,因此,大学里有时间也有精力来弥补这些空白。
大学阶段对于学生形成独立的人生观、价值观,以及科学的体育观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在学校体育的最后阶段——大学教育,不仅要给学生灌输终身体育的相关理论,还必须注意的是使学生具有终身体育的能力[5]。比如一次体育活动中,准备活动、基本活动、放松活动应分别占多少时间为适宜,活动的强度如何,以及运动中的饮水、饮食和运动中出现伤病应如何处理等一些基本的知识。在大学体育教育中除完成基本的体育教育任务,还应重在培养学生学习新技术和新技能的能力,提高身体素质锻炼的方法和根据实际情况制定合适的运动处方的能力。
陈琦认为从终身体育的指导思想上看,终身体育体现了“健康第一”的宗旨,而且较“健康第一”更加注重强调阶段效应与长远效应相结合。由此可见,学校体育和终身体育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相互发展。
表4 学生对体育课的内容和形式的调查(N=288)
表5 对体育课上所学到的知识能否指导平时锻炼的调查(N=288)
由表4知,体育教学的内容和形式单一枯燥并且比较落后,在教学中学生未能找到自己感兴趣的体育项目,使学生终身体育难以坚持。由表5知,有70%的学生对体育课上所学到的体育知识偶尔能指导自己平时锻炼,这说明在以后的体育教学中还应加大对终身体育知识的传授以及终身体育能力的培养。
通过对晋中市高校终身体育开展状况的调查研究,我们发现大部分学生虽有终身体育意识,但并未养成终身体育锻炼习惯。在学校体育教育中,学生的终身体育知识和终身体育能力非常有限,这与终身体育的指导思想还有一段距离。
众所周知“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学习终身体育理论和坚持终身体育锻炼的前提就是运动兴趣和习惯[6-7]。这方面可采取多种方式方法,如为学生确定体育锻炼的目标和教师对学生进行体育考核等,以促使学生体育锻炼习惯的养成。
在课堂上,老师应转变其单纯的传授体育技能技术的教学思路,为培养终身体育能力做基础。多采用发现式教学、启发式教学等多种教学模式,使学生自己养成开动脑筋学习新技术,在体育学习与锻炼中多思考、多观察、多钻研的习惯,继而培养终身体育的能力。
[1]周登嵩.学校体育学[M].第一版.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4:46-50.
[2]王红,王东桥,孙鲁.论养成锻炼习惯是奠定学生终身体育基础的关键[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1,24(4):540-541.
[3]陈琦.从终身体育思想审视我国学校体育的改革与发展[J].体育科学,2004,24(1):40-43.
[4]潘绍伟,于可红.学校体育学[M].2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
[5]周爱东.南京市部分高校开展终身体育的调查研究[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17(5):71-73.
[6]李建国.培养大学生体育锻炼习惯的重要性[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高教版,2010,5(3):131-132.
[7]王彦超.浅谈体育课程与终身体育的衔接[J].运动,2010(3):99,113.
Investigation and Study on the Lifelong Sports of College Students
WEN Shuang-wei,LI Xiao-yan
(School of Physical Education,Jinzhong University,Jinzhong Shanxi,030600)
This paper,through the investigation and study of the lifelong sports consciousness,exercise habits and lifelong sports ability of college students in the twelve colleges in Jinzhong,discovered that college students in Jinzhong lacked lifelong sports ideolo⁃gy,and put forward some feasible suggestions.
Jinzhong;college students;lifelong sports
G807.4
A
1674-0874(2015)05-0090-03
2015-08-20
温霜威(1978-),男,山西榆次人,硕士,讲师,研究方向:运动人体科学。
〔责任编辑 王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