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对紫砂陶刻的认识

2015-10-28 11:42高路
文艺生活·中旬刊 2015年4期
关键词:字画紫砂陶书画家

高路

(江苏 宜兴 214221)

浅谈对紫砂陶刻的认识

高路

(江苏 宜兴 214221)

前人云:“壶随字贵,字随壶传”。此话应作两面观,紫砂器是无釉陶,制作工艺的高低直接影响壶的价值,而书刻虽说是紫砂器最佳装饰手段,只属次要位置,这与奖品上对字画的要求不可相提并论。

陶刻;刀工;刀法

宜兴紫砂陶刻是在紫砂泥制成坯后,在坯体上进行刻字画来表达意境。由于紫砂陶坯具有良好的可塑性,故易于在紫砂陶上进行雕刻,无论草、隶、篆、魏碑、汉瓦、钟鼎铭文等各种书体,或花卉、虫鸟、山水、人物等国画白描,汇集国粹、文学、书法、绘画、金石于一体。宜兴紫砂陶刻是以刀代笔,以“刻刀”为主要工具,来表现手法的紫砂装饰,具有紫砂特定的材质、工具、技法、审美取向和表现内容的独特风格特征。

说到紫砂陶刻,不能不提陈曼生和“曼生壶”。陈曼生,名鸿寿,字子恭,清乾嘉年间浙江钱塘人,是著名书画、金石家、篆刻家,为西泠八家之一。“曼生壶”是陈鸿寿宰溧阳时倾心于紫砂,公余闲暇,他构思出样,由杨彭年等制壶,然后他和幕友江听香、郭频迦、高爽泉、查梅史等指导撰壶铭,并书刻,世称“曼生壶”。陈曼生对紫砂最大的贡献应是:构思设计了一批简约、古朴,具文人意味的壶样,而铭文书刻成为其构思的组成部分,它们是一体的不能分割,他的壶不刻铭文你会学得不完整。他的参与,提高了紫砂壶的艺术品位,将壶与刻的结合推向了更高的艺术境界。尽管传世曼生壶是否曼生亲自操刀,你最多只能臆测而已,而曼生壶仍为人们喜爱。他的创作理念仍影响着很多壶艺家和陶刻家。因此陈曼生于紫砂艺术功不可没。

紫砂陶强调它的刻味、刀工、刀法,作为一件陶刻作品,要表现出浓烈的陶刻气味。比如演戏,要在舞台上通过灯光、道具、唱腔、身段和神韵等,共同交融才能产生足够的戏味。所谓刻味,是在坯体上通过书画、布局、用刀等手法共同作用下产生的陶刻效果,刻味不够就像演员脸上无表情,无神采,唱腔无韵味,甚至不着调。刻味应简约而不简单,精微而不琐碎,粗放而不粗俗。

欣赏一件陶刻作品,人们往往强调刀功。用刀应表现为沉重、痛快、爽利,呈现古朴、典雅、清逸的意蕴。一刀下去要有内涵、深浅、徐疾、节奏恰到其位,要意到刀到。有人称之曰:“以刀代笔”,这不是简单的“以刀代笔”,刀替代不了笔,但可以表达笔意。强调刀功,其实就是紫砂陶刻语言和刻味的体现。

欣赏一件陶刻作品太过注重刀法,也是只求表面性的鉴赏。应当通过刀的表现,体味好作品浑厚有深度的韵味,由刀看书画,思哲理,悟人性,能欣赏体味到一件作品的真性,产生一种共鸣,令你感到一种美的感性满足。这种刀的表现而间接形成的美感共鸣,是深层次的鉴赏,你能透过热闹看门道了。

书画家在紫砂坯上创作书画,而后由专业陶刻艺人操刀完成的作品并不可取。器、画、刻三分各占其一。现在有好些艺人将胚体交予书画家去绘画、书写然后在同一器型的壶上请陶刻家,摹刻,烧成后,彼此都不知道这是谁之作。另外,不同的刻手刻同一书画家的书画,其效果是不一样的。因此书画主要表现在纸上书画必须亲自刻,哪怕他刻得不怎么样,才有一定价值,别人也模仿不了。书画家主要表现在纸上,当然能画能书又能刻则难能可贵了。同时,高水平的书画家凭借自己的艺术修养,在壶上的创作,往往出人意料,有独到之处,这里我们可以借鉴一下,增加自己的知识面,提高自身修养,用艺术修养再加上陶刻艺人自身过硬的刀工倒可以自成一派,乐在其中。

由于,紫砂器有平面或弧面,一般以刀就着作品泥坯外形,以捻管转刀为紫砂陶刻的基本刀法。紫砂陶刻的表现内容很丰富,主要以传统中国书画为题材,这也符合炎黄子孙的欣赏追求和传统习惯。改革开放以来,中外文化在交流中不断碰撞互融,中国陶刻艺术也从中吸取营养,发生了变化,但传统的陶刻艺术仍延续和在发展,有些作品还走出国门,为各国艺术家所重视。中国陶刻艺术尤其是紫砂文化越来越成为国际艺术。其所以这样珍贵,就在于中国陶刻艺术有它独特的文化和金石味语言艺术。

前人云:“壶随字贵,字随壶传”。此话应作两面观。紫砂器是无釉陶,制作工艺的高低直接影响壶的价值,而书刻虽说是紫砂器最佳装饰手段,只属次要位置,这与奖品上对字画的要求不可相提并论。玩古董的朋友都知道景德镇“珠山八友”和任淦庭各自作品的价值。因此壶价高低的决定因素在壶的本身,好壶无字自是好价。有时好壶刻了字画,反而对壶是一种破坏。什么壶要刻字画,谁刻,怎么刻,壶艺家的创作时不能不考虑,应多一些讲究。

另外,字因刻,因烧,其本来面目已失些许,也不同于纸上的字,所传之字也只是“误传”而已,其刻才是“正传”。只有做到壶、铭文、字画、镌刻结合俱佳,融为一体,方能“壶随字贵,字随壶传”。

[1]何继.紫泥—王度宜陶珍藏册[M].台湾:台湾奇园艺术中心,1993.

[2]姚迁.宜兴紫砂陶艺[M].台湾:台湾南天书局,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 1989.

J527

A

1005-5312(2015)11-0035-01

猜你喜欢
字画紫砂陶书画家
紫砂陶刻“稚子垂纶瓶”的创作及评析
浅析紫砂陶的造型与审美表达
《中华书画家》征订
论紫砂陶刻的装饰与发展
开宗立派 重构传统——吴鸣紫砂陶艺历史价值之再认识
组字画
书画家要力戒“三气”
考眼力
古旧纸本字画孳生霉斑的鉴定
组字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