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黄安妮 林铭沥 黄爱民 张毓琪 陈建业 泉州市科技开发中心
泉台农业科技信息服务体系构建与应用
文|黄安妮 林铭沥 黄爱民 张毓琪 陈建业 泉州市科技开发中心
福建省泉州市与台湾省隔海相望,在农业科技合作方面具有互补性,建设泉台农业科技信息服务体系,有利于发挥区位优势,引进台湾优良品种、先进技术和设备,促进两岸农业科技合作。
福建省泉州市地处海峡西岸,与台湾省隔海相望,是台湾汉族同胞的主要祖籍地。泉州与台湾农业处于不同的发展阶段,农业科技合作具有互补性,泉台同属南亚热带海洋季风气候,农业资源和品种结构相似,农业科技合作具有必要性。早在20世纪80年代,通过渔民海上交往引进台湾果蔬品种,开始泉台农业交流。传统的农技推广模式和服务模式已不适应新时期的发展需要,泉州市结合国家农业园区建设,充分发挥农村科技信息化的优势,以信息服务平台建设、信息资源建设、信息服务站点和服务团队建设为重点,创新服务模式和拓展服务功能,通过现代信息手段,集成多个平台、整合多种资源,多渠道、全方位为泉台农业提供科技信息服务,促进为泉台农业提供科技合作。
远程培训现场。
台湾专题培训现场。
综合应用视频会议系统、互联网络、网络电视、短信息等现代多媒体技术,泉州市科技开发中心建立了泉台农业科技信息服务平台及信息资源、信息服务站点等服务体系,开展远程科技培训与咨询服务。
为便于集中培训和咨询,提高服务覆盖面和培训效果,升级改造原有标清的视频会议系统为高清系统,新建视频会议终端。设备选型重点体现先进性、实用性、可靠性和经济性等原则。中心机房配置多点会议控制器,农民专业合作社、相关企业等分会场安装桌面软件终端。主会场与分会场依托视频会议系统,通过投影机、摄影机、音箱、麦克风等与终端连接,实现声像有效传输。通过互联网,构建包括市—县(市、区)—示范乡镇—示范村—农民专业合作社(农业龙头企业)五级视频终端的农村科技视频远程培训平台。
泉州市市委组织部依托电信网络电视(IPTV)建立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平台,并具有直播功能,现有5000多个用户,已覆盖了全市各乡镇街道和村居。通过配置视频高清终端,将农村科技远程视频培训实况信号接入其IPTV编码服务器,在党员远程教育平台开设《农村科技培训直播课堂》,直播农村科技培训现场。
远程培训视频会议网络拓扑图。
改版泉州农村科技信息网、泉州国家农业园区信息网,开辟泉台农业专栏,主要实现信息发布、信息浏览、自主点播和信息服务四大功能。
(1)信息发布。主要发布泉台农业交流合作动态,以台湾农业技术交流推广中心为依托,发布农业“五新”技术信息,介绍台湾农业发展近况。
(2)信息浏览。为农村基层干部、农民技术员、农民专业合作社社员、种养加专业户等,提供自主浏览政策法规、科技服务体系、专家数据库、农民专业合作社、农业数据库、农产品虚拟展馆、供求信息、《侨乡现代农业》电子版和下载专区等农村综合信息。
(3)自主点播。为农民技术员和农村专业户提供自主点播种植业、畜牧业、林业、海洋渔业和农产品加工等农村实用技术视频科教片和图文并茂的多媒体课件。
(4)信息服务。根据农民群众需求,提供星火科技12396信息服务、专家服务台、农技服务和科技示范等网上信息服务。
交互式网络电视(IPTV)是一种利用宽带有线电视网,集互联网、多媒体、通讯等多种技术于一体,向家庭用户提供包括数字电视在内的多种交互式服务的崭新技术。泉州网络电视“星火科技”点播频道基于泉州电信网络电视平台建立,具有信号传输简便、使用成本低廉、操作简易等优点。以种植业、畜牧业、林业、渔业种植养殖实用技术为主,从品种介绍、种苗繁育、高产栽培、病虫防治、加工制作、市场营销全过程提供信息服务,将农村科技信息引进千家万户。
泉州市农村短信息发布平台基于泉州移动短信平台建立,通讯簿收集经常性用户近2000家,结合农时农事,每周发布农村综合信息2~3次。“十二五”以来,发布农村各类科技信息、生产信息、市场信息等综合信息近百万条次。
与台湾嘉义大学合作签约仪式。
根据泉州市农业特色产业,目前已开发农业科技专家、台湾农业、技术需求案例和农民专业合作社等专题数据库。
(1)农业科技专家数据库。重点收录泉州市农业、林业、海洋渔业等800多名涉农专业高中级职称专家、农村科技专家顾问团(讲师团)和科技特派员。按宏观农业、农学、植保、土肥、果树、园艺、茶学、蔬菜、食用菌、花卉、畜牧、水产、林业、农产品加工、农业经济、水土保持、农村能源、科技管理等18个专业分类。
(2)台湾农业数据库。以台湾农业技术交流推广中心为技术依托,重点收集适合泉州的有关台湾农业、林业、渔业及休闲农业的优良品种、新技术、新机具等技术信息,以及台湾农业产业发展现状及特点。
(3)技术需求案例数据库。通过泉州市科技计划项目支持,联合农业局、林业局、海洋与渔业局等涉农部门收集农业生产加工全过程常见的技术需求案例。通过调查各县(市、区)农技站、专业技术协会、农民专业合作社、乡镇农业服务中心、专业示范场(户)、农民技术员、信息员,收集农业、林业、渔业类技术问题各1000多条,按专业组织技术人员进行分析解答,编写适应泉州市“三农”需求的案例,开发技术需求案例数据库。
(4)农民专业合作社数据库。主要收录泉州市2000多家种植业、畜牧业、林业、海洋渔业等农民专业合作社有关信息,包括主营范围、社员数、法人代表、联系方式等。
组织专家顾问团(讲师团)成员,制作图文并茂的种植业、畜牧业、林业、渔业等多媒体课件165个,总时长161小时。摄制芳香植物、蔬菜、茶叶、果树、食用菌、花卉、畜牧、林业优新品种、高产优质种养技术、主要病虫害和重大疫病防控技术以及农产品加工等农村实用技术科教片63部,总时长16小时。这些多媒体课件和视频科教片作为内容丰富、特色鲜明的农村科技信息源,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一是作为泉州国家级科技特派员创业培训基地系列远程培训教材;二是作为泉州市农村科技信息网和泉州网络电视“星火科技”农村实用技术视频节目,提供农民自主点播;三是提供给全市各县(市、区)科技部门作为农村培训教材。
争取中国农村技术开发中心的支持,自2008年1月签订合作协议至今,长期为泉州市提供“星火科技30分”(南方版)视频节目资源,每周30分钟,累计总时上百小时,并许可在泉州市农村科技信息网、泉州网络电视“星火科技”频道使用。参与福建省科技创新平台项目“福建省农村科技信息资源共享与服务平台”建设,按省级数据标准与规范,加强区域性特色农业信息资源建设,及时更新区域性信息资源、加强维护,确保信息来源和质量的可靠性,实现福建省农村科技信息资源共建共享。
加强完善信息服务组织建设
结合泉州国家农业科技园区、泉州国家级科技特派员创业培训基地建设和星火科技12396信息服务试点工作,以农业科技园区示范企业(基地),各级科技特派员示范基地、泉州市科技型农民专业合作社、科特派创业培训中心、“世纪之村”信息服务平台信息点、种养加专业户为主体,建立农村科技信息示范基地、信息服务站点近千个,发展农村信息员2000多名,作为泉州市农村科技信息服务网络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泉州市农村科技信息网提供农业技术需求和农产品、市场营销供求信息等信息资源;传递农业“五新”技术网络信息,拓展网站用户等。
番茄植示范基地。
西瓜种植基地。
香水柠檬示范基地。
2010年7月获农业部批准,建设台湾农业技术交流推广中心,是首个国家级闽台农业合作交流推广平台。总规划用地1000亩,核心区建设规模360亩,设台湾农业技术交流与培训、良种引进繁育和农业新技术引进试验3个功能区,系集科研试验、示范推广、培训交流、观光休闲于一体的海峡两岸现代农业技术交流和农业科技成果产业化的平台。2013年获科技部批准,作为泉州国家农业科技园区果蔬核心园。与台湾地区的4所知名农业大学,4个改良场,20多家企业构建长期的产学研协作关系,50多名专家、教授、企业家保持密切的联系。引进台湾名特优园艺作物39种、90个品种,台湾农业新技术6项。
2013年1月成立的泉州市泉台果蔬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现有入盟单位45个,其中台湾农业院校及企业有6个,成员单位涵盖产、学、研多个领域。本着抱团创新,协同发展的原则,开展果蔬良种的改良创新与利用,栽培技术研究与应用,产品储运与加工等联合攻关,开展技术交流和学术报告,有效地助推泉台果蔬产业发展。
红心火龙果示范基地。
“十二五”以来,围绕泉州市现代农业特色产业,结合农时农事和农民群众反映的热点问题,先后举办种植业、畜牧业、林业、海洋渔业等农村实用技术远程培训及咨询服务45期。全市各县(市、区)科技示范乡镇、示范村、示范场、示范户、农民技术员、农民专业合作社、农村专业技术协会、种养加专业户、星火科技带头人、农村党员、农业龙头企业农民工等10万多人次参加培训。并在泉州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平台直播培训现场,扩大覆盖面。
先后邀请台湾嘉义大学詹明勋博士、林克谟博士和陶俊成高级园艺师等林业及园艺专家,开展台湾现代农业科技讲座与远程培训。介绍台湾生物质能源育林策略、台湾杨树新品种及其栽培技术、果树矮化盆栽技术、香草新品种及其开发技术;并应用视频系统与农民互动,解答台湾优新品种引种试种等技术问题。
泉州农村科技信息网作为泉州市科技兴农惠民的综合性门户网站,每年更新信息2000~3000条。为农村基层干部、专业技术人员和农民群众提供信息浏览、视频点播、网上咨询等网上信息服务。2012年改版以来,网上访问人数已达到47.6万人次,其中有问有答1292条。
网络电视“星火科技”频道设立种植养殖、技能培训、健康生活、专家在线等4个栏目,收集上传农业品种介绍、种苗繁育、高产栽培、病虫防治、加工制作等视频节目2000多条,用户达8万多户,遍布全市的所有行政村居。
泉台农业科技信息服务体系的建设和应用,为泉台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提供技术信息支撑,加快泉州台湾农业良种、高新技术的引进和推广。通过科技特派员示范基地带动,地处泉州偏远山区的福建第五季农业科技开发有限公司引进香水柠檬、红心火龙果、芭乐等台湾优良品种,建立红心火龙果种植高效安全生产示范基地200亩,积极推广果园规范化、标准化栽培与质量提升技术,应用矫形修剪、果实套袋、营养诊断与测土配方施肥、完熟栽培、避雨栽培、设施栽培等优新实用技术,增施有机肥,提高果品品质。红心火龙果获得福建农业厅名牌农产品、通过绿色食品认证,年销售额达到3000多万元。该公司成为闽南地区较具规模的专业现代化生态农业企业,被评为泉州市农业龙头企业。泉州市星火科技12396信息服务站点南安市溪南甲鱼养殖专业合作社,与台湾东屏县甲鱼协会合作,建立海峡西岸台湾(溪南)甲鱼良种推广中心400多亩,引进台湾甲鱼优良品种和养殖技术,改进甲鱼苗培植技术,成功把甲鱼苗成本降至不到原来的1/3。合作社也由成立之初的19人、年养殖甲鱼112万只,发展为如今5个乡镇社员57人、养殖面积1496亩,养殖规模455万只,年产值8750万元。被农业部确认为全国农民专业合作社示范社,2014年被评为泉州市科技型农民专业合作社。支持永春县开展泉台农业科技合作,泉州市金胜生态农业有限公司引种台湾金线莲和高雄金线莲,建立设施栽培示范基地150亩,带领群众因地制宜搭建简易棚或林下种植金线莲1000多亩,开发的金线莲系列产品。泉州市金草生物技术有限公司引进快繁组培技术,培育组培苗5100万株,向种植户提供价格优惠的优质种苗,配套技术集成,示范推广金线莲种植面积1100亩。逐步形成以企业产销为主,农户参与的产业化经营模式。据不完全统计,仅金线莲一项新增产值8160万元,新增利税3672万元。2013年永春县被福建省农业厅列为闽台农业合作科技推广示范县。
农村信息化一般是作为公共产品,由政府直接生产提供,自上而下推广,农民虽然成为信息化的主要服务对象,但并非信息化建设的主体,更多的是被动地卷入信息化大潮,且能真正适合农村又为农民所接受的产品不多。只有以农民为本,了解农村实际,从基层抓起,切近需求,自下而上“反向推进”,比较容易成功,这是推进农村信息化过程的紧要工作环节。我们在构建泉台农业科技信息服务体系时,注重与科技特派员、星火科技培训、农村党员远程教育的有机融合,最大限度地利用科技特派员的示范带动优势、党员远程教育网络和“世纪之村”、星火科技12396信息平台的众多基层站点、用户的优势。
泉台农业科技信息服务体系主要特点:(1)平台具有多样化的服务功能。构建基于三网融合的信息服务平台,利用电信公司、移动通信公司成熟的信息平台,特别是借助覆盖率较高的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平台,发挥资源共享优势,有效实现信息的多渠道、多形式广泛传递,有效增加平台信息服务范围。(2)信息资源具有针对性、实效性。泉州与台湾省隔海相望,最近处距离仅5.6海里,地理位置和气候特点相似,区域差异很小,大部分农业品种和种养技术可直接复制应用,结合泉州产业推广应用台湾农业科技信息具有较好的针对性、实效性。(3)高素质的科技推广队伍。泉州市依托泉州市农业科学研究所创建国家级台湾农业技术交流推广中心,拥有一批熟悉台湾农业的优秀科技推广人员,以及活跃在农业生产第一线的近千名科技特派员和农村信息员的协同努力,较好地实现人性化的服务。(4)项目示范带动信息用户。福建省、泉州市已制定一系列促进对台农业合作政策,泉州市科技计划项目重点支持泉台农业合作项目实施。在泉州市科技特派员示范基地、科技型农民专业合作社设立信息服务站点,通过项目承担者布点示范,逐步发挥信息的扩散效应、溢出效应,不断拓展服务平台信息用户,提高信息服务的进村入户率。
科技信息服务普遍存在着重资源开发、轻用户研究,重信息手段、轻服务效果的问题,没有真正认识到零距离服务才是最终目的。在构建泉台农业科技信息服务体系过程中,我们注意克服这些困难,尽可能避免出现这样的问题,但仍然存在不少的问题与不足,一是信息资源的针对性、有效性不足;二是经费缺乏制约了现场咨询服务的经常性开展;三是引导农民自觉运用信息的工作不够深入。
下一阶段,将结合农村信息化工作推进,完善信息服务体系,促进泉台农业科技合作和泉州现代农业发展。重点摸索解决工作中出现的各种问题,不断优化配置信息资源,提升信息有效性和服务针对性。推进泉台农业科技合作与星火科技12396信息服务、科技特派员工作的有机融合,重点服务农村专业技术合作组织,依托科技特派员示范基地、科技型农民专业合作社等基层组织推介先进适用的台湾农业科技信息,探索建立长效信息服务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