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云领导中央顾问委员会期间的历史贡献

2015-10-28 00:30钱聪
红广角 2015年9期
关键词:历史贡献陈云

钱聪

【摘 要】在中共十三大上,陈云继邓小平之后,当选为中央顾问委员会主任。五年中,以陈云为主任的中央顾问委员会始终以国家的稳定为中心,坚决反对动乱,维护党中央的团结和社会稳定;全力支持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顺利实现了中央领导集体的过渡;对经济建设中出现的问题,及时进行提醒;重视思想方法,提倡学习哲学,为党和人民事业的发展,作出了卓越贡献。

【关键词】陈云 中央顾问委员会 历史贡献

1982年9月6日,党的十二大通过的《中国共产党章程》规定在中央和省、市、自治区设立顾问委员会,并就有关问题作了明确规定。据此,中顾委正式成立。1992年,党的十四大正式撤销中央顾问委员会。中央顾问委员会作为解决新老干部交替而创造的一个过渡性组织,是中国政治发展和政治改革的一个重要缩影。陈云领导中央顾问委员会期间,按照“宜少不宜多、宜虚不宜实”和“量力而行、尽力而为”的方针,为其职能的发挥作出了重要贡献。

一、陈云任第二届中央顾问委员会主任

1986年10月30日,邓小平、陈云、李先念共同商定,十三大时一起退下来。 1987年10月25日至11月1日,中国共产党第十三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召开,这次大会的中心任务是加快和深化改革。同时,在中共十三大上,还要顺利地完成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任务。会议除了通过有关政治报告的决议、关于党章部分条文修正案的决议以外,还通过了关于中央顾问委员会工作报告的决议。这个委员会,将与中共中央委员会一道,进行重新选举。在中共十三大上,陈云退出了中央工作的第一线。

十三大闭幕的第二天上午,中共中央顾问委员会举行第一次全体会议。陈云继邓小平之后,当选为第二届中央顾问委员会主任。薄一波、宋任穷当选为副主任。当天下午,陈云列席中共十三届一中全会。会议选举产生了新的中央领导机构,批准陈云为中央顾问委员会主任。

对于中央顾问委员会的职责,早在1982年9月13日,中顾委举行的第一次全体会议上,邓小平就指出,中央顾问委员会作为根据中国共产党的实际情况建立的“新东西”,“是解决党的中央领导机构新老交替的一种组织形式。目的是使中央委员会年轻化,同时让一些老同志在退出第一线之后继续发挥一定的作用。”①第二届中顾委主任陈云也指出,中共中央领导机构的新老交替问题,尤其是“党的干部交接班问题”,历来是党的一件大事。“这在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中有过严重的教训,在中国党内也有过严重的教训”。②为此,实现中央领导机构的新老交替,依旧是这一时期中央顾问委员会的重要任务。在1985年9月召开的中共十二届四中全会上,有131名老干部从党的中央委员会、中顾委、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三个机构中退了下来。有近一半的政治局委员和五分之一的中央委员或候补委员辞去了他们的职务。同时增选了56人进入中顾委。而在党的十三大之后的十三届一中全会上,党的最高决策机关——中央政治局实现了年轻化。政治局常委的平均年龄是63岁,政治局委员是64岁,同十二大相比,分别年轻了10岁和8岁,书记处书记和中央委员的平均年龄也进一步降低了。①

对于中央顾问委员会的工作原则、工作方法,1982年9月13日,中央顾问委员会第一次全体会议上,邓小平就明确表示,今后中顾委工作,首先就是不要妨碍中央委员会的工作。为此,我们第一件事情,就是要真正起到党章规定的“助手和参谋”的作用,而不是去发号施令。同样,陈云在中共十二大上发言也表示了同样的意见,即“老干部退出了第一线,革命是不是就到头了呢?并没有。无论是退到第二线做自己力所能及的工作,还是离休、退休,都要支持中青年干部的工作,担负起对中青年干部传帮带的任务。老干部只有完成了这项任务,才算对党和革命事业尽了最后一把力。”②

从1982年到1992年十年间,两届顾问委员会作为一种过渡性的组织,顺利地完成了它的历史使命。“协助党中央为维护党的团结和社会稳定,推进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为党、国家和人民建立了新的历史性功绩。”③

二、坚决反对动乱,维护党的团结和社会稳定

以陈云为主任的新的中央顾问委员会始终以国家的稳定为中心,坚定地维护党中央的团结和社会稳定。1989年的春天,首都北京出现政治动乱。在西安、长沙等地相继发生严重打、砸、抢、烧的事件。4月26日,《人民日报》根据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会的决定,发表了题为《必须旗帜鲜明地反对动乱》的社论。1989年5月7日,84岁高龄的陈云毅然决然地由杭州返回北京。5月19日,听取中央政治局常委扩大会议关于在北京部分地区实行戒严的决定及相关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的通报后,陈云坚定地表示“北京定,天下定”,坚决拥护党中央的决定。

5月20日,在李鹏签署国务院命令,决定自20日10时起在北京部分地区实行戒严之后,陈云当天就前往邓小平家中,与邓小平、李先念、彭真等人商议制止动乱的有关事宜。邓小平在会上指出:“问题的根子出在党中央,是在中央内部。”而对于这场动乱的处理,中央“不能再让步了。如果再让步,中华人民共和国就没有了。”④陈云在会上表示,完全拥护邓小平的讲话和中央必须采取的措施。

此后,陈云始终抱病参与处理动乱问题的一系列工作。他连续找一些老干部和老将军谈话,并提议召开中共中央顾问委员会常委会议。他说:“这个局面不能再退,没有余地了。要拥护邓小平,拥护中央常委。”“这个时候,我们老同志不出来讲话不行了。事情就是这样简单。”⑤

5月26日,陈云又亲自主持召开了中共中央顾问委员会第11次常委会议,就反对动乱问题发表重要讲话。他说:“现在是关键时刻,不能后退。如果后退,两千万革命先烈用人头换来的社会主义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就会变成资本主义的共和国”,“我们作为老同志,现在就是要坚决拥护以邓小平同志为核心的中国共产党,坚决拥护李鹏同志代表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会在首都党政军干部大会上的讲话。”⑥这个讲话旗帜鲜明地表明了两个“坚决拥护”的政治立场,坚定地维护了党的团结和统一。与会老同志们也一致表示,坚决拥护陈云的重要讲话,坚决拥护党中央和国务院为制止动乱、稳定局势作出的正确决策和采取的果断措施。

6月9日,邓小平在中南海怀仁堂接见首都戒严部队军以上干部时,在会上发表重要讲话,明确而充分肯定了陈云等老同志在制止动乱、恢复首都社会治安秩序等方面所做的工作,他说“这场风波迟早要来”,是不以人们的意志为转移的。但是,现在来,对我们比较有利。“最有利的是,我们有一大批老同志健在,他们经历的风波多,懂得事情的利害关系,他们是支持对暴乱采取坚决行动的。”①陈云虽然并未到会,但他向戒严部队表示崇高敬意,向在平息暴乱中死难的烈士表示哀悼。

1989年6月23日,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在北京举行,全会高度评价了以邓小平为代表的老一代无产阶级革命家在这场斗争中发挥的重大作用。而对于以陈云为主任的中央顾问委员会在这场风波中发挥的重要作用,一些老同志就此做出感慨,如宋任穷指出:“在这场斗争中,小平、陈云、先念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坚决支持中央常委多数同志的工作,起到了重要的作用。”②刘澜涛则感叹说:“在这样一个关键时刻,陈云同志讲话本身,就具有极重大的意义。我想,我们党的历史上会写这一笔。”③

三、全力支持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推动中央领导集体的交替

1989年6月,中共十三届四中全会在北京举行,全会对中央领导机构成员进行了必要调整,选举江泽民为中央委员会总书记,标志着党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的正式形成。对于新一代中央领导集体,陈云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始终给予坚定的支持,满怀热情地给予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必要的战略指导,推动新老集体的顺利过渡。

在全国性的政治风波还在进行的时候,1989年5月20日,邓小平在住地同陈云、李先念、彭真、杨尚昆、王震、李鹏、姚依林、宋平等开会,提议江泽民任中共中央总书记。陈云深表赞同,并且大力支持邓小平所说的“新的中央领导机构要使人民感到面貌一新,感到是一个实行改革的有希望的领导班子”的说法。④同时在会上,他们还提出“希望大家能够很好地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很好地团结”。

陈云等人全力支持以江泽民为核心的新一代党中央,在多种场合肯定、支持江泽民和党中央的工作,并身体力行坚决维护中央权威。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我国经济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但社会各方面仍存在不少困难和问题,一些地方出现了各自为政、政令不通的现象。对此,陈云提出了严厉的批评,并在各种场合强调,必须树立中央和国务院的权威。他的这个意见得到了邓小平的高度重视。1989年9月4日,邓小平在与江泽民、李鹏、乔石、姚依林等谈话时,在总结改革开放中出现的问题时,特别转达了陈云的意见。他说,陈云同志讲,各路诸侯太多,议而不决,决而不行,各自为政。这个批评是正确的。中央的话不听,国务院的话不听,这不行。特别是有困难的时候,没有中央、国务院这个权威,不可能解决问题。有了这个权威,困难时也能做大事。不能否定权威,该集中的要集中,否则至少要耽误时间。⑤与此同时,维护党中央权威的思想也受到中顾委各位老同志的拥护与支持。在各省、市、自治区顾问委员会主任参加的工作交流会中,中顾委常务副主任薄一波在就退居二线、三线的老干部怎样做工作问题发言时指出,第一“要”即是“支持新的领导班子的工作”,“这是‘六要中最根本的一条”。⑥

中央顾问委员会成立后,始终注意摆正自己的位置,主动接受中央的领导,紧密围绕中央的统一部署来安排工作。在这期间,陈云作为中央顾问委员会主任,在坚定维护党中央权威的同时,还时刻关注国家前途命运,在国家发展战略上,为新一代中央领导集体出谋划策。

资源、环境、人口等是有关经济长远发展的战略问题。对此,陈云经常说:“植树造林、治理江河、解决水力资源、治理污染、控制人口这类问题,都必须有百年或几十年的计划。”⑦1988年8月27日,陈云在新华社和《人民日报》上看到两篇反映环境污染情况的内部材料。当天,他即给中央负责同志写信,指出“治理污染,保护环境,是我国一项大的国策,要当作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来抓。”①不久,国务委员兼国务院环境保护委员会主任宋健向新闻界透漏了陈云的上述意见,并表示“陈云同志的意见,言简意赅,符合国情,切中我国环境保护工作的要害。”

1990年6月6日,陈云在张光斗、陈志恺合写的《我国水资源问题及其解决途径》一文上再次郑重批示:“水的问题始终是一个大问题。要从战略高度来认识水的问题的严重性。”②江泽民看完陈云的批语和送来的材料后,十分赞同,立即批转给有关负责领导说:“在考虑‘八五计划时得认真研究一下水的问题。人无远虑,必有近忧,是应该未雨绸缪。”根据这些意见,国家计委制订十年规划和八五计划时,将水资源问题放在很重要的位置,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案。

对于改革开放后意识形态领域的问题,陈云则提出要防止和抵御国际敌对势力的“和平演变”的战略意图。1989年9月8日,陈云在同中央主管意识形态工作的李瑞环谈话时,从分析苏联十月社会主义革命胜利以来的中外历史进程入手,着重指出从历史事实看,帝国主义的侵略、渗透,经历了从“武”的转变为“文”“武”并用,现如今则“文”(包括政治的、经济的和文化的)更突出起来,“特别是对社会主义国家搞所谓的‘和平演变。”并强调“这个问题,到了大呼特呼的时候了。”③

而对于意识形态领域中,境外敌对势力利用宗教进行渗透的问题,晚年陈云也给予高度关注,并在1990年4月4日专门致信江泽民谈论新形势下披着宗教外衣从事反革命活动的相关事例,指出“利用宗教,同我们争夺群众尤其是青年,是国内外阶级敌人的一个惯用伎俩,也是某些共产党领导的国家丢失政权的一个惨痛教训。现在是中央应该切切实实抓一抓这件大事的时候了。在这方面务必使它不能成为新的不安定的因素。”④随后,这一问题也引起社会各界的重视,党中央相关领导专门同专家学者讨论社会主义条件下的宗教问题,提出引导宗教同社会主义相适应等措施。陈云等老一辈革命家的支持和帮助,有效地保证中央领导集体交接班的完成,开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新篇章。

四、对经济建设中出现的问题,及时进行提醒

从1987年中共十三大到1992年中共十四大的这五年,是陈云由“半退”完成彻底“全退”的五年。在这期间,陈云一方面更加注意遵循“少做就是多做,多做就是少做”的工作原则;另一方面,仍旧以极大的精力关注着党和国家的一系列重大问题。尤其对于经济建设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陈云始终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展开深刻思考,及时进行提醒。

1988年,我国实行改革开放已经是第十个年头,十年来我国的经济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是伴随着改革开放的加速和经济的发展,许多深层次的矛盾也趋于尖锐。面对这种形势,中央决策层决定对物价进行改革。陈云等人虽不反对物价改革,但因为问题复杂,主张改革的步子要稳,不能操之过急。5月28日,他在同李鹏的谈话中,还明确表明不同看法,他说“每年物价上涨百分之十,办不到。我是算账派,脑子里有数目字。理顺价格在你们有生之年理不顺,财政补贴取消不了。”⑤

8月中旬,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原则上通过了国务院《关于价格、工资改革的初步方案》。随后,由于人民担心多年节衣缩食积蓄的存款贬值,立即发生了全国性的挤提存款抢购商品的风潮,物价大幅度上涨。截止到10月19日,前三季度全国物价指数已经上涨16%,“物价闯关”被迫刹车。9月26日至30日,中共十三届三中全会召开,确定把明后两年改革和建设的重点突出地放到治理经济环境和整顿经济秩序上来,着重整顿目前经济生活中特别是流通领域中出现的各种混乱现象。

针对经济生活中出现的这种严重状况,10月8日,陈云专门与当时中央主要负责人做了一次深谈,他首先从自己赞同“学习西方市场经济的办法”和鼓励对市场经济进行“摸索”说起,指出“摸索过程中碰到一些问题是难免的”,但是我们可以继续“摸索”,在探索中总结经验。接着,陈云又着重就“当前经济工作的几个问题”,谈了“八点意见”。第一点,针对农业和粮食问题。陈云再次表达了自己对粮食问题的担忧,他提醒,如果相当多的农民都去搞乡镇企业,粮食生产就会受到冲击。必须在解决好粮食问题的基础上,健康地发展乡镇企业。第二点,针对农业和工业发展中的一些不良倾向。陈云提出“种田必须养地”,而“承包工交企业的,必须确保设备完好率”。第三点,针对中央权威。陈云再次强调他历来的主张,即中央必须有权威,他说,中央的政治权威,要有中央的经济权威作基础。第四点,针对财政平衡的问题,陈云重申“永远不打赤字财政”。第五点,针对经济探索中的经验教训,陈云指出,必须历史地辩证地对待过去经济工作中采用过的办法,以便在改革实践中克服其缺陷,汲取其合理成分。第六点,针对人民生活水平和国家实力的关系,陈云提醒“提高人民生活水平,要掌握一定的幅度,不能过高、过快。”“好事要做,又要量力而行”。第七点,针对金融问题,陈云则认为,必须通过采取一些措施,保证市场和人民生活的正常秩序,“如果不从根本上采取稳定市场物价措施,提款抢购风潮还会再起。”最后一点,对于如何渡过目前的财政经济困难,陈云提出,最核心的一条,是要加强和依靠党的领导。①

这是陈云晚年对经济工作一次比较全面的谈话,阐述了他在经济工作方面一直关注的几个问题,是他经过调查研究和反复思考的结果。他的意见切中要害,很快被整理成谈话稿,在中央政治局常委范围内传阅,引起中央领导层的高度重视。随后,该谈话稿又被印发给中央军委主席、中顾委主任、全国政协主席及参加常委会议的各位同志传阅,在更广的范围内引发

关注。

五、重视思想方法,提倡学习哲学

陈云退出中央领导岗位第一线后,仍一如既往,积极支持比较年轻的中央领导成员工作,同时,他还以丰富的实践经验,突出强调全党在观察和处理问题时,要树立正确的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

对此,1990年,陈云在会见党的高级干部时,提出了“不唯上、不唯书、只唯实,交换、比较、反复”的理论观点,并在多种场合提出并反复阐释这十五字箴言,强调领导干部在工作中学会并善于运用这十五个字。除此之外,在这次会谈中,陈云还再次提出搞调查研究的两种工作方法,即亲自率领工作组下乡下厂的方法,以及高中级干部通过敢讲真心话的知心朋友和身边工作人员,听取基层干部、群众呼声的工作方法。并且强调“两种调查研究都有必要,缺一不可”。②在陈云等人的倡导下,这一时期,中顾委的许多委员深入到农村、工厂、部队、学校、街道,听取干部和群众的意见,了解改革和建设中的一些新情况、新经验和需要解决的新问题。据不完全统计,十年来委员们所写的调查报告共有四百多篇,不下二百万字。这些调查报告所反映的情况和问题,提出的一些看法和意见,对于加强和改进党的工作大有裨益。最后,陈云还强调领导干部在工作中抓落实的工作方法。1990年6月,陈云在同江泽民就国家财政补贴的问题谈话时指出,新一届党中央执政以来,“制定了不少好的方针、政策。现在的关键是要抓落实”。③为此,陈云鼓励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要解放思想,大胆实践,善于总结,按照党的“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狠抓各项工作的落实,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作出新贡献。

对于如何提高领导干部的思想方法水平,推进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陈云则强调关键在于加强学习,尤其是学习哲学。1987年7月17日,陈云专门约当时中央主要负责人作了一次畅谈。这次谈话中,陈云一再强调“要把我们的党和国家领导好,最要紧的,是要使领导干部的思想方法搞对头,这就要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①“希望能够组织政治局、书记处、国务院的同志都来学习哲学,并把这个学习看成是工作的一部分,也是自己的一项重要责任。”② 可见,这一时期陈云对于哲学学习的提倡,更多的是从党、国家和民族发展的前途命运的高度出发,坚持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理论武装人和培养人,使全党尤其是党的领导干部在任何情况下都能够坚定理想信念,把握正确的政治方向和发展方向。

1989年的政治风波后,陈云再次感到全党各级干部当务之急是要进一步提高哲学思维能力。9月16日,他专门致信薄一波、宋任穷并中央顾问委员会常委,并指出“我最近考虑一个问题,就是应该组织中顾委常委和在京委员学习和研究马克思主义哲学。”③根据陈云的提议,中央顾问委员会常务委员会于9月27日召开专门会议,“主要研究如何贯彻落实陈云同志关于组织中顾委老同志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问题”。会上,各位老同志充分肯定了陈云关于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紧迫性的观点,一致认为“应把它作为加强党的思想、理论建设的一件大事来抓。”中顾委还制订了常委会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方案,为整个中顾委系统的学习印发了《关于中顾委委员学习哲学的安排》以及陈云的谈话记录稿。

这次由以陈云为代表的中顾委老同志们提倡的理论学习活动,持续了很长一段时间,对新的中央领导集体和高级领导干部加深思想理论修养,产生了重要影响。在国庆40周年,江泽民发表的讲话中强调,鉴于当今的新情况、新问题以及党在社会主义建设中担负的重大责任,“有必要把学习和研究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研究和探讨当代重大的政治、经济、社会理论问题,作为一项紧迫任务,提到全党面前”。④

随着中共十四大的闭幕,中顾委走完了它十年的历程,领导中顾委顺利完成这最后历史使命的陈云,也以丰富的经验和卓越的才智,再一次谱写出党和国家发展的新篇章。

猜你喜欢
历史贡献陈云
基于大数据分析与审计的关系研究
My plan for new term
向陈云学习锤炼“笔力”
浅谈抗大对抗战胜利的历史贡献
近代中国教会大学体育文化的传承研究
浅论艾思奇《大众哲学》的历史贡献及当代启示
浅析川陕苏区妇女教育
陈云贵:你是泥土你是光
体坛硕彦 留德先驱:江良规体育思想研究
《八路军军政杂志》对巩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历史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