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8日下午,2015中国—东盟职业教育高峰论坛(以下简称“高峰论坛”)在广西美术馆举行。教育部副部长鲁昕作了《加强中国-东盟职业教育交流与合作 助推“一带一路”建设》的主旨发言,广西壮族自治区副主席李康作了《创新发展模式 深化交流合作》的主旨演讲。高峰论坛主题为“职业教育创新发展与合作共赢”,中外嘉宾共同探讨在“一带一路”背景下,不同国家和地区的职业教育如何创新发展、实现合作共赢,旨在给中外嘉宾构建一个增进理解、深化合作、共享职业教育改革创新经验的交流平台。
鲁昕在演讲中指出,在职业教育领域,中国与东盟的交流合作有着良好基础。一是建立常态化的对话机制。2012年起在南宁举办中国-东盟职业教育联展暨论坛,成为推动中国和东盟职业教育合作的重要平台,两年一次已成常态。二是建立合作机构。2012、2014年挂牌成立30个中国-东盟教育培训中心,为东盟国家培养急需的技术技能人才。三是创新合作形式。产教协同、校企携手已经成为职业教育发展的重要的合作模式。如广西柳州实施“企业走出去职业教育伴随计划”,到印尼与当地职业院校合作,为上汽通用五菱印尼工厂培养人才;靖西县职业学校、广西国际商务职业技术学院与越南广宁省开展合作;无锡商业职业技术学院与红豆集团在柬埔寨共建南洋红豆学院。
鲁昕在高峰论坛上提出,中国提出的“一带一路”倡议,得到各国积极响应,这不仅是实现中华民族振兴的战略构想,也是中国与东盟各国的共同事业。本届联展暨论坛为深化中国与东盟职业教育合作提供了重要契机,为此,鲁昕提出四点合作建议。一是强化政策对话机制。进一步加强政府间联系,定期交流职业教育及经济社会发展信息,及时分享职业教育战略规划、政策制订、制度建设等领域的经验。每年交换各国职业教育年度发展报告。二是完善交流合作平台。推动签署中国-东盟职业教育联合声明,规划合作路线图。筹划组建中国-东盟职业教育研究中心,开展理论和政策研究,推进各国职教界、产业界开展经常性的交流。三是深化拓展合作领域。广泛推动中国与东盟各国职业院校共同建设优质教育资源,共同推进人才培养模式不断改革创新,共同创设具有国际水平的职业教育标准。继续推动各国职业院校和企业联合实施海外办学项目,合作培养适应各国需求,尤其是工业化、城镇化发展需求的技术技能人才。四是构建职教发展共同体。加强中国与东盟在资格框架建设等方面的合作,探索课程互认、学分互认、学历互认、资格互认,建立开放互通的职业教育合作框架,打造区域职业教育的合作典范,助推各国产能要素和人力资本的跨区域配置与流动。
李康在演讲中指出,在中国和东盟国家携手建设更为紧密的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共同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新形势下,举办以“职业教育创新发展与合作共赢”为主题的职业教育高峰论坛,可谓恰逢其时,既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也有长远的历史意义。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是当今世界各国推动经济发展的共同选择,是惠民生、促就业的共同举措,是扩大教育交流合作的重要领域。她介绍,广西要全面推进职业教育开放合作:一是开展与欧盟国家的合作;二是扩大与东盟国家的合作;三是深化与香港地区的合作;四是拓宽职业教育服务企业“走出去”合作领域。
参加高峰论坛的嘉宾还有外国司局级嘉宾、外省市教育厅厅领导,东盟国家代表、特邀国家代表(英语、新西兰、韩国、东帝汶)、香港职业训练局代表、企业代表,八省市教育厅官员、八省市学校代表以及广西教育厅、广西学校代表等共200余人。
责任编辑 魏家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