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洁敏
伊犁师范学院人文学院
随着20世纪20年代美国经济繁荣的到来,一战结束后最初的痛苦与失落很快便被社会上普遍的盲目乐观情绪所替代。然而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人们是通过抛弃理想、赤裸裸地追求财富来尽快忘却理想的破灭以及人生价值观的摧毁。简单定义“美国梦”,即通过人的努力取得成功。在那个特定年代,“美国梦”就如同弥漫着梦幻色彩的气泡,一时间成了人们追求实现的新目标。但是由于带着一种矫枉过正的心理,人们抛弃了过去所珍视的各种社会价值,转而将金钱当做了衡量人生成功与否的唯一标准。“美国梦”所描绘的前景无疑是美好的,然而它通过现实世界所呈现出来的成果却荒诞不稽,不堪一击。而本文则希望能够通过对“美国梦”这一情结的梳理与探索,进一步深化人们对它的认识,并就其原因进行探讨,进而探求在新世纪里使人们对梦想与真正意义上的人生价值有更好的体悟。
基督教是西方文明的奠基石之一,是西方文化从历史延绵至今的矿脉,是璀璨的艺术经典的源泉,而作为西方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的美国文学自然也不例外。“五月花”上的美国清教徒祖先们自诩为上帝在新时代的选民,认为美国所在的美洲大陆是上帝赐予他们的“新迦南”。当手执《圣经》的殖民先辈们进入美洲大陆时,就可以看出在美国文学形成之初,它与宗教信仰结下了不解之缘,宗教始终雕琢着美国文学的形态,更甚者则直接构成作品的题材与主题。这种“圣经情结”使美国社会及美国人民与基督教思想更为牢固与复杂,因而作为美国社会思想产物的美国文学对这种情结则有着更为深刻且形式多样的呈现。细读菲茨杰拉德的作品《了不起的盖茨比》可以发现,小说中“美国梦”的出现与发展也脱离不了作者对宗教意识的思索。在这个喧嚣纵情的爵士乐时代和奢靡享乐的物质时代背后弥漫着一股浪漫又感伤的情绪,而种种这些不安定因素随即感染了美国社会中原有的宗教意识,进而使人们对圣经情结产生了思想上的异化。
1.物质化的伊甸园
通过阅读《圣经·创世纪》,可以知道对伊甸园的描写就是幸福、和谐、欢乐的象征,里面不仅包含着优美的风景,还有充裕的物质,是人类理想的乐园的所在地。与此同时,在众多的西方文学作品中,伊甸园的故事总以各种形式展现出来,它对美国人更是有着让他们难以释怀的意义。当首批移民乘坐“五月花”来到这个大陆之处,就知道他们来这片新大陆的目的以及其精神支柱就是企图建立一个属于他们的“新的伊甸园”,因此可以说“伊甸园”的概念从开始之初就成了美国文化意识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人们对伊甸园这一概念也随之发生了变化,“伊甸园”被不断地贴上各个时代的标签,同时也经历了种种变更。因此,无论是美国文学还是美国人民的意识观念都不可能对这种变化无动于衷。由于“伊甸园”带上了的新标签进而导致了美国年轻的一代产生了思想意识上的偏差,某种程度上让他们简单地认为盖茨比的大花园就是他们所追求的现代梦想的伊甸园,这样一个伊甸园可以用物质雕砌,把它简化为一个物质的城堡。追溯美国梦的衍变,我们不能将美国梦简单地比拟为对现代物质化的追求,原本是追求精神的乐园变成了对物质的攀比,伊甸园失去了原有的意义。将这样物质化的伊甸园看成是美国梦的追求,更为真实地反映了那一代人内心的无比空洞以及精神上的空虚匮乏。
2.被异化的上帝
不容置疑,对财富的渴望与追逐,是美国梦中不变的成分。然而正是由于对财富的过度追逐使得美国梦产生了意识形态上的异化。在现代美国社会中,人们丧失了精神的自由、个体的主动性,与此同时已经异化了的社会意识形态更是无法给人提供精神和心灵世界的温馨港湾,因此青年们就开始在物质领域疯狂地追求财富、金钱、地位与荣誉。在20年代这个物欲横流、“所有的神都死光了”的爵士时代,没有了上帝,没有了信仰,于是道德变成了文明的底线。
然而,在此时人们更加渴望得到一种精神上的支撑,渴望得到一种能够超越尘俗社会的力量,因此便有人想成为上帝似的人物,但他们所呈现的这一现代“新上帝”形象却已失去《圣经》中最初的意义,他们就像《了不起的盖茨比》中的黛西,肤浅地将金钱代表着上帝的地位与权威,企图用金钱的神力给生活带来意义与满足,因此一个不知不觉被物质腐蚀的异化的上帝形象就这样展现在大家面前。盖茨比的悲剧则充分说明以纯粹的物质追求为内容的“美国梦”已经蜕变成了一种极具腐蚀性的东西,梦想没有了精神上的依托,大家便误以为只要实现了物质的满足就能达到生活的满足,然而这样的梦想追求只会将自己推入理想破灭的深渊。
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美国进入了“喧哗的20年代”。然而,成长于这样一种氛围下的美国著名评论家马尔考姆·考利则称自己这一代人是 “流放的一代”,“我们就像夏日沃土中萌芽的一株风滚草,我们的叶子伸展开来,可是我们的根却慢慢地枯萎,变得脆了”。由此可见,幻灭与放纵成为这一代的特征。
在这个短暂繁荣的时期里,“美国梦”就如同一个在半空中漂浮的色彩绚丽的大气球,使这一代美国人为之神魂颠倒。菲茨杰拉德也把这一特定的时代命名为“爵士乐时代”,并称这个时代是“历史上最会纵乐、最讲绚丽的时代”,不容置疑,菲茨杰拉德是“爵士乐时代”最杰出的歌手。一战使美国年轻一代看到曾令他们引以为傲的欧洲文明的破产,曾珍视恪守的传统价值观被摧毁。于是,迷惘、失望便成了那个时代特有的情绪。然而,与此同时,美国经济空前繁荣,资本积累加剧,消费意识激增,商品越来越丰富,似乎随处都潜藏着发财致富的机会,仿佛人人都有可能成为腰缠万贯的富豪。在这样的社会大背景下,自然而然滋生了“美国梦”是可以企及的想法,周围有的是充裕的财源,财富就在手边,命运也尽在掌控之中。因此这一代人挥金如土,狂欢纵乐,他们急于追求酣畅阔绰的生活。然而,他们在追寻“美国梦”的同时也造成了这个时代风气的腐朽与道德的沦丧,他们的一生都在孜孜不倦地追求着美国梦,但这一切的一切都是虚幻的成功,里面深深地埋藏着幻灭种子。
可以说在那个时代没有其他任何一名作家能够比菲茨杰拉德更了解20世纪二三十年代,那个所谓的“爵士乐时代”的欢乐与空虚。因为菲茨杰拉德自身也不由自主地纵情参与了这个时代的酒食征逐,他不仅是其中的一员,更是他们这一代的代言人。然而,他在沉湎其中的同时,又能够以其特有的敏锐目光对其进行客观的审视,从而冷静理性地批判这个混乱无序的时代。在爵士乐时代的主流精神为负值的大背景之下,美国梦被青年们简单地认为是物质的追求,他们将财富当成了人生成败的标志,进而不择手段地追求物质,而其必然结果则是精神的颓废、道德的沦丧以及理想的破灭。
梦想是人类对于美好事物的一种憧憬和渴望,梦想也是深藏在人们内心深处最强烈的渴望,是一种挥之不去的感觉和潜意识,也是人们走向成功的原动力。每个人都有着自己的梦想,都有着自己的渴望和追求,不管是什么样的梦想,每个人都想实现它,成就它。因此我们可以说梦想是所有现代人共同的心结。
自1776年以来,世世代代的美国人都深信不疑,只要经过不懈的奋斗便能获得更好的生活,亦即人们必须通过自己的勤奋、勇气、创意和决心迈向繁荣。“美国梦”也一直激励着青年人创造自己的价值。然而,在西方传统价值观中是以个人主义即包含自我实现的“个人本位”为主的,在20年代美国特定的历史情势下,美国青年的“美国梦”情结可以被认为是西方价值观中个人主义的凸显。这些追寻“美国梦”的人们,他们将梦想简单地理解为了对充裕物质的追求,但实际却是妄想从物质的财富中寻求各自的精神归宿。然而,精神世界的无比空虚,让他们感到“美国梦”十分虚幻,失败的阴影自始至终都笼罩在物质的成功上。
历史的车轮不停地旋转,沿着历史足迹,翻开那一页页写满历史的书卷,不能否认发展离不开梦想,有梦想才有希望,才可能会取得成功。中国有一句古语:勤能补拙,天道酬勤。在对信仰的坚持下,梦想也将作为灯塔指引着人们奋勇前进,创造更美好的生活。
当时那个特殊的时代背景与特殊的文化社会氛围都成为美国国民尤其是“迷惘的一代”追寻“美国梦”的催化剂,他们在现代文化中面临各种选择。在这个错综庞杂的社会图景中,社会文化意识都发生着巨大的变革,由于那一代的美国青年在物质追求与理想追求之间画上了等号,将财富当成了人生成败的标志,故而精神颓唐、道德沦丧、理想破灭是其必然结果,因此可以预见那个时代的“美国梦”必然会走向破灭的悲剧性结局。在关于“美国梦”的追求上,菲茨杰拉德一直都在认真思考与探索真正意义上的美国梦即人生的价值,同时亦在努力探求新的出路与新的社会道德体系,让美国梦体现其应有的价值。纵然,历史的发展过程是螺旋式的,其中往往会出现惊人的相似,令人难以预料。人们在通过菲茨杰拉德的作品中所呈现的“美国梦”主题追怀往事时,也应当参悟现实得到新的阅读体验以及体会出新的见解与感受,抚今追昔、鉴往知来这样才能震撼人们心灵的最深处从而引起读者与作者强烈的共鸣。不能否认美国梦这一文化精神用其无限的诱惑力促使人们不停地追求,在这其中或许部分物质意义上的美国梦会导致人们精神自由的丧失甚至精神世界遭到了扭曲,但是我们必须要坚信梦想一直都在,总有一天梦想也会照进现实。
[1]菲茨杰拉德.菲茨杰拉德小说选[M].巫宁坤,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3.
[2]董衡巽,等.美国现代小说家论[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7.
[3]史志康.美国文学背景概观[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4.
[4]吴建国.菲茨杰拉德研究[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