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颖
伦敦新金融城
应大不列颠及北爱尔兰联合王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邀请,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将于2015年10月19~23日对英国进行国事访问。这是10年来中国国家主席首次对英国进行国事访问。
届时,习近平将出席伦敦金融城市长晚宴并发表演讲。这无疑凸显了金融合作在中英关系中的重要地位以及中英双方进一步深化金融合作的意愿。
中国社科院欧洲研究所副研究员李罡告诉《瞭望东方周刊》,金融合作是中英合作的基石与核心,金融合作的深化将带动双方在贸易投资关系上的发展。
其实,在习近平出访之前,中英金融合作已先行一步。
2015年9月20日,英国财政大臣奥斯本率部长级代表团进行了为期一周的访华并与国务院副总理马凯在北京共同主持了第七次中英经济财金对话,共取得了53项重要成果。
其中,近三成是关于中英两国间的金融合作,包括对“沪伦通”(支持上海证交所和伦敦证交交所就互联互通)展开可行性研究、英方协助人民币国际化、支持人民币加入SDR货币篮子等。
“我们的金融机构间应该建立更好的联系,我认为这将有助于中国目前正在进行的大改革和变化,同时也能够帮助英国。”奥斯本在访华期间表示。
中央财经大学金融学院教授郭田勇对《瞭望东方周刊》表示:“中英之间的金融合作相对于中国与其他发达国家的金融合作来说,是走在前面的。中英金融合作,对中国深层次地融入到全球市场中会起到推动作用。习近平访英将继续推动中英金融合作。”
人民币国际化的桥头堡
“英国是人民币国际化的桥头堡。”郭田勇说。
2012年4月18日,伦敦金融城人民币业务中心正式启动。其目标是把伦敦打造成为人民币国际市场的“西方中心”,从而扩大人民币在国际贸易和投资中的使用。
2013年6月22日,英国正式与中国人民银行签署了规模为2000亿元人民币的中英两国本币互换协议。随后,德国和法国政府分别公开表示欢迎在法兰克福和巴黎建立人民币清算行。面对英国内部市场日益高涨的呼声和来自欧洲其他国家的外部竞争压力,此后,英国与中国合作的步伐加速。
2014年2月,中英双方就在伦敦建立人民币业务清算机制达成了共识。
2014年3月31日,中国人民银行与英格兰银行签订关于建立人民币业务清算安排的谅解备忘录。
2014年6月17日,出访英国的中国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中英工商界欢迎晚宴的致辞中表示,让金融合作走在中英合作前面,并宣布确定中国建设银行作为清算行在伦敦承担人民币清算业务。
2014年10月14日,英国财政部发布声明称,成功发行首只人民币主权债券,规模为30亿元人民币,期限为3年。这是首只由西方国家发行的人民币主权债券,也是全球非中国发行的最大一只人民币债券。
英国伦敦著名的商业街牛津街,时任中国银联副总裁蔡剑波(右)在英国首家接受银联卡的商场塞尔福里奇百货商场内使用银联卡
在当天晚些时候发表的声明中,英国财政部表示,投资者对于此次债券发行的需求旺盛,在当日的市场认购中,共吸引了85笔认购单,总认购金额约为58亿元人民币,投资者中包括各国央行、银行和基金公司。
“这是第一只由发达国家发行的以人民币计价的国债,尽管发行规模不大,更多的是象征性概念,但走出第一步是非常重要的。”中国人民大学财政金融学院副院长赵锡军告诉《瞭望东方周刊》。
李罡认为,从中英双边本币互换协议的签署、800亿元人民币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额度的获得、伦敦人民币清算行的建立、中资银行在英国获准设立分行,到实现英镑与人民币直接交易,再到英国发行人民币计价国债并将人民币债券收益纳入英国的外汇储备,英国与中国的金融合作一直领跑其他欧洲国家。
伦敦金融城政府政策与资源委员会主席包墨凯告诉《瞭望东方周刊》:“近年来,在两国政府的大力支持下,中英两国在金融服务领域合作良好。这其中,人民币国际化是发展中英金融合作至关重要的环节,伦敦金融城期待进一步推进此事。”
双赢之举
中英金融合作是双赢之举,为双方都带来了切实的好处,这是推动中英金融合作不断深化的根本动力。
赵锡军认为,随着中国经济步入新常态,并深度融入全球经济,中国也提出了新的改革开放方略,其中包括提出“要利用两种资源、两个市场”来发展自己。“以前中国只是靠国内资金,现在则要考虑让人民币走出国门,也就是说中国将更深地融入到全球金融市场中去。”
对外经贸大学金融学院院长丁志杰告诉《瞭望东方周刊》:“作为发展中国家,中国在以往对外开放的过程中面临的最大问题是人民币并非国际货币,中国企业在海外的金融活动都以外币进行,这是所有发展中国家被‘剪羊毛的重要因素。”
“所以,深化中英金融合作,推动人民币国际化,对推动中国企业‘走出去具有积极作用,同时也可以推动未来中国对外经贸投资、国际金融活动进入新的阶段。”丁志杰说。
而英国是中国实现这一目标的最佳合作伙伴之一。
“作为世界金融中心,伦敦可凭借时区优势、完善的法律、专业化的监管、较高的市场效率等优势推动人民币离岸市场的发展。”李罡说。
“作为发展中国家,中国的金融业及金融市场本身在开放、发展中需要做很多工作,而英国的金融市场和金融行业是全球最发达的,有很多经验值得中国借鉴。”赵锡军说。
而助推人民币国际化,对英国的好处也显而易见。
赵锡军说,虽然美国金融业也很发达,但相对而言,其国内业务量更大,而英国则更依赖国际市场,所以英国与中国的合作意愿也更为强烈。
“二战后,伦敦世界金融中心的地位受到纽约的挑战。近年来,欧洲的法兰克福和卢森堡也在人民币业务上与伦敦展开竞争。助推人民币国际化进程,建立人民币离岸交易中心有利于巩固和提高伦敦世界金融中心的地位。”李罡说。
不仅是在金融领域,中英金融合作还将为中欧经济合作提供更大的便利和空间。
“中英金融合作有利于促进双边贸易和投资的便利化。人民币对英镑直接交易的实现和伦敦人民币清算安排的建立,有利于人民币对英镑直接汇率的形成,从而进一步降低经济主体的汇兑成本和交易风险,促进中英双方贸易投资的自由化和便利化。因此,中英金融合作的加深为中资企业赴欧投资创造了投融资便利。”李罡说。
加强国际金融体系改革合作
除了助推人民币国际化,中英金融合作的另一项重要内容是,加强双方在国际金融体系改革中的合作。
其中尤为引人注目的是,在上个月进行的第七次中英经济财金对话中,双方正式对外宣布,将加强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的合作。
未来一段时期,IMF成员国将考虑如何继续完善IMF份额和治理结构。而在这一改革进程中,英国将支持人民币加入SDR货币篮子等。
郭田勇认为,目前中国在IMF的发言权和自身实力并不相符,要想增加话语权,获得美国的支持并不容易,与英国合作会更顺利。
赵锡军认为,现有的国际金融体系及国际货币体系是在二战后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基础上发展而来,其中的三大支柱为IMF、WTO和世界银行。时至今日,全球经济版图已经发生了巨大变化,这需要全球金融框架随之进行调整,其中最重要的是对各国在IMF等组织中的份额、投票权等进行改革,使其更加能够代表业已变化的国际经济格局。
其实早在2009年5月11日举办的第二次中英经济财金对话中,双方已经就包括加强合作推动落实20国集团伦敦金融峰会共识、推动国际金融体系改革达成一致。
“英国在现有金融体系形成中的作用非常重要,中英两国在这方面达成了共识,在合作中进一步推进改革,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赵锡军说。
丁志杰认为,人民币加入SDR货币篮子从2008年便开始提出,至今没有落地,这也反映了现有秩序的改革是一个渐进的过程。这种情况下,推动IMF和世界银行框架下的中英合作,会使现有秩序的改革更有可能实现。
不能忽视的制约因素
可以预见,中英金融合作会继续深化。受访专家认为,在金融合作方面,英国仍然会领跑其他欧洲国家。但是,一些制约因素依然存在。
“人民币业务发展的重要驱动力量之一是实体经济和双方贸易投资的增长。但是,中英双边贸易投资在各自贸易投资总量中所占比重较低,这成为制约伦敦离岸人民币市场发展的短板。另一短板则是人民币投资产品的品种和规模有限。除此之外,中英金融合作还面临政策性障碍。一方面,中国的资本管制还未完全放开,人民币汇率和利率的市场化还未完全实现。另一方面,英国央行与财政部在推进伦敦离岸人民币市场建设方面存在分歧。”李罡说。
值得注意的是,第七次中英经济财金对话取得的一系列的新成果,包括英国和中国决定进行伦敦、上海股市通的可行性研究。
赵锡军说,这一决定非常重要,对双方投资者来说,这意味着将有更多、更好的投资机会进行选择。对伦敦证交所投资者来说,未来或许可以直接投资中国上市公司在上海挂牌交易的股票和其他投资品种。
“由于人民币国际化起步时间不长,人民币业务在欧美地区的接受程度依然不高,特别是在伦敦整体金融市场的占比仍然有限。随着伦敦人民币贸易融资及人民币外汇交易规模的扩大,机构投资者对人民币的需求也将不断扩大,人民币债券的流动性将不断增强,人民币债券二级市场的建立将成为顺理成章之事。”李罡说。
“我们希望鼓励和加强中国企业在包括资产管理、保险在内的各领域的对英投资。通过此次访问,希望中英间的高层对话能够加快这一进程,进而促进中英贸易和投资,并进一步助推我们都希望见到的可持续的经济发展。”包墨凯说。
(特约撰稿徐晴晴对此文亦有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