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佳
(西安理工大学,陕西 西安 710054)
浅谈非物质文化遗产对于西安鼓乐的思考
余佳
(西安理工大学,陕西 西安 710054)
西安鼓乐濒临灭绝,亟待抢救和保护。古老的口耳相传的教学方式让整个传承受到局限;单一的宣传渠道也硬生生的抓住了传承的脉搏。改变优化传承方式与现代结合,加大方式方法对宣传的途径进行扩大,成为了保护和传承西安鼓乐的一条非常重要的路途。
西安鼓乐;传承方式与宣传;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
在中国地图的腹地有这样一块延续着中华五千年精髓,和拥有十三朝帝国的古都——西安。在这里,2009年西安鼓乐入选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将千百年的中华文化走向世界。
西安鼓乐誉为“中国古代音乐的活化石”,是中国传统器吹打乐的一种,经过几千年的传承与发展,逐渐形成为完整的大型民族古典音乐形式。纵观整个乐曲名称,可以说是一部中国音乐发展史。西安鼓乐继承了中国古代音乐的重要遗存,当之无愧成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一员,大量的传谱曲目丰富了中华音乐文化宝库,将为我国民族音乐文化的发展发挥重要作用。
西安鼓乐由于现代强势文化的侵蚀,原赖以生存的民间人文环境正在逐步消亡,加之老艺人相继谢世,西安鼓乐艺术濒临灭绝,亟待保护。2006年5月20日,西安鼓乐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西安鼓乐成为国家非遗。却因各种原因,西安鼓乐并没有取得想象中的发展。希望‘世界非遗’是个契机,能真正激活西安鼓乐的生命力。
就此,西安鼓乐濒临灭绝、后继无人一点。
西安鼓乐之所以濒临灭绝的重要原因之一就是该文化遗产继承的方式和宣传太弱。文化人类学认为,音乐传承的主要方式有,血缘社会的口头传承、地缘社会的书面传承方式等。口头传承方式是包括音乐在内的人类早期文化的主要传承方式。
西安鼓乐艺术的传承过程分两个阶段:韵曲训练、演奏技艺训练。韵曲是鼓乐中很重要的环节,而艺人学习韵曲都是靠师傅的口耳相传完成的。师傅唱一句学生唱一句,唱熟了谱子就只是备忘了。学习演奏的过程被称为按字寻声也完全脱离乐谱进行。不难看出在西安鼓乐的传承中,无论韵曲或器乐的训练都离不开口耳相传。而这样一种口耳相传的方式侵染中华文化几千年民间音乐,使人耳濡目染。这样的方法我不能评判它的优劣,因为它是我国传统音乐几千年传承的通道,可我觉得应该推陈出新,口耳相传固有其好处让每个学生都将乐曲牢记于心,可难免有生疏、枯燥无趣的一天,音乐由节奏和音调两部分组成,如果只是依赖口耳相传人人音调声谱标准太不一样,节奏音准传承起来都会变了味道,将未必能将原创的音律保持完好,且传承起来也比较局限。我认为应该借鉴西方五线谱的思路将传统的音兑换成音符,将口耳相传的音律停顿兑换成延音休止符,这样子可以大大的提高效率,学通音符节奏,可以更准确的学习鼓乐。学员们可以先将识谱的基本功学的扎实,再学习每个乐器的do、re、mi在哪,艺人很快就能学会,也可以极大地提高他们的兴趣和成就感。
有一种大胆的想法,让艺人在培养音乐时将感情投入进去,而练习情感的方法,可以将美术与音乐相融合,可以在弹奏之前观赏美丽画卷、闲余时光用石子随意在地上画出音乐的意境和氛围,想象自己在一幅画卷之中怡然自得,根据音律的高低起伏画出不同的意境,将视觉听觉融为一体、相得益彰,使曲子听起来会更有味道。曲子准确是一方面,投入感情则是向音乐里加入了灵魂,不仅使整个学音乐的过程增添了兴趣,也让每个乐者都产生不同的共鸣。这样我想传承的方式得到了一定的改善,会使传承变得简单变得有乐趣,传承人就不会流失那么多那么快了。
西安鼓乐的宣传也有一定的局限性,应该不能仅靠当地的媒体进行宣传这一小种途径,而要借助所有优势媒体大力宣传西安鼓乐,让更多的人知道西安鼓乐,应该将非物质文化写进课本,让学生时代都开始耳濡目染,明白非遗的重要明白西安鼓乐的现状和乐趣,最重要的要将西安鼓乐的发展前景,和保护措施计划好,不能让想继承的人无处去,无钱赚。也可以用新媒体的形势将其走进微信,走进节目,走进产品,走进设计,设计到每一个细节之处,可以设计到app背景音乐等新的形势唤起群众对鼓乐的喜爱。而且也需要唤醒群众对中华古典精髓的崇敬与重视。可以将西安鼓乐增加到春晚上,开设兴趣班,改变家长对孩子学习了这个技艺无用的想法,来吸引新一波的人群对西安鼓乐感兴趣,加入传承之队。
综上所述,要想将传承人日益稀少,流失加速的现状改变,实现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就应该从传承的方式与宣传上着手改变,也许就这一点点改变就可以改变难传承保护的问题。当前一个重要紧迫的任务就是要让传承的方式进行优化,改变繁冗的授课方式,使其简化,提高教学趣味性,达到一种意境,使学员深深喜爱这门技艺。使大众尊敬,重视这门技艺,宣传的使每个当地人都能知道并且都能哼上一小句引以为傲,这也就是一种好的目的了吧,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每一样文化,如果都能有所传承发展,我想我国的中华“活的灵魂”———中华文化,将会成为最厉害的武器立足于整个世界之首。
[1]王文章.非物质文化遗产概论[J].教育科学出版社,2008(01).
J607
A
1005-5312(2015)32-019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