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启辉
(海林市文化市场综合执法大队,黑龙江牡丹江157100)
文化市场管理刍议
朱启辉
(海林市文化市场综合执法大队,黑龙江牡丹江157100)
随着时代发展与物质生活条件的提高,文化产业蓬勃发展,与此同时,在如何发展和管理文化产业上也出现了许多问题。戏剧艺术的文化市场管理,是市场经济体制下文化市场管理的新工作、新问题,也是重要工作与重大问题。文化市场管理部门和具体管理人员,均应对此有明确而又正确的认识,并实施具体有效果的管理措施。
文化产业;文化艺术市场;戏剧
在当代中国,对所谓的文化艺术往往充斥着一定程度的功利热情。“艺术的基本功能是欣赏,但现在已逐渐让位给了投资。艺术创作是艺术家的创造性劳动,但由于市场的影响,使艺术家从前是看政府的脸色、看主流意识形态的导向,而今更多的是看市场的脸色,甚至是根据市场订单去创作、去生产。
文化市场是整个经济社会大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戏剧艺术作为特殊的文化商品,必须进入文化市场,接受广大人民群众——观众的文化消费,才能最终完成戏剧艺术创作的全过程,也才能真正体现出戏剧艺术的价值——审美价值、文化价值、经济价值。因此,有人说:“没有观众参与的戏剧艺术,就没有生命,就不是真正的戏剧。”这话颇有道理。认真考察戏剧艺术的本体美学特征,其核心点就在于它“当众表演”,这是戏剧艺术与影视艺术最主要的区别,也是戏剧艺术的成功点、得力点、闪光点、动情点。当然,所谓“当众”的“众”,自然指的就是观众。从这个意义上讲,“顾客第一”、“顾客就是上帝”等市场经营理念,同样适用于文化市场中的戏剧艺术,即:“观众第一”、“观众就是上帝”。戏剧艺术进入文化市场的必要性,还可以进一步从以下两大理论层面来分析理解:
一方面,是戏剧艺术自身生存发展的必由之路。仅以我国传统的戏剧形式——戏曲艺术为例,便可以充分地证明这一点。可以说,戏曲艺术自它孕育、诞生之日起,就与文化市场同呼吸共命运。在唐代的“参军戏”时期,就出现了我国戏曲史上第一个民间戏曲班社——陆采春组织的“陆参军”,也就是“陆家班”,实行的就是巡回演出、商业演出、自找市场、自主经营、自我管理、自负盈亏。到了宋元南戏与杂剧时期,商业大兴,“通宵夜市”随处可见,于是专门演出戏曲艺术的剧场——“勾栏”及“勾栏”相对集中的“瓦舍”便应运而生。无论是“勾栏”还是“瓦舍”,其实都是文化市场中的“摊床”、“店铺”、“超市”,都与市场结下不解之缘。到了明清时期的传奇以及“花部”、“雅部”,无论是南昆北弋还是东柳西梆,都是班社如云,艺人似星,市场竞争,争相亮相。到清后期的“四大徽班”进京,再后来京剧的“四大须生”、“四大名旦”,皆各有班社,纵横市场,打造精品,铸造辉煌。北京的“天桥”,上海的“大世界”,无异于古今“瓦舍”。国中重镇,域外名城,“跑码头”的戏班你来他往,都在抢占市场,争夺“票房”。可以说,没有文化市场这块肥沃的土壤,戏曲艺术就无法生存发展。
另一方面,从接受美学的视角来考察,戏剧艺术进入文化市场又是人民群众文化生活与审美娱乐的需要。长期以来,戏剧艺术就是人民群众不可或缺的文化必需品,是他们文化娱乐的重要载体。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广大人民群众在物质生活水平极大提高的同时,文化生活水平也得到了极大的提高,更对戏剧艺术提出了更多更高的文化要求。
由于建国以来我国各个领域长期受计划经济体制的制约和影响,因此改革开放以后面对新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戏剧艺术进入市场也遇到了许多新问题、新困难。但是,许多成功的先例同样充分证明了我国戏剧艺术进入文化市场的可行性。例如话剧导演林兆华、孟京辉、牟森等人导演的一些“前卫话剧”,就通过“小剧场”的载体,成为戏剧艺术进入文化市场的枢纽,也成为戏剧艺术连接观众的桥梁,创造出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双丰收的喜人业绩,为戏剧艺术进入文化市场提供了可行性的参照系。
作为文化市场管理者,对于戏剧艺术进入文化市场,负有直接的、十分重要的责任,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文化艺术演出市场管理是市场经济体制下文化市场管理的新工作、新问题,也是重要工作与重大问题。文化市场管理部门和具体管理人员均应对此有明确而又正确的认识,并实施具体且有效果的管理措施。
[1]董健,马俊山.戏剧艺术十五讲[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
[2]方明光.文化市场营销学[M].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1996.
[3]王志军.戏剧文化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的特殊地位[J].四川戏剧,2007(02).
G124
A
1005-5312(2015)35-022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