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麒龙
(山东工艺美术学院,山东 济南 250300)
汉代以前明器发展历程浅析
陈麒龙
(山东工艺美术学院,山东 济南 250300)
明器也称冥器,指的是古代人们死去,随主人一起下葬的随葬品。明器,作为中国传统丧葬文化的重要载体,是研究历朝历代丧葬习俗与人类面对现世世界人生观世界观的重要佐证,对明器的研究有助于人们更好的解读中国各个时代的丧葬文化。
中国传统文化;明器;发展历程
人类的祖先源于猿类,饥则食,疲则休,生死与其他动物没有区别。自己也没有意识到与其他动物有何种区别。此时的“人”死亡则弃尸荒野,任凭动物分食,没有埋葬的意识。渐渐地,人类随着智力的发育,逐渐从动物中分化出来。开始意识到自己与其他动物的不同之处,于是何生,何死成为了人类思考的问题。
人肉体的离世只是灵魂借宿到下一个新生的婴儿躯壳中,这在科学相当不发达的远古时期似乎很好的解释了世间万物的循回往复的道理。自然这种认为灵魂不灭,灵魂轮回的思想观念成为解释世间万物的“真理”。相对应的人们希望逝去的人在下一个生命轮回中生活安逸,将财、物器物随墓主人一同下葬,随主人带到下一个轮回中去。中国传统的丧葬文化从此应运而生。正是由于这种丧葬制度的不断发展延续,明器这一特殊器物品类才得以出现。明器也称冥器,指的是古代人们死去,随主人一起下葬的随葬品。
最初期的明器,可能就要数石器时代的陶陶罐罐了,这时的随葬品并不是单独为随葬而生产的,因为石器时代的劳动水平还相当低下,人们的劳作绝大部分还是为了现实的生活而生产,还没有多余劳动力去大规模生产随葬品。因此此时的明器还多为主人生前使用的生活器物。直到殷商时期,活人殉葬的丧葬文化开始流行起来。古人们相信,人的现世死亡只是灵魂通向了另外一个世界,人的灵魂是不灭的。在现世仅仅是灵魂寄宿的过客而已。活人殉葬文化的流行正是说明了这种灵魂不灭论的兴盛。现在看来活人殉葬是相当残忍,泯灭生命的做法。现代医学科学早已证明生命只有一次,并不存在所谓的灵魂不死说。人的死亡生理上来讲是极端恐惧的,而古人可以如此大规模的用活人殉葬来结束一部分人的生命,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是从心理上灌输了极大的信念,足以影响生理上所带来的极端恐惧。
殷商时期,最具代表性的墓葬发现莫过于妇好墓,妇好墓共有16人殉葬,随葬品1928件。其中绝大部分是青铜制品,有400余件青铜制品,而相比之下,仅仅出土7件陶器。从这一点可以明确的看出殷商时代与早期的石器时代之间巨大的差别。既青铜文化的盛行与发展。
周是我国古代礼仪奠基之朝代,“周礼”作为最高行为规范,其作用等同于现代的宪法,是周朝最完善的政典。其中周礼主要由五个方面,既祭拜鬼神的吉礼;入土下葬的凶礼;出师征战的军礼;外交礼仪的宾礼;婚冠宴饮的嘉礼共五礼组成。凶礼作为周朝最高五礼之一可见周朝丧葬文化的重要程度。我们分析周的时代特色大致为以等级森严的社会地位划分出三六九等。这一点似乎也体现在丧葬文化以及明器的使用上。
春秋战国,百家争鸣。思想意识形态多种多样,同时也孕育了众多伟大的学说,当之以孔子的儒家学说为盛。在众多学说中,对丧葬文化,陪葬制度,明器使用方面都具有重要的影响因素。关于丧葬以及明器《礼记·檀弓》中有记载:孔子谓为明器者,知丧道矣,备物而不可用也。哀哉!死者而用生者之器也,不殆于用殉乎哉?其曰明器,神明之也。涂车刍灵,自古有之,明器之道也。孔子谓“为刍灵者善”,谓“为俑者不仁”,殆于用人乎哉?从孔子的观点中,明确看出儒家对殉葬制度的极大反对,甚至反对用俑陪葬,原因竟然是应为俑作为明器像极了活人殉葬,让人联想起活人殉葬的残忍丧葬形式。而用涂车、刍灵是善意的,并且自古有之的。
秦得天下十余载,在明器的研究上着实无法详实的归纳与区分。然始皇葬之骊山,奢华至极,恐怕是中国历史上厚葬君王之最了。根据史记记载,始皇墓中所用之明器非专为死后制造的瓦器,而是“以水银为百川,江河,大海”更饰以金银珠宝。几乎均为始皇生前所爱之物。秦代厚葬之风是为鼎盛另一证据则是设立东园匠,根据《后汉书·礼仪志下》:“东园匠,考工令、奏东园秘器。”其含义既东园匠,专门负责墓葬陵园内的各种器物。可见自秦以来厚葬之风盛行。
秦只有短短的十余载,设立东园匠,汉代沿用此设置,东园匠的发展集中与汉代,所制作之物越发多样。墓葬之中的随葬品多金银珠宝,名贵器物。直至独孝文帝,孝文帝提倡节俭,在位期间推出一系列减省租赋,减轻徭役政策。在丧葬问题上则推崇薄葬,埋葬孝文帝的霸陵,借用瓦器不许以金银锡为饰。也正是孝文帝的推崇,瓦器的明器之用才推广开来。不过,虽然是皇帝提倡,但当时的人们都还是具有相当迷信的心理,汉代的厚葬之风还是未能止于孝文帝。但瓦器的明器之用开始用以广泛还要归功于孝文帝。
明器,作为中国传统丧葬文化的重要载体,是研究历朝历代丧葬习俗与人类面对现世世界人生观世界观的重要佐证。它是当时的风土人情的结晶,经历千百年的封存,本文简单梳理汉代及以前明器发展,还有更多未被发现的秘密等待人们发掘。
[1]郑德坤,沈维钧.中国明器[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92.
[2]蔡永华.试论明器在丧葬中的作用[J].四川师范大学学报,1986(01).
[3]郭灿江.明器略述[J].寻根,1998(03).
J527
A
1005-5312(2015)32-0138-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