贺彤彤,薛虎正,罗恒,肖博文,蒋钧,赵迁,庄腾腾
(中国石油长庆油田分公司第九采油厂,宁夏银川750006)
吴起长8储层特征研究及有利目标区优选
贺彤彤,薛虎正,罗恒,肖博文,蒋钧,赵迁,庄腾腾
(中国石油长庆油田分公司第九采油厂,宁夏银川750006)
吴起地区长8属浅水三角洲环境。研究区主要发育三角洲前缘亚相,其中长82以三角洲前缘河口坝、远砂坝为主,长81以三角洲前缘水下分流河道沉积为主。本次研究利用钻井、测井等资料开展区域地层对比划分,通过岩性剖面描述及测井岩电响应研究,从宏观、微观两方面研究储层成因及时空上的展布特征和规模,分析油藏成藏规律及富集规律,结合研究区油藏开发动态特征,优选有利目标区,为下步产能建设指明方向,实现长8油藏高效开发。
吴起地区;长8储层;地层划分;成藏规律;有利目标区
吴起油田位于陕西省吴起县境内,地理位置位于鄂尔多斯盆地的中部,二级构造单元陕北斜坡的中西部。
长8早期沉积水体范围较广且水深较大,随着源区带来的丰富物质向湖盆源源不断充填,湖盆逐渐填平补齐,至长8中期的滨湖沼泽化,煤系地层发育。长8岩芯中普遍见到保存完好的植物根系、炭质泥岩、煤线、垂直虫孔,指示浅水富氧沉积环境(见图1)。长81早期继承长82的沉积环境,处于低位体系域,以三角洲平原为主,随着湖平面上升,湖岸线向盆地边缘推移,到了长81晚期湖平面最大范围扩展到正宁-环县-盐池-安塞北一带,以滨湖三角洲前缘沉积相为主。
图1 沉积环境
2.1地层划分
三叠系延长组厚1 000 m~1 300 m,根据油气勘探需要划分为10个油层组(长1-长10)。延长组与上覆的侏罗系富县组呈现平行不整合接触关系。根据岩性、电性及特殊岩性,识别出9个区域性标志层,自下而上分别为K0-K9(见表1)。
2.1.1长7张家滩页岩张家滩页岩(K1)是鄂尔多斯盆地三叠纪地层对比的传统标志层,位于长7油层组底部。含义上指延长组第三段下部的黑色泥岩、页岩、碳质、凝灰质泥岩。在电性上表现为高声波时差、高伽玛、自然电位偏正等特点。
2.1.2长9李家畔页岩李家畔页岩(K0)位于长9油层组顶部,岩性一般为黑色、灰黑色泥岩、油页岩,有时含凝灰质。低阻特征在中部、东部及东北部分布比较稳定。测井曲线上表现为高自然伽马、高电阻率。
表1 鄂尔多斯盆地三叠系延长组地层划分简表
2.2储层特征
储层的岩石学特征是储层研究的基础。综合利用岩芯常规薄片、铸体薄片、扫描电镜及粒度测试等资料,对长8油层组的岩石学特征进行系统地研究分析。
2.2.1岩石类型及碎屑组分根据铸体薄片分析,吴起地区长8油层组岩性主要由灰褐色细粒岩屑长石砂岩组成,长石砂岩次之(见图2)。具有“低石英,高长石”特点,岩屑类型以变质岩为主(见表2)。
图2 长8油层组砂岩成分三角图
表2 吴起地区长8储层砂岩成分统计表
2.2.2分选特征研究区内砂岩分选性中等-好,碎屑颗粒为次棱角状。胶结类型以孔隙及加大-孔隙型为主,其次为薄膜型、可见少量薄膜-孔隙型等。岩石结构特点均表现为成分成熟度较低、结构成熟度中等,体现了本区长8三角洲前缘砂体的基本特点。
2.2.3粒度特征吴起地区长8砂岩以细砂为主,次为粉砂,含有少量中砂及粗砂(见图3,表3)。
图3 吴起地区长8砂岩粒度统计直方图
表3 吴起地区长8储层粒度统计表
2.2.4填隙物特征通过铸体薄片、扫描电镜分析,吴起地区长8段砂岩的填隙物含量均大于11%,主要以绿泥石膜、方解石以及铁方解石等自生矿物为主(见表4)。
2.2.5孔隙类型及孔隙结构储层描述与评价中储层微观结构研究是一个重要方面,是从岩心样品分析入手,通过观察铸体薄片、压汞分析及扫描电镜等,全面总结储层的微观结构特征。
2.2.5.1孔隙类型吴起地区长8油层孔隙类型主要为长石溶孔,长石溶孔是本区最主要的储集空间;区内长81面孔率较长82层高,平均2.38%(见表5)。
表4 吴起地区长8填隙物组分对比表
表5 吴起地区长8孔隙组合对比表
2.2.5.2孔喉结构从压汞曲线特征(见图4)可看出,本区储层排驱压力相对较高,毛细管压力曲线凹向左下方,略显粗歪度,此类储层储集性及渗透性中等。对长8储层砂岩中值半径与物性关系对比分析,可看出,储层中值半径与物性呈现明显的正相关特征(见图5)。
图4 吴起地区长8储层压汞曲线对比图
图5 长8中值半径与渗透率关系图
依据孔隙和喉道的分级标准,长8储层孔隙以小孔隙为主;孔喉组合类型主要为小孔-微喉型。
2.2.6物性特征及平面分布
2.2.6.1物性特征在大面积有利成岩相的控制下,吴起地区长8储层物性总体较好,孔隙度主要分布在9%~13%,渗透率分布在0.3左右;孔渗相关性较好(见图6)。其中,长81孔隙度平均9.5%,渗透率平均0.37 mD;长82孔隙度平均9.1%,渗透率平均0.34 mD。
图6 吴起地区长8储层孔-渗相关图
2.2.6.2平面分布特征吴起地区长81储层物性较好区域主要分布在南部,孔隙度一般大于9%,渗透率大于0.5 mD,平面上具不均一性,反映储层具有非均质性。
吴起地区长82储层物性在北部西部分布较好,孔隙度一般大于11%,渗透率大于0.5 mD。高值区呈不连续分布,表明储层为不均一性分布。
2.2.7非均质性单砂体储层非均质性主要受层内碎屑粒度、分选性、泥质含量等在垂向上的变化控制。致密夹层-泥质薄层、钙质条带、硅质条带等,分散在单砂体内的低渗或非渗透层,造成非均质性。
2.2.8砂体类型长82:吴482-新286-新71-新27-新18-陕362呈北东-南西向,主要发育三角洲前缘亚相,砂体类型为河口坝砂体沉积,由于受坡折和湖浪改造的双重控制,砂体顺物源方向孤立分布,剖面上表现为底平顶凸的透镜状。
长81:高20-新237-新74-新62-新18-杨38呈北东-南西向,主要为曲流河三角洲前缘沉积亚相,砂体类型主要为水下分流河道、河口坝沉积,剖面上沿物源方向砂体连续性较好,横向连续性较差。
2.2.9油层分布特征吴起地区长81油层厚度一般为4 m~8 m,主要分布在研究区南部,沿河道走向呈不连续状,在单井点厚度较大(新295井、新324井等);长82油层厚度同长81相似,沿河道砂体呈单井点分布(新253井、新255井等)。
2.2.10储层初步评价本次对长8储层评价,根据最新的延长组评价分类标准,评价参数主要从沉积特征、储层物性及微观孔隙特征等多方面参考,使储层评价在横纵向具可对比性。
应用储层评价标准,长81储层类型主要为Ⅱ、Ⅲ类储层、局部可见Ⅰ类储层。其中:Ⅰ类储层主要分布在河道主体的河口坝、远砂坝等沉积微相相带,主要呈“甜点式”分布(如新324、新295等井点),该类储层储集性能较好,为本区优质储层;Ⅱ类储层主要分布在北东南西向河道主体部位,不连通,面积分布范围较大;Ⅲ类储层沿河道普遍发育,分布面积较广,该类储层在研究区内分布范围最广;Ⅳ类储层为差储层或非储层,碳酸盐胶结物或云母、泥质杂基含量高,为一类非常差的储层或隔层。在本区主要为河道侧翼及分支间湾沉积。长82储层类型同样主要为Ⅱ、Ⅲ类储层、局部可见Ⅰ类储层。其中:Ⅰ类储层主要分布在河道主体的河口坝、远砂坝,呈“甜点式”分布,范围较小;Ⅱ类储层分布在河道主体部位,连通性较差,分布范围较大;Ⅲ类储层沿河道普遍发育,分布面积较广,该类储层在研究区内分布范围同样最广;Ⅳ类储层内碳酸盐胶结物及杂基等粘土矿物含量高,区内主要分布在河道侧翼及分支间湾沉积。
3.1优选原则
通过对研究区沉积、储层微观及储层成岩特征等方面的分析,总结油藏分布规律,对储层进行初步评价,在此基础上,结合开发现状,最终优选有利目标区。
3.2长81有利目标区优选
以储层初步评价为基础,结合已开发区(新324区)储层电性含油性与试油试采情况,对新295区进行进一步的深化细分储层。
(1)新324区长81储层电性与含油性关系-试油产量与储层电性:对完试井的测井参数按试油划分3类,与电阻率交汇统计(见图7),取得该区长81出油下限:Rt≥25 Ωm,AC≥220 μs/m,Fo≥45%。
图7 长81各测井解释参数交汇图
(2)新324区长81储层电性与含油性关系-单井产量与储层电性:对投产井产量划分3类,与测井解释参数交汇统计(见图8),取得长81产能分级。
图8 长81各测井解释参数交汇图
(3)新295区长81有利区优选:结合储层初步评价,对比已开发区与待建产区物性(见表6),综合分析:预计该区可新增含油面积17 km2,地质储量680万t(其中Ⅰ类储层面积2.5 km2,地质储量100万t,Ⅱ类储层面积9.0 km2,地质储量360万t,Ⅲ类储层面积5.5 km2,地质储量220万t)。
3.3长82有利目标区优选
同长81一样,以储层初步评价为基础,结合已开发区(新248区)储层电性含油性与试油试采情况,对新253区进行进一步的深化细分储层。
(1)新248区长82储层电性与含油性关系-试油产量与储层电性:对完试井的测井参数按试油产量划分3类,与电阻率交汇统计(见图9),取得该区长82出油下限:Rt≥60 Ωm,AC≥218 μs/m,Fo≥48%。
(2)新248区长82储层电性与含油性关系-单井产量与储层电性:对投产井产量划分3类,与测井解释参数交汇统计(见图10),取得长82产能分级。
(3)新253区长82有利区优选:结合储层初步评价,对比已开发区与待建产区物性(见表7),综合分析:预计该区可新增含油面积20 km2,地质储量800万t(其中Ⅰ类储层面积7.0 km2,地质储量280万t,Ⅱ类储层面积5.0 km2,地质储量200万t,Ⅲ类储层面积8.0 km2,地质储量320万t)。
表6 新295长81已开发区与有利区物性对比表
图9 长82各测井解释参数交汇图
图10 长82各测井解释参数交汇图
表7 新253长82已开发区与有利区物性对比表
(1)通过特有岩性(煤线、碳质泥岩、植物根系)分布,泥岩分布等综合分析,认为吴起地区长8属浅水三角洲环境,底形比较平缓。研究区主要发育三角洲前缘亚相,其中长82以河口坝为主,长81以水下分流河道沉积为主。
(2)吴起地区长8砂岩岩石类型以岩屑长石砂岩为主,含有少量长石砂岩。碎屑组分表现为低石英、高长石含量的特点;以细砂为主,含有少量中砂;颗粒分选性一般,呈次棱状。
(3)孔隙度主要分布在9%~13%,渗透率分布在0.3 mD左右;平面呈不均一分布,物性高值区不连续分布。
(4)对长8储层高渗有利目标区进行预测;主要分布在河口坝、水下分流河道等沉积微相。通过结合开发现状,进一步优选Ⅰ类目标区2个,预计储量380万t;Ⅱ类目标区2个,预计储量560万t,总计940万t。
[1]杨承运,等.陕甘宁盆地中生界三叠系延长组主要油层段沉积特征和沉积微相研究[M].北京大学地质学系,1997.
[2]曾允孚,夏文杰主编.沉积岩石学[M].地质出版社,1986.
[3]李德生.重新认识鄂尔多斯盆地油气地质学[J].石油勘探与开发,2004,31(6):1-7.
10.3969/j.issn.1673-5285.2015.03.023
TE122.23
A
1673-5285(2015)03-0089-06
2015-02-07
贺彤彤,男(1986-),工程师,2009年7月毕业于西南石油大学资源勘查专业,工学学士,现为长庆油田第九采油厂地质研究所油藏研究室副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