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欣
一说到贝聿铭,我们立刻会联想到著名的卢浮宫玻璃金字塔、约翰·肯尼迪图书馆、香港的中银大厦、北京的香山饭店……这些响当当的作品均出自这位美籍华人建筑师之手,他被誉为“现代建筑的最后大师”。为了表彰他的杰出贡献,美国建筑界宣布1979年为“贝聿铭年”。1983年,贝聿铭荣获第五届“普利兹悫奖”,这个奖项被称为“建筑学界的诺贝尔奖”。而耀眼光环下的一段段传奇般的故事,告诉我们,大师的炼成绝不是偶然的。
有主见的人生
贝聿铭出生在一个备受财神爷青睐,曾经贵拥苏州拙政园、狮子林、远东第一豪宅绿屋的名门望族。也许财神偏爱不贪钱的人吧!远的不说,就说贝聿铭的父亲贝祖诒,是民国财神爷宋子文的亲信,曾担任中国银行总裁,但他对钱毫不贪心。管理银行多年,贝祖诒没安插一个亲戚朋友到银行工作:新中国成立前夕,孔祥熙一人卷走了一亿三千万美元,而守着钱库的贝祖诒却没拿走一分公款,令贝氏后人非常骄傲。
身为“富N代”中的翘楚,贝聿铭从小就有自己的主见。中学毕业时,他决定到海外继续学业。父亲希望他去英国读书,而他最终选择了美国。因为在研究了世界各地的高等学府后,贝聿铭认为宾夕法尼亚大学的建筑专业很适合他。
后来在从事建筑行业的道路上,贝聿铭以其新颖的设计、大胆的造型和高超的技术,不止一次在建筑界引起了轰动。他的设计理念不断遭到质疑,但他勇于坚持自己的想法,所以他的作品总是处于公众注意的焦点。
征服巴黎 席卷欧美
如今,全世界的设计师纷纷向卢浮宫门口的玻璃金字塔入口致敬,但三十多年前,贝聿铭接受法国总统密特朗的邀请翻修卢浮宫,却好比行走在刀尖之上,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因为方案刚定下来,就遭到了群情激昂的抵制,反对的声浪简直可以用“排山倒海”来形容。有人说贝聿铭设计的“那玩意儿”会破坏卢浮宫八百年的历史,还有人说“那玩意儿”不但能毁卢浮宫还会毁了金字塔……
后来,“那玩意儿”真的建起来了,很有技术含量,观赏效果也完美贯穿现代与历史。人们于是改口,说那是卢浮宫院内飞来的大宝石,并慷慨地宣称,贝聿铭征服了巴黎。
华人征服欧美通常从征服巴黎开始。贝聿铭后来横扫欧美,连年获奖,享誉世界,奖杯连起来可以绕巴黎半圈。
灵感从哪里来
翻修卢浮宫的工程中,最关键的是入口的设计和改造。原来的入口太狭窄,所以新入口不仅要满足大量游客的出入,同时不能破坏原有建筑和整体的美感。许多知名设计师都束手无策。无奈之下,卢浮宫的馆长只得请密特朗总统出面,向著名的华人建筑师贝聿铭求助。
一个月、两个月……四个月过去了,贝聿铭都没交出方案,这可急坏了密特朗。到了第六个月,贝聿铭终于拿出了设计方案——将入口设计成玻璃的金字塔形状,既保留了原来的入口,还能给游客一种豁然开朗的感觉,而且从外面看犹如一块璀璨的宝石,非常夺目。
密特朗对这个方案十分满意。随后,他不解地问贝聿铭,这半年他都去哪儿了,大师级的设计灵感为何到今天才进发出来。贝聿铭回答说:“我哪儿也没去,一直住在卢浮宫附近的一个宾馆里,每天都去看卢浮宫的旧入口。我早上去,晚上去,甚至下雨和刮风也照去。通过无数次的观察和思考,我的灵感才突然出现!”
超凡的建筑需要设计师超凡的灵感,而这种超凡的灵感并不是天生的,它需要深入生活的细致观察。
四面朝南的房子
在一次社交宴会上,一位对建筑设计师有成见的富翁不合时宜地嚷道:“我打算造一所正方体的房子,请了许多著名的设计师来,都说无法设计,全是些名不副实的骗子。”
贝聿铭对富翁的这种以点带面、不分青红皂白就把所有设计师都责骂—通的做法十分反感。他强压怒火,很有礼貌地问:“先生,建筑师们为什么不愿意帮您设计呢?”
富翁傲慢地答道:“我要求房子的四面都朝南,他们说根本力不到。连这种房子都设计不出,还当什么设计师?”
听了这话,贝聿铭微笑地对百万富翁说:“我也是一名建筑设计师,可以设计出您想要的这种房子,只是怕您不敢去住!”贝聿铭故意打住下文,神秘地望了望富翁,卖了一个关子。
“只要您设计得出来,我就敢去住!”富翁斩钉截铁地说。因为在他看来,世界上田可高明的建筑师都设计不出四面朝南的房子。
贝聿铭不慌不忙地说:“只要把房子设计在地球的北极点上,那不就四面朝南了!”
富翁一听,愣住了,一时哑口无言。因为北极点是地球最北的端点,整个地球的其他部分都在它的南面,所以设计在北极点上的房屋,四面都是朝南的。
贝聿铭就这样用大师级的幽默和智慧击败了傲慢和无知。
向钱学习
一次,贝聿铭应邀到清华大学做演讲,一位学生请他给即将踏入社会的学子就如何处世提几点建议。贝聿铭不紧不慢地说:“大千世界纷繁复杂,为人处世其实很简单,我的建议只有一条,那就是向钱学习!”
望着大家疑惑不解的眼神,他继续说道:“中国古代的铜钱外圆内方,其实蕴含着深刻的为人处世哲理。人生在世,面对打击磨砺,至刚则易折,必须灵活应对,这是外圆的处世技巧。但做人必须有坚守的准则,任外界风云变幻,信念、尊严、骨气这些底线永远不能丢……”话音刚落,台下立刻掌声雷动。越是民族的,越是世界的
曾经有一名外国记者问贝聿铭:“在美国度过了75年后,还觉得自己是个中国人吗?”“我从来不忘中国,”他立刻回答,“我的家族在那里居住了600年……”
“越是民族的,越是世界的。”亭台、屏风、曲折的回廊、掩映的花木,这些在贝聿铭看来,与西方的钢铁、混凝土和玻璃同样强有力。
1979年,贝聿铭接受邀请设计北京香山饭店。他不辞劳苦地走访了北京、南京、扬州、苏州、承德等地,寻找灵感,搜集素材,最后采取了不规则院落的布局方式,使香山饭店与周围的水光山色、参天古树融为—体,透出浓郁的中国味儿。
21世纪初,贝聿铭再次回到中国,设计了苏州博物馆。他将自己多年积累的建筑智慧结合东方的传统美学以及对家乡的情感,全部融汇在这座建筑里,创造出了独具魅力的视觉之美。
建筑大师贝聿铭名言录
做事情最重要的是维持十足的信心,你必须对自己说,如果我相信某件事是对的,就不必在乎我是谁。
我是不赶时髦的……建筑是做了以后,就是了:你不能说明年拆了,你不能拆它,所以靠时髦是不应该的。
缠树的藤长得再高,也抬不起头来,因为缺少硬骨,风一吹就弯了腰,让人看不起:激流中的巨石,在水的作用下棱角全无,但内心却坚实岿然,为人处世亦应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