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乐斌
初中阶段的信息技术课程是集知识性、技能性和综合应用性为一体的课程。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目标和过程并重,并遵循“以学定教”的教学原则,在教学设计与实施过程中,需要关注对学生学法的指导,以解决当前课堂教学中存在的学生自主学习不到位、学习缺少信心、喜欢模仿、单向接受学习、学习能力有待提高以及伪小组讨论等问题。以下是笔者通过近几年课堂教学观察与实践,以学法指导为突破口所总结的为提高学生学习能力的一些方法。
正视学生习惯差异,提高自主学习能力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学生表现出来的差异性是客观存在的。教师在组织学生自主学习的时候,要正视学生学习习惯的差异,并在尊重学生学习需求的前提下,做好非智力因素等方面的学法指导。
1.学生学习习惯的差异
七八年级的学生生性好动,课堂学习过程中容易受外部因素的干扰,导致注意力不集中,影响课堂学习效率。在课堂教学过程中,为了帮助学生在课堂中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教师要从多方面进行引导,如引导学生认真听讲,仔细观察,主动思考,恰当地表达自己的观点,正确地使用设备、教材、互联网以及问题的求助方式等。不同的学生学习习惯有很大差异,表现在:①寻求学习帮助的习惯存在差异。遇到学习问题时,有的学生热衷于从课本上寻找解决方法,有的喜欢向同学求助,只有少部分学生主动向教师寻求帮助。②围绕目标开展学习的习惯也存在较大差异。大部分学生能够紧紧围绕课堂学习内容,主动展开学习,但相当一部分学生学习目标不够明确,学习行为遵循个人喜好,导致学习效果低下。例如,在《图像的色彩调节》一课中,笔者发现部分学生乐此不疲地重复用不同颜色替换操作对象,而忽略了后续的亮度、对比度等重要内容的学习。这时就需要教师及时予以纠正、指导。③选择学习方式的习惯方面存在差异。2015年3月,笔者所在学校针对市区一所中学初一年级的学生,做了关于“喜欢以什么样的学习方式开展学习活动”的抽样问卷调查,在“自主学习完成”“小组合作学习完成”“教师演示、学生操作”等三种常见学习方式的选择上,男生的选择比例分别是41%、30%、29%;女生的选择比例分别是20%、28%、52%。数据表明,男生倾向于自主学习完成学习任务,女生则依赖于传统的讲演练的学习方式。教师要了解不同学生对学习方式的喜好,正视学生学习习惯的差异,进行差异化的学习指导,并在适当的教学环节进行渗透,有针对性地促进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这是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前提条件。
2.针对差异点,分类指导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教给学生的知识、技能、方法等,应服务并服从于课堂教学内容,尊重且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教师在组织学生自主学习的过程中,应认真研究学生学习习惯的差异,开展多样化的教学,实现分类指导。在学生学习过程中,教师应勤于、善于观察学生具体的学习状况,并针对学生出现的共性问题,面向全体学生进行指导;部分学生出现的问题,采取个别指导的策略。同时,指导的对象一定要明确,教师在课堂巡视过程中,不能一发现个别问题,就立刻向全体学生进行“说教”,导致已掌握知识的学生觉得学习被“干扰”,长此以往会习惯性地“过滤”或忽视教师讲授的内容;需要帮助的学生,往往还没有准备好,教师演示就结束了。个别指导可以充分借助多媒体手段,对部分学生机进行局部广播,有针对性地指导;或采用在线学习平台、微课等资源进行辅助教学。教师只有正视差异,做好学法指导,才能支撑学生自主学习的顺利开展。
例如,闽教版信息技术七年级下册《数据计算》一课中,教师结合教材,让学生自主完成“成绩总分统计”的学习任务。教师结合学情,设计了阅读教材、已有经验的应用、新知探究、新旧类比、知识迁移、知识建构等学习环节,并从两个方面渗透学法指导:①提供新旧知识联系的线索,以简单的算式“=52+84+20”和“=D4+E4+F4”的对比,引导学生观察、思考,让学习需要帮助的学生,由浅入深,尝试自主学习。②提示学生注意从教材获取知识,在新知探究过程中,以提问的形式,让学生交流插入函数的技能,是通过学习教材哪部分的内容获得,而不是具体怎么操作。这样有利于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重视教材,不断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3.纵评过程,介入指导
教学评价能够让学生了解自己学习的成效,对学生的学习起到较好的激励与督促作用。在学习主体存在差异的情况下,教师采用横向比较评价学生的方式,会严重打击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为了尊重学生差异,教师应采用纵向评价学生的方式,借助多样化的手段,记录、评价每个学生的学习历程,肯定学生的进步,同时,渗透学习需要、学习动机、学习兴趣、学习毅力和注意力等非智力因素的指导,学生会在学习过程中,感受到教师的关注和自身的进步,进而在自主学习方面,保持浓厚的学习兴趣和自信心。
例如,教师对学生作品的评价,可依据其以往的学习情况,对进步较大的学生,在课堂上给予肯定与表扬。同时,教师利用教材各章节末尾的活动评价,让学生结合自己的学习情况,展开自评,检验自己的学习成果,查缺补漏。
关注课堂交流互动,提高合作学习能力
有研究表明,学生之间的相互学习,比教师讲授的作用更加直接,影响力也更持久、深远。学生从交流互动中获得符合自己需求的学习经验,但这种经验是碎片的、零星的或是需要矫正的,需要教师加以指导、归纳、总结,以达到提升学生学习能力的目的。因此,教师要关注课堂交流互动,从指导课堂交流互动、组织合作学习等方面渗透学法指导,变“讲堂”为“学堂”,提高学生合作学习的能力。
1.课堂交流互动的指导
计算机教室的学习环境与传统的班级环境差异较大。计算机教室空间大,而且受到设备、位置排列的制约,加上使用设备产生的一些“噪音”,都会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学生的听、说、思考。教师在具体的学法指导中,要做好以下几点:①指导学生学会倾听。教师讲解或其他同学在陈述时,要求学生放下手上的学习任务,认真听讲。要引导学生学会听重点、难点内容,学会听归纳总结的内容,学会听同学交流的学习经验等,而不是一味地需要“重点内容讲三遍”。②要求学生大声表达。在学生表达交流时,建议教师保持较远距离,从而判断是否全部学生都能听到,同时也让学生意识到,交流的对象是在座的全体师生,而不仅仅是教师。③指导学生上台演示的内容。在具体的操作步骤上,许多学生也都已掌握,让学生明确上台演示需要呈现自己的观点,是对学习内容、学习方法等经验的分享与交流,如“我怎么做”“我为什么这么做”“我怎么想到的”等。教师在学生上台演示时,应避免充当学生演示的“解说者”,否则学生会依赖教师帮其陈述操作意图等,教师也无法了解到学生内心的真正想法。④生生互助方面的指导。在学习过程中遇到困难时,学生经常会向身边的同学寻求帮助。教师应针对这种情形进行学法指导,强调“学习帮助”,是帮助解决其学习上的困惑,而不是“代替完成”学习任务。
2.小组合作学习的指导
合作学习能力的培养,离不开合作学习的精心组织和有效指导。学生需要在有合作学习的需要和愿望下,明确自己的分工和责任,并由小组共同完成学习任务,得出结论。在常态课上,存在着无小组共识的伪合作学习形式,组内成员各自学习具体的内容,或者完成自己的操作练习,最后的小组交流也以某个优秀同学的学习经验或学习成果为例,班级交流的内容其实都是“我的做法”“我的学习体会”等,更多组内成员没能参与到合作学习过程,学习内容滞后于形式,学生的合作学习能力得不到训练。因此教师要在学生小组学习过程中,做好学法的指导。在任务设计上,贴近学生合作的需求,指导学生做好分工,明确各成员职责,按步骤组织好真正的合作学习。同时,重视小组成果的班级交流,让学生体会到合作学习的成就感,培养合作精神,提高合作学习能力。
例如,在八年级上册《制作演示文稿》一课教学中,基于“我的校园”“我的班级”等相关主题,采用合作学习的方式,学习制作综合作品。在学习过程中,教师应让学生明确后期小组上台展示作品的具体要求,并结合作品,阐述“小组最后成果是什么”“小组的分工情况”“各成员的贡献值”“是否围绕某一问题进行了哪些探讨,并最终如何解决”“各成员是否有收获,具体是什么”等。在具体的学习指导下,学生才能真正投入到合作学习中,从而促进合作学习能力的提高。
重视学习思维引导,提高探究学习能力
学习和思维密不可分,它们相互影响、相互促进。信息技术学习的主要目的除了要让学生记住教师传授或教材呈现的内容,还要强调学生作为一个积极的探究者,在参与学习过程中,应掌握学习方法,形成基于学习内容的学科知识结构。教师的作用是创设开展探究学习的情境,而不是仅仅呈现相关知识、技能。要想让学生进入有效的探究情境,就需要教师发挥聪明才智,做好引导。只有让学生做到学中有思,思中有变,才能更好地掌握学习方法。
1.拓展思维深度方面的指导
教师应创设学习情境,利用所学知识,帮助学生活跃思维,不断拓展思维的深度,不断巩固和领悟知识,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从追根溯源方面着手,教学过程应注重知识的系统性,让学生掌握信息、信息技术的本质及规律。在课堂上,面对不同的学生,以具体情境中问题的解决为线索,引导学生弄清问题的来龙去脉,结合问题的起因、后果、改进等方面进行分析。在教学实践中,依据知识的冰山模型,由“是什么”“为什么”导向“怎么想”“怎么做”的分析,来拓展思维的深度,通过引导学生深入地分析问题,帮助学生提高探究学习的能力。
例如,七年级上册《构筑信息安全屏障》一课教学中,教师让学生在了解计算机病毒的危害及其传播途径后,结合身边发生的计算机病毒事件,以“某某同学的即时通讯软件密码为什么被盗”展开拓展思维深度的学习活动。学生从学习、生活经验出发,容易阐述“密码设置简单”“计算机感染病毒”等因素,然后,在教师提出如何解决的问题引导下,结合本课信息安全事件的分析、计算机病毒的特点等进行深度思考,能给出诸如设置复杂密码、安装杀毒软件与防火墙、及时升级病毒库、不随意下载及安装相关程序、文件获取或传递时需杀毒等具体的解决方法。针对不同学生在分析、探究过程中所内化的知识程度不同,形成“治标”或“治本”的解决问题的方法。当思维较活跃的学生继续深入思考,并提出较全面的信息安全保障方案时,其他同学也深受启发,最终以表格的形式呈现出探究学习成果,训练、培养了学生的探究能力。
2.拓宽思维广度方面的指导
所谓的广度包含两种含义:一是适合全体学生,学生经过思维活动,都能拥有不同程度的体验;二是指思维的发散,教师以教学重难点为起点,在学生初步理解的基础上,为巩固与应用知识所作的延伸。在学习情境中,教师结合具体问题,拓宽学生思维的广度,要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不同条件多方面客观地分析与思考,锻炼思维的周密性,克服学生思维活动中容易出现的主观性和片面性,从而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结合学科的特点,贴近学生实际生活,从思考的方向、角度、技巧以及条件的变化等方面,寻找适合不同学生解决问题的新方法,突破思维定势。
例如,在八年级上册《图像处理的基本操作》一课中,基于“裁切图像”这一教学重点内容,教师在PS软件环境下展示范例,让学生结合学习、生活中信息活动的经历,改变环境条件,并提出系统自带画图软件、美图秀秀、QQ截屏等技术的应用,实现“裁切图像”。学生通过方法的拓展,发现自己擅长、高效便捷的方法,拓宽思维广度,找到真正适合自己解决问题的策略。在扩宽思维广度情境下,学生通过探究学习,扩展原有的学科知识结构,保持不断探究的兴趣,锻炼了探究能力。
审视示范指导,培养创造能力
教育的艺术在于激励、唤醒和鼓舞学生。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不断地唤醒学生的创新意识,培养创造能力。创造能力是在学习实践中不断积累得以发展的。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要给学生创造能力的培养提供空间。一味以海量的案例示范,片面地关注机械式的技能训练,或者从“人灌”转为“机灌”等,都会导致思维形成定势,限制学生创造力的发展。教师在学法指导过程中,一定要慎用示范,把握好示范的度和次序。
1.把握演示示范的度
在学习过程中,教师要处理好接受、发现、创造这三者的关系,对学生的学习进行有效的指导。教师应关注传授知识与技能、指导学习方法、培养创造能力这三方面的具体要求,实现教学相长,在借鉴他人学习经验、学习成果的同时,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实现学生个性化学习及创造力、创新能力的培养。在进行实践操作、综合作品的制作等活动时,需要在一定的技能示范或参考他人学习成果的基础上展开,因此教师要提供给学生课堂演示操作、微视频、学生示范、往届优秀学生作品等。学习材料的支持,能够帮助学生从容地学习内容,可又存在弊端,学生会因此表现出思维的惰性,开始模仿或者在他人作品的基础上进行修改。这都不利于我们培养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教学过程也需要适当留白,把握好教学示范的度。
例如,七年级上册的《制作电子板报》一课,首先,要让学生学会设计电子板报的模板。为了让学生对模板的多样性有所认识,教师精心选择了许多有个性的电子板报作品或模板,展示给学生,供学生欣赏、借鉴。然而,在学生设计环节,教师发现相当多的学生“依葫芦画瓢”,结果事与愿违。因为课堂示范的量过度,未能在设计方面培养学生的创造力。而同课异构的另一堂课,教师采用纸质的形式,在适量样例的展示下,学生用笔尺等工具,通过自己的观察、思考,设计出更多个性化的模板样式,创造能力得到一定的培养。
2.把握演示示范的次序
学生只有亲历学习实践,才能捕捉到优秀作品中存在的闪光点,发现自己或他人的创新点,才能衍生出你追我赶的创新意愿,实现创新能力的提高。根据课堂需求,教师要适当调整演示展示的次序,这样有利于学生形成独立思考和创造的意识,追求创造能力的发展。同时,教师要鼓励学生尝试不断挑战自我,优化作品设计,使自己的创造能力得以提升。
例如,在七年级下册《制作演示文稿》一课,基于制作数字故事开展学习活动,教师在学生积累了一定的制作经验的基础上,在半成品阶段,介入学法指导,进行优秀案例的展示,以及学生作品的交流,让学生更容易发现他人作品的优点,发现自己需要改进的地方,引导学生在小结“做的经验”基础上,从故事性、艺术性、创新性、技术性等几个方面进行内容的评价。在后续完善作品的学习环节,达成共识的评价标准更进一步支持着对学生创造能力的培养。
综上所述,教师在初中信息技术课堂教学环节进行学法指导,易于被学生接受,效果良好。学法指导能紧密联系学科具体问题,与教学同步;能够贴近学生学习、生活实际,教会学生学习,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在教学实践中,我们还需要大胆探索,摒弃重“教”轻“学”的思想,树立教法服务于学法的观念,不断尝试,总结经验,继续深化,把学法指导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