乘“风”破浪中国制造业由大变强前景无限

2015-10-26 00:54路沙
中国信息化周报 2015年37期
关键词:变革制造业工业

路沙

“站在风口上,猪都会飞起来”出自雷军之口,没想到却“一语惊醒梦中人”,反而成就了互联网行业的一段“佳话”。时至今日,风口已不再是互联网行业的专属用词,各行各业都在传颂也亦在等待,期望行业风口的到来能够推进自身变革和发展。

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风潮的引领下,互联网行业浪潮迭起,变革不断。与此同时,《中国制造2025》《关于积极推进“互联网+”行动的指导意见》以及《促进大数据发展行动纲要》等国家战略的相继推出,更是给互联网行业注入了一针强心剂。可以想象,有如众星捧月般的互联网行业今后的发展定将是乘风破浪、势不可挡。

然而,新兴行业的崛起,必定会带来传统行业的衰落。“几家欢喜几家愁”的局面也就在所难免。制造业作为中国传统行业的代表在新形势下受到的冲击尤为猛烈,行业的变革升级迫在眉睫。

值此之际,由《中国工业评论》杂志社和华制智能主办的“工业4.0和中国制造2025全球年会”适时召开。年会以“‘互联网+下的新工业革命”为主题,共同深入探讨工业4.0和中国制造2025的发展趋势。

机遇与挑战并存

在全球产业变革的关键时期,德国提出了“工业4.0”的国家战略,该战略旨在提升制造业的智能化水平,建立具有适应性、资源效率的智慧工厂,同时完善智能物流。无独有偶,美国也提出了“再工业化”以及“工业互联网”战略。法国、日本亦紧随其后,相继推出各自国家的智能化、工业化部署。

中国作为制造业大国,同样面临着转型升级之困。发达国家工业化战略的纷纷涌现,一方面凸显了全球制造业竞争发展的新态势,并为中国传统制造业的升级再造带来巨大挑战,另一方面也为中国传统制造业的转型指明了方向,催生了动力。

相比于发达国家按部就班、循序渐进的工业化发展路径,处于变革关键期的中国传统制造业,对于转型升级显得更为急需和迫切。

这一时期,劳动力成本上升与工业化、机械化水平相对较低的矛盾日渐突出。与此同时,人口红利的日渐消失,也将使得我国在很长一段时间内面临劳动力短缺的问题,因此提升制造业的工业化和智能化水平就显得尤为迫切。

在年会上,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副院长王鹏提到,在经济转型背景下,为了更好地抓住机遇、迎接挑战,应该积极发挥创新、融合、协同以及先发的作用,并以此为基础蕴育新的发展动力。

他还指出,智能制造在全球的发展方兴未艾,我国企业如果先行一步,率先大规模应用,突破关键技术,并与我国已初具规模的互联网产业相结合,很有可能在这个领域形成新的竞争优势,抢占未来竞争制高点。

正如王鹏所说,在经济转型过程中机遇与挑战是同时存在的。不过,作为“弱势群体”的中国传统制造业只要勇于突破自己,后来居上,甚至独领风骚亦不是没有可能。

由制造大国向强国迈进

虽然工业4.0战略一经推出就吸引了广泛的关注,但其服务对象毕竟是德国而不是中国,我们可以消化吸收,切不可照搬照抄。《中国制造2025》以及《关于积极推进“互联网+”行动的指导意见》发展战略的适时推出不仅迎合了我国传统制造业的发展需求,也为传统制造业转型升级提出了要求,明确了方向。

《中国制造2025》中提到,当前,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与我国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形成历史性交汇,国际产业分工格局正在重塑。必须紧紧抓住这一重大历史机遇,实施制造强国战略,力争把我国建设成为引领世界制造业发展的制造强国。

与此同时,“互联网+”的提出不仅为新兴产业创新发展模式提供了契机,也为传统行业转型升级带来了风口。互联网+制造、互联网+餐饮、互联网+农业以及互联网+医疗等新兴业态的涌现在提升产业活力的同时,也为制造业变革提出了新的发展路径。

对此,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党委书记宋显珠在年会上提到,当“互联网+”遇上“中国制造2025”,必将通过多种政策、生态环境、机制的形成,更有效地推动工业提质增效。同时,通过制造业能力的提升,从而推动由传统制造向智能制造转变,进而促进中国由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迈进。

另外,中国工业经济联合会会长李毅中也提出,在改造提升传统产业的同时,也要加快培育新兴产业,传统产业与新兴产业的有效联动可以推进整个行业转型升级的步伐。

未来,“互联网+”必将引发传统制造业从产业发展方式的深刻变革,也必将加速推动传统产业的跨界融合发展,并催生出创新创业的重要平台。

通过此次年会,来自制造业、IT业等各行各业的听众表示对工业4.0、中国制造2025、“互联网+”等理念和实施路径有了深入的了解,并通过聆听行业领先企业的实践经验,将在未来的工作中积极推动所处行业、企业的智能化转型升级。

工业4.0诞生始末

德国政府提出“工业4.0”战略,并在2013年4月的汉诺威工业博览会上正式推出,其目的是为了提高德国工业的竞争力,在新一轮工业革命中占领先机。 该战略已经得到德国科研机构和产业界的广泛认同,弗劳恩霍夫协会将在其下属6-7个生产领域的研究所引入工业4.0概念,西门子公司已经开始将这一概念引入其工业软件开发和生产控制系统。

“工业4.0”概念包含了由集中式控制向分散式增强型控制的基本模式转变,目标是建立一个高度灵活的个性化和数字化的产品与服务的生产模式。在这种模式中,传统的行业界限将消失,并会产生各种新的活动领域和合作形式。创造新价值的过程正在发生改变,产业链分工将被重组。

德国学术界和产业界认为,“工业4.0”即是以智能制造为主导的第四次工业革命,或革命性的生产方法。该战略旨在通过充分利用信息通讯技术和网络空间虚拟系统—信息物理系统相结合的手段,将制造业向智能化转型。

猜你喜欢
变革制造业工业
冰雪制造业的鲁企担当
喜看新中国七十年突飞猛进的制造业
工业人
变革开始了
掌握4大工业元素,一秒变工业风!
新媒体将带来六大变革
2014上海民营制造业50强
2014上海制造业50强
变革中的户籍制度
创新IT 赋能变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