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桌妈妈”16载,无声母爱感动中国

2015-10-27 13:12心悦
情感读本·道德篇 2015年10期
关键词:同桌儿子妈妈

心悦

为了让失聪的儿子能像正常人一样学习,她不惜辞职全程陪读,成为孩子的“耳朵”,从小学、中学到大学,母子俩同桌度过16载。这个故事的主人公,是今年2月27日获得央视“感动中国2014年度人物”的“同桌妈妈”陶艳波和她22岁的儿子杨乃斌。

爱子坠入无声世界,“疯狂妈妈”辞职和儿子做“同桌”

陶艳波与丈夫杨德智是大学同学,毕业后一起被分配到秦皇岛工作。1992年,她生下了儿子,并取名乃斌,希望他将来文武双全,儿子的诞生承载着夫妻俩对于美好生活最美好的向往。

一年后,陶艳波和丈夫带着8个月大的儿子回老家探亲时,儿子经历了一场高烧,高烧过后,陶艳波发现,无论在儿子周围和背后怎么拍手,他都没有反应,夫妻俩连夜带孩子去了医院。没想到,儿子被一场高烧变成了重度神经性耳聋。

为了给儿子治病,陶艳波和丈夫跑遍了全国各地十几家知名大医院,但诊断结果都是:你们的孩子耳神经已经坏死!

“快教孩子学唇语吧,孩子的最佳语言期为0-7岁,再这样跑来跑去就把他耽误了。”一位好心的医生一语惊醒梦中人。

学唇语几乎成了陶艳波唯一的希望,在众人的不解和惋惜声中,她毅然辞去铁路疗养院的正式工作。辞职的当天晚上,从不写日记的陶艳波在笔记本的扉页上郑重地写下一句话:“教育乃斌是我终身的职责。”

在聋儿康复中心的几十名学员里,陶艳波每天上课坐在教室的第一排,一个月的突击训练便掌握了唇语的基本要领。

回到家里,陶艳波把要教孩子说的话分别写在儿子的手上和卡片上,然后她坐在小板凳上,让乃斌坐在高一点的凳子上。母子俩的口唇保持在同一高度,她把儿子的一只小手放在她的脖子下面,以便感受她说话的时候声带是如何震动的,再让儿子看着她的口唇是怎样发音的。

当时,乃斌年纪很小,学唇语根本不得要领,被封闭在无声世界里,他动不动就烦躁地哇哇大哭,甚至用小手打妈妈,陶艳波只能默默地流泪。

一晃两年多过去了,虽然陶艳波每天对儿子说的话能拉一火车,可每天的希望却总是变成失望。陶艷波没有放弃,她相信只要坚持,总有铁树开花的那一天。

痴心人,天不负。陶艳波的执着和坚韧终于换来了奇迹的出现。

小乃斌4岁生日那天,看着生日蛋糕旁黄灿灿的香蕉,他伸手想摸摸,却怎么也够不到,一瞬间,他突然鬼使神差地回头,望着陶艳波喊了一声“妈妈”。

为这一声呼唤苦苦等待了3年的陶艳波一下子愣住了。回过神后,她大声叫着在厨房忙碌的丈夫:“孩子他爸,你快来听啊,我们的儿子会喊‘妈妈了!”打那以后,陶艳波更加耐心地教儿子唇语。

转眼儿子到了上小学的年纪,陶艳波决定做一个“陪读妈妈”,让孩子去正规学校读书。当时很多亲戚觉得陶艳波疯了,陶艳波却坚持认为聋哑学校没有语言交流环境,如果儿子到了那里,学说话就更难了。

陶艳波带着儿子去学校报名,尽管她认为儿子能够说话,但面对一个没有听力、语言表达含混不清的孩子,校长的第一反应是拒绝。陶艳波没有放弃,她带着孩子跑遍了附近十几家小学,可仍没有一所学校愿意接受小乃斌。

眼看时间已近9月初,适龄儿童都已入学,事情才终于出现了转机。有一次,陶艳波带着儿子去学校说情,虽然小乃斌听不到校长在说什么,但他看懂了校长的表情,便拿起画笔,在纸上画了一幅家乡公园的宝塔,用含混的发音对校长说:“学校里您最大,如果您让我读书我就有学上,不然我就永远没机会读书了。”

儿子小小年纪竟能说出这番话,让陶艳波大吃一惊。校长被小乃斌的求学渴望打动,终于答应了母子的请求。不过,校长也提出了自己的疑问:孩子耳朵听不见,咋听课呢?

校长的疑问也是陶艳波的心病,她思来想去,终于打定了主意。第二天早上,她带着儿子来到学校,恳求校长同意自己跟孩子一起上学,自己来当孩子的“耳朵”,校长同意了陶艳波的请求。

课堂上,杨乃斌被安排坐在第一排,为了不挡住后面的学生,陶艳波从家里拿来一个15厘米高的小板凳,坐在儿子旁边当他的同桌。陶艳波上课时特别忙,一边时时“掐”儿子,让他别走神;一边忙着记笔记,把老师讲的东西尽量多地记下来,为的是回家讲给儿子听。

让陶艳波欣慰的是,自己的功夫没白费,儿子学习特别刻苦,成绩出人意料地优异,每个学期都是三好学生。

母子相伴苦读6年,儿子中榜母亲欣喜若狂

乃斌12岁的时候,陶艳波从电视里了解到,因幼年时期药物过敏等原因导致后天失聪的孩子,佩戴人工耳蜗是最好的办法。于是,陶艳波和丈夫卖掉老家的房子,东拼西凑了20万元,让儿子接受了左耳植入人工耳蜗手术。小乃斌的左耳终于有了70%的听力,能听到3米以内的声音。

杨乃斌小学毕业时,成绩已在班上名列前茅。为了让儿子有一个更好的学习环境,也为了离丈夫工作的北戴河近一些,陶艳波带着孩子来到天津上初中。

然而,初中开学后的第一节英语课还没上完,陶艳波就低下头抹开了眼泪。原因就是这里的老师采用了全英语教学,陶艳波没学过英语,老师的讲课内容她一个词都听不懂!

陶艳波心急如焚,向英语老师请教她该怎么办?老师建议她买个录音笔,把课堂内容全部录进去,每天下晚自习回家后,再一句一句听录音讲给儿子听。陶艳波按老师的建议去做了,每晚母子俩都要学到一两点钟。

学习上的问题在妈妈的帮助下杨乃斌可以克服,然而,由于自己异于常人,他一直都有着深深的自卑心理。读小学时,因为很多家长不能接受班上有妈妈陪儿子一起上课,他总共换了3所小学。来到天津读初中后,每天都有母亲陪读的杨乃斌总能感到别人歧视的目光。这让他无法释怀,他经常仰天长叹:老天爷能给别人的为什么不能给我?

2008年7月,杨乃斌被天津重点高中民族中学录取,丈夫担心儿子学习压力太大,建议陶艳波让儿子改上普通高中,陶艳波却坚定地说:“压力再大都有我和儿子承担,放心吧!”

高中三年很累很累,因为精神紧张,陶艳波开始大把大把掉头发,头顶秃了很大一块,原本不戴眼镜的她,近视度数竟达到600多度。

高考前,儿子的学习更加紧张了。为了跟上老师的进度,陶艳波每天早晨5点半就把儿子叫醒,带他读1小时英语、半小时语文,早餐之后再到学校参加正常的晨读。每天7节正课,陶艳波一堂不落地陪着儿子听下来。为了不影响老师第二天讲课的进度,每天晚上她还要带儿子把第二天要上的课先预习一遍,把要提问的问题写到一个小笔记本上。

一天早上,陶艳波骑着电动车带着儿子飞快地往学校赶,因为没有注意到路面井盖被盗,电动车被绊倒了,陶艳波一下子被甩出好几米远,杨乃斌也摔倒在地。他忍痛站起来,看到妈妈手上、腿上鲜血直流,人也被摔懵了,不禁又急又怕,抱住妈妈大哭起来:“妈妈,我不去上学了,我们赶紧去医院吧!”

陶艳波咬着牙对儿子说:“你必须去上学,快走!”看儿子不肯,陶艳波虎着脸不理儿子,杨乃斌只能一步一回头地向学校走去,这也是他上学以来极少几次“同桌”缺席的情况之一。

儿子走后,陶艳波被好心人送到医院,左腿缝了五针,医生让陶艳波留院观察,但她却坚持回家给儿子做午饭。第二天,陶艳波又一瘸一拐地陪儿子上学去了。

2011年,杨乃斌以568分的优异成绩考入河北工业大学机电一体化专业。

十六载无声母爱感动中国

大学的课程更加繁重,陶艳波还是一如既往地陪儿子上课、做笔记。高等数学较难,她一个月就用掉了4个两三厘米厚的笔记本。

校方考虑到杨乃斌每天都要给人工耳蜗充电,把他寝室的电路修改成24小时不断电。母子二人每次共同听课时,同学们都帮他们占第一排的座位,让陶艳波尽量能听得清楚明白。课余时间,任课教师也经常在家或办公室给这对母子进行单独辅导。通过大家的帮助,杨乃斌的成绩在班里一直处于前列。

儿子进入大学后,陶艳波的教子理念发生了转变。她知道,儿子即将踏上社会,必须让他学会独立生活,培养他与人交流沟通的能力。

为了让儿子多和同学接触,陶艳波虽然租有住处,却让儿子尽量多地在学校住宿。每天晚上,她陪着儿子上晚自习到近10点钟,看到儿子回宿舍后,自己再坐20多分钟的公交车回家。

在陶艳波苦心的引导和帮助下,杨乃斌逐渐开始了独立的学习和生活。陶艳波陪儿子读书十多年来,谋生的担子全部落在丈夫身上。儿子的成长也促使陶艳波调整自己的生活状态,她想找份工作,帮丈夫减轻家庭负担,也好尽快攒够钱,给儿子的另外一只耳朵植入人工耳蜗。

杨乃斌读大二的时候,校方低价租给他们母子一间屋子,让他们在那里做快递业务,成为一家快递公司的包裹收发代理点。碰到有同学寄包裹时,只要儿子手头没事,陶艳波就会叫他过来帮忙。

杨乃斌大二暑假的时候,陶艳波建议儿子考驾照。杨乃斌不太理解妈妈的意图,问为什么让他一定要学会开车?陶艳波看着儿子,平静地说,因为你以后要像正常人一样上班、结婚,要负担起照顾家庭的责任。杨乃斌这才理解了母亲的良苦用心,于是,他用心地去学了,考驾照的4个科目都是满分。

陶艳波最开心的莫过于儿子能在逆境中克服一个又一个困难,取得一次又一次的突破。在妈妈的有意引导下,现在的杨乃斌可以比较顺畅地和人交流,每年都能拿到奖学金。一路走来受到无数帮助的杨乃斌还经常主动去帮助别人。一个同学考试“挂”了好多科,杨乃斌主动提出帮他补课,每天在快递收发点给他讲题,其他同学知道这件事也跑来问他功课,有趣的是,有时候陶艳波也能帮忙解答。

在青春涌动的大学校园,青年男女互生爱慕是最正常不过的事情。大二那年,杨乃斌喜欢上同系一个有着灿烂笑容的女孩,他对妈妈说,那女孩的笑让他想到黄金海岸的沙滩,在阳光照耀下闪着金色的光。

看着儿子说起那个女孩时一脸陶醉的神情,她知道儿子喜欢上人家了。陶艳波鼓励儿子说:“斌斌,你有爱的权利,有了喜欢的女孩,就大胆去追求,即便失败了,也证明你有追求幸福的勇气!”

在陶艳波的鼓励下,杨乃斌大胆地向女孩坦露了自己的心扉,面对表白,那个女孩却反问他:“谢谢你对我的厚爱,不过,你能经常陪我吗?”这一句话让杨乃斌顿时语塞,毕竟,他还要在妈妈的帮助下,花比同学多几倍的时间学习,确实没有过多的时间花前月下。

听儿子说了他向女孩表白失败的经历,陶艳波鼓励他说:“儿子,人家姑娘说得对,你现在还没有多少能力给别人幸福,人生还有很长的路要走,现在要做的就是要磨砺自己的翅膀,为将来做一个优秀、出色的男人打好基础。到了那一天,会有更优秀的女孩看上你的!”

陶艳波和儿子同桌16载,一路培养听障儿子成人又成才的事迹感动了万千网友,经过层层选拔,陶艳波最终当选感动中国2014年度人物。

2015年春节前夕,陶艳波一家三口到北京参加了颁奖晚会的录制。节目录制中,陶艳波向主持人提出,希望丈夫能和她与儿子一起上台领奖,因为她陪读16年,是丈夫一个人工作供他们上学,更不容易。主持人爽快答应,坚强的一家人共同走上舞台正中央领奖,现场不少观众都被感动得流下眼泪。

2015年6月,杨乃斌就要大学毕业了,陶艳波打算让儿子先走入社会,找一份工作,希望儿子能服务社会,奉献社会。如果儿子工作以后还想继续深造,读研、读博,只要需要,她都会继续陪读下去。

谷春林摘自《伴侶》

猜你喜欢
同桌儿子妈妈
我的新同桌
打儿子
换同桌
谁的儿子笨
你养的好儿子
鸟妈妈
我的妈妈是个宝
羡慕我同桌
不会看钟的妈妈
妈妈去哪儿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