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欢+谢思强
摘要奥巴马政府自提出“重返亚太”战略以来,视南太平洋地区为美国战略调整的重要支点,不断增大对该地区外交、军事方面的战略投入,以巩固其联盟体系,力图保持在该地区的影响力,最终实现全球战略重心向亚太地区的转移。对于美国的战略调整,南太平洋地区国家有不同的考虑,也做出了不同的反应。美国南太平洋战略的调整将对亚太地区的力量格局和中国周边安全产生重大影响,应采取有效措施进行应对。
关键词美国南太平洋战略调整
南太平洋(以下简称南太)地区通常指太平洋南部的区域,大约在赤道以南到南纬60度的海域,主要涵盖澳大利亚、新西兰及斐济、新喀里多尼亚、所罗门群岛、瓦努阿图、汤加等29个国家。南太地区位于太平洋腹地,战略位置重要,是亚太各国南北互通、东西交往的海上要道和交通枢纽,也是中国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向南的自然延伸,因此历来是亚太大国竞争角逐的重要目标。随着美国“重返亚太”战略的推进,南太地区的战略地位进一步凸显。本文将主要对美国在该地区的外交和军事战略调整动向进行分析和评估,阐述其对中国安全环境可能产生的影响和可采取的应对措施。
一、 美国在南太战略调整的动向
南太地区主要由澳大利亚、新西兰和其他一些太平洋岛国构成。美国在该地区的战略调整也基本可以根据上述三个不同对象有所区别:
澳大利亚从后方基地变成重要支点。澳大利亚自视为南太地区的“大国”和“强国”,同时因为独特的地理位置和文化特质,自二战结束以来就是美国推行全球战略、维护亚太主导地位的核心亲密盟友,与日本遥相呼应,成掎角之势,并称为美国在西太平洋地区的“南锚”和“北锚”。1951年,美澳新三国在旧金山签订《太平洋安全条约》(The Australia, New Zealand, United States Security Treaty,又称ANZUS或ANZUS Treaty),正式确立军事同盟关系。此后,美国在澳大利亚建立了诸多军事基地,并派驻军事人员,主要负责情报侦察、通信中继和后期补给。作为盟友,澳大利亚也紧紧追随美国,相继参与了朝鲜战争、越南战争、海湾战争、阿富汗战争和伊拉克战争。
在“重返亚太”的战略背景下,美国扩大了在澳的军事存在,实现驻军常态化,并提升美国对澳北部基地的使用权限。美澳首脑于2011年签署协议,美军将在澳北部城市达尔文港部署2 500名军人。Prime Minister, President of the United States, AustraliaUnited States Force Posture Initiatives, 2011-11-16, http://www.defense-aerospace.com/articles-view/release/3/130408/us% 2C-oz-Strenghten-military-ties-down-under.html2012年4月3日,首批200名美国海军陆战队官兵抵达达尔文,这是自越战后美国首次在澳部署作战部队,标志着澳大利亚正式成为美军的前沿部署基地。2013年澳发布《国防白皮书》,确认美增加在澳北部地区的空军轮换,并加强两国海军合作,包括允许美海军进入澳印度洋海军基地等。Australian Department of Defence, Defence White Paper 2013, 2013-5-3, http://www.defence.gov.au/whitepaper/2013/2014年,美国务卿克里和国防部长哈格尔同时访问悉尼,与澳方就加强军事关系等多项内容达成一致。Jonathan Pearlman, “U.S. Officials in Sydney to Boost Military Ties,” The Straits Times, 2014-8-12(A3).2014年6月,美澳达成一致,共同推进在亚太地区的弹道导弹防御系统扩大计划,并同意强化双方在太空和网络安全领域的合作。可见,澳大利亚已经成为美国重返亚太战略在南太地区的重要支点。
新西兰从友好国家升为战略伙伴。二战后,新西兰曾经作为美国的盟友,派出少量后勤支援部队参加朝鲜战争和越南战争。但是,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新西兰工党政府“反核”政策的出台,特别是1984年宣布禁止核动力和核攻击船舶进入新港口后,美新军事同盟关系走向破裂。1986年,美国宣布中止其在《太平洋安全条约》下对新西兰承担的防务义务,并把新西兰从“盟国”降为“友好国家”。在此后的相当长时间内,美新两国的外交和军事关系处于冷淡的状态。
近年来,随着战略调整的需要,美新两国的双边关系总体开始回暖,在政治和军事领域的动向值得注意。2010 年美国国务卿与新西兰外长签署《惠灵顿宣言》(The Wellington Declaration),将双边关系由“友好国家”提升为“新型战略伙伴”。2012年美新两国国防部长签署《华盛顿宣言》(The Washington Declaration),旨在扩大防务合作,将军事领域的合作机制化。同年,美国取消了新西兰军舰不得停靠美国港口这一执行近30年的禁令。2013年10月28日,美新两国防长在会谈后宣布,两国将重启中断大约30年的两军对话。Nick Simeone, “New Zealand, U.S. Announce Expanded Defense Cooperation,” 2013-10-29, http://iipdigital.usembassy.gov/st/english/article/2013/10/20131029285345.html#ax zz2sMFnnchD除此之外,美新两国军队还在联合演习、情报交流、装备升级等方面展开了实质性的合作。不难发现,美国为了实现在南太地区的战略布局,不惜放下身段,与昔日有过过节的“小伙伴”重归于好。
太平洋岛国从不被重视到奉为上宾。由于该地区的太平洋岛国大都面积袖珍、人口稀少,所以美国长期以来对其并不重视,主要交由澳大利亚和新西兰施加影响和主导。2006年,隶属美国国务院的国际开发署甚至关闭了位于斐济的最后一个南太平洋分支。
但自2010年起,美国开始前所未有地关注南太岛国。2011年6月,时任美国助理国务卿的坎贝尔与太平洋舰队司令率团访问了基里巴斯、萨摩亚、汤加、所罗门群岛等九个太平洋岛国,并宣布“将寻求加强美国的角色,支持太平洋岛国论坛,为美国企业在太平洋地区加大投资创造机会”。《美高官访八南太平洋岛国,希拉里称中美竞争》,载《联合早报》2011年6月26日, http://www.zaobao.com/wencui /2011/06/hongkong110626.shtml2012年8月,时任美国国务卿的希拉里·克林顿亲自出席第24届“太平洋岛国论坛”,成为迄今为止参会的最高级别美国官员。她还在会上表示,美国寻求在该区域建立“美国式合作模式”,加强对该地区岛国的援助。徐寅:《美国为抗衡中国加强对南太平洋平洋岛国援助》,新浪网,2012-9-5, http://news.sina.com.cn/w/2012-09-05/143925105997.shtml
二、 美国在南太战略调整的动因
客观而言,南太地区虽然战略地位重要,但是在二战乃至冷战结束后的很长时间里,美国一直视其为全球战略中重要但不紧要的后方基地,并未投入过多的精力和关注。但是,正如上文所述,美国近年来对南太地区战略调整的力度前所未有,动向引人注目,其中的深层原因值得探究。
首先,美国全球战略的重心正向亚太转移。自“9·11”事件以来,美国一直深陷阿富汗和伊拉克战争的泥潭难以自拔,极大地消耗了其经济和军事实力,2008年开始的“次贷危机”和由此引发的经济衰退更令形势雪上加霜。美国对近年来国力的损耗和亚太地区新兴国家实力的迅速增长深感忧虑。为了确保美国在全球力量格局中的主导地位,特别是在对美国未来发展至关重要的亚太地区的领导权,奥巴马政府决心尽早从伊拉克、阿富汗撤军,收缩在有关地区的军事存在,以便将战略重心重新转移至亚太地区,稳固与该地区盟国和伙伴的联盟体系,遏止新兴大国的崛起对美国地区主导权的挑战。正如前国务卿希拉里·克林顿在题为《美国的太平洋世纪》的文章中指出的那样:“美国的未来与亚太地区的未来紧密相连,亚洲将决定政治的未来, 而美国将处于行动的中心……21世纪将是美国的太平洋世纪。”Hillary R. Clinton, “Americas Pacific Century,” 2011-11-20, http://www.state.gov/ secretary/rm/2011/11/176999.htm
其次,南太地区是美军力量调整的重要支点。作为全球战略调整的一部分,美国正将其军力部署的重心从以冲绳为中心的第一岛链后移到以关岛为中心的第二岛链,并将军力分散部署在关岛周边基地,以“防止在爆发军事冲突时遭到来自敌国中近程弹道导弹的突袭”。Praven Swami, “US to Build Super Base on Pacific Island of Guam,” The Telegraph, 2010-10-25(B2).作为美军第二岛链基地群的组成部分,包括澳大利亚及新西兰在内的南太地区可以弥补美国在东北亚失去的优势,有力支撑美国的战略调整。以澳东北部的达尔文为例,它距离马六甲海峡3 000公里,距离南中国海2 500公里,是通往东亚和印度洋的门户所在。达尔文与关岛一起,既能在敏感时刻进行快速反应和战略机动,又处于潜在军事打击的有效范围之外。正因为如此,美国决定将在未来几年内把澳大利亚的达尔文建设成为一个大规模的军事指挥中心,成为核动力航母、B-52轰炸机、全球鹰无人机等多种战略装备的母港和基地。Australian Government, “Australian Defence Force Posture Review,” 2012-3-28, http://www. defence.gov.au/oscdf/adf-posture-review/docs/final/Report.pdf此外,为防止新西兰可能成为在该地区军事布局中的短板和漏洞,美国力图通过加强与新西兰的军事合作关系,将其拉回联盟体系之中,确保“铁板一块”。
第三,美国在南太地区的影响力面临挑战。二战结束以来,美国一直以美澳同盟为基石,以美澳新三边关系为纽带,牢牢控制着南太平洋地区的主导权。其间尽管美新关系曾有过冷淡和低潮,但由于有相似的文化、意识形态和价值观,并未产生重大的影响。但近年来,中国、印度等新兴国家与该地区政治、经济交往的日趋紧密,特别是进出口贸易水平的大幅度提升,使得美国的影响力有所降低。早在2009年,中国开始就超越美国和日本,成为澳大利亚的第一大贸易伙伴,是其铁矿石和羊毛制品的最大买家。根据统计,中国于2013年正式取代澳大利亚,成为新西兰第一大贸易伙伴和出口市场。中国是太平洋岛国的第二大贸易伙伴,贸易额从2001年的1.8亿美元增加到2013年的44.2亿美元。钟声:《共商发展大计, 共绘合作蓝图》, 载《人民日报》2014年11月23日,第5版。可以肯定,该地区的任何国家都不想失去中国这个庞大的市场,都期待与中国保持良好的双边关系。美国对自身在南太影响力的下降也非常忧虑和警惕,前国务卿希拉里在接受澳媒体采访时警告说,阿博特政府与中国扩大贸易的努力“让你们产生依赖,某种程度上,这会从经济和政治上损害你们的行动自由和主权”。她还指责澳对美不忠——作为一个贸易伙伴过分依赖中国,同时,又期待华盛顿为其提供军事保障,对付“在亚太地区越来越具侵略性的北京”。《希拉里指责澳大利亚对美不忠,过分依赖与华贸易》,新华网,2014-6-30, http://news. xinhuanet.com/world/2014-06/30/c_126687629.htm
三、 对美国在南太战略调整的判断
美国在南太平洋地区的战略调整并未结束,会是一个动态和变化的过程,将对亚太地区的力量格局和中国周边安全产生重大影响,值得长期跟踪和观察。根据目前调整的动向和可能的趋势,可以做出以下判断:
第一,美国在南太的战略调整将有力支持其重返亚太战略。由于亚洲地区特殊的发展历史和复杂的安全局势,地区内一直未能建立起有效的国家间多边安全合作机制,这使美国传统的双边军事同盟及前沿军事部署在一定程度上成为主导性的地区安全机制。奥巴马政府不断加大对南太地区政治、经济和军事的投入,力图支持其全球战略中心向亚太地区转移的调整。政治上,美国同南太地区国家巩固军事同盟,构建伙伴关系,加强外交互动;经济上,美国大力推动《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议》(TPP)谈判,力图主导未来亚太经济的合作机制与秩序;军事上,美军贯彻“空海一体战”概念,加强在澳大利亚基地群的军力部署,大大提高监视和干预南海的能力。同时,美国还在着手将澳大利亚与日本联合在一起,构成南北呼应、相互配合的“铁三角”。据报道,2014年2月,美澳日三国在关岛的安德森空军基地举行“对抗北方2014”空战演习,美军约1 200人,日本航空自卫队约430人,澳空军约240人参加,投入包括战机在内的共约50架各型飞机,这已是三国第三次展开此类的联合演习。《日美澳将举行“对抗北方”联合演习》,中国新闻网,2014-2-12, http://www.chinanews.com/gj/2014 /02-12/5827919.shtml美国在南太地区全方位的行动,客观上会巩固和加强与澳新等国的传统关系,为重返亚太战略提供广阔的战略纵深和空间,并与美在东亚、东南亚、南亚等地区的行动相互呼应配合,从而有力支持其战略调整目标的实现。
第二,美国将得到澳大利亚等国的支持,其主导地位将得以维持。虽然美国在全球的力量正在收缩,但其自二战以来在南太地区确立的主导地位将在今后10—15年内继续维持。澳大利亚作为美国的亲密盟友,不仅在意识形态上与美国一致,而且在外交政策和防务目标上也与美国亦步亦趋。澳自视为“中等强国”(Middle Power),意图借助美国的战略调整,保持对周边国家的实力优势,维持对南太地区事务的“发言权”。正如澳在其2013版的《国家安全战略》中所指出的,“亚太地区稳定的关键在于维持美澳同盟关系,继续维持美国在该地区的军事存在,以实现澳在全球尤其是亚太地区保持影响力的目标”。Department of the Prime Minister and Cabinet, “Strong and Secure: A Strategy for Australias National Security,” 2013-1-23, http://www.dpmc.gov.au/national_security/docs/ national_security_strategy.pdf至于与中国发展关系的目的,一位澳政府人士也许反映了心声:“因为经济的需要,才与中国打交道。”池田庆太:《澳想在中美之间左右逢源》,载《参考消息》2014年11月16日,第8版。该地区的另一个重要国家新西兰,对美国的调整虽不如澳积极,但也持不反对态度。新西兰对近年来南太地区国家持续动荡的局势显得无能为力,对自然灾害后的人道主义救援也感到力不从心,希望通过加强与美国的双边关系,得到后者在南太地区安全事务上的支持和必要参与。至于散布于南太的各个岛国,其国际和地区影响力微乎其微,对美国的调整只能被动接受,基本无能为力。
第三,美国在南太的战略调整存在制约因素,不会一蹴而就。在国内,美国经济复苏的乏力、军费预算的紧缩等将制约美国战略调整的步伐和进程。在国际上,伊拉克、阿富汗安全局势的动荡、ISIS势力在中东地区的蔓延、俄罗斯对乌克兰的强硬态度等将迫使美国无法集中精力于重返亚太事务。而南太各国对美国的战略调整也并非全盘接受,有各自的考虑和顾忌。澳大利亚一直试图在安全和经济两方面寻求微妙的平衡,虽然军事安全方面紧跟美国,但是又希望能够在经济贸易领域从中国得到好处。对此,澳历届政府也再三表明,“欢迎中国崛起”“不将中国视为对手”。Australian Department of Defence, Defence White Paper 2013, 2013-5-3, http://www.defence.gov.au/whitepaper/2013/澳内部的政治人士也对与美国的军事联盟充满忧虑,澳前总理马尔科姆·弗雷泽(Malcolm Fraser)曾表示,澳必须要摆脱对美国的依赖,维护本国的战略独立性,以免在可能发生的地区冲突中陷入与中国对立的局面。Stephen Romei, “A Pair of Ragged Claws,” 2014-2-22, http://www.theaustralian.com.au/arts/review/pollies-with-pens-at-the-ready/story-fn9n8gph -1226831715751相比澳大利亚,新西兰不是美国的正式盟友,其外交政策更加独立,甚至与美国有不一致的看法。例如,新西兰就没有追随美国在伊拉克战争时加入联军作战。而针对此次美国的主动靠近,新西兰也力图保持距离。其主流媒体《新西兰先驱报》的评论是:“按照《澳新美条约》,美军在亚太地区受到攻击时,澳大利亚有义务做出反应。新西兰则不用。”Robert Ayson, “Rise of Chinese Dragon Could Divide Australia and NZ,” New Zealand Herald, 2012-3-15, http://www. nzherald.co.nz/nz/news/article.cfm?c_id=1&objectid=10720410对2014年2月中国海军在邻近南太地区国际水域的活动,新西兰总理约翰·基(John Key)明确表示:“新西兰对(中国)可能做的任何事都不担忧”。Greg Ansley, “China Warships in Pacific Raise Alarm,” 2014-2-15, http://www.nzherald. co.nz/world/news/article.cfm?c_id=2&objectid=11202637此外,大多数南太平洋岛国自二战结束后就远离战火,冷战期间也基本置身两大阵营的对抗之外,它们对美国的调整并不十分敏感,且安全问题也并非首要关切,更关心的是谁能在经济发展方面给予更多帮助。上述因素将对美国在南太的战略调整形成制约,并迫使美国付出更多的政治、经济和外交的代价。
四、 结语
通过对美国在南太地区外交和军事领域的调整动向进行分析和判断,不难看出其谋局布势的目的和指向所在,也势必将对中国的周边安全态势和在南太地区的战略利益产生重大和深远影响。
美国对南太地区联盟体系和伙伴关系的巩固和加强,将对中国在南海、印度洋、西南太平洋等地区的行动形成制约。美国将充分利用南太邻近南海、马六甲海峡乃至印度洋的有利地理位置,加强对重要海上交通线的控制,并且遏制中国在南沙群岛、西沙群岛维护海洋权益和领土完整的行动。美国还将利用澳大利亚、新西兰在南太的基地群,与关岛、夏威夷军事基地形成呼应,监视和钳制中国海军在西南太平洋地区的活动。
同时,美国在南太的战略调整将使中国解决南海、台海、东海问题更加困难,不得不面对更多的变量。美澳军事同盟的加强、美澳新伙伴关系的恢复、美澳日“铁三角”的形成以及美国与菲律宾、越南的合作关系的紧密,构筑了针对中国的联盟阵营,也直接强化了相关国家与中国对抗的意志。2013年11月,澳大利亚“出乎意料”地召见中国大使,对中国宣布东海防空识别区提出指责,称“反对任何改变东海现状的强制性或单方面行动”。Minister of Foreign Affairs, “Chinas Announcement of an Airdefence Identification Zone over the East China Sea,” 2013-11-26, http://www.foreignminister.gov.au/releases/2013/j b_mr_ 131126a.html可以肯定,作为与之无直接关联的国家,澳之所以做出如此激烈的反应,当然是为了与美日保持一致,体现联盟体系的团结和共识。
此外,美国在南太地区加大政治、外交、经济和军事的投入,势必对中国与地区内各国进一步发展友好关系形成牵制。除澳新两个主要国家外,斐济、汤加、巴布亚新几内亚等南太岛国也将成为美国争夺的重要对象。上述岛国历史上受西方文化影响较深,对中国影响的扩大既欢迎又疑虑,如果再加上美国的压力和利诱,其对华政策将肯定有所调整,可能从现有的旨在赢得中国经济援助和政治支持的“北顾”政策,向以澳新为核心的南太平洋地区主义政策回归。
为应对上述调整和可能的影响,基于中国的长远发展和战略利益,可以从以下两方面积极应对和行动:
一方面,继续拓展和深化与南太地区各国的友好关系,消除其对中国快速发展的疑虑,让其搭乘中国发展的快车。2014年11月,国家主席习近平对包括澳大利亚、新西兰、斐济在内的南太三国进行了正式访问,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中澳两国一致决定建立全面战略伙伴关系,并宣布实质性结束中澳自由贸易协定谈判;中新两国领导人签署了关于建立全面战略伙伴关系的联合声明;中国与八个太平洋岛国领导人举行了集体会晤,一致同意建立相互尊重、共同发展的战略伙伴关系。在中国实施“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战略的过程中,可将南太各国纳入其中,利用各自优势和特点,加强互联互通水平,与其分享中国快速发展带来的机会与便利,实现互利合作和共同发展。
另一方面,充分发挥对外贸易和军事外交的杠杆作用,有效避免相关国家做出错误的判断和选择,在一定程度上化解美国在南太的战略布局。以澳大利亚为例,中国近年来对澳能源和矿产资源的进口,使其经济上成为在全球金融危机后少数未陷入衰退的西方国家。但正如前文所述,澳大利亚在享受中国经济发展带来的好处时,却在军事和安全领域与美国密切合作,成为后者在南太地区战略调整的排头兵和马前卒。即使是澳本国知名智库“战略政策研究所”也对这种矛盾的角色表现出了忧虑,“堪培拉务必要在澳中经济关系不断密切和澳美传统同盟关系间小心翼翼地寻求平衡”。David Hale, “Chinas New Dream: How Will Australia and the World Cope with the Reemergence of China as a Great Power?” 2014-02-03, https://www.aspi.org.au/ publications/chinas-new-dream-how-will-australia-and-the-world-cope-with-the-re-emergence-of-china-as-a-great-power为了在南太地区塑造有利的安全环境,中国可交替使用经济和军事的硬实力手段,增强在该地区的影响力。例如,利用中国国内经济结构调整和全球能源价格下降的契机,实现对铁矿石等原材料的进口来源多样化,避免对单一市场的过分依赖。又如,可加大中国海军在西南太平洋等远海区域的训练频度和规模,有选择性地参加包括地区内多国军演在内的军事外交活动,在增进与澳新等国军队相互了解与交流的同时,也可适时展示“肌肉”和军事现代化的最新进展,用巧妙的方式让有关国家更加务实地考虑与美国军事结盟的可能影响和后果。
(责任编辑:姚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