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环境地质工作对地球生态的重要性

2015-10-26 08:14郑胜章
环球人文地理·评论版 2015年9期
关键词:人类环境生态

郑胜章

摘要:当今人类面临着前所未有的资源、环境与人口的压力。环境地质学作为一门新兴的应用学科,以研究人类与地球相互作用而成为地质学家关注的焦点。本文阐述了环境地质学涵义及其对地球生态的重要性,分析了当前环境地质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针对性的改善措施。

关键词:环境地质工作 ;地球生态;影响;重要性

环境地质学是地质科学中的一门新兴应用学科,是环境科学的重要成部分。最早由美国Hackett提出,但其涵义和研究范畴,各国学者持有不同的理解。归纳来说环境地质学是指,应用地质科学的理论与方法,研究地质环境的基本特征、功能和自身演变规律的学科;侧重研究人类工程技术经济活动与地质环境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关系; 为人类合理开发利用地质矿产资源和保护人类生存的地质环境提供地学方面的科学依据,在可持续发展战略中做出贡献。可见环境地质学已经成国际地学界认同为地质科学中一门应用科学,并且已经成为环境科学和环境保护方面一个不可忽视的研究领域。

1环境地质工作对地球生态的重要性

1.1 降低地质灾害,减少意外损失

环境地质灾害难以控制,对世界各国带来了难以估量的人员和财产损失。因此,加强环境地质研究,对预防和控制自然灾害,降低意外损失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近年来,在我国及东亚各地相继发生的地震、海啸等地质灾害都与对地质灾害不能及时预测有关。因此加强环境地质的研究,建立自然灾害的预警系统,能够使得国家对各个地方的环境地质情况及时了解,有重点的应对多发地区的地质灾害的发生。这样不仅有助于深化国家对地质灾害发生分布规律的认识,而且可以提高地质灾害的预测精度和可靠性,从而能够保证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维护地球生态平衡。

1.2 减少水源污染,改善地球生态

水资源为人类生存必不可少的不可再生资源。但随着各个国家工业化进程的加快,很多地区化学物质排放过多,造成水资源短缺、污染现象较为严重。目前水质问题已引起人类的恐慌,不仅破坏了地球生态,还造成一系列健康和经济灾难。加强环境地质研究,能够促进各国合理建立相关水利工程,达到对各个地区的水资源合理分配的目的,减少用水不足和用水浪费现象,降低旱灾和涝灾的发生,不仅促进世界的经济发展,对保护地球生态环境也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1.3 改善大气污染,恢复地球生态

大气污染对人类的生活影响极大,甚至危机人类的生命安全。近年来,发生在我国北方大部分地区的雾霾灾害使人们逐步意识到地球大气环境对人们日常生活的重要性。而人类的活动又是导致大气污染的主要因素,雾霾实时监测不仅可以提示大气污染程度,更警示了人类需要改变自己的活动方式,以减少大气的污染。因此加强环境地质工作,实时监测大气环境的污染程度对改善空气污染状况、恢复地球生态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2 环境地质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

2.1 公众保护意识淡薄

环境地质研究的目的在于抑制环境污染,促进对环境地质运动规律的把握,降低环境地质灾害的发生,减少人员财产损失,保护地球生态环境。但是现今公众保护环境意识依旧淡薄,对大自然中动植物保护不够;农业生产中又过度依赖化肥和农药,严重破坏了地球生态平衡。另外,由于某些地方污染时间比较长,需要治理的成本也相对较高,造成资源大量浪费,增加了相关环境地质研究工作的困难。

2.2 环境预警系统不完善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环境污染逐步加剧,地球环境系统遭到严重破坏,世界各地极端天气和突发性灾害频发。但对世界大部分国家而言,依旧重经济发展轻环境的思想较为严重,致使对环境地质研究投入较少,环境地质工作效率低下,不能对地质灾害频发地区重点加以防范,不能更新地质研究技术设备,致使环境地质灾害预警机制不完善。近几年来环境地质灾害连年发生,给世界各地的经济带来了无法挽回的损失,也严重破坏了地球的生态环境。

2.3 相关理论体系不健全

环境地质的研究工作需要相关的理论方法体系进行指导,也需要大力培育相关研究人才。但是在各个学科中,环境地质研究学科是个新兴学科,理论方法体系尚不完备,不能有效的发展相关专业人才,致使环境地质研究工作发展缓慢,阻碍了对地球生态的保护进程。

3 加强环境地质工作措施

3.1 加强公众环保意识,提高环境地质工作效率

“保护环境,人人有责”,环境问题与我们每个人息息相关。加强环保宣传教育,增强公众环境保护及资源节约意识,从而降低环境地质受人类影响的因素。“没有买卖就没有杀害”,禁止对森林的乱砍乱伐和对珍稀物种的无止境猎杀。从而提高环境地质研究相关工作人员的工作效率,重点关注地质灾害的多发地区,改善人类的生活环境,恢复地球生态。

3.2增强人员资金投入,完善环境地质预警系统

世界各国必须转变重经济发展轻环境保护的思想,要把发展经济与保护环境放在同等地位,甚至要把环境治理放在比经济发展更重要的位置,加强对环境地质研究的投入,促进环境地质研究技术水平的进步,完善地质灾害预警系统,使得世界各地能够及时制定相应应对措施,降低人员及财产损失,维护地球生态环境。

3.3 重视环境地质教育,构建环境地质理论体系

对环境地质问题的深入研究离不开环境地质学科的发展,因此构建当代环境地质的理论方法体系,培养环境地质研究人才对改善人类生存环境,维持地球生态平衡都至关重要。环境地质教育需要新思维和新方法的拓展,以广阔的视野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学习吸收新的知识,建立当代环境地质学的概念、理论与方法体系,构建人与自然协调的、可持续的地球生态环境系统。

4 结束语

环境地质学是一门新兴的学科, 还未完全形成自己的独立体系, 还缺乏完整的理论和成熟的方法。而且与国外相比,我国的环境地质工作水平仍相对落后,在具体工作中还存在着各种各样的问题。但随着社会进步、经济发展以及人们对提高生活质量的需求,中国城市环境地质工作必将进入一个新的发展时期,为我国的生态环境甚至全球的生态系统作出更为重要的贡献。

参考文献:

[1]哈承佑. 中国环境地质学的进展与展望[J]. 中国地质环境监测院设计制作, 2005.

[2]刘东生. 全球变化和可持续发展科学[J]. 地学前缘, 2002,(9).

[3]冯翠娥, 周建伟, 周爱国. 当前世界环境地质学发展特点趋向及我国主要环境地质学问题分析[J]. 中国地质灾害与防治学报, 2004, (2).endprint

猜你喜欢
人类环境生态
长期锻炼创造体内抑癌环境
“生态养生”娱晚年
一种用于自主学习的虚拟仿真环境
住进呆萌生态房
生态之旅
孕期远离容易致畸的环境
1100亿个人类的清明
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