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俊欣
(梅江区文化馆,广东 梅州 514000)
群众文化建设存在的问题与对策分析
曾俊欣
(梅江区文化馆,广东 梅州 514000)
文章主要针对群众文化建设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展开了分析,在详细阐述和分析了当前群众文化存在问题的基础上,给出了一系列相应的对策措施,以期能为有关方面的需要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借鉴。
群众文化;建设;问题;对策
群众文化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潜移默化的教化作用。提高群众文化的工作,搞好群众文化的活动,有利于提高全民素质,并对丰富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构建和谐社会,推进经济和社会的繁荣进步有着极大帮助。但是在实际的建设过程中,却存在着一定问题,影响到了群众文化的建设发展,因此,需要我们及时的采取有效措施做好解决,使群众文化不断发展创新,在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近几年,在各级政府的大力推动和广大群众文化工作者的无私奉献下,群众文化建设取得了可喜的变化,改善和丰富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文化生活,展示出蓬勃发展的趋势,但不能忽略的是在这一过程中也不可避免地出现了一些问题。
(一)认识不足,对群众文化建设不够重视
虽然近几年政府多次强调群众文化建设的重要地位,但还是有一些基层干部的文化意识薄弱,对文化建设在提高群众素质和促进社会和谐、稳定中的作用认识不够,未把它成为重要开展工作,致使文化发展缓慢,不能满足群众需求。
(二)文化工作者素质不高,专业人才匮乏
搞好群众文化建设关键要靠人才。但就目前情况来看,我国群众文化工作者的整体素质却不高,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是缺乏管理能力,不能将文化建设和广大人民群众联系起来;另一方面是缺乏业务能力和专业知识,不能有效组织和开展群众文化活动。
(三)文化活动经费不足,导致基础设施建设不完善
无论是群众文化活动的开展,还是文化基础设施的建设都离不开资金的投入。虽然近年来政府加大了对文化建设的资金投入力度,但与广大群众的需求相比,投入还显不足,一些地区普遍存在文化活动经费紧张和文化服务养不起、买不起、奖励扶持少的现象,以至于阻碍了群众文化建设的进程。
(四)文化活动形式单一,毫无地方特色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日益提高,他们开始逐渐注重精神层面,即对文化的需求越来越大。但就目前所开展的群众文化活动来看,仍和以往没有什么不同,大多还是传统的歌舞活动,毫无地方特色,难以满足广大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
针对上述问题,笔者结合自己的工作经验和实践,提出了以下解决对策。
(一)提高认识,充分认识到加强群众文化建设的重要性
群众文化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推动社会主义文明进步、维护社会稳定的重要手段,各级党委政府应该认识到加强其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解放思想,转变观念,将其纳入重要议事日程,纳入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在文化发展战略、目标、措施、项目等方面硬化目标任务,强化工作措施,做到把文化建设同经济工作同部署、同落实、协调发展。
(二)多措并举,建立一支高素质的群众文化队伍
发展群众文化主要靠人才,它对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起着决定因素。因此,在广大人民群众对文化需求越来越高的今天,文化馆必须建立一支综合素质高的群众文化队伍。一方面,文化馆要加强对文化工作者的培训,凝聚人心,稳定队伍。为了防止群众文化队伍后继无人,文化馆不仅要优化结构,从年龄结构和知识结构入手,采取请进来与走出去、进修与短期培训等方法,抓好现有文化队伍素质的提升,提升他们的专业知识、业务能力和管理能力,还要帮助他们解决工作和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以凝聚人心,稳定队伍。另一方面,文化馆要严格要求,充分吸纳人才,发挥民间文艺人才的作用。
发挥群众自主积极性建立文艺队伍的例子在梅江区比比皆是,如寨中村光正式注册的队伍就有金苑红歌文艺队、吉祥文艺队等4支,开展歌舞以及二胡、大小提琴、洋琴等曲艺器乐演奏。为此,梅江区还专门组织开展评选“梅江区十佳群众文艺队”活动,从全区众多的群众文艺队伍中评选出管理完善、活动开展得有声有色的十支队伍进行隆重表彰,激发群众文艺队伍开展活动的动力和活力。为了解决开展群众文化活动缺乏专业人才的问题,文化馆不仅要与学校、企事业单位联系,吸纳其中的专业人才,还要充分挖掘社会中的优秀人才,充分发挥他们的作用。只有这样,双管齐下,专业文化队伍与民间文艺团队相辅相成,才能更好地推动群众文化事业的繁荣发展。
(三)拓宽资金投入渠道,加快群众文化服务阵地建设
经费是开展群众文化活动的重要保证,要想群众文化活动有场地可开、有设施可用,就必须拓宽资金投入渠道,充分发挥社会各界在群众文化建设中的作用。一方面,政府要进一步健全公共财政体制,调整、优化财政支出结构,建立群众文化基础设施建设的刚性投入机制,逐年增加对群众文化基础设施建设的资金投入;另一方面,要转变政府单一的财政投入方式,积极探索社会资本兴办群众文化事业的有效途径,引入市场机制,出台地方性法规,采取政策激励、资金扶持等措施,调动公司、企业等社会各界的积极性,吸引社会力量参与群众文化建设,以弥补经费的不足,使群众文化事业逐步走向规范化、经常化、多样化、制度化的轨道。
(四)开展丰富多彩的群众文化活动,满足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
首先,应结合群众文化的功能,将文化活动与普及文化科学知识、公民道德教育结合起来,开展各种宣传教育活动、文化艺术活动、科学知识普及活动、文化服务活动等,从而将社会主义法制观念、家庭美德、职业道德用抽象的思维形式和文学艺术形象展现出来,灌输给广大人民群众,使他们受到教育和感染。梅江区目前拥有歌舞、曲艺、器乐、合唱、健身操等群众文体队伍80多支,带动上万名群众每天参与活动。文化部门除了制订管理细则对辖区群众文体队伍进行登记、建档的管理服务外,主要是创造良好的氛围,鼓励支持有爱好又有能力的群众组建业余文体队伍。
其次,要以广场、公园、文化活动中心、健身路径为阵地,以传统节假日、重大纪念日为依托,创造性地开展各种与节日、纪念日相关的文化艺术表演、展示、竞赛活动,以丰富广大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梅江区该区充分发挥地处城区公共活动场所较多的优势,引导群众利用文化公园广场、剑英体育馆广场、院士广场、南门广场、梅江公园等场所,早晚开展晨运、健身操、交谊舞、对山歌、器乐弹唱等有益于身心健康的文体活动,使群众文化活动遍布梅州城区各个角落。
再次,要在深入走访、系统调研的基础上,摸清我市民间文化的分布情况,挖掘本地特色文化,组织、开办一些特色文化活动,创建文化品牌,从而将我市的文化底蕴以种种具象的形态展现出来。在梅江区,一些文艺队不但积极与有关单位开展联欢活动,而且经常参与送戏下乡,或参加社区老人会邀请的义务演出和联欢活动。如英姿文艺队不但在梅江区范围的城乡开展送戏下乡活动,还前往汕头、佛山以及五华、蕉岭新铺北方村、梅县南口、雁洋、白渡镇等地联欢演出。
综上所述,在如今我国社会主义文化建设逐渐得到大力发展的今天,作为群众文化工作者,我们要针对群众文化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时采取有效的对策加以解决,以不断促进群众文化的发展和我国文化的建设。
[1]袁方.社区群众文化建设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才智,2014(15).
[2]吕文霞.农村群众文化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讨[J].大众文艺, 2013(17).
G249.2
A
1005-5312(2015)11-018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