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长避短讲策略 巧嵌微课效果好

2015-10-31 04:56洪朝宗
中国信息技术教育 2015年20期
关键词:信息技术教学教学效果微课

洪朝宗

摘要:应用微课进行教学不能简单地理解为利用机器向学生灌输知识与技能,而应当扬长避短讲究策略,在合适的时机、特定的环节中把微课嵌入到课堂教学中。本文从充分准备吸引眼球、详细解读任务单、促进任务人性化、抓住时机嵌入微课、提高测试练习的开放性等五个方面进行了阐述。

关键词:微课;信息技术教学;教学效果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识码:A 论文编号:1674-2117(2015)20-0136-03

当前,应用微课进行教学,引发了教改热潮。微课是以短小精悍的视频为表现形式,录制下师生对某个知识点教与学的全过程。简言之,微课的核心是教学视频与测试练习等资源包。它是以阐释某一知识点为目标进行录制的,针对性强,便于学生利用碎片时间自学。它具有知识容量小、学习时间成本低、知识点明确、学习内容针对性强、知识载体多样性、学习空间不受限制等优势,但也存在缺乏趣味性、整体性、多样性、探索性,内容碎片化,答案标准化等弊端。因此,在信息技术教学实践中应用微课时,怎样讲究策略、趋利避害让信息技术课堂更加高效,成为信息技术教师不可回避的问题。

充分准备吸引眼球,防止教学跑题,突破知识点

微课一定要让学生感兴趣,学生才会有继续看下去的欲望。它的导入必须贴近学生的学习与生活。但有不少的微课却侧重于对知识点“浓墨重彩”,而少了趣味性。在微课嵌入课堂教学之前,可以适当地添加一些与学生实际生活相关的活动或游戏来吸引学生的眼球。由于微课是针对知识点录制而成的视频,所以它确保了课堂教学不会因为游戏或活动而“跑题”,保证了课堂教学任务的完成和教学知识点的突破。

例如,在闽教版信息技术小学四年级《荷塘美景》的教学中,重点内容是闭合曲线的画法。对于需要“浓墨重彩”加以突破的重点内容,可以应用微课来实现。教师可以先进行猜灯谜游戏活动:一个小姑娘,长在水中央,身穿粉红衫,坐在绿船上——猜一种植物,把学生的注意力吸引到课堂上。然后嵌入微课,播放“夏日雨后的荷塘美景”的视频,吸引学生的眼球,发出“画一朵美丽荷花”的任务。接着当学生尝试画荷花受挫,急需帮助时,再次嵌入微课,即用画图板中的双曲线来制作荷花花骨朵与小水滴,把操作过程制作成卡通动漫小视频,通过图文并茂的方式呈现在学生面前。有了学习的动机,再加上微课的辅导,学生很快就能掌握闭合曲线的画法。

详细解读任务单,防止知识零散,增强系统性

微课是把知识与技能细化成点,再制作成视频。如果没有任务单的引领,学生就会东学一块、西抓一块,导致知识碎片化,没有一个整体性。因此,教师必须带领学生在传统课堂内详细地观看并了解任务单,师生共同明确任务单里的要求。教师先通过任务单把各个知识点的关系理清楚,使其形成整体后,再让学生在微课的辅助下,认真学习各个知识点,完成各个小任务。特别是对信息技术这种理科性较强的学科,只有把知识与技能形成系统后,才能进一步地应用所学的知识与技能。

例如,在闽教版信息技术四年级下册《制作电子板报》的教学中,任务单中“页面设置”“表格嵌套”“文本格式设置”“在表格中设置图片格式”把制作表格划分成四个小任务。如果没有详细解读任务单,一般会认为各个任务“各自为政”,是独立的。学生在学会了“页面设置”这个知识点之后,到后面的“在表格中设置图片格式”环节又忘记了这项操作,重新操作起来就会浪费很多的时间与精力。而在详细解读了任务单之后,我们明白:“页面设置”“表格嵌套”是为了电子板报的排版布局准备的,而“文本格式设置”“在表格中设置图片格式”是为了电子板报的图文修饰准备的。制作电子板报的步骤是先排版,然后添加图文,最后修饰。这样,我们根据制作板报的步骤就把上面四个小任务串联起来形成一个系统了。学生通过完成任务单,掌握了“制作电子板报”的各个知识点。以设计“美丽的班刊”这一主线,把各个知识点串联起来,再逐个夯实,形成一个整体,才能制作出一张美丽的电子报刊。

促进任务人性化,防止交流人机化,增强沟通

智能手机等移动设备的普及,使得何时何地都可以进行微课的学习成为了可能。只要遇到不懂的知识点,学生就会打开微课进行学习或者上网搜索,而懒得去思考了。这是非常可怕的情况,它让学生的学习容易进入一个人向机器“机械性”模仿的状态,从而产生盲从心理,缺乏探索精神,这是和我们的创新教育理念相违背的。随着微课的游戏化、网络化,学生面对机器的时间越来越长,人与人面对面交流的时间却越来越少,长期下去不利于学生的发展。因此,教师在设计任务单时要综合考虑人性发展的因素。在设计任务时,要体现人与人之间的合作;在任务汇报过程中,要增强生生之间的沟通。把微课融入到主题活动中,集体完成任务,并把个人从微课中得到的方法进行分析、比较、讨论,从而得到一个较优的解决方案。这样集思广益,有效地促进了人与人之间的交流,增进了学生之间的友谊。

例如,在闽教版信息技术小学三年级《夜幕下的大楼》的教学中,微课主要是解决学生在计算机画图中出现的各种技能问题。如果教师只把任务单简单地设计成画出大楼、街道、天空、星星等,学生就会陷入向计算机学习如何制作“人机交互”的胶着状态中。学生不是学习的机器,所以也要增加生生之间的交流与沟通。我打破教材限制,从解决问题的角度出发,把任务单设计成“我爱我家”,具体任务如下:①小组内说一说家是由什么组成的。②小组内讨论家是“人”重要,还是“建筑”重要。③个人学习微课并画出心中的家。④小组讨论谁画的家最温馨,并说出理由。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学生们进行交流与沟通,亲情在计算机作品中流露出来。虽然大部分学生的作品质量不是很好,但是他们的情感是真挚的,合作交流的态度是真诚的。

抓住时机嵌入微课,防止教学形而上学,增强灵活性

形而上学,就是生搬硬套。在信息技术教学实践中应用微课的形而上学表现为简单地套用微课,即课堂教学由机器来代替教师讲解。其效果与传统讲授式的教育方式一样,虽然能取得一定成效,但不利于学生自主能力和探究能力的培养。针对这一弊端,我们应选择恰当时机,把微课嵌入课堂教学中。那何时为恰当时机?“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当学生冥思苦想而想不通时,就是嵌入微课的好时机。微课对知识点“一针见血”的讲解,能高效、及时地为学生解惑。而且微课的嵌入具有灵活性,没有一个固定的时间、固定的环节。通过视频的拖拉功能,我们可以把需要的微课展现在学生的面前,从而轻松地解决学生当下的困惑。

例如,在闽教版信息技术四年级下册《制作简单表格》的教学中,教师在吃透教材、找准新知识点后,形成了如下任务:插入简单的表格、单元格并输入字符、在单元格中修改字符、调整单元格大小。如果是形而上学地套用微课,那只是用微课代替教师的讲解而已,即学生看完视频后,完成上述四个操作任务。一堂课下来,学生忙得不亦乐乎,却只产生几个相同的表格,学习完全落入教师预期的套路中,一点创意都没有。而将微课嵌入课堂教学,从突出学生的角度去制作微课。教师可以先启发学生寻找身边有用的表格,引导学生设计自己喜欢的课程表。然后,当学生在Word中设计课程表出现困难时,拖拉视频,学习所需要的微课。这样的学习才是有针对性的。学生通过微课学习了表格制作的技能,再加上自己的创意设计,这样做出来的课程表不仅符合实际需要,而且十分美观。

提高测试练习的开放性,防止练习标准化,增强多样性

每一个精品微课的课后测试练习材料都是教研组全体教师精心准备的。但是为了便于检查学生的学习成果,一般的试题都是单一、标准化的。大部分学生都会依葫芦画瓢,因此错误率较低,却存在答案标准化、缺乏多样化等弊端。随着网络测试平台的跟进,目前出现的测试练习设计多了一些开放性题目。并且在近期的微课制作中,越来越多的视频在结束时也提出了一些较为开放性的问题,提供了得分量化标准。在应用微课的教学中,教师要珍惜这个课后测试环节,尽可能地把测试练习做得灵活、多样,促使学生多去思考、多去尝试操作。这为学生发散性思维的发展,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平台,而创新的点子往往是在这种情况下产生的。

例如,在闽教版信息技术小学三年级《快乐小熊》的教学中,自选图形的绘制、复制、叠加、组合是本节课的测试内容。如果测试练习是要求“画出小熊并让其摆出各种不同的动作”,那在微课学习中,只要有范本、示范,大多数学生都能够跟着做出来。不过,学生的作品基本上是一样的,形成了千人一面的作品样式。为了提高微课的品质,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可以结合网络测试平台,设计出更加开放性的练习。例如,“自选图形的绘制、复制、叠加、组合”这些技能,你还可以在哪些软件中应用;参考评分标准,设计一份“校园警示牌”或“精美书签”或“电子书刊”或“电子手抄报”或“电子连环画”。学生可能还会有更多的想法,教师应把它们融入到课后测试练习中,让学生大胆去尝试。

信息技术的教学实践证明,只要我们扬长避短地使用微课,在学生需要的时候,适时把微课巧妙地嵌入到课堂教学中,效果是很显著的。它能将过去教师的单向灌输转变为师生双向互动,将教师的教学行为由“带着知识走向学生”转变为“带着学生发现知识”,将学生的学习行为由“带着教材走向教师”转变为“带着问题走进课堂”。通过让学生自主学习,主动完成作业,教师在实践与探索中自主建构起合理而系统的知识体系,能引导学生进入更深层次的研究与探索。而在探索的过程中,学生也学会了交流与沟通,学会了互相学习与帮助,进而增进了学生之间的友谊。让我们借助微课这个教改浪潮,引领学生走向知识的海洋,使信息技术课堂更精彩、更高效。

参考文献:

[1]汪令益.“翻转课堂”在高中物理教学中的利与弊[J].中学课程辅导,2014(17).

[2]朱振伟.“微课”的应用与实践[J].中国信息技术教育,2015(1).

[3]胡铁生.微课:区域教育信息资源发展的新趋势[J].电化教育研究,2011(10):60-64.

[4]张一川,钱扬义.国内外“微课”资源建设与应用进展[J].远程教育,2013(06):26-33.

猜你喜欢
信息技术教学教学效果微课
基于分形评估模型的实践教学效果评价方法
情感优教对中职护生老年护理教学效果的影响研究
微课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与反思
多媒体辅助中学英语词汇教学效果探究
微课在初中英语课后作业中的应用
微课在心理健康团训师培养中的应用探讨
初中化学实验教学中“微课”教学模式的探讨
掌握“函数的表示”提高高中数学教学效果
高职院校信息技术课程教学内容革新的探索与研究
运用“分层教学”优化信息技术课堂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