痔疮患者围手术期使用抗菌药物的管理效果评价

2015-10-25 08:50:36蔡钧玲红河州滇南中心医院个旧市人民医院云南昆明650000
关键词:痔疮感染率抗菌

刘 丽,吕 孟,杨 乐,蔡钧玲,邓 波,彭 华(红河州滇南中心医院(个旧市人民医院),云南 昆明 650000)

痔疮患者围手术期使用抗菌药物的管理效果评价

刘 丽,吕 孟,杨 乐,蔡钧玲,邓 波,彭 华
(红河州滇南中心医院(个旧市人民医院),云南 昆明 650000)

目的 探究痔疮患者围手术期使用抗菌药物的管理效果。方法 选取于我院2012年9月~2015年9月接受痔疮手术治疗的患者300例为研究对象,依据围手术期药物干预方式差异分为对照组160例和实验组140例。实验组接受围手术期预防使用抗菌药物治疗,对照组不接受抗菌药物预防治疗,仅单纯接受痔疮适宜手术治疗联合换药及中药外用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住院时间、住院费用、住院药费、术后感染率和重返手术率。结果 对照组的住院费用、药费均明显低于实验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住院时间、感染率、重返手术率的指标两组对比无明显差异性。结论 对痔疮患者施行痔疮手术治疗联合换药及中药外用治疗方案,可以降低患者的总药费和住院费用,而感染率和重返手术率无明显增高,且住院时间无明显延长,故值得在今后的痔疮围手术期抗菌药物临床合理使用的管理中不断进行临床实践与总结。

痔疮;围手术期;抗菌药物合理使用

痔疮又被称作“痔”,是由肛门黏膜和肛门直肠底部的静脉丛出现曲张而引发的一个或者多个静脉团的慢性疾病。痔疮主要分为外痔、内痔和混合痔,是最常见的临床肛肠疾病,占所有肛肠疾病的87.15%,该病可发生于任何年龄段,其中多见于20~40岁群体,且随着患者年龄的增加而不断加重。临床上常采用中医手法和手术疗法治疗痔疮,其中手术疗法起效快,但是术后有出现并发症的可能,如感染、出血、产生剧烈疼痛感。而以往传统的观点认为对痔疮手术患者常规使用抗菌药物是预防患者出现术后感染的重要举措;认为积极使用抗菌药物可以降低术后感染率,否则会直接影响手术成功,增加切口感染率及医药费用、住院时间等。但是,自从实施抗菌药物临床应用 专项整治活动以来,我院遵循《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及《围手术期预防应用抗菌药物指南》的规定,努力探索痔疮患者实施手术治疗联合换药及中药外用治疗方案的临床实践与总结。鉴于此,本组研究分析了痔疮围手术期患者的抗菌药物使用状况,所得结果较为理想,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于我院2012年9月~2015年9月接受痔疮手术治疗的患者300例为研究对象,依据围手术期药物干预方式差异分为对照组160例和实验组140例。对照组男74例,女86例;年龄17~73岁,平均年龄(47.35±12.42)岁;疾病类型:内痔51例,外痔50例,混合痔59例。实验组男64例,女76例;年龄18~74岁,平均年龄(47.39±12.48)岁;疾病类型:内痔40例,外痔42例,混合痔58例。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疾病类型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实验组患者接受痔疮手术治疗,并于术前1 h接受头孢呋辛(0.75~1.5g,1次/12 h)或者头孢唑啉(1~2 g)抗菌药物静脉滴注,术后给予同等剂量的抗菌药物静脉注射治疗(1次/12 h),术后给药时间为1~2天;对照组患者不接受抗菌药物治疗,仅单纯接受痔疮手术治疗联合换药及中药外用治疗。

1.3 排除标准

病人有感染高危因素①如高龄(>70岁);②糖尿病;③恶性肿瘤;④免疫功能缺陷或低下(如艾滋病患者、肿瘤放化疗患者、接受器官移植者、长期使用糖皮质激素及免疫抑制剂患者);⑤营养不良等;⑥手术时间超过2小时;⑦植入人工材料;⑧留置引流;⑨低氧血症;⑩术前住院时间过长。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5.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处理,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例数(n)、百分数(%)表示,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患者的住院时间及各项费用分析

未使用抗菌药物干预治疗的对照组患者的住院费用和药费均明显低于接受抗菌药物干预治疗的实验组患者,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患者的住院时间和各项费用分析

2.2 分析两组患者的感染率、重返手术率及平均住院时间

通过围手术期抗菌药物干预治疗后,感染率、重返手术率和平均住院时间均与实验组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的感染率、重返手术率及住院时间分析(±s)

表2 两组患者的感染率、重返手术率及住院时间分析(±s)

组别 n  重返手术率(%)切口感染率(%) 住院时间(d)对照组 160 0.63(1/160) 0.00 11.5±2.3实验组 140 0.71(1/140) 0.00 11.8±2.1 P<0.05

3 讨 论

当前,尚不明确痔疮的病因和发病机制,现代医学对于痔疮有以下几种学说:痔静脉泵功下降学说、血管增生学说、肛垫下移学说、静脉曲张学说等。而肛垫学说已经成为目前的主流观点,且为多数医学工作者所接受。肛垫是指肛周围皮下血管出现血流淤滞或者肛垫的病理性肥大发生移位而使肛门周围出现团块,现在多采用手术疗法对痔疮者进行治疗。而手术治疗属于有创治疗,有引发切口感染的风险,因此传统观念均是常规使用抗菌药物干预治疗。但是近几年,我国抗菌药物被滥用的情况广受关注。为了减少耐药细菌的产生,降低药物的不良反应,保证患者的安全,国家先后出台了系列抗菌药物临床管理的措施和指导原则。围手术期合理运用抗菌药物的目的在于确保患者可以得到安全、有效的治疗,以极力控制抗菌药物的滥用,降低不合理费用和不安全因素的影响。本研究结果显示痔疮手术治疗联合换药及中药外用治疗的对照组患者的感染率、重返手术率和平均住院时间均与施行围手术期抗菌药物治疗的实验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的住院费用、药费均明显低于实验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痔疮患者选择手术治疗联合换药及中药外用治疗方案,可以显著降低住院费用和药费,并可避免抗菌药物的不良反应,以保证患者的安全,促进患者尽快康复,无需所有痔疮手术患者均常规使用抗菌药物预防感染。当然,痔疮手术属于Ⅱ类切口,临床上为了避免切口感染,应严格遵守《围手术期预防应用抗菌药物指南》、《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办法》等指导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还应严格遵守无菌操作流程,重视围手术期的各操作环节。

[1]朱振华.浅谈全面腹部超声检查在诊断急腹症方面的价值[J].当代医药论丛,2015,9∶52-53.

[2]李世樱,何庆兰.全面腹部超声检查在急腹症中的诊断价值临床对照研究[J].中国医学前沿杂志(电子版),2015,05∶39-41.

[3]屈德丽,邓雪颖,薛尉佳.分析急腹症患者采用全面腹部超声检查的诊断意义[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5,19∶3837-3838.

[4]聂永强.全面腹部超声检查在急腹症诊断中的价值[J].中外医疗,2014,29∶190-191.

本文编辑:刘帅帅

R605

B

ISSN.2095-6681.2015.035.191.02

猜你喜欢
痔疮感染率抗菌
英国:55岁以上更易染疫
环球时报(2022-04-07)2022-04-07 19:30:02
竹纤维织物抗菌研究进展
拯救了无数人的抗菌制剂
如何缓解痔疮的痛楚
改善痔疮五药膳
藏医学对痔疮的认识及其问卷调查
西藏科技(2016年9期)2016-09-26 12:21:41
综合性护理干预在降低新生儿机械通气感染率的效果分析
BED-CEIA方法估算2013年河南省高危人群的HIV-1新发感染率
黄连和大黄联合头孢他啶体内外抗菌作用
采取综合干预措施可降低口腔癌患者术后下呼吸道感染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