娄婧婧,赵广才,陈伟民
(广州市体育科学研究所,广东广州510620)
绿色壁垒对我国虾产品出口的影响及对策研究
娄婧婧,赵广才,陈伟民
(广州市体育科学研究所,广东广州510620)
我国是虾产品主要出口国之一,虾产品大量出口到美国、日本、欧盟等发达国家,虾产品出口贸易在水产行业中占据着举足轻重的位置。近年来,发达国家频繁设置绿色壁垒阻碍我国虾产品的出口,使我国虾产业及水产行业遭受了很大的损失。系统地阐述绿色壁垒的概念、表现形式和特征,构建线性回归模型深入地研究绿色壁垒对我国虾产品出口造成的影响。针对模型的结果,结合产业链育苗、养殖、加工、运输各环节进行分析,找到我国虾产品遭遇绿色壁垒深层次的原因:我国对虾产业竞争力不足,产品质量不过关,管理模式落后,关键的生产要素和行业标准受制于发达国家。据此从产品质量安全和产业管理模式等方面有针对性地提出提高产业竞争力应对绿色壁垒的有效建议。
绿色壁垒;线性回归分析;虾产品
对虾肉质鲜美,营养丰富,在我国水产品中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与鳗鱼和鱿鱼并称为“中国三大水产品”。2012年我国虾产品出口25.4亿美元。虾产业的稳定发展与虾产品出口贸易的持续增长对推动我国水产品对外贸易的发展起到重要作用[1]。
然而,近年来发达国家的绿色壁垒不断涌现,使我国虾产业及水产行业遭受了很大的损失,还为今后设置更严苛的技术标准和准入制度提供了基础。在此背景下对绿色壁垒作深入的研究并提出有效的应对绿色壁垒的措施和方法显得尤其重要。国内外的文献综述表明,许多行业关于绿色壁垒的研究成果已经相当丰富。国内学者在水产品出口贸易遭遇的绿色壁垒方面也作了很多研究,但具体到对虾行业,关于绿色壁垒的研究很少。本文系统地阐述了绿色壁垒的相关知识,我国对虾产业的发展概况和虾产品在主要出口市场遭遇的绿色壁垒情况,综合运用定性、定量分析、实证分析、比较研究和案例分析等方法,重点研究了绿色壁垒对我国虾产品出口的影响,归纳出我国虾产品在主要出口市场屡遭绿色壁垒的原因,从而有针对性地提出有效应对绿色壁垒的对策。
1.1绿色壁垒的概念
绿色壁垒是指在国际贸易领域,进口国以保护人类和动植物的生命和健康生态和环境的名义,凭借科技和经济优势,通过立法制定严格的技术标准和动植物卫生检疫措施,利用国际社会已制定的环境保护条约,对来自国外的服务或产品进行限制而达到保护本国产品和市场的一种手段[2]。
1.2绿色壁垒的表现形式和特征
绿色壁垒的表现形式有很多种,归纳起来主要有:与贸易有关的环境公约,绿色关税和市场准入制度,绿色技术标准,绿色标志和包装制度,绿色反补贴,绿色卫生检疫制度等。作为一种新型的贸易保护手段,绿色壁垒具有许多其他贸易壁垒不具备的特征:名义合理、形式合法,保护内容繁复,在行业和国家之间有很强的扩散效应,方式隐蔽,技术性强,标准变化多,并且具有不确定性[3]。
1.3我国虾产品遭遇绿色壁垒的一般情况及主要形式
我国虾产品出口受阻的主要原因是进口国在我国的虾产品中发现禁用的兽药、药物尤其是抗生素残留、微生物含量超标、食品添加剂不合格或过量等。这些问题也正是我国出口虾产品质量安全问题的表现,进口国针对这些问题,制定严格的技术和检测标准,从而限制我国虾产品的进口。发达国家对我国虾产品实施绿色壁垒的最常见的方式有4种。一是提高某一种或几种物质的最低检测限量。二是提高产品的抽检率,甚至实施逐批检测。三是发布新的技术法规。四是对某类产品实施全面的禁令,也是最严厉的手段[4]。
2.1模型的设计与数据
国内的有关研究结果表明[5],进口国技术壁垒、进口国经济发展水平、汇率、产品出口价格、出口国产品技术标准是影响产品出口量和出口额的主要因素。由此,本研究引入上述因素构建模型,其中进口国的技术壁垒和出口国的产品标准作为虚拟变量引入,具体表达式为:
X、Y分别为我国对虾产品对美、德、日三国的出口量和出口额,模型选择2000-2010年11年我国对虾出口到美国、日本、德国的面板数据进行计量分析。出口量和出口额的数据根据中国海关网站统计,GDP、汇率、出口价格等数据分别来自于中国统计年鉴、联合国贸易统计数据库和水产流通加工协会。发达国家实施壁垒的主要方式是提高抽检率,提高检测限量,增加检验项目和变化技术法规等。而在对虾出口中,氯霉素的限量标准的变化对出口的影响较大,且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反映进口国对我国对虾出口实施壁垒的严格程度。因此,本文选取氯霉素残留限量的变化作为界定技术壁垒的指标,D1美国2004年以前取0,2004年以后取1;日本2006年以前取0,之后取1;德国02年以前取0,之后取1。我国2007年发布对虾养殖质量安全管理规程,据此2007年之前D2取0,2007年以后取1。
表1 美国、日本、德国的GDP、实际汇率、出口价格和虚拟变量的设置情况Table 1GDP,the real exchange rate,export prices and a dummy variable set situation
2.2计量结果与结果分析
利用stata软件使用随机效应模型进行线性回归分析,得出绿色壁垒对我国虾产品出口绩效的影响见表2。
表2 绿色壁垒对我国虾产品出口绩效的影响Table 2Green barriers on Chinese shrimp exports performance
模型结果显示:GDP的系数为正,意味着进口国的经济发展水平越高,其对我国对虾产品的需求越大,我国的对虾产品的出口绩效将越高;实际汇率的系数为负,意味着人民币实际汇率和我国对虾出口呈负相关;D1与出口绩效呈显著地负相关,意味着进口国的绿色壁垒越严格,我国对虾产品的出口量和出口额将会越少,且从相关系数来看,D1的系数最大,即相对进口国的GDP和实际汇率,绿色壁垒对我国虾产品出口绩效的影响更大。绿色壁垒对我国虾产品出口绩效的计量模型的结果显示:GDP,实际汇率两个变量通过了1%显著水平的检验,D1通过了5%显著水平的检验,这3个变量作为解释变量在模型中效果显著,而出口价格和D2未通过10%显著水平的检验,在本模型中效果不显著。
将模型的结果与预期的结果比较,GDP、实际汇率、D1、D2的相关系数的符号均符合预期,也说明了:进口国经济发展水平越低,人民币的实际汇率越高,进口国设置的绿色壁垒越严格,我国的对虾产品出口的出口量和出口额将越低。出口价格和D2的符号为正,说明出口价格和我国的技术标准和我国对虾产品的出口呈正相关,即出口价格越高,我国的技术标准越完善,越有利于我国虾产品的出口。
从模型的分析结果来看,绿色壁垒是影响我国虾产品出口绩效的重要因素。而中国虾产品遭遇绿色壁垒有两方面原因:外因是国际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发达国家为了保护本国产业,人为抬高技术标准,设置绿色壁垒[6];内因是我国虾产品的质量安全与发达国家相比有一定差距。虾产品的质量安全问题突出表现在四个方面:违禁药物的使用、药物残留、微生物含量超标和食品添加剂不合格[7]。从产业链的角度分析,我国虾产品出口遭遇绿色壁垒的原因如下。
3.1种苗因素
虾苗的质量是对虾养殖中的关键因素。我国对虾种苗质量参差不齐,品质普遍不高,能完全达到出口标准的对虾量较少,直接导致了我国的虾产品在出口市场频频遭遇绿色壁垒。我国亲虾进口的检验检疫手续繁杂、时间长,许多企业逃避检疫走私亲虾,这样的亲虾往往携带特异病毒,无法保证质量安全。我国虾苗养殖业进入壁垒很低,大多数虾苗场没有按照无公害养殖的标准进行育苗;许多虾苗场仅仅关注降低成本,忽略种苗质量和育苗技术水平的提高。此外,虾苗市场的投机现象也十分严重,许多虾苗场炒卖无节幼体,主要是为了赚取差价,对虾苗的质量根本无法保障。
3.2饲料与虾药因素
我国虾产品的药物残留问题主要和养殖过程中的饲料和虾药的因素有关。对虾饲料的主要成分是鱼粉和豆粕,掺假的现象十分严重,许多鱼粉和豆粕的质量达不到要求,用这样的原料制成的对虾饲料的安全性也非常值得怀疑。虾药行业管理混乱,在对虾疾病大规模爆发的情况下,养殖者尤其是散户很有可能大量使用添加了抗生素和有害物质的虾药,造成养殖虾的药物残留。在湛江地区的调研还发现,抽检中虾药和虾料成分中含有少量违禁药物的情况时有发生,但有关部门管理力度不够,为了最大程度的追求经济效益,发现含有违禁药物也不采取措施。
3.3水质因素
我国虾产品的药物残留和微生物含量超标问题跟养殖水的质量也有很大的关系。从养殖大水域环境来说,水体受到污染。从养殖过程中的水质调控来说,养殖户片面追求产量,不科学养虾,高密度放养和过量投饵的方式使得养殖水体的恶化程度大大超出其自身的净化能力,水体中的磷酸盐、氨氮、硫化物、亚硝酸盐等污染物含量急剧升高,不仅使得水体的生态平衡遭到破坏,还增大了病害爆发的可能性。在这种情况下,养殖户大量使用药物,水质受到进一步破坏,养殖虾的死亡率迅速上升,造成恶性循环。
3.4加工因素
我国虾产品中微生物含量超标和食品添加剂不合格或过量问题与加工的操作环境密切相关。精深加工产品缺乏,加工设备和水平与发达国家差距甚远,加工过程中产品的质量安全保障不到位一直是我国对虾加工行业存在的突出问题。首先是杂质污染,在产品加工的操作流程中,经常发生带入有害杂质的情况。二是加工技术落后,产品的重量、鲜度和外观形态等跟发达国家的出口质量标准有一定差距。三是加工企业为了增加产品的竞争力,在加工过程中存在违规现象。尽管我国商检部门在出口虾产品的质量检测方面出台了不少规定,但许多加工企业并没有落实到位,大多只做表面功夫,使得出口的虾产品质量无法得到保障。
3.5运输、保藏因素
虾产品运输和保藏,对温度的控制都有严格要求,否则很容易造成虾产品的腐烂变质或者微生物污染。为了保持虾产品的鲜度,厂商一般要在产品中添加保鲜剂[8]。过量使用保鲜剂或者使用不当的保鲜剂就会导致虾产品质量不达标。使用有害物质进行保鲜的虾产品必然无法达到进口国家的质量要求,进口国家还很有可能因为发现问题产品而对同类产品设置绿色壁垒,最终使整个虾产业蒙受巨大的损失。
3.6我国对虾产品遭遇绿色壁垒的根本原因
我国的虾产品屡屡遭遇绿色壁垒的主要原因是质量安全不过关,虽然从产业链的角度来分析,从种苗、饲料、用药到加工、运输、保藏环节都存在许多具体的问题,但在这些直接原因的背后还潜藏着深层次的根本原因:我国对虾产业的国际竞争力不足,关键的生产要素和行业标准受制于发达国家,行业的组织管理模式较为落后。
我国虾类产品遭遇绿色壁垒的原因比较复杂,但总的来说,产品的质量安全问题是主要制约因素。绿色壁垒对我国虾类产品在短期内的负面效应十分明显。但长期来看,其对我国对虾产业的发展具有积极的正面效应。如何提高我国对虾产业的竞争力应对国际市场上不断涌现的绿色壁垒,是我国对虾产业发展亟待解决的问题。在前文分析的基础上,结合实地调研了解的情况,就如何加强虾类产品质量安全管理,提高产业竞争力应对绿色壁垒,保持我国虾产品出口的可持续增长提几点建议。
4.1加强虾类产品质量安全管理
4.1.1完善虾类产品标准化体系的建设
模型的结果证明了:我国虾产品出口市场制定的严格的技术标准对产品的出口绩效有负面影响,而我国行业标准的制定可以促进虾类产品的出口。
国外水产品标准体系较为系统,标准制定合理,配套措施完备,可操作性强,对食品安全的关注度高[9];而我国的标准则比较零散,标准的制定往往针对某个品种或某个环节,且多为生产性的,对产品的质量安全问题没有给予重点关注。在我国现行的国家和行业标准中,只有少部分采用或参考了国际和国外先进标准。因此,我国亟需完善虾类产品标准化体系的建设,制定法规的相关部门应该加强与国际标准化组织和主要贸易国家的标准技术的交流与合作,借鉴国外先进的经验,把握国际标准的动态,尽快建立一套系统的,能适应国际市场要求的中国虾类产品行业法规和标准。
4.1.2加大虾类产品质量安全的执法力度,逐步建立虾类产品的质量安全溯源体系
在完善法规的同时,政府部门要保证法规的落实,对在生产过程中因违规操作引发食品安全问题的企业和个人加大处罚力度,遏制牺牲产品的质量换取经济效益的生产行为。
食品信息可追溯系统是加强食品质量安全管理的有效手段[10]。可追溯标签可以对虾产品生产、加工、销售的全过程进行标识,将供应链的各个环节与条码对应起来。只要发现产品有质量安全问题,通过条码就可以方便地溯源。建议我国借鉴先进国家的经验,逐步推行虾产品的可追溯标签制度,标签上应标明产地和加工单位,强化投入品、原产地、产品质量从源头到加工销售的全过程的质量控制。
4.1.3引导和鼓励企业积极参与国际认证
HACCP是国际公认的食品卫生安全保证体系,美国、欧盟、日本等发达国家的水产品质量控制体系都是参照HACCP体系制定的,全面推行HACCP已成为世界水产品质量管理的发展趋势[11]。我国政府应加强对水产企业的HACCP体系的培训,对有实力的企业积极鼓励其参与国际认证,对还无法达到国际认证水平的企业给予合适的引导和资金、硬件设施上的帮助,推动更多的水产企业实施HACCP体系。
4.2加大科研力度提高对虾病害防控水平
4.2.1加强遗传育种科研工作,早日攻克不同环境需求的对虾良种选育难题
亲虾的品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养殖虾的质量。我国的亲虾大多从发达国家进口,这就使得我国对虾养殖业的关键生产要素受制于发达国家。尽管近年来我国对虾的良种选育工作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但不同环境需求的对虾良种选育难题亟待解决。建议国家在对虾的遗传育种方面加大资金投入,加强科研力度,尽快攻克我国不同环境需求的对虾良种选育的难题。
4.2.2加强对虾病害诊断技术和药物的研究
建议对常见的对虾病毒病的规律及病因作深入研究,开发对虾病毒病快速诊断技术,尤其是要加强对虾病害现场快速诊断技术的研究。加强对虾药物药理和新型药物的研究,开发对虾禁用药物替代药物,针对对虾的免疫特质加强新型绿色虾药的研制。
4.2.3探索新型的对虾病害防控技术
建议改变传统的对虾病害防控思路,探索新型的技术,运用健康、环保的生态手段达到病害防治的目的。如生物防控技术,通过建立对虾病毒防控的环境调控理论与技术,在养殖池塘中增加种群形成捕食关系,可有效防控白斑综合症的暴发,大大提高了养殖成功率。
4.3完善管理模式提高产业竞争力
以上建议是针对提高我国虾产品的质量安全提出的,实际上我国虾类产品的质量安全得不到保障跟我国对虾产业管理模式落后,缺乏产业整合协调机制,监管部门权责不清有很大关系。要提高产品的质量,还要从改变落后的管理模式提升我国对虾产业的竞争力上下工夫。以下从行业管理的角度提出几点具体的政策建议。
4.3.1提高产业组织化程度,充分发挥对虾养殖合作社的作用
目前我国对虾养殖多为分散化,小规模的散户养殖,这也是造成我国的虾类产品质量存在安全隐患的原因。为了更好地建立对虾养殖的规范化管理,完成对虾养殖的溯源制度,必须提高对虾产业的组织化程度。
合作社是为对虾养殖户提供对虾养殖过程中的信息、培训、技术、销售及加工方面的服务的中间服务组织。我国的对虾养殖要改变散户分散养殖的现状,应该充分发挥对虾养殖合作社的作用。建议所有的小规模养殖户可以通过两种方式进行对虾养殖:一是组成对虾养殖合作社,若干小养殖户可以组建对虾养殖合作社;二是挂靠大型养殖企业,作为大型养殖或加工企业的养殖备案生产加工基地企业。大型养殖企业与养殖合作社必须建立与完善所有养殖户的健康养殖规范的推广与养殖溯源制度的建立,养殖合作社需要纳入行业协会和质量监督部门的管理之下。
4.3.2加强行业协会的整合与联系
我国的对虾产业存在多个协会,如种苗协会、养殖协会、加工协会,这些协会属于割裂的,仅针对产业链中某个环节的组织,相互之间的联系不密切,每一个协会既没有取得与政府相关管理部门的协调,也没有在养殖户与企业之间建立联系,更没有提供充分的市场信息。建议国家政府部门建立一个“对虾产销协会”,将原有的种苗、养殖、加工协会全部纳入“对虾产销协会”,将原来分散的信息和资源有效整合,加强各个环节的联系,并有意识地增强与政府、企业、养殖户之间的联系,紧密关注市场的动向,为政府、企业和养殖户提供充分的市场信息。
4.3.3明确管理部门的权责
我国对虾养殖行业的政府相关管理部门权责不清,在行业准入、卫生防疫、技术推广、质量控制、市场销售等环节上存在严重的多头管理或重复管理现象。我国的政府部门缺乏一个能够从对虾种苗繁育、饲料加工、养殖技术、养殖环境监督、加工质量卫生监督和市场销售安全管理方面的组织协调管理部门,整个产业链的重复和分散管理导致对虾产业处于分散和割裂经营的被动局面,对产品的质量安全管理也造成了诸多不便,严重制约了我国对虾产业竞争力的提高。建议国家尽快成立一个能对产业链的各个环节组织协调的管理部门,同时明确其他政府管理部门的权责,消除多头管理和重复管理的现象。
4.3.4加大虾苗企业整合力度
从我国对虾养殖行业的现状分析,影响对虾品质的最主要因素是虾苗质量,因此加强虾苗行业的监管势在必行。建议加强技术认证,提高虾苗行业的准入门槛,对新进入企业的资金、设备和技术能力都要有严格的要求;对现有的虾苗企业重新评估认证,取缔不符合技术标准的企业,鼓励资金雄厚、技术先进的企业进行横向整合,减少企业间的无序竞争。
4.3.5建立对虾养殖原产地、投入品、水质监控的信息平台
建议政府部门建立全国范围的对虾养殖原产地、投入品、水质监控的信息平台。对养殖产地,养殖过程中虾苗、饲料的投入情况,用药记录和水体的理化因子等进行观察并记录,不仅有利于养殖户和企业掌握投入产出情况,进行生产效益核算,而且有利于养殖者掌控水质变化、病害发生情况、虾药、饲料等投入品的使用情况。一旦发生产品质量安全问题,也便于溯源和查找原因,迅速地提出有效对策。
4.4完善绿色壁垒信息的传递机制,运用合理的手段调节市场
建议农业部建立一个政府相关部门、行业协会、科研机构、企业、养殖个体户资源共享的对虾养殖产业绿色壁垒预警信息发布、交流和反馈的平台,该平台应具有信息收集、查询、发布三大功能。此外,我国的政府相关部门还可以运用经济、行政等手段调节市场,如调节虾产品出口价格或调节市场结构,扩大对虾的国内市场,减少出口市场等。
本文针对我国当前对虾产业出口贸易中的重要的实际问题,开展相关的研究,构建数学模型探讨绿色壁垒对我国虾产品出口的影响效应及影响原因,得出结论:进口国经济发展水平、绿色壁垒的严格程度、人民币实际汇率均影响我国虾产品的出口,且绿色壁垒的影响效应更大。在此基础上,针对我国对虾产业竞争力不足、产品质量不过关、管理模式落后等导致我国虾产品遭遇绿色壁垒的深层次原因提出有效的应对策略。
[1]鲁丹萍.国际贸易壁垒战略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
[2]夏英祝,祖书君.绿色壁垒和绿色壁垒效应[J].农业经济问题,2004(1):63-65
[3]Otsuki Tsunehiro Wilson,John S,Sewadah Mirvat.Saving Two in a Billion:Quantifying the Trade Effect of European Food Safety Standards on African Exports[J].Food Policy,2001,26(5):495-514
[4]Cato,J.Case Study:The Shrimp Export Industry in Bangladesh,in Food Safety in Food Security and Food Trade:International Food Policy Research Institute[M].Washington,D.C.2009
[5]王秋芳,赵领娣.绿色壁垒对我国水产品出口的影响效应及对策[J].中国渔业经济,2007(3):15
[6]Chen-Kuo Lee,Tony Chen,Ling Tung.The Study on the Green Barrier to Trade under the Multi-Trade System[J].The Journal of American Academy of Business,2011
[7]李海明,冯艳萍.绿色壁垒对湛江水产品出口的影响分析[J].农业经济,2009(5):57-58
[8]Essaji,Azim.Technical Regulations and Specialization in International Trade[J].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Economics,2008
[9]Anne Case.The Impact of Regulations onAgricultural Trade:Evidence from SPS and TBT Agreements[J].American Journal of Agricultural Economics,2008
[10]Haiying Song,Kevin Chen.Trade Effects and Compliance Costs of Food Safety Regulations:the Case of China[J].Agriculture and A-gricultural Science Procedia,2010
[11]丁昊.我国主要水产品出口国的绿色壁垒浅析[J].黑龙江水产,2007(4):22-25
Green Barrier on the Shrimp Export of China and Countermeasures
LOU Jing-jing,ZHAO Guang-cai,CHEN Wei-min
(Guangzhou Sport Scientific Institute,Guangzhou 510620,Guangdong,China)
China is a major exporter of shrimp product.A large number of China's shrimp product are exported to the United States,Japan,the European Union and other developed countries.In recent years,these countries have set up green barriers frequently to impede exports of China's shrimp products.This paper profoundly studys the effect of green barriers on China's shrimp exports and the main factors which affect China's shrimp exports performance,combining with our shrimp green barriers in major export markets suffered in breeding,aquaculture,processing,transportation and preservation,we finally find the deep-seated reason for the Green Barrier on China's shrimp product:China lack industrial competitiveness,good product quality and management model,therefore recommendations according to the reason can be put forward.
green barrier;linear regression;shrimp product
10.3969/j.issn.1005-6521.2015.15.032
2014-04-25
国家现代农业(虾)产业技术体系建设专项(NYCYTX-46)
娄婧婧(1986—),女(汉),助理研究员,硕士,研究方向:食品安全生物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