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比顾戴森
(沈阳化工大学工业与艺术设计系,辽宁 沈阳 110142)
建筑设计与自然生态的关联
吴比顾戴森
(沈阳化工大学工业与艺术设计系,辽宁 沈阳 110142)
面对高度工业化带来的污染问题与人类迫切需求环保的绿色生态节能的严峻现景下,发展新兴的可持续的自然生态设计理念技术,是研究建筑设计和理念探究的重点。
自然生态;可持续发展;绿色环保
人类的一切生活起源皆于自然,当人类的科技与能力逐步提高后,继而有了对生活质量的更高要求。于是人类效仿大自然山与水构成的生存空间创造出了属于自己的空间环境。这种初步的生活空间就是建筑设计的原型。当科技与生活的不断提高,地球已经被改造成先进,发达,充满科技感的现代化大空间。这种科技进化的演变为人类的生活带来了极大的快捷便利。但相反,过于快节奏与忙碌的生活规律是人们疲惫不堪,所以,一种回归自然,为居住者带来绿色清新的建筑设计理念便应运而生。建筑建造的使用者是人类,所以建筑建造的最主要理念要全方位的为人类服务。建筑的特色可以分为许多不同的种类:科学感强烈的现代化建筑,满足不同人种需求的文化特色建筑,为学校,医院等特定场所所建筑的实用性建筑,以及在当下最被人类重视的自然环境下的绿色生态建筑理念。
基于我国属于世界中最大的发展中国家的现状来看,我国对绿色环保生态的关注度还严重不够,高度的工业化发展与不重视环保宣传的后果带来的就是对自然生态的严重破坏,资源无休止的被消耗,人类的生活环境每况愈下,与自然环境的发展严重失衡。而绿色生态建筑的首要目标就是为人类创造出环保、自然、绿色的近乎于原生态的生活环境。所以大力发展绿色生态建筑是可行的。然而,我国对此类知识的认知是少而又少的。大部分口号都只是停留在表面,却没有真正的理论知识与实践。导致中国的居住楼层出不穷,而没有真正意义上的创新。我国设计师认知的理念与国外设计师的理念相差太大。设计没有真正的实用性,反而起到了副作用!导致的结果就是设计出的作品虚有其表。没有真正意义上的融入自然生态理念,消耗了珍贵的国家土地财富资源。
在大部分国人的潜意识认知中,我国是一个煤矿多,缺乏石油和天然气的国家,所以造成了我国在大力发展工业化的道路上产生了极大的资源消耗垃圾,近些年,雾霾的加重与覆盖面积就证明了许多环保问题。人人皆居安思危,渴望一个良好的生活环境。使得我们认识到有限的能源终究会枯竭殆尽的,只有使用可持续的环保型能源才是未来社会生活的关键。融入创新性的自然生态建筑风格便迎合了国人的需求。一个好的自然生态空间建筑一定要充分利用科技的便捷和可循环资源。包括太阳能、水能、风能潮汐能等。这样才能提供给居住者一份以身心健康为前提的自然,舒适,美观的完美住所。为了能让环保节约的高新技术尽多的运用在自然生态建造理念中。应在理解该设计理念时借鉴国外的优秀理念知识,创新我国设计人员的设计理念和技术。自然生态建筑就是得以在高端环保的科技技术支持下,不断地提高发展,以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存,实现并提高生态自然建筑对社会环境与经济效应的全面提高。
纵观我国的发展史,房视为家,所以住所的设计理念首先一定要囊括当地的人文,经济,天气等方面进行创作设计。在保证建筑的特色,空间的合理利用与稳定的生产性基础上不降低居住者的舒适性和身体健康为条件。在以“居住者”为主体的理念下。要打破传统设计理念,充分融入自然关系,加强人与植物生态的和谐共存。建立独特新颖的关系,以一套标新立异的规划布局,保证效仿回归自然的绿荫覆盖与自然光照覆盖程度。可以在有限的空间内创意绿色盆景构造出自然与人类生活完美融合的桥梁;在人文方面,则要了解当地民族文化特色,尽量迎合当地的风土人情,给人以浓厚的家的归属感;在经济上,则要充分利用可再生能源,采用在当下科技基础上的环保,耐用,节约的工艺材质。尽量保证建筑材料的二次回收与充分利用。在选择适用于居室的植物也是重中之重:为方便人类生活和起到美化效果,一定要选取适宜当地生存且富有观赏性的盆栽。“生态植物墙”作为近些年一类新兴绿色建筑设计方式也是非常适合自然形态的理念的。它是由一种对生存环境有极强适应性的植物所构成的墙体。根据生态植物墙的实测证明,它具有降温,抗辐射,增加空气相对湿度和吸尘降噪的功效。
在当前的人类高度发展的大环境下,对生态的环保意识和认知使得对生态环境的需求也越来越多。所以,融入自然生态设计理念的建筑设计将成为主流设计。在被摆在这种空前未有的大中心下,生态建筑的理念知识和技术也逐步取得了显著地的进步。在大前提生态设计建筑是以人为本的核心思想下,在自然生态的建筑设计中,要追求不断地发展与提高,保证人们的生活质量,创造出健康环保,绿色清新,舒适耐用的完美自然生态建筑设计建筑。
[1]麦克哈格,黄经纬(译).设计结合自然[M].天津:天津大学出版社,2006.
[2]栗德祥.生态设计之路[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9.
TU834.1
A
1005-5312(2015)11-025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