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邵茜
个人美学辩证法
在文艺复兴的佛罗伦萨,瓦萨里提出了一套神学式的艺术史大叙述,其中素描(Disegno)被认为是“美惠三女神”(建筑、雕塑、绘画)之父。而正是在这个神学的世界观上,素描被认为是和上帝之创世逻辑(Logos)相连接的世俗理性。艺术家通过素描,亦是在铺层一条通往上帝创世理念的康庄大道。当我们观察毕蓉蓉艺术创作的历程时,多少可以追寻到这个脉络,她正是通过素描来理解世界。从早期在荷兰留学时的作品可以看出,素描-艺术-设计-生活世界这四者之间的共生关系,成为了她一直以来讨论和研究的核心议题。
在荷兰接受西方当代艺术教育的毕蓉蓉被高度抽象和几何风格的日常美学所感染。当代艺术是什么?策展人Boris Groys曾说,“当代艺术是艺术家对当代情景、生活状态的直接回应。”
在毕蓉蓉的作品中可以清晰看出这样一个对当代生活的回应。比如2013年在上海环球金融中心展出的装置《7:3colors》,恰如其分融入了上海陆家嘴现代建筑风格的空间中。作品的钢结构框架对应周遭建筑的钢结构,玻璃材质的运用呼应玻璃幕墙,LED灯的设置也与周围闪烁的荧光文字的广告灯相映成趣,几何的造型似乎是对所处的建筑环境的抽象和概括,也成为敲响感知流的一个重音符。由于其强烈的抽象性,反而同时在现代几何的建筑环境中凸显出来,仿佛交响乐中的指挥在整合和提领着环境中的各种音符——钢、玻璃、五色的灯光、几何的形式。
与之相反,另一作品《一个无用的理想空间》成了一个在嘈杂空间中的尖叫。作品创作于2011年,在上海安顺路小商品市场内的一个店铺中。一个由无数绿和红三角形交叉构成的立方体空间在其中成为一个异质体,并展开出一套完全和周遭相违背的空间逻辑,即艺术家秩序井然的“理想空间”。红和绿作为对比色出自于对市场环境色的抽象,它们让这个空间尖叫着,且照应着周遭。它那严谨的数学几何构成了一个略微偏移真实空间的虚拟空间。它不仅排斥着市场嘈杂的空间肌理,还试图挣脱现实给定的物理几何,正是这样的努力,柏拉图主义式的理想才得以刹那闪现。但毕蓉蓉并非信仰那高高在上彼岸式的抽象,她的这一艺术介入让现代性抽象的信念和中国日常现实的冲突昭然若揭。我们真的已经准备好在现在性的异化中生活了吗?秩序和混乱、理性和感性、人性和非人性、健康和病态,有时并非一墙之隔,而在日常生活的辩证中互相转换。
毕蓉蓉的作品背后一直悬着意识——艺术-设计-生活世界的循环。如果我们把她的空间装置作为一个思考的结点,那么她的素描就是思考的过程,就如同素描在文艺复兴的意涵那样,它是艺术家和世界本质的纽带。如同马克思说所的,不再是静态的沉思,而是动态地去改变和影响世界。(文:姜俊)
图像的风景
在近期展出的《三联图——制作中的素描》作品里,我们能看到支离破碎的图案,以及穿梭在它们之间的直线或曲线。那些线条似乎把图案碎片所属于的、各自不同的时空连缀到一起。这与毕蓉蓉在之前的装置作品中使用的、划分空间感知的实体直线异曲同工,它们似乎都是对破碎的时空感受的隐喻,或者说,来自艺术家拼接不同时空,并展现这一魔幻过程的愿望。
于是,她所谓的“素描”并不是传统的勾画过程,而是对不同地点、不同元素的图案的采集过程。这种采集的性质和写生类似,都是对视觉素材的归纳和整理,但毕蓉蓉的素材并不是实际的风景或人物,而是图像本身;或者说,在一个碎片化图像无处不在的时代,图像本身已经成为了风景。因此,“素描”这一概念也含有对新形态风景的隐喻。与之相对应,“制作”一词就突出了组合图案这一行为与现代生产过程的类似。如果说传统的风景来自观察和对自然的感知,那么图像的风景就来自信息社会对图像的生产。毕蓉蓉对这些图像产品本身的使用,就不可避免地和“制作”产生了关系。
我们很难判断她对此过程的态度,也许有对传统的风景的怀念和对充斥着图像的世界的反讽;但也许是对图像世界所制造的,新的视觉和生活体验的好奇甚至迷恋。我们可以猜测,毕蓉蓉的态度更接近后者,只有对眼前的风景产生了情感和共鸣,才有可能在素描过程中诞生真正的、与审美有关的灵感和个人的真切观察。从这点来说,她是在沿用固有的创作方法对待新的视觉经验,而这种内在的沿用是建立在对其内涵的理解之上的。“三联图”就是对这一新状况和旧概念的交融的升华,三联画本身是一种欧洲宗教绘画的形式,由三幅尺寸不同的画面组成。而毕蓉蓉的三联画是指素描、绘画和基于前两者的现场装置。这一形态的向外扩张对应了图像形态的向外扩张,以及人们的观看方式的扩张。毕蓉蓉的整个项目就用了内容与形式对应的,完备的逻辑再现了这一扩张,并由此进入了对视觉语言和绘画方法的新形态的探索当中。(文:许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