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中国传统屋顶文化符号在现代展示设计中的应用

2015-10-28 20:43张娜
文艺生活·中旬刊 2015年11期
关键词:中国馆梁柱屋顶

张娜

(山东工艺美术学院,山东 济南 250300)

浅析中国传统屋顶文化符号在现代展示设计中的应用

张娜

(山东工艺美术学院,山东 济南 250300)

中国传统的屋顶艺术源远流长,现代它已不仅仅是一种建筑语言,它已发展成为一种独特的文化符号。如今,人们早已把中国传统的屋顶结构拆解开来进行应用,而且并不局限于建筑设计。中国现代展示设计发展到今天,急需像中国传统建筑屋顶这样的文化符号的注入。本文从展示设计的发展现状着手,研究中国传统屋顶文化符号在现代展示设计中的应用。其应用的研究并不应只局限于视觉形象表面,而应从其产生背景、结构、空间等深层次挖掘其价值。

中国传统屋顶;文化符号;展示设计;世博会

一、概述国内现代展示设计风格的发展现状

在现代展示设计中,应用中国传统屋顶元素的设计并不少见,虽然有成功的案例,但大部分设计对于其理解还是“只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只是对传统屋顶造型的简单模仿,存在粗制滥造的嫌疑。中国的展示设计起步较晚,但发展迅速。中国的现代展示设计风格一直朝着多元化的方向发展,但纵观国内现代展示设计,重复性及无特点性设计占据主流。中国现代展示设计的发展,急需具有中国个性的设计元素的注入,增加其创新鲜活力及辨识度。

随着中国在世界范围内影响的扩大,中国元素也在国际上流行起来。但在国际整个展示设计行业中,应用中国传统元素的设计并不典型。而在电影产业中,从1998年的迪士尼电影《花木兰》至2008年的《功夫熊猫》,显而易见,中国元素已深刻影响世界潮流的发展。在能够代表中国形象的元素中,中国传统建筑屋顶是比较鲜明的一种。所以对于中国传统屋顶在现代展示设计中应用的探索更显得尤为重要。

二、中国传统建筑屋顶文化符号的意象表达

探究中国传统建筑屋顶文化符号的形成过程是将其进行现代展示设计应用的基础。只有从其根源上寻找突破口,才能真正意义上的把中国传统屋顶作为一种设计元素实际应用起来。

(一)原始屋顶雏形的形成

中国的古人最初并不存在屋顶的问题,因为他们以穴而居,那时人们的需求只是简单的遮风避雨。他们在洞穴里经历了一段漫长的岁月,而后慢慢发展成半穴居的居住形式。他们开始以洞穴为依托进行了生活领地的扩张,开始营建一些简单自然材料的简单形式(以茅草覆盖的形式),比如类三角形、类圆形等的非标准化几何形状。这就是中国传统建筑屋顶之根源,这个时期展示给后人的是先人对于功能性的需求。

(二)规制化屋顶基形的形成

总结中国原始屋顶的雏形,无非是一些类圆锥体、类三棱锥体及类四棱锥体等。在这些雏形的基础上,人们根据遮阳、避阴湿、采光、排水等功能性要求,对屋顶形式进行了改进,从而形成了中国传统建筑屋顶的“规制化”基形。并且,由于地域自然环境等的不同,大致形成了几种不同形态的屋顶:平顶屋顶与屋脊屋顶等。如山西的平遥古城的民居屋顶为平顶,且大多为单坡内流水。民间流传“肥水不流外人田”的说法,实际是山西气候干旱,且风沙较大,将屋顶改为单坡,能有效增加蓄水量和房屋抵御风沙的安全性。平遥古城的屋顶展示出了其朴实、重视实用性的特点。在现代展示设计中应用单坡屋顶时,不应仅停留在其视觉层面,应从其功能性本质内涵出发,应用其精髓。

(三)屋顶形式显现文化背景

世界上绝大部分的建筑更注重墙体的设计修建,而中国传统建筑与西方传统建筑的最大区别就在于屋顶。在中国古代阶级制度的影响下,传统的屋顶也蕴含着一定的含义:帝王有帝王的屋顶,将相有将相的屋顶,平民有平民的屋顶......这些不同的屋顶,展示给世人的是房屋主人的社会等级。在这个时期,也就形成了中国传统屋顶主要的几种形式:硬山顶、庑殿顶、悬山顶、歇山顶、卷棚顶、攒尖顶。

由此可见,中国传统屋顶的形成,并不是外观形式的简单堆砌,而是以功能需求为核心,在中国古代文化大背景下一步步演变而成的。所以现代展示设计对于中国古代屋顶的应用,也应追根求源,从传统屋顶的内涵出发,得其本质。杜绝简单模仿,甚至是生搬硬套中国传统屋顶外观形式的设计做法。

三、中国传统屋顶在现代展示设计中的应用形式

中国传统建筑屋顶在现代展示设计中多以其结构构件和视觉形态的形式出现。中国对于其传统屋顶的研究已有几千年的历史,研究程度已非常成熟。在现代展示设计乃至整个艺术设计行业中,很多有关传统屋顶的应用,都是将它的结构元素拆分开来,单独应用。除了它的视觉形态,中国传统屋顶的空间划分、遮阳、力学承重等功能性设计也非常值得借鉴。

(一)梁柱结构的分析应用

1.梁柱结构的分析

在中国传统的建筑屋顶中,梁柱结构是整个建筑体的支撑框架。中国的传统建筑以木材为主,其结构原则即为“梁柱式建筑”之“构架制”。梁类构件主要包括月梁、三架梁、五架梁、单步梁、双步梁等结构形式。柱类虽然不在传统建筑屋顶结构中,但其与梁相连,是承重的主要构件。柱类构件主要包括檐柱、金柱、中柱、山柱等。梁、柱、檩、枋、斗拱等结构之间,以榫卯的方式固定结合,形成了具有极大伸缩弹性的构架结构。其构架的节点不是刚接,就保证了建筑物的刚度协调,起到了抗震的作用。此种梁柱结构,在现代展示设计或展示建筑中已并不常见。这一方面是由于梁架结构对于木材质的硬度及韧性等要求较高;另一方面是各种新材料和更加便捷的材料结合方式的出现取代了此种木质框架结构。但它所包含的斗拱、榫卯、构架支撑、拆装方式等古老智慧,可以延伸到展架等小型展具的设计上。

2.梁柱结构的应用

2010年上海世博会中国馆是中国传统建筑屋顶结构应用的典型案例。中国馆以“城市发展中的中华智慧”为主题,由于形状酷似一顶古帽,因此被命名为“东方之冠”。其组织结构上运用了中国传统建筑屋顶的斗拱的形式,支撑馆顶的四根馆柱屹立于大地之上,形成了中国古建筑的梁柱结构。在其功能上,它的挑空设计形成了足够的内部空间,使行人自由通行。但其如此突兀的符号化设计,在很多人看来显得与上海本土格格不入。上海世博会中国馆的设计,本意是宣扬中国民族化的内涵,将中国形象推广到世界。但其设计似乎超越了其功能及理念的需求,而有了为了视觉形象而造型的嫌疑。

(二)屋顶外部结构视觉形态的分析应用

1.屋顶外部结构视觉形态的分析

屋顶是位于人们视平线之上的,而在现代展示设计中,人们对于信息接受的主要高度是位于视平线附近的,屋顶便成了一种“有意味的形式”,要求其有远视醒目的效果。在这里,主要从其色彩、结构形态进行分析。

(1)中国传统建筑的色彩非常丰富,原意是对木建筑表面起到防止被侵蚀的保护作用,后发展为更加丰富的装饰。但其装饰原则有其严格的规定,自唐宋起,已有明确的样式等级规定。在建筑的外部,彩画装饰之处,均被约束于檐影下之斗拱横额及柱头部分。而屋顶琉璃瓦的装饰,均以素面为主。所以中国古建筑虽然色彩应用繁多,但多为点缀之笔,大体色彩统一。在现代展示设计乃至整个艺术设计中,仍要遵循这种用色原则。且每种色彩都是有其隐含之意的,如中山陵的屋顶琉璃瓦是青色的,青色象征苍天,和国民党的青天白日的含义呼应。

(2)中国传统屋顶结构形态千变万化,但基本上都是有以下几种主要的结构形态演变的,主要的结构形式有硬山顶、庑殿顶、悬山顶、歇山顶、卷棚顶、攒尖顶等。由于梁架层叠结构及“举折”之法,形成了屋顶的坡面等各种曲线,柔美婉转。但其曲线是结构所决定的必然结果,并不是勉强之作,这一点在现代展示设计中尤为要重视,不能为展示曲线而“曲线”。

2.屋顶外部结构视觉形态的应用

2015年5月1日刚开幕的米兰世博会中国馆应用了中国传统屋顶中的歇山式屋顶结构。这一具有高度民族性和辨识度的结构和形态,形成了具有强烈中国传统建筑意向的中国馆形象。屋顶采用具有中国象征意义的竹编材料覆盖,对应米兰的日照轨迹,屋顶竹编面材通过传统编制工艺选择不同的透光率,将自然采光引入室内,满足了功能照明要求,降低了人工照明的能耗,也大幅度降低了材料成本。完美阐释了中国馆“希望的田野、生命的源泉”的主题。相对于前几届中国在世博会上对于中国传统元素的应用,中国馆的设计,已有了跨越性的进步。米兰世博会中国馆对于中国传统屋顶的应用,早已不仅仅停留在元素符号表面的视觉性应用上,设计方案将传统歇山式的屋顶结构与现代设计风格相结合,创造出符合现代建筑特征的建筑形象,并将其外观形式服从于建筑功能。但在展馆现场,我们看到它所展现出的形象,似乎与概念设计相差甚远。展馆现场并没有展现出“希望的田野”的形象,反而有一种“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的落魄之景。也许由于曲面分割成平板之后不同的板的类型太多,构件定制成本过高等原因,相对于概念设计现实搭建进行了一定的结构及形式简化。这也就从侧面说明了中国式设计的一定问题,即不能把概念设计与现实条件有机结合,没有把材料的选取、运输等各方面问题全面考虑并给予解决方案。

传统屋顶外部视觉形象在特装或展台中的应用,在中国的展示设计中已有众多的案例。其优点是能够展现文化韵味,形象独特醒目。

(三)屋顶空间划分的分析应用

1.屋顶空间划分的分析

梁与柱是传统建筑的主要支撑结构,也正是梁与柱的结合在大空间里划分出若干个隐形的小空间。四柱间之位置称“间”。在中国古代,通过“间”的概念,将房间划分为厅堂、室、房等。古人房屋内部,前叫“堂”,堂后以墙隔开,后部中央叫“室”,室的东西两侧叫“房”。例如在现代展厅设计中,入门处都有一个相对独立的空间——“序厅”,作为展厅展示序列的开始。“序厅”是指展览场馆从入口到正式展示厅之间的空间,它就相当于“堂”,是公共会客空间。

2.屋顶空间划分的应用

将梁柱结构形成的“间”应用于现代展示设计中,可使其空间应用获得更大的灵活性及延展性。如在特装设计中,此概念对于特装的模块化设计起到很大的启示作用。梁柱结构所形成的“间”的形式决定了其建筑物的承重完全依靠梁柱,而不依赖于高墙厚壁。根据这一特征,可设计一种模块化的特装展台形式。此展台空间以“间”相隔,四周可自由围合,自由拆除,在功能需要时,还可将两个及多个模块相互连接形成新的组合形式。

四、中国传统屋顶文化符号的发扬传承

通过以上研究发现,中国传统建筑屋顶是经过历史的洗礼流传至今的,它在现代展示设计中的应用不仅仅是表面视觉形式的简单应用,应该从其功能需求、结构、空间等方面深入考究。它的视觉形态已成为国际上对中国的鲜明印象,它所蕴含的历史价值及文化价值值得现代人的重新发掘及创新应用。现代展示设计要吸收中国古代屋顶的智慧,将现代展示设计与传统文化结合起来。在借鉴传统文化的基础上,还要将各个方面有机整合,权衡利弊,才能真正的创造出中国式的展示设计。

[1]梁思成.中国建筑史[M].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2005.

J524

A

1005-5312(2015)32-0051-02

猜你喜欢
中国馆梁柱屋顶
借“光”生财的屋顶
屋顶屋
大截面钢管劲性柱梁柱节点施工技术的要点分析
斜腿刚构拱桥贝雷梁柱式支架的安全性验算
威尼斯国际艺术双年展中国馆展览现场
屋顶的雪(外四首)
钢框架腹板双角钢连接梁柱子结构抗倒塌性能分析
低屈服点钢板剪力墙梁柱刚接与梁柱铰接对比分析
2014柏林轨道展“中国馆”及“中国馆日”系列活动
世博会中国馆昨日竣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