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小燕,王海文
(1.长江大学武汉校区地质工程,湖北武汉434023;2.中国石油长庆油田分公司第三采油厂,宁夏银川750006)
盘古梁Y油藏注水开发技术研究及应用效果
曾小燕1,2,王海文2
(1.长江大学武汉校区地质工程,湖北武汉434023;2.中国石油长庆油田分公司第三采油厂,宁夏银川750006)
盘古梁Y油藏物性差,有效的驱替系统难以建立,同时油藏平面矛盾突出,含水上升井多,针对困扰和影响Y油藏稳产的主要因素和产量大幅度递减的实际问题,研究认为该油藏不适宜采用整体定注采比,应采用分区、分时步变注采比方式进行开采。通过在油田开发中应用制定的技术方案,油田自然递减由8.11%下降到-0.04%,取得了良好的开发效果。
盘古梁Y油藏;特低渗透;注水开发技术方案
在特低渗透油藏的注水开发中,由于非达西渗流特征影响,油田注水开发均存在启动压力梯度,物性不同,注水开发技术不同,而目前国内外对于如何制定并合理特低渗油藏开发技术方案尚没有成功的范例可以遵循。
本文通过研究盘古梁Y特低渗油藏的储层和动态特征,借助多种手段制定合理油藏注水开发技术方案,通过应用制定的方案实现了油藏的高效稳定开发,同时为同类油藏制定开发技术提供了借鉴。
盘古梁Y油藏属于典型低压、低渗透、低饱和整装油藏,平均空气渗透率仅为1.49×10-3μm2。岩心及野外露头观察结果表明盘古梁Y北东向原始微裂缝呈张剪状态,预测渗透性能相对较好,同时应用微地震法对油井压裂时产生的人造裂缝的方向进行了监测,结果证明人工裂缝与主应力延伸方向一致,为NE62.3°左右。
2001年油藏采用菱形反九点面积注水开发,主应力方向是注水单向突进的优势方向,截止2013年底共有57口主应力方向油井水淹。
油田目前开油井350口,平均日产液1 616 t,平均日产油1 053 t,综合含水25.78%,注水井160口,平均日注水量5 603 m3,累计产油450.084 1×104t,累计注水1 556.415 4×104m3,月注采比3.05,累计注采比2.06,地质储量采出程度12.03%。
针对开发中存在的问题,通过强化地质认识,开展数值模拟研究,不断进行注采参数及注水方式的调整,寻找最优化的注水开发技术方案。
2.1数值模拟优选方案
通过不同注采比、不同开采规模组成的方案预测结果分析,对油藏中部开发主要指标稳产时间、含水率、采出程度等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1.2~1.4的注采比适合油藏开发,1.2左右注采比最优(见图1)。
图1 含水率与采出程度曲线
表1 盘古梁长6油藏分区域开发技术方案评价表
以上述研究结果为基础,对油藏不同区域设计了分区分时步变注采比试验方案,主要针对注采比进行调整,认为注采比应根据注水见效和累计注采关系适当调低,注水见效幅度大的区域注采比保持在1.0~1.1左右,油藏边部注水未见效区域或见效幅度较小、低产低效区注采比分别保持在1.5、1.3、2.0左右更合理,调整方式采用井组控制,分时步调整不同井组注采比。
2.2依据动态分析结果制定合理注水开发技术方案
2.2.1“先强后弱”-先建立有效的驱替系统、后保持温和注水的格局油藏中部储层物性最好部位开发初期采用1.2的注采比强化注水,但在半年左右时油藏产量持续递减,没有见效的迹象,证明油水井间没有形成有效的驱替系统,故上提注采比到1.5~1.6,油井在6~8个月内大面积见效,由38口很快增加到113口,油藏产量逐步上升,形成了稳定的生产能力,见效以后及时下调注采比到1.0~1.2,截至目前油藏主体部位油井开发形势稳定,平均单井产能始终保持在4.5 t以上(见表1)。
2.2.2根据不同区域、不同井组的动态反应执行不同的开发技术方案同时由于油藏不同部位储层物性存在差异,油藏边部、东北、西南角在相同开发技术和注水周期内(与注水见效区域相比),注水不见效,所以在该区域进行合理注水方式的探讨,进行了5次大规模的注水调整,分区域跟踪能量和产量变化,寻求既能适合这些区域储层特征又能发挥油井生产能力的注水方案,通过应用调整后的注水方案,2013年油藏分区域动态好转,含水突进的现象减弱,75口老井日产油由3.61 t上升到3.72 t,含水略有下降。
3.1水驱状况变好
通过不同区域不同开发技术方案的实施,油藏水驱状况好转,油藏水驱储量动用程度由61.4%上升到62.4%,水驱指数由3.067 3上升到3.184 7,存水率由0.920 7上升到0.920 9。
3.2见效油井不断增多
截止2013年12月共有见效井85口,见效比例达到24.7%,动态上表现为“三升一稳”,平均单井日增油1.01 t,地层能量保持水平达到105.0%。
3.3油藏含水上升较快的势头得到控制
油藏主砂体带有212口油井含水小于10%(平均7.4%),注采调控效果明显。2013年无新增含水突变井,油藏开发步入良性循环,纯老井流压由2.76 MPa上升到3.00 MPa,油藏供液能力进一步加强,递减由8.11%下降到6.62%。
(1)研究结果认为盘古梁Y油藏不适宜采用整体定注采比,应根据井组储层和动态特征采用分区、分时步变注采比方式进行开采。
(2)对油藏主体带、注水见效区域初期建立驱替系统时采用1.5~1.6的注采比,注水见效以后注采比保持在1.2左右;油藏边部注水未见效区域或见效幅度较小、低产低效区注采比保持在1.5~2.0左右,并根据油藏动态反映及时调整。
(3)制定的注水技术适应性良好,2013年油藏动态好转,含水突进的现象减弱,纯老井流压由2.76 MPa上升到3.00 MPa,油藏供液能力进一步加强,递减由8.11%下降到6.22%。
[1]周思宾,曲建山,张书勤著.特低渗油藏注水时机对开发的影响[J].断块油气田,2008,15(1):63-65.
[2]张莉,杨亚娟,张玉玲,等.陕甘宁盆地川口油田低渗透油藏Y油层裂缝特征[J].西北地质,2002,35(2):41-45.
10.3969/j.issn.1673-5285.2015.03.019
TE357.6
A
1673-5285(2015)03-0072-02
2015-02-09
曾小燕,女,中国石油大学(华东)毕业,油田开发地质工程师,主要从事油田勘探开发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