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斌斌
华为、联想、小米、海尔……中国企业都有走出
去的梦,而美通社,帮助它们在全世界发声。
2015年4月,华为在伦敦发布P8手机,美通社第一时间用几十种语言把新闻发布到欧美。细数当年土豆网上线、联想收购IBM个人电脑业务、华为发布第一款智能手表,也都是通过美通社向全球发声。
而当一碗武汉热干面出现在纽约时代广场的大屏幕,当江南风光出现在东京银座的地铁口、深圳电子产品亮相在巴黎购物中心的组合屏,当中外文化产生行为艺术般的碰撞,又会给人们带来怎样的体验?
2002年进入中国以来,无论是国产品牌走向世界,还是国际品牌深耕中国,诸多企业背后,都有美通社。美通社,这家有60多年历史的全球企业新闻通讯公司,以“新闻”为载体帮助企业塑造品牌影响力,创造了独特的传播价值。
帮助企业实现“本地化传播”
其实,美通社没有直接参与企业的形象塑造,而是通过其服务,客观上促进企业了解自我,从而更准确地把握受众需要,实现企业对外传播。
美通社为企业们提供了怎样的帮助呢?
美通社亚太区高级副总裁陈玉劼对《中外管理》介绍,侨兴环球是美通社在中国的第一个客户,也是第一个在纳斯达克上市的中国企业。多年来,华为、海尔、腾讯、百度、中国移动等口碑良好的中国企业,也成为美通社的客户。通过美通社发布的产品讯息,皆遵循真实与客观的新闻原则,不卑不亢,展现真实,让注重品质的中国企业们在海外赢得尊重。
要实现有力的传播,必须用当地语言,通过当地主流媒体,让企业的信息能够被看到和被看懂。以亚洲国家为例,在日本,90%以上的人说日语,用雅虎多于谷歌;在新加坡,2/3的人讲中文;在印尼和马来西亚,印尼语和马来语最有群众基础;在韩国,当地人很少看英文媒体。过去五年,美通社在不同国家增加了很多当地合作伙伴,主攻本地化媒体渠道。陈玉劼说,美通社可同时以42种语言将客户信息发送到170多个国家和地区。
基于此,美通社为携程、去哪儿开拓欧美媒体渠道,为一些食品企业开拓日韩媒体资源,所选择的渠道和策略都不同。而对于海外品牌,沃尔玛、联合利华、IBM等在中国的深入人心,也正体现了美通社在“本地化传播”的功力。
企业遇到危机时怎么办?陈玉劼表示:“建议说实话。几乎所有的公关危机都源于侥幸心理。假装不知道,假装没犯错,往往酿成大错。”美通社推崇做正确的事,表达积极公正的态度,以真实透明的信息获得公信力。在陈玉劼看来,口水战、造假、夸张,都是必将被抛弃的宣传方式。
2010年左右,美通社新增中国网络与社交媒体监测服务,可第一时间为中国企业提供全媒体监测服务,让中国企业能够及时应对问题以避免危机扩大。
与多样媒介共建传播生态圈
让陈玉劼感到自豪的是,美通社刚进入中国市场时并不被看好,但多年努力证明,驻扎到哪里,当地企业客户的美誉度就更高,也更有国际视野。
但是,作为一家新闻传播机构,美通社如今面对的是多样化的传播渠道。
随着企业品牌意识的增强,不少公司开始拥有自己的媒介团队,甚至挖了媒体记者做公关。尤其是,BAT们凭借层出不穷的产品和领先理念,本身即是超级信息源,如今更是纷纷收购媒体,构筑包括品牌传播在内的生态体系。公关公司要失业吗?
事实正相反,公关公司的数量和业务量都在增长。因为行业和媒体细分的趋势,信息碎片化和多源化,企业要在原有宣传工作的基础上增加百度搜索关键词优化、网站及客户端、微信、微博甚至其他社交媒体账号的维护,成本越来越高。这恰是美通社发挥作用的机会。
那么美通社本质上也在做传播,岂不是要把公关公司视为劲敌?非也!陈玉劼表示,公关做的是战略与执行,而美通社是做新闻发布及媒体舆情监测。两者是合作关系,奥美、博雅等知名公关公司都是美通社的客户。
过去企业只对媒体知名度和版面有要求,而今要求媒体的市场覆盖率、阅读数和广告效应,甚至具体到传播后能带来多少新用户新订单。越来越多的公司希望与资本市场对接,希望到海外开拓市场。这对美通社以及公关公司、电视台、网站等传播平台都是挑战,意味着大家要不断提升技术、发现新方法,进行更广泛的合作与价值交换。
新媒体时代,推动传媒价值回归
美国《连线》杂志创始主编凯文·凯利说过:“所谓新媒体,就是所有人对所有人的传播。”
在人人手持麦克风的新媒体时代,媒体功能正在被个体的人分化。“朝阳群众”客串着暗访记者,明星被爆料后只需发一条微博来承认或解释。以往企业开发布会请电视台报纸杂志,而今还要给自媒体人发邀请函。随着4G网络普及,这种“我即媒体”的局面必将更加澎湃。然而信息爆炸的成本是巨大的:几个小时刷微信得来大量重复、碎片化的垃圾信息。
作为诞生于美国的新闻传播机构,美通社将推动国内新闻环境开放和提高大众筛选信息的能力,视为一种责任。在中国,人们把对真相的渴望寄托在了新媒体。而在国外,传统媒体在1990年代就经受了互联网与社交软件的冲击。因为新闻自由度较高,公众能从传统媒体获得大部分有效信息,所以媒体变革主要体现在纸张到网络的媒介转移。相比于国内的新媒体狂欢,国外传统媒体与社交媒体的关系较为平衡,Facebook上充满即时的、娱乐的信息和个人观点,而《华尔街日报》、《纽约时报》发布权威的、重大的社会新闻。
陈玉劼说:“新闻传播的意义,就在于用好的内容传播好的价值。新媒体热过之后,必然会逐渐沉淀出公信力较高的几家承担传统纸媒的责任。”同时,大众的成熟度反过来影响媒体的发展。我们需要加强版权保护意识,理性选择更有价值的信息源而不被标题党牵着走。中国大众的媒体教育,才刚刚开始。
责任编辑:朱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