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军
【摘要】随着科学发展观的提出,我国各地区、各部门以及各行业都在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活动。从整体上而言,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一方面有助于加强党的建设,提升我们党与政府的执政能力,另一方面也有助于推动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不断前进。新形势下,要想使科学发展观活动落实的更扎实、更到位,就必须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也就是人的自觉能动性。本文概述了人的自觉能动性,并对发挥人的自觉能动性,践行科学发展观的有效策略进行了重点阐述。
【关键词】自觉能动性 科学发展观 重要作用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10-0013-02
党的十七大十分重视我国的教育问题,提倡实施素质教育,坚持以人为本,德育为先的教育方针,不断提高我国的教育现代化水平。科学发展观的提出是进一步深化教育改革的一个重要机遇,同时也是促进我国教育更加趋于公平科学的重要推动力,由此可见,科学发展观对于教育的改革与发展具有重大的意义。实践表明,人的自觉能动性也就是人的主观能动性对践行科学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因此,在教育改革与发展的进程中,我们必须充分发挥人的自觉能动性,挖掘其潜能。
一、人的自觉能动性的概述
1.自觉能动性的内涵
所谓的人的自觉能动性也就是指人的主观能动性,人的主观能动性是指人的主观认识与活动对客观现实世界的能动反映。人的主观能动性促使人在认识活动中,通过事物的现象来反映事物的本质,进而对客观世界有更为深刻的认识。人类的生活离不开社会实践活动,正确的认识能够对社会实践活动起积极的促进作用,在认识的指导下,人能够自觉能动的改造客观世界,这也就是人区别与动物的本质。党的十七大提出了“科学发展观”这一理念,我们在践行科学发展观活动的过程中,我们势必会遇到许多理论性的问题、现实性的问题以及存在纷争的问题,而存在的这些问题恰恰是我们客观世界中真真实实遇到的现象,如若我们没有敢于实践的勇气与信心,缺乏坚持不懈的精神,那么客观世界中这些问题将会一直存在,不能够得到解决。因而,要想使得客观世界中现实性的问题得到解决,我们必须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将人的主观能动性践行到实现科学发展观的宏伟目标中。
2.自觉能动性的作用
人的自觉能动性是人的主观意识,正确发挥人的自觉能动性将有助于更好的改造客观世界。社会生活中,无论是生活上、学习上还是工作上,都离不开人的主观能动性,如若没有主观能动性或是主观能动性发挥不好,那么势必会影响问题的解决效果。学习中有自觉能动性的同学往往能够及时的预习新课,课后不要家长的督促就能够独立完成作业,因为他们对学习的这种自觉能动性,让他们意识到学习是自己的事情。企业中有自觉能动性的员工,往往能够创造出优秀的业绩,鼓励他们积极进取,不断实现自身的人生价值。有自觉能动性的老师,不仅仅具有良好的教学质量,同时也能够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总而言之,有自觉能动性以及个人的主观努力,事情往往会朝着良性的方向发展。需要我们意识到的一点是学习践行科学发展观与其他类的活动一样,都必须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主观能动性发挥的好与坏,将决定科学发展观践行的效果。
二、充分发挥人的自觉能动性,学习实践好科学发展观
新形势下,学习实践好科学发展观,就必须要发挥好人的自觉能动性,也就是人的主观能动性,围绕科学发展观的中心思想、核心内容进行实践活动。以下是发挥人的自觉能动性,践行科学发展观的主要内容:
1.坚持以人为本
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根本,所谓的以人为本就是要求我们所做的事情,所思所想的事情都要以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为出发点以及落脚点,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切切实实的为人民办实事、办好事。需要我们明确的一点是这里所说的以人为本中的“人”是指的人民大众,广大的人民群众,我们党与国家倡导实行“以人为本”就是要将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放在首位,坚持反对个人主义、团体主义以及小地方主义。随着科学发展观的不断提出与实践,教育部门也开始积极践行科学发展观,将科学发展观的核心内涵贯彻到教育的各个环节中,为此广大的教育工作者,应牢固树立集体观念以及整体意识,真正理解“以人为本”的核心内涵。
2.坚持以发展为前提
从整体上看,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发展,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要求必须解决好发展问题,新形势下,发展的要求不再是又快又好,而是又好又快,在发展过程中将好放在首位。坚持又好又快的发展,其中好是前提,好是基础,快是在好的基础上进行的,要实现好的前提下的快发展。由此看来,发展的进程中,我们既要注重发展的速度与规模,更多要注重发展的质量。当前,社会财富的创造固然重要,但是生态环境的保护更为关键,社会财富的创造不能以牺牲环境为代价。需要我们关注的一点是科学发展观所提出的发展是全面的发展,我们不能够仅仅只关注国家整体实力的提高,更多情况下还应关注政治、经济、文化以及社会等基础部门的发展。在发展的进程中,我们重点要解决的关键性问题是发展与自然环境的问题,科学发展观要求我们在开发、利用自然的同时,更要注重保护自然,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发展的根本目的是为了满足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为了提升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总而言之,新形势下,我们将发展不能够仅仅关注于发展的速度与规模,更应注重发展的质量,尽可能做到全面发展,协调发展。
3.坚持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
坚持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对于学习、践行科学发展观意义十分重大,广大人民群众是国家的主体、政策的主体同时也是发展的主体。学习、践行科学发展观首先要解决好群众的问题,在践行科学发展观的过程中,我们要始终相信群众、依靠群众、服务群众的宗旨意识,积极树立以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为出发点与落脚点的思想信念。无论是发展的那个时期,都必须始终坚持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做到发展思路向人民群众请教,发展任务依靠人民群众完成,发展的成果由广大人民群众评判,总而言之,要始终将人民群众的利益置于发展的主体地位,既要做到发展为了人民,也要做到发展的成果由广大人民群众共享。
4.坚持可持续发展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以及科学发展观的实现都需要坚持可持续的发展原则,只有坚持可持续的原则,发展才能够长期的进行下去,发展也将更具动力。可持续的发展理念涉及的范围比较广,从整体上看,它涉及人力、物力、财力以及技术的积累,同时还涉及生态的维护。科学发展观十分重视可持续发展理念,强调从长远利益出发,在对自然进行开发的过程中,不能损害子孙后代的利益。近些年来,随着我国工业化以及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我们的生态环境遭到不同程度的影响,很多人已经意识到发展经济不能牺牲环境,可持续发展理念在当下十分重要。当下无论是环境污染问题,还是资源短缺问题都从一定程度上影响着科学发展观的实现,由此看来,要想长时期的践行科学发展观就必须在发展的过程中坚持可持续的发展原则。
总的看来,科学发展观的内容是极其丰富的,在学习、践行科学发展观的过程中,我们需要不断的刻苦努力,全面地将理论性的知识升华为实践活动,在此基础上充分发挥人的自觉能动性,自觉应用科学发展观来指导实践活动,从而为改造客观世界奠定基础。
三、教育领域中践行科学发展观的有效策略
进入新时期,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以及现代化进程的不断加快,我国在教育教学事业上的关注也在不断提升。广大人民群众也越来越意识到教育事业的重要性以及关键性,为了有效地解决教育事业遇到的发展问题,我们提出了以下几点有效的策略:
1.鼓励尝试教育新模式
教育教学事业是一项长期的,复杂的,系统性的工程,教育改革具有长期性,教育事业的发展必然要经历一个过程,这就决定了任何教育模式也不是一成不变的,必然要进行创新,才能够促进教育事业长久的发展下去。科学发展观的践行过程中,必须重视人的作用,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不断挖掘老师的潜能,鼓励其尝试教育新模式。社会在向前发展,教育模式也在不断历经改革,没有哪一种教育模式是最好的,教育模式需要根据社会的发展要求不断地进行创新。
2.改变教育在区域上的发展不平衡
科学发展观注重发展的全面性,强调教育区域上的平衡性,领域中的平衡。当前由于中西部地区经济上的差异,造成了东西部教育发展水平上的差异性。为了很好的贯彻科学发展观中全面发展的理念,我们应该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尽可能促进东西部教育的平衡发展。集中表现在加大对西部地区教育资金的投入,对于西部地区的教育给予更多的优惠政策支持,带动全社会加强对西部地区教育的投入与关注。教育的不平衡不仅仅体现在东西部教育的不平衡,而且还表现在城乡教育的不平衡,当前很多农村存在留守儿童,父母外出打工,子女的教育问题必然存在瓶颈。而需要我们深刻认识到的一点是这些问题并不是无法解决的,只要大家齐心协力、共同努力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就能够促使我国教育事业更好的发展下去。
3.调整学科安排,烘托学习氛围
研究调查显示,一些中职院校在学科安排上存在弊端,他们不注重知识的连贯性,不注重培养学生全面的逻辑思维,这样的学习氛围非但不利于学生学习成绩的提升,而且更加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中职教育与普通教育有所区别,它更注重学生实践能力以及创新能力的提升,积极鼓励学生进行探索,挖掘自身潜能,发挥其主观能动性。各大中职院校在向学生传授理论性知识的同时,还应落实好学生心理、人文修养等方面的教育,重视学生的德育教育。同时,还应开设一些心理课、美术、舞蹈、音乐等有益于身心健康的课程,从而帮助学生更好的认识世界,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以及价值观。
4.不断丰富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内涵
科学发展观在教育领域中提出了以人为本与五个统筹的思想以及原则,这是科学发展观在教育领域中的体现,同时也是对教育发展的基本要求。科学发展观所提出的以人为本观念是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内在要求与原则,而五个统筹的思想也正反映了科学的教育发展观。随着现代化进程的不断加快,我国的教育事业取得了优秀的发展成果,但是这并不意味着我国的教育事业是完美无缺的,教育事业在不断发展与变革的过程中,不可避免的会存在一些问题,这些问题的解决需要我们发挥主观能动性,从自身的实践去解决客观世界存在的问题。科学发展观在教育领域中的实践,需要发挥人的自觉能动性,不断调整自身的结构,以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发展的实际需要。对于中职院校而言,他们应不断调整学校的层次结构、学科以及相应的专业机构,加强学校的人文科学教育以及研究教育,不断深化学校教育体制的改革,进而为形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发展所需的教育体系奠定基础。
四、发挥人的自觉能动性必须反对形而上学与唯心主义
学习与践行科学发展观,首要的是发挥人的自觉能动性,其次需要反对形而上学的唯物主义与各种唯心主义。从一定程度上讲,发展社会主义既不能采取形而上学的唯物主义也不能采用主、客观唯心主义,形而上学的唯物主义否定了人对客观世界的改造作用,未承认人的主观能动性。而相对于形而上学的唯心主义则是过分的强调人的主观能动性,将人的主观能动性无限的夸大,主张人可以不受客观规律的限制与制约,一定程度上是把主观能动性理解为主观随意性。需要我们深刻意识到的一点是马克思的历史唯物主义与形而上学、唯心主义都有着本质的区别,一方面它十分注重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另一方面也尊重客观规律。新形势下,学习、践行科学发展观,既要尊重客观规律与实际状况,同时也需要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是我们践行科学发展观的首要条件。科学发展观核心内涵的实现,需要我们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应用人类的智慧与潜能去实现科学发展观所提出的目标。
五、结语:
进入新时期,我国在教育领域中十分重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在思政教育中主张坚持以人文本,贴近生活、贴近学生,不断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实效性、吸引力以及感染力,需要我们关注的一点是,这些不仅是思政教育的目标,也是科学发展观在教育领域中的具体表现。实践表明,人的自觉能动性的发挥对于践行科学发展观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因此在实现科学发展观理想目标的进程中,我们应学会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
参考文献:
[1]杜宝玉.《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必须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理论学习,2009-01-20
[2]高丽萍.《从马克思社会发展观到科学发展观——社会主义发展理念的演变轨迹》.南开大学,2012-05-01
[3]孙治文.《客观规律性与主观能动性辩证关系探析》.安徽大学,2010-05-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