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勇
探索国际合作下海洋科学城建设路径
陈勇
面对新一轮国际生产要素流动、科技加速创新、产业调整和海洋经济正在成为国际合作新亮点的重大机遇,必须运用全球战略眼光,从更大范围和更宽视野谋划海洋经济发展,积极参与国际海洋合作和竞争。从浙江经济发展来看,面对市场萎缩和要素短缺“双向倒逼”、区域产业网络资源逐渐退化、内源式“模仿”技术进步缓慢等困境,迫切需要利用国际创新资源流动带来的机遇,积极开展国际合作,集聚全球创新资源。海洋科学城作为舟山国家级新区发展的新引擎,建有国家海洋科技国际创新园、中国海洋科技创新引智园等两大国家级国际合作平台,深化国际合作,引进国内外知名的海洋类企业、科研院所和高层次人才,打造国际海洋科技创新资源集聚区,既是职责所在,也是自身发展所需。
海洋科学城自2013年成立以来,依托国家级和省级国际合作平台,共引进企业和科研机构164家,包括国海舟山海洋科技研发基地项目、网易舟山研发中心项目、新加坡比茨·普尔什产业园等多个亿元以上重大项目。
——集聚创新资源,打造国际合作平台。主动与加拿大、以色列、芬兰、葡萄牙、冰岛等相关机构合作建立招商引智渠道,招引技术成熟项目先进、愿意到中国发展的国外中小科技型企业,并引入新加坡宇东集团、浙江省对外科技交流中心等专业国际合作机构协助开展国际合作交流、推荐、服务等活动。连续两年承办中国浙江—加拿大科技企业对接活动,超过50家浙江企业和科研机构与10多家加方机构在传感器、海洋工程勘测、声纳、海洋观测等海洋科技领域进行对接。邀请加拿大纽芬兰省创新贸易部代表团、葡萄牙海洋科技代表团、冰岛促进总局贸易代表团等来访,与欣海船舶、英特科技、中电智能、大海洋科技等企业建立合作交流。赴欧美等国上门招商,引进海洋云和海洋大数据处理、大尺寸硅晶圆研发等项目落地。
——结合产业实际,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引入日本AGUA商事株式会社和浙江清华长三角研究院合作成立浙江真先保鲜设备公司,研发、生产、销售世界领先的DENBA+水产品加工保鲜设备,与浙江海洋学院合作并在舟山进行示范应用,已完成DENBA+水产品加工保鲜设备效能实验,正在引进战略合作伙伴,加快市场布局。引入美国富脉集团公司成立舟山外滩信息科技公司,开展全球顶尖的应用于海洋大数据和海洋高科技云计算的信息储存和数据处理业务,已发布目前国内容量最大的2TB军工级2.5SATA固态硬盘。推动葡萄牙ALGA公司与浙江大海洋在海藻深加工,以色列ECO公司与浙大海洋学院在波浪能发电等领域开展合作。推动舟山市声达海洋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引进日本、加拿大的高速水下超声波设备技术,实现年销售收入400多万元。
——营造创新氛围,助推海外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全面落实“舟山5313行动计划”,不断深化人才工作机制、加快建设人才创业平台、完善人才扶持政策,扎实推进国际高端人才和团队培育。累计引进包括国家和省千人计划在内的科技创业领军人才(团队)项目35家,其中不少项目已经生根开花,成为行业内的领军企业。致力于污水处理的浙江达人环保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德国海归华侨陆效军,成功入选2014国家科技部科技创新创业人才。由他牵头研发创新的“介质复合型人工湿地污水生态处理系统”实现了“污水治理与节约水资源”的双成效,获得12项国家专利,去年公司产值超亿元,并获得正泰集团1000万元投资入股,有望成为新区第一批挂牌新三板的科技企业之一。舟山海中洲新生药业有限公司(省千人计划专家领衔企业)获中国创新创业大赛浙江赛区第7名,全国创新创业大赛第9名。
建设经验缺乏。作为全国唯一以海洋经济为特色的国际创新园,如何加快发展,深化国际合作,引领全省乃至全国的海洋科技发展,发挥科技创新对海洋产业的支撑和引领作用,没有现成的经验可以参考,需要在建设中摸索、在摸索中发展。虽然目前已建有多个国家和省级国际合作交流平台,然而受技术、资金、人才等基础要素不健全的影响,平台的实际运作效果还没有达到应有的程度,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国际合作交流的有效开展。
支持手段不够。国际合作项目大多是技术转移和成果转化项目,希望找到国内的投资方,或者得到地方政府启动资金支持,对启动资金的要求比较高。舟山市财政收入总量较小,用于扶持创新园的财政资金更是有限,支持国际合作的政策力度不够,资金缺乏。
创新人才缺乏。具有海外背景的复合型人才少,在国际合作中因信息不对称和知识结构不全等原因,容易导致工作收效少、风险高。在与国外企业、高层次人才等接触时,因为缺乏国际运作经验,对合作方政治、法律、风俗、宗教等缺少了解,往往事倍功半。从本地人才储备来看,舟山海洋新兴产业、高新技术产业方面的研发型、创业型人才仍较为匮乏,直接服务、扎根于基层的高层次人才短缺,与舟山市快速发展的海洋经济和打造国家海洋科技国际创新园对海洋人才的需求还存在较大差距。
合作渠道有限。国际合作面临的难题不仅是资金、人才等因素,更重要的是缺少方法与途径,特别是对拟投资项目与技术的判断把握。一方面缺少相对公开、全方面的获取国际创新项目与技术资讯的途径。一般通过朋友、熟人、投资公司等所谓的“圈子”介绍,资源和途径有限,真实性难以有效把握。另一方面是国内中介机构乏力。无论是省里还是舟山都缺乏强大的研究和咨询队伍,难以提供园区引进海外企业、项目所需的专业咨询服务。
海洋科学城增强国际合作交流的路径关键在于建立行之有效的支撑体系,以此为国际合作交流的成功开展提供全方位的保障,为国际合作服务于海洋科学城“智领蓝海”战略提供政策牵引和坚实支撑。从国内外发展实践和经验来看,国际合作交流的支撑体系建设重点包括政府决策、社会服务与平台载体等三大体系的有机结合和协调高效运转,并结合各地实际逐步实施和不断完善。
构建完善政策决策支撑体系。一是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围绕国际科技合作、国际人才交流与引进、国际合作成果转化和产业等方面,制定完善相关的激励政策。同时充分发挥两大国家级平台作用,加强与上级部门在国际合作专项等方面的相互衔接与配合,积极争取上级相关政策扶持。还要围绕船舶及海工装备设计研发、海洋生物技术、海水淡化、北斗海洋应用、海洋大数据与云计算等海洋新兴产业发展需求,系统设计“自上而下”国际合作交流项目计划,充分发挥项目对国际合作交流的核心支撑作用。二是健全组织管理机制。强化国际合作交流组织管理,加强科学城国际合作交流队伍的能力建设,形成一支适应经济科技全球化新形势的高素质国际合作交流干部队伍。建立国际合作交流协调机制,加强海洋科学城与相关部门的工作协调,使其在本区域与省市、国内与国外相关事务的联络方面起承上启下、内联外引的沟通作用。充分挖掘民间组织国际合作力量,积极引导和有效组织民间组织参与各类相关国际合作交流活动,进一步丰富海洋科学城国际合作交流的渠道和内涵。
构建完善社会服务支撑体系。一是加强专业人才培养,既要建立适应于现代国际合作交流新形势的高端专业人才引进、培养与管理机制,还要加强国际合作交流管理人才服务体系建设。二是围绕产业发展的需求,搭建国际合作交流的信息服务平台,形成区域国际合作交流的信息资源共享平台。三是积极引进和培育各类国际合作交流中介服务机构,充分发挥其对技术、人才国际寻访、引入、推荐和测评等需求的服务作用,并积极支持中介服务机构与高等院校、科研机构、企业深入合作,形成协同高效的中介服务体系。四是强化金融支撑作用,充分发挥财政资金在国际科技合作交流中的引导作用,建立和健全服务于国际合作交流的风险投资与融资体系。
构建完善平台载体支撑体系。进一步加快国家海洋科技国际创新园、中国海洋科技创新引智园等两大国家级国际合作平台建设,积极拓宽平台交流渠道,为海洋科学城增强国际合作交流能力提供强有力的基础条件支撑。一方面要完善合作平台各项功能,深化与浙江大学海洋学院、浙江海洋大学等高校的战略合作,支持与国外有关机构、企业等共建技术开发机构和联合建立实验室(研究中心)等,探索共建国际孵化器,为深入开展国际合作提供支撑。另一方面要积极拓宽平台交流渠道,密切与我国驻外使领馆、相关海洋国家驻上海总领馆、有关海外商会和校友会的联系,并通过组织或参与各类国际技术转移对接活动,逐步建立适合本地经济发展所需的项目库、专家库、需求库等。
作者单位:浙江大学公共管理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