弥川行

2015-10-24 17:31杨鲲峰
大理文化 2015年8期
关键词:师范梨花

杨鲲峰

弥川即花灯之乡弥渡。早春二月,有朋自远方来,兴之所至。便相邀前往弥川一游。

登临天生桥

早就听说弥渡有个天生桥,名称奇险,距县城不远,趁早晨凉快,在当地朋友的引领下。先去登天生桥。

弥渡天生桥位于弥城东四公里的山谷中。此地东、西石壁对峙,两山如门,状若城阙,桃花溪在涧底自南向北潺潺而下,溪上一块天然岩石横跨东、西峙壁,形成天然石桥,故名天生桥。天生桥桥身垂直高56米,顶宽8米,全长62米,桥孔直径11.7米,宽19米,将东、西峙壁连接,气势宏伟壮观,昔人有“天下无双境,人间第一桥”之称。

天生桥东西峙壁由石灰岩构成,山势险峻嵯峨,景观天成奇绝。其中,西峙壁最为奇险,来到涧底的龙潭旁边,顺着桃花溪西边的石级而上,便来到西峙壁前。西峙如斧劈刀削,壁立千仞直指云天。绝壁上有五仙对奕闲暇逗乐抛石粘成的五老石,五仙夜宿和休憩的聚仙门和仙人床。凡人无法取用的仙人柴。巨石和主岩剥离形成的一线天。由风雨浸蚀的岩面形成的神猴捞月、仙女下凡与摩崖佛影,壁上“浩气凌空”四个摩崖石刻大字格外醒目,令人惊叹。壁下有供人们敬香求子、看洞顶盘龙现身的童子洞,以及净水盆与危若垒卵的飞来石和相依相偎的恋石等。

东峙壁由危石巉岩构成,壁上有观音磨豆腐洞、与祥云清华古洞相通的老君洞以及泄水洞,石崖上也有一些古人留下的诗文石刻。

天生桥庙宇遍布。从明、清开始,邑人依高临险、攀岩凿壁,先后建殿阁十二院。据《弥渡县志稿》载:清同治元年(壬戍)建成老君殿,三年建成观音阁,四年建成玉皇阁,乾隆年间建成魁星阁,光绪一年建成斗姥阁,民国九年建成春秋楼、太子阁,光绪十六年建成三教阁。二00七年建成药王殿,其它还有南天门、童子桥、龙潭等建筑。天生桥景区阁殿高耸,鸟鸣润耳。山间林木茂密。古树成荫,是弥渡、祥云、南涧、巍山、南华、大理等邻县市百姓游览朝拜的圣地。每年农历二月十三、十四、十五为庙会期,游人香客成千上万。清朝雍正年间,弥渡通判屈学洙在《天生桥赋》中写道:“百丈晴虹两岩悬,遨游势欲挟飞仙,乍惊月殿新垂乐,忽讶桃源别有天,鸟道千寻云作级,龙潭百折石为船,今朝幸得承搜采,名胜当传第一篇。”

天生桥自然天成、鬼斧神工,上有石钟、石鼓洞和牛郎织女洞。景区还修通天桥顶端长62米的天桥走廊。阳光灿烂,晨风送爽,我们在如斧劈刀削的西峙壁绝壁上辨古人石刻,登玉皇阁揽东峙壁奇观,进观音殿看牡丹,到太子阁赏桃花。在东峙壁下过南天门、经地母殿、老君殿、财神殿,从药王殿后沿巉岩凿出的石级顺陡直的栈道登上天生桥,立于天生桥上饱览幽谷奇观,阅尽花溪春色,忘却名利得失,心旷神怡,恍若半仙。

天生桥自明清就成为风景名胜。常有骚人墨客到此选胜登临,因而峙壁上还留下了“水石清华”、“曲径通幽”、“世外桃源”、“幽趣天成”、“势如点头”、“正气冲霄”及“天下无双绝、人间第一桥”等许多摩崖石刻和题壁诗。此外。这里的天桥挂月、龙池倒影、古寺桃花、秋山红叶以及附近的东谷梨花、荷塘鸥影也令人称绝。

东谷赏梨花

东谷距天生桥景区不远,听说正是梨花开放时节,下了天生桥,一行人又去东谷观赏梨花盛景。

“东谷梨花”是弥渡有名的十景之一。每逢早春二月,县城东山谷中满坡满箐的梨树在一夜春风吹拂下竞相怒放,梨园中梨花粉棠雪浪、淡雅怡人。古往今来,每到梨花盛开时节,常引骚人墨客到此神游,留下不少诗文。弥渡清代诗人师范曾在《东谷梨花》中吟道:“半带朝烟半夕薰,花村人静碧氤氲。东风一夜吹成雪,冷浸溪斗千亩云。”

梨花清新淡雅,冷艳靓妆,淡雅怡人,是春天美丽的景致,深得人们的喜爱。“共饮梨花下,梨花插满头”。这是描写古人在春天梨花盛开时节文人雅士纵步郊外,在梨花树下饮酒赋诗的情景。

那天早上,宿雨初歇,当我们走进梨园时,眼前玉树临风、清香徐来,草地上满是如银似玉的梨花瓣。园中还有一两处浅溪,溪水浮着花瓣。园内有个小塘,柳丝拂着水面,好一个“柳絮池塘淡淡风”!不觉想起宋代汪洙“院落沉沉晓,花开白雪香。一枝春带雨,泪湿贵妃妆”和元代元好问“梨花如静女,寂寞出春暮。春工惜天真,玉颊洗风露”的梨花詩来。满园的梨花真是太美了,心想,今天若是钟爱梨花的岑参、李白、杜牧、白居易、元稹也到此赏梨花,那一定又有吟咏梨花的名诗传世了。不过。好在大家都是文化人,个个显得格外兴奋,有的还大声吟诵咏梨花的诗句。

啊,三月飞雪天边来。徜徉在千树琼花之下,醉袖迎风、香雪撩人,仿佛置身“笼月倚墙东”、“太真吹玉笛”的情景中,梨花那粉淡香清的玉容风姿、不被风尘所染的怡情之神,真的令人动容。纤尘不染的梨花洁白晶莹,使我们忘却了喧嚣都市所致的迷惘与郁闷。忍不住口占:“梨花如静女,香雪散芬芳,玉容春带雨,胜似贵妃妆。”

那日天气极佳,阳春烟景,漫步在花海之中,春风拂面、好鸟相鸣,梨园里琼屑似雪随风舞,莺语如歌隔花鸣。登上高坡,放眼四顾,又见千亩梨花万树白,九重春色一烟村。在香酥梨农家乐小院中,师兄师弟在梨花下品茗小酌,赞梨花美,叙同窗情,其乐融融!

白崖城访古

吃过午饭,我们又驱车前往新街红岩。

小河淌水的故乡弥渡历史悠久、名胜众多,人才辈出,仅新街、红岩就数不胜数。新街附近的名胜景点有二十村玉皇阁和五十三村玉皇阁。二十村玉皇阁又名永增玉皇阁,建于光绪二年(公元1876年),1998年被列为省级第5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二十村玉皇阁由弥渡坝子西边的二十村筹资建成而得名,院中有戏台、古柏龙祠及八角水池,是弥川西壁的名刹胜景。五十三村玉皇阁建于光绪元年(公元1875年),因以附近五十三村集资修建得名。整座古建筑呈纵轴对称布局,坐西朝东,阁为三重檐四角歇山顶殿阁式建筑,院内百年大缅树绿阴如盖,环境清幽宜人。

弥渡史称“白国故地、西汉旧郡”。新街向北,便是有名的彩云古镇红岩。红岩古称白崖,因避白字,后以山上的丹霞岩为象征改名为红岩,据史料记载。红岩是“白子国”故地,现存有白崖城遗址。白崖城遗址位于红岩镇西北2公里古城村,遗址恰好在定西岭南隅、迤西古道北侧,是历史上通往南诏统治心腹洱海的重要门户。据《蛮书》记载:“白崖城依山为城,高十丈,四面引水环流,惟开南北两门,南隅是旧城,周二里……旧城内有地方三百余步,池中有楼,云贮甲仗。”来到白崖城遗址,尚见十余米高的东城基,还有旗墩。西北山麓有茂林修竹掩映的古城村,村中清溪潆绕,村下一塘城池,可见当年盛景。

就在白崖城遗址所在地古城村西的山谷中,有一座建于明万历十三年(公元1585年)的谷女寺。史传寺因唐时一高姓婢女乘白猪化象升天而建。又说因寺北泉眼中曾淌出谷米而得名。谷女寺坐西向东。依山而筑,三面环山,寺前有茂林修竹、涧水流泉,环境清幽,有说这里还有白王避暑行宫。寺北的莲花岩上有观音阁,可登高远眺红岩坝子。莲花岩北侧泉潭边岩石上有一块“天开玄窍”的楷碑。距今已有400多年。谷女寺刚好在定西岭下的古驿道旁。

我们来时,正值古道旁的野蔷薇和素馨花灿然开放,春风过处,芳香扑鼻。这段古驿道由景东通南涧、密祉、白崖城,过定西岭至龙尾城,是历代滇西开通滇南的古道。行走在这段满是巨石蹄窝的古道上,不由想起当年这段横岭云盘、猿猱凄啸的古道上。明代状元杨升庵夜宿三家市闻虎食樵家女时“哭声起邻屋,行者为悲伤”的同情;清朝才女苏竹窗登楼眺吟“马背千盘路,林梢百丈泉”的惊叹。仿佛看见夕阳西下,望江县令师荔扉夜宿桥头哨。山西知县赵辉璧策马向龙关……

密祉风情

常言说:“到了弥渡,不想媳妇:到了红岩,不想回来。”这句流传已久的谚语真正含义不得而知,但其中饱含对弥渡的赞誉和深情是肯定的。第二天,我们又去领略密祉风情。

仅仅是滇西高原上的一个半山区小镇,可画家说是一幅迷人的画卷,艺术家说是一个艺术的宝库,作家说是陶渊明笔下的“桃花源”。而让她真正闻名于世的是歌唱家。这就是被国际乐坛称为“东方小夜曲”的《小河淌水》发源地——密祉。

密祉坐落在弥渡县城南美丽的亚溪河畔,坝子四周东涌莲花,南旋狮象,西悬太极,北卧龟蛇。这个半山区的小盆地里。散居着一万六千多人口的13个自然村。这里山环水绕,流水小桥,堤岸上柳烟冉冉,田畴间豆麦盈盈,村落里古榕修竹,山林中野花匝地,是一个历史悠久、文化灿烂、民风淳厚的花灯之乡。

“十个密祉人,九个会唱灯。才进密祉坝,处处闻歌声。”密祉是民歌之乡,又是云南花灯的发源地。从清乾隆年间起算,密祉元宵花灯会至今已有300多年历史,每年的灯会是这个小镇一年中最隆重、最盛大的节日。正月初一至初五,燈头组织村里的人拼钱米、办伙食,扎裱龙狮,制作宫灯。初六接灯神。初七到太极顶朝山举行庙会,晚上回村挨家挨户跳“门户灯”,为各家“报吉利”。十五、十六耍龙灯,一直到十七、十八送灯神,一年一度的元宵花灯盛会才算结束。

正月十五是密祉花灯盛会中最热闹的日子,被人们称为“东方狂欢节”。每年这一天,坝子中十村八寨的20多个花灯队以及观众近万人云集密祉大寺广场。各村灯班的彩灯形态各异:土官村的金鸡闹芙蓉,八士村的凤凰引麒麟,文盛街的双凤朝阳,大东村的二龙戏珠。巡捕村的云高台。柳城村的莲花灯,仁和里的大脚婆跷灯。此外还有庙灯、鼓灯、宝莲灯、绣球灯。横行螃蟹灯、缩头乌龟灯、鸳鸯交颈灯、二龙抢宝灯、三阳开泰灯、四季平安灯、五谷丰收灯,彩凤迎朝阳、金鸡啼芙蓉、彩蝶戏牡丹、凤凰引麒麟、双狮舞绣球……美不胜收。这些灯都赋予了极好的意义:花瓶灯预示太平。日月灯象征光明,鱼灯喻吉庆有余,桶灯指天下一统。歌舞中还夹杂着许多浪漫的人物扮饰:引狮子的笑头和尚,划彩船的观音仙姑,白鼻子的滑稽老丑,唱号子的艄公,骑毛驴的小伙,执金棒的悟空,挺大肚的八戒,掮蒲扇的济公。加上公母龙、板凳龙、花鼓舞、钱鞭舞、大巨人、杂耍、仙鹤、蚌壳。到处锣鼓喧天、龙腾狮跃,一派歌舞升平。

元宵节的晚上,皓月如盘,银光似水,各村又聚集到村口的大场上,在皎皎的月光下演折子戏、跳花灯舞。演员在场中央跳,全村老小席地而坐围在外面观看。直到圆月西斜。不论你走到哪个村子,到处丝竹依依,歌舞袅袅。清乾隆年间,弥渡寅街莘野村名播全滇的师范曾在《滇系·杂载》中就有:“元夕家家燃灯,亦有鱼龙走马及鳌山诸戏……游人歌舞达旦”的记载。

密祉人真是不简单,生活在一个偏僻的山沟,花灯却祖祖辈辈跳,世世代代唱。不讲贫富等级,不管年龄辈分,公婆妯娌、兄嫂弟媳、爷孙叔侄,自娱自乐。想怎么跳就怎么跳,爱怎样唱就怎样唱。为何能如此开朗豁达?为何能这般忘情陶醉?答案只有一个:只有热爱生活、憧憬幸福、和谐相处的民族,才能达到这种境界。而且,他们心中拥有一盏盏不灭的明灯!

密祉自古文风昌盛,在美丽的亚溪河畔,葱郁的凤凰山下,有一条文盛街,如同一部古朴的诗卷,等着人们去细细品读。

文盛古街是昔日滇西茶马古道的重要驿站,南到凤凰桥,北至文盛楼,全长800多米。街心路面由引马石相连,两边店铺客栈风格古朴,长街曲巷依山就势。古道铃声杳,马蹄石印深。行走在古街上,被马帮踩成凹形的引马石上,马蹄窝清晰可见。古街两旁挨挨挤挤的店铺、屋顶瓦缝中摇曳的芨芨草,仿佛在向人们讲述着当年古驿站上商贾云集、马帮往来的繁华。古街上,凤凰桥长桥卧波,文盛楼飞檐斗角,碧云庵雕梁画栋,文昌宫古桂飘香,到处充满着“茶马古道”的浓浓气息。街南凤凰桥头,明代老槐树干如虬龙、冠若巨伞,当年不知有多少“走夷方”的游子曾在这里躲风避雨,乘凉歇脚。

过了桥朝西。又有珍珠名泉。泉中水质清冽,甘泉涌动,银珠升腾,灿若星辰闪烁,美似珠宝生辉。“泽国生民养不穷,秀泉时出在龙宫。圆圆水泡连升上,好似珍珠满井中。”李元阳的《珍珠泉》形象地描绘了珍珠泉水珠升腾的奇观。在通往珍珠泉的石板古道上。随时可看见漂亮的密祉姑娘到泉中去汲水,她们挑着用篾片打箍的楸木桶,肩上扁担悠悠,腰际长辫闪闪,总使人想起《十大姐》中头扎长辫、手提花篮的俏姑娘。

密祉美,美在民风淳朴,美在《小河淌水》。

心想,若是选一个月朗风清的三五之夜,在箐边竹木掩映的密祉彝家山寨里,坐在老核桃树下的大石头上,对着山中皎皎明月唱响《小河淌水》,那才更让人陶醉!

哎!

月亮出来亮汪汪。

想起我的阿哥在深山。

哥像月亮天上走。

哥啊!

山下小河淌水清悠悠。

……

啊!明朗朗的中秋月,清悠悠的小河水,静谧的山寨,清亮的歌声。优美动人的旋律时而低回吟唱,时而深情呼唤。那如泣如诉的倾吐,满怀焦渴的等待,道出了天底下多少男女之间诚挚永恒的思念之情!

午饭时,听当地的朋友介绍,离密祉古镇不远处还有一座太极山。已经有2000多年的历史,山因形似易象太极而得名,是当地人朝山者络绎不绝的灵山胜境。据史传,太极山启于秦末汉初,集“儒、释、道”三教同源,建于唐,继于宋元,盛于明清,鼎盛至今。这么一说,饭后便立马上山。

太极山位于弥渡、巍山、南涧三县交界处,有九溪八岭十三峰,全山山系结集、层峦叠嶂,绵延20多公里。主峰太极顶海拔3064米。古有“小苍山”、“小鸡足”及“哀牢之首”的美称。登上山顶,东观旭日,南看彩云,西揽无量,北眺玉龙,山川美景尽收眼底。太极山上风光秀丽,殿宇遍布,人文景观丰富。历史厚重悠长,让人流连忘返。

那天我们上山时,正是太极山庙会,山上山下到处都是来此朝山礼拜和踏歌赛唱的人。人们在竹扫寺赏新篁春笋。去忠义祠怀义勇节烈,登睹光台看云涌金波,往玉皇閣听晨钟暮鼓,在转石阁祈寿求吉,攀松峰听万壑涛声,上梅岭赏千树梅花

太极顶植被极好,山上全是茂密的原始森林,隐天蔽日、形态各异。满目苍翠。山上自然资源丰富,多长突尖杜鹃和马樱杜鹃,英国花卉植物学家米莱斯来此考察时称之为“杜鹃世界”。

上得山来。行走在林荫间盘旋的山道上,呼吸着略带腐质气味的清新空气,忽而看见野雉在刺栗木中歇息,听到山莺在黄梨树上啼唱,山风拂面,十分惬意。

在太极山八岭九溪中,还有一个充满画意诗情的桂花箐,箐中有一条溪流叫万花溪,溪水清冽甘甜,汇入山麓的亚溪河,这才真正是小河淌水的源头。箐中山泉淙淙,四时花开不断,一棵四人合抱的古桂树高30多米,已有1700多年树龄,但仍蓊郁苍劲、枝繁叶茂,直指云天,实为罕见。每年八月中秋,古桂满树繁花、幽香袭人、箐水飘香溢彩、香溪流韵,好不抒情。

遗憾的是,我们来的不是时候,但为了亲自目睹这棵千年古桂,我们还是来到了桂花箐。桂花树下的清溪旁,邑人在此立了一块巨石,上刻“小河淌水”字样。抚摸着古桂,能让人感受到历史的陈韵,回想起小河淌水荡人心弦的爱情。

师范故里随想

弥渡自古耕读并重,人文荟萃。据不完全统计,弥渡明清出举人148人,进士30人,并出现“六科六解元”的盛况。屈指一数:“八月天子”龚渤纂修《大清汇典》,“五谏臣”之一的谷西阿修《四库全书》、掌五华书院;师荔扉撰《滇系》和诗孙髯、李菊村注《易经》主西云书院;苏霖渤实授山东学正,尹箫怡长撰书法楹联。李文学率农民抗清;张耀彩共事孙文:项泽光交友朱德……仅就寅街莘野村,就有师范“父子师弟三亚元”的佳话、龚渤“兄弟双登科”的奇闻。

我们一行人大小高低不管,还是文化人,怀着敬意,又在第三天去寻访师范故居。

师范的故里在弥渡寅街镇莘野村,清乾隆年间,这个村子出点翰林一人,中进士一人,乡试中一解三亚,在弥渡七科十解亚中占了四科四解亚,“名播全滇”的师范和官阶华贵的龚渤翰林学士就出生在这里。龚、师两家是一墙之隔的邻居,两个书香门第出了十多位学者,文风昌盛为前所未有。

莘野村坐落在弥渡县城南毗江岸边、景东岭下的一个小山坡上,村口一棵几人合抱的大缅树,繁茂的枝叶盖住了几排明清时代建筑风格的老房子,旁边有一座文昌宫,这一切仿佛在告诉人们:这是一个人文蔚起的地方。

走进村子,恰好遇到文昌宫前的花架下有几个老者在歇息,当我们说明来意时,一位热心的村民把在树荫下纳凉的师范第二十代孙师主善老人介绍给我们。76岁的老人很慈祥,非常客气地把我引进他家,在整洁的堂屋里,主人家给我们上茶端糖果,还毫不保留地把珍藏的《师氏族谱》拿给我们翻看,家谱里有许多师范的墨迹和遗物照片,师主善老人家一边和我们闲谈,一边介绍着师家的情况。

从《家谱》和老人的介绍那里得知:师家祖上通晓琴韵,知书识礼,历代以耕读为本,虽然官阶不显,但在文坛上影响不凡。师范的父亲师问忠是弥渡七科十解亚中的第二亚,任过盐运大使,“人服其廉明”,辞官还乡后,年过八十高寿还能在田间散步。师范的胞弟师箴性情旷达,喜好诗酒。师范的儿子师道南性情恬淡,好诗文,但不乐应试,29岁时英年早逝,留有《死鼠行》诗歌绝唱。师范的玄孙师源长于诗文,一生热心公益,兴师办学,到老不倦。师家父子三亚元,一时传为佳话,称为旷世奇缘。

师范,字端人,号荔扉,又名金华山樵,生于1751年,病逝于1811年。师范自幼刻苦好学、博学多才,23岁参加全省乡试中亚元。师范中举后曾七次进京参加会试,但都名落孙山。后觉得与进士无缘,便“遍游中国名胜,足迹半天下”广交有识之士。37岁时任剑川州学司训,后又逢官军西征郭尔喀,师范被派驻丽江,辅佐由滇八川运粮观察使,西征胜利后,50岁时因西藏平叛获军饷功得到保举,选授安徽望江县任县令。

在望江,师范为官七年正直无私,清正廉洁。面斥总督苛扰,杖责司役豪奴,重节气,轻利禄,为百姓兴利除弊。爱士恤民,当时曾有“师令可称强项,非风尘俗吏所易企”的评价。师范虽做了多年的知县,但一生清贫,到因病离职想回云南老家的时候,竞连路费都凑不齐,只好卖文为生。就连61岁病逝望江后,也只由他的挚友(济南太守)张溟州送回弥渡安葬,为此,桐城学者刘开在悼师范的哭诗中有“生有文章惊海内,死无骨肉送泉台”的诗句。

师范知识渊博,多才多能,“凡有关民生国事者,莫不考求实用”。他无论为官为民,凡所到之处都很重视教育事业,结纳名士、授业弟子,“陈古指今、悉中利害”,一邑四方向他请教求学的人“趋之如云”。师范擅长文学,熟悉地理、水利和边防军事,一生著作很多,著有《南诏征信录》3卷、《课余随笔》3卷、《金华山樵集》2卷、《雷音集》12卷、《荫春书屋诗话》1卷、《小停云馆芝兰》10册,以及《二余堂诗稿》等。

师范还长于诗画,他的画情趣淡雅,别具风格,颇受后人称赞。师范又是一位高产的诗人,他一生留下近五千首诗歌,他虽然“遍游国中名胜”,也在他乡任过一官半职,但他一生追求的不是飞黄腾达、平步青云,不管是在何时何地,常常是“思乡忆旧情何限,斜依寒灯坐到明”。为此,他的诗歌很少歌颂所见的名山大川、琼楼玉宇,也不赞美为官者的山珍海味、锦衣玉食,而是津津有味地去描述家乡的小食品和田园景物。赤水江中“永绝尘土容”的石花菜,滇南深山“辨味极柔美”的野鸡纵,西山上“饱我烟霞腹”的早菌,“米粉渍岩蜜”的水目寺松花糕,“磨豆令成乳”的云南县黄豆腐,“翠叶随风翻”的北园青菜,“赤茎缀金葩”的墙西芋花,毗江边“手剥新仁带露烹”的二月蚕豆,住宅旁“自脱蔬笋气”的五亩桑花,“东风一宿吹成雪”的东谷梨花,“溅玉喷珠水一塘”的南乡温泉,时与青山争袅婷”的西河烟柳,“天明寺寺响疏钟”的北刹晓钟。“石桥如月跨中流”的天桥挂月,“疑是渴虹云外落”的铁锁飞虹,“神鱼五色半浮沉”的石洞花鱼。“路绕城西十余里”的梅树晚荷……

这些诗作清新质朴、充满浓郁的乡土生活气息,给人以高雅的艺术享受,使人受到民族传统美德的启迪和熏陶。

但是,师范的诗并非只停留在描述田园风情和闲情逸致上。在《建宁杂诗》中,他引经据典,描述汉武帝使司马相如持节使赐滇王印臣服、诸葛亮平南中擒孟获、建宁王张乐进求召集各部落首领祭铁柱让位细奴逻、南诏十三代义子相残、唐太守张虔陀挑起天宝之战以及宋挥玉斧抛大渡、元跨革囊接三秦等史实,以一个史学家的眼光。表达了华夏一统、民族团结的思想观点。

师范一生喜爱诗文,但他主要的成就是在史学方面。在任安徽县令时,他利用空余时间,广泛收集远在千里之外的云南家乡各方面的资料,细心研究整理,花了整整4年时间,终于在59岁时编著成《滇系》。全书计40册,45万字,较详细地记述云南的历史、典故、艺文等内容,弥补了云南明以前无史志的空白。清代桐城派散文家姚鼐在序中称此书“撰论古今之是非,综核形势之利病,兼采文物,传考故实,此史氏一家之美”,成为今天研究云南历史的宝贵文献,师范也因此成为“以滇人言滇事”的滇中第一人。

翻看完《师氏族谱》,老人又带我们沿着村中的一条小石径往下走,去参观师范出生时住过的院子。

院子不大,一院三方,很清静,里面住着师家第21代孙一家人。走进院子,只见西房台坎上凉阴处的小木桌旁,坐着一个做作业的小男孩和一个纳鞋垫的年轻妇女。见我们进来,那女的连忙起身和我们打招呼,并放下手中的针线给我们传烟泡茶。老人告诉我们:院子中的三方房子过去是草房,师范就出生在北面最东边的那间小矮房里。

从院子的布局来看,西边的房子是主房,结构是老式的走马吊脚楼,阶前有个花台,花台上有棵老树,树上缠着一蓬素馨花,枝叶茂盛,花开得非常热闹,满院散发着清香,花藤被主人用一根铁丝顺势牵引到楼栏上。

看到院中的景致,不由想起师荔扉先生的《建宁杂诗·十一》来:

路转南山有旧踪,草堂三架尽从容。

结楼正可招王翰,总角曾经识李邕。

累代耕田故伯始,偶然扫舍郭林宗。

阶前几叶文章草,时见祥云顶上封。

从诗中可以看出,师氏家族注重耕读为本,家风淳厚,而且师荔扉先生对南山上的这个小院是极有感情的。在《重修草堂落成记》中,他曾这样写道:“堂前有隙地,凿方池引活水,立湖石于上。夹以疏梅,环以修竹,驾以茉莉,荫以芭蕉花木十一种。”

啊!“庭树不知人去尽,春来还发旧时花。”我们不知道庭前的老树繁花是不是先生当年栽下的花木,况且三方房子已翻盖成瓦房,也看不见先生诗中所描述的南墙桑花、墙西紫芋、北园青菜,以及堂前方池边上的疏梅修竹、茉莉芭蕉,但仿佛听到那间低矮的房间里传出先生出世时稚嫩聪颖的啼哭声;仿佛看见先生在饱览诗书之余到草堂前的方池旁信步,欣赏亲手栽种的花草:在观音柳下寻找香菇柳菌的情景,打从心底深深赞叹师氏家族耕读传世的家风。

走出院子,老人又指着隔壁一方房子说,这就是龚渤翰林的家,并给我们介绍起龚家的家史来。

龚翰林家名声清美,一家几代出了十几个学者。龚渤与族兄龚亮于雍正七年(1732年)同中壬子科孝廉,一门兄弟双登科。龚渤在乾隆元年(1736年)丙辰科中进士,官至翰林院检讨、侍读,任《八旗姓氏通谱》和《大清会典》纂修官。為官期间“驾幸赢台两次与宴”,曾奉旨代乾隆皇帝祭告北岳恒山,帝赐弯把黄伞、皇马褂,是弥渡在朝为官者中地位最高、最受宠的显贵重臣。后来,龚渤看透朝廷权势争斗,在可出宰入相时告老还乡,留得清名。龚渤族兄龚亮是弥渡十解亚中第一个获解元者,他长于诗词,任国子监助教。族弟龚敏是清乾隆6年(1741年)辛酉科举人。吴三桂起事时曾檄文请任,但他却避而不出,官至昆阳州学正,力志于著书、教授、修志。龚渤之子龚锡瑞,是弥渡首点翰林苏霖渤的女婿,又是师荔扉的同辈好友,清乾隆30年(1765年)乙酉拔贡,是云南清代较有影响的诗人,清代诗评家袁枚在其《随园诗话》中评价他的诗“有太白遗风”。龚锡瑞的妻子苏竹窗,是翰林刑部主事苏霖渤之女,17岁嫁与龚锡瑞为妻,苏竹窗出身书香门第,诗作造诣较深,和龚锡瑞是难得的诗坛情侣,她的诗在云南古代诗坛上占有重要的一席。除此之外,龚渤家还有其兄龚敬、族弟龚仁、族侄龚允迪、龚允塞也是能诗善文。

听着老人的介绍,不觉已到了村口。和慈祥的老人致谢道别后,再次回望这个不起眼的小村子。看到毗河两岸的田畴里,新芋展叶,蚕豆挂角,菜地里韭嫩葱青、茄紫瓜黄,毗河中村童在潜水。疑是当年师荔扉和好友龚锡瑞在水中戏水摸鱼。忽然又想起清御赐翰林李菊村先生在弥渡中和书院撰题的“烂缦彩云蒸士气,雌雄毗水壮文澜”联句,不得不叹服:一个方圆不足里许、仅有三十多户人家的莘野村,在清乾隆时竞出了十几位文人学士,真是了不起!

猜你喜欢
师范梨花
春来梨花香
郑州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梨花美
梨花艳清明
哈尔滨新区师范附属小学校
桂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作品
桂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美术作品
梨花之歌
送你一树梨花白
《梨花里的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