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德军+李群
北京市基础教育课程建设优秀成果、先进单位评选是为推进北京市中小学三级课程建设工作的均衡、协调发展,促进学校课程建设工作的持续、深入展开,打造符合素质教育要求、体现首都特色的北京市中小学课程,由北京市基础教育课程教材改革实验工作领导小组委托北京市教育科学研究院课程教材发展研究中心组织实施开展的一项评选工作。
该项评选是在所有区县进行初评推优的基础上进行的,被最终推荐参与市级评选的成果和先进单位基本能反映区县一定时期内课程建设的水平,并能折射出一定时期内北京市课程基础教育阶段学校课程建设的基本特质和存在问题。
一、北京市基础教育阶段学校课程建设的基本特质
1. 学校课程建设注重对教育政策的回应
不论是教育部出台的《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还是北京市教育委员会近期发布的《北京市基础教育部分学科教学改进意见》,都在学校课程建设成果中有所体现。
很多学校开发出国学、书法、中医、民俗、传统节日、武术、面塑、剪纸、古代文化名人、国画等包含传统文化内容的课程。这些课程开发者能选取传统文化中与学校办学理念和育人目标相契合或关联的内容,并对其进行深入发掘,使课程在弘扬传统文化的同时,很好地展现学校的办学意志,满足学生发展的需求。例如,北京四中人文游学课程将阅读与行走紧密结合起来,以行走印证阅读,以阅读促进思考,体认民族精神,传承优秀传统文化。将历史时代、地域文化、民族先贤融合在一起,整理出丰富的课程内容,以信息、知识为前导,以认识、思考为本质,以活动、交流为形式,以致敬先贤、塑造品格为内核,明确人文教育在中学阶段的重要指向—用民族精神和一切文明进步的事物丰润学生的生命质地,培养和发展学生刚健挺拔、昂扬奋发的心性与积极努力、勇于担当的情怀,做自尊自信的中国人。
《北京市基础教育部分学科教学改进意见》中突出语文学科对学生文学素养及阅读能力提升的关注,对于科学学科则强调实验教学以及对学生科学素养的培养。因此,很多学校对语文学科课程进行改造,一些学校在科学实验和实践课程的开发中展开积极探索。
例如,北京景山学校的初中(五·四学制)语文教材建设,加强了文言文及古诗词教学,教材中还设计探究活动引导学生进行深度学习,该教材历经十年的实验证明其不仅有助于学生语文素养的提升,还体现了其独特的育人价值。此外,北京二中开发的语文阅读校本课程、北京市平谷区第三小学开发的阅读指导课程等都是基于“大语文观”的视角,实现让学生爱阅读、会阅读,在阅读中体味和感悟幸福而进行的有益尝试和探索。清华大学附属中学开展初中物理活动课的研究,该项研究为学生提供丰富的课程体验、合作、探究类的学习活动。燕山前进中学、门头沟区新桥路中学及大峪中学则开展生物实验、物理实验及实践课程开发研究。这些课程的开发与实施有力地回应了学科改进意见中的相关要求,为文件的落实提供实践参考。
2. 课程设计关注学段衔接和一体化建设
由于北京市大部分学校是单纯的小学、初中和高中,这样的学段设计造成各学段之间只关注自己的教学内容而忽视学生在本阶段的学习对后续学习的影响,导致学生在后续学习时出现知识储备不足的现象,同时也带来学生在学习内容上的前后交叉。因此学段间课程衔接的问题一直是教育实践中需要解决的问题,当前很多学校也将其纳入学校课程设计中加以思考。例如,很多学校在小学六年级设计“毕业课程”,这些课程是针对小学生如何认识和了解初中学习生活而设计,为学生能顺利适应初中阶段的学习打下基础。还有些学校已经开始关注不同学段间课程衔接的问题,尝试通过课程开发加以解决。例如,北京小学红山分校对幼小衔接问题进行研究与探索,学校结合社区内儿童幼升小就学的现实需求,开发建设“慧玩乐学”幼小衔接课程群,依托三级课程平台,通过国家课程、地方课程的校本化实施与校本课程的特色化建设,以游戏活动为主要的学习方式,引导学生在多种形式的“玩”中学习,发现学习乐趣,适应学校生活,顺利完成从幼儿园到小学的过渡。
而那些包含两个学段以上的一贯制学校,也在实践中对学校课程的一体化设计进行有效探索,特别是参与“遨游计划”项目学校,很多都在课程一体化建设方面进行研究与探索,使学制对于学生培养的优越性得以充分体现。例如,北京市育英学校在开展“九年一贯制课程建设实践研究”中,通过综合各学科的育人价值,贯通学段间的学科知识,研发并开设一系列九年一贯制学科课程,使学校九年一贯制的育人特色得以彰显。
3. 学校课程建设注重对本土知识的开发
本土知识是指某一文化或社会所独有的知识,在这里指那些具有区域特色的知识。在以往的课程开发过程中,学校更多注重的是“国际视野和中国情怀”,不可否认这种教育立场的正确性与重要性,但学生对生于斯、长于斯的家乡却表现出一种习惯性的漠视,对置身于其中的地域文化并不知晓,这不能不说是学校教育教学中的一种缺失。近些年学校课程的开发中,本土知识开始以地方课程或者校本课程为依托进入学生的学习之中。例如,各个区县开发乡土地理、历史,以及各个学校开发的具有地方特色的校本课程,像房山区史家营小学开发的“百花系列课程”、密云县不老屯镇中心小学开发的“云峰山不老情”校本课程、大兴区采育中学开发的“大兴乡土史”、燕山区北京师范大学燕化附属中学开发的“燕山水生态”等,这些课程都是课程开发者针对当地丰富的人文、物产文化开发的具有地域特色的课程。
4. 课程开发方式逐渐成熟多样
课程开发可以包含多种形式,可以是学校自行开发,也可以是对已有课程的引入与课程改造等。但在学校课程建设之初,原创课程成为学校课程开发的唯一形式,随着北京市学校课程建设的不断推进,一些学校已经尝试引进并改造一些已有的成熟的课程作为学校课程建设的重要方式。例如,石景山高井中学基于学校领导者对学生需求和对课程的价值了解,引入由“真爱梦想”基金会与华东师范大学课程与教学研究所合作设计的“真爱梦想”课程,在实施过程中,学校教师还根据学生实际对原有课程进行内容上的选择与改造。此外,课程引入与改造还在很多学校开设的国学课程上得到充分体现,这些课程都是在对国学经典文本进行校本化改造后被纳入学校的课程体系之中。
5. 国家课程校本化实施真正实现
在学校课程建设过程中,国家课程校本化一直是学校课程实施中的一项重要方式,也是课程建设中的一个热点。但国家课程指的是什么,怎么才算是国家课程的校本化,以及如何真正实现国家课程的校本化却少有学校关注。很多学校想当然地将国家课程校本化等同于课堂教学的模式化,这种对国家课程校本化的理解是片面的。近些年一些学校开始对国家课程校本化实施的本质进行研究,并在尝试通过对学科课程的校本化改造使其得以实现。这种国家课程校本化的实施是通过深入研读国家学科课程标准,以标准的操作化、层级化分解为支撑,以国家课程不同版本的教材为依托,形成的具有学校特色的学科课程。海淀区玉泉小学的语文课程结构化以及大兴区第二小学的“语文主题大单元教学体系”建构等研究就很好地体现了学校对语文课程校本化改造。
二、北京市课程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1. 学校课程规划不能指导学校课程开发
在申报优秀成果的材料中,具体门类的校本课程占据突出比例。这类课程的申报主体多为负责该课程开发与实施的任课教师,他们在课程开发过程中能注意在课程目标与内容上关注学生的认知兴趣与认知水平,但却游离于学校的课程总体规划框架之外,即教师的关注点还局限于自己所负责的课程,未能在学校课程总体规划的框架下设计课程,使之真正为落实学校的办学理念与育人目标服务。
2. 学校课程设计重视“名词”的创造而忽视课程的本质
不论是先进校评选还是在优秀成果评选中,都会看到一些非常“亮眼”的学校设计的课程名称,比如“幸福课程体系”“理想课程”“理性课程”“和谐课程”等。然而,这些课程的内涵是什么?学校如何通过整体的课程设计体现课程的幸福、理想、理性与和谐?学校的课程与其他学校的课程差异在哪里?并不是所有学校都能对此做出很清晰的说明与
解释。
3. 课程评价在学校课程建设研究中依然处于边缘地带
科学有效的评价体系和评价方式是优化学校课程品质、实现课程有效实施的重要保障。从2015年度的申报材料来看,申请者多将课程评价方式仅视为研究方案的一个要件呈现出来,评价方式的具体内容针对性较差,实效性不强,反映出课程开发和建设者对这一环节还不够重视。
4. 学校课程建设的区域性差异逐渐显现
在课程分权之初,很多专家和学者包括学校的管理与实践者认为,通过校本课程的开发与设计能很好地解决区域间学校的差异,在校本课程建设之初也确实涌现出一批通过积极探索校本课程开发而使学校办学品质和社会声誉不断提升的所谓薄弱校。但随着课程建设的不断深入,传统的优质学校由于占有更多的课程资源、更优秀的师资、更有保障的专家团队以及更多的机会所形成的视野上的优势,使得他们在学校课程建设方面的步子越走越快,与一些学校的差距越来越大。
三、对今后北京市课程建设的改进建议
1. 提升基层干部教师及研究人员的课程领导力
课程领导力是课程管理者及其团队,在课程设计、课程实施、课程评价以及课程管理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综合能力。它包括课程价值的引领能力、课程规划的设计能力、课程开发的创造能力、课程实施的驾驭能力、课程评价的导向能力、课程管理的决策能力以及课程改革的推动能力等。这些人员课程领导力的提升能直接作用于学校课程建设上,使学校课程的品质得以保证,价值得以实现。
2. 更多关注课程建设相对薄弱的地区
区域间课程建设的差异显现,很可能造成教育的新的不公平。缩小差距,弥补由于课程自主权进一步下放而可能带来的更大的发展不平衡,就需要对这些区域给予更多的关注。这种关注可以是课程专家的积极介入,加强对这些区域的直接性和持续性的指导,以提升区域课程建设的整体水平;也可以是不同区域间学校课程建设的相互扶助,以优质学校来带动薄弱学校课程的建设与发展。
3. 发挥课程建设优质区域和学校的辐射作用
课程建设优秀成果和先进单位的评选,一方面是了解北京市课程建设发展的现状,另一方面也是为了发现区县和学校在课程管理以及课程建设方面的经验,更好地发挥成果在推动全市学校课程建设中的作用,让更多的学校在课程建设方面有章可循、有法可鉴。目前,北京市的基本做法是将优秀成果和先进单位评选中发现的好的经验、研究报告结集成册作为范本发放给学校,另外就是通过召开全市性的课程建设研讨会进行成果的推广。但是这些方式能切实行之有效是需要一些基本条件的,一是需要学校干部、教师具有学习的自觉,二是需要学校主管领导的积极关注,显然,这两个条件不是所有学校都具备的。因此在后续成果推广方面,还需要研究出更加切实有效的方法,以发挥先进优势带动后进发展,从而实现北京市区域及学校课程建设整体发展。
4. 重点组织有研究能力的学校开展课程评价研究
从现阶段北京市各中小学课程建设工作推进的整体情况来看,学校办学理论的明晰、育人目标的提炼、课程体系的设计、课程建设方案及课程纲要的撰写等都已取得了突出成效。但如何通过具体的课程实施与评价,将顶层设计落实到具体的工作中并保证其实效,是学校普遍面临的问题,这也是开展课程建设设计与研究以来一直存在的问题。如何有效解决这个问题,为学校课程建设和发展提供思路,是课程管理者、研究者以及组织者需要深入思考的问题,而开展专门研究是一个很好且有效的途径。
(作者单位: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
(责任编辑:任媛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