樊裔华+刘昕
【教学实录】
一、 揭示课题善质疑
师:这节课我们一起学习著名国学大师季羡林先生一篇散文,谁来读读文章题目。
生:“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
师:听出来了吗?他在读文章题目的时候,哪些词特别突出?
生:他特别突出了“自己”和“别人”。
师:大家都再读读课题,你会不会生出什么疑惑来呢?
生:自己的花为什么要让别人看?
生:这是在哪个国家呀,这么做让人觉得挺奇怪的。
师:是啊,哪个国度,自己的花为什么要让别人看,那就带着这些疑惑走进课文。
二、 初读文本知梗概
师:请同学们自己读读文章,读准字音,不认识的字对照生字表读准并认识它;有不理解的词打个问号,并联系上下文推想一下,读通全文。(学生自读)
师:这些词语你会了吗?谁来读?
生(读):山阴道上,应接不暇莞尔一笑
师:有没有不理解的词语?
生:我不理解“应接不暇”这个词语。
师:“应接不暇”在这里不是单独一个词语,“山阴道上,应接不暇”是一个八字成语,它们中间用逗号连接,再读一读。
生(读):山阴道上,应接不暇。
师:刚才读书时提醒大家碰到不理解的词要联系上下文推想推想,看看这个词所在的句子,猜猜看大概写了什么意思?
生:是指花的美丽让我们眼花缭乱。
师:仅仅是写花的美丽吗?
生:花还很多。
师:又多又美,让我们看了感觉眼花缭乱。
师:这个成语出自出自南宋刘义庆《世说新语.言语》“从山阴道上行,山川自相映发,使人应接不暇。”现在指——(生读):“景物繁多,来不及观赏”。
师:后来多用来形容——(生读):“来人或事情太多,应付不过来”。
师:著名作家秦牧曾经在她的《摔坏小提琴的故事》这篇文章中运用过这个词,谁来读一读?
生(读):“这使我们在阅读的时候,有山阴道上,应接不暇的感受。”
师:你说说看秦牧在用这个词表达对什么的感受?
生:我觉得秦牧在用这个词表达对阅读的感受。
师:是呀,读的文章太多太美,看不过来也可以用上这个词。散文家瞿秋白也曾经在他的文章中用过这个词,咱们一起读读看。
生(读):“生活也好似行程,青山绿水,本来山阴道上,应接不暇。”
师:这是用来表示他对什么的感受?
生:对生活的感受。
师:对生活的感受也可以用上这个词。继续交流,在刚才这些词语中你还有哪些觉得不太理解的?
生通过讨论理解“莞尔一笑”等词语。
师:刚才咱们班同学读通了文章,对于文中不理解的词语通过同学间的互相交流弄明白了,那么你们刚才的问题有没有解决呢。这是在哪个国度,为什么自己种的花要给别人看?
生:这是在德国。我觉得“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意思是在屋子里的时候,你种的花是让别人看的,走在街上的时候,你又能看到别人的花。
师:看来大家就已经能够初步理解文章内容。学习语文,我们不光要读课文,还要会带着课后习题细细品读课文。
三、 品读文本感“奇”景
1. 默读课文找奇景
师:下面就请同学们默读课文,想一想:作者在德国看到了一种怎样的奇丽景色。划出相关语句,并在旁边写写你读后的感想。
(生默读圈画,写批注。)
2. 交流共享说奇景
生:我从“走过任何一条街,抬头向上看,家家户户的窗子前都是花团锦簇、姹紫嫣红。许多窗子连接在一起,汇成了一个花的海洋,让我们看的人如入山阴道上,应接不暇。”这句话中感受到了德国景色的奇丽。
师:请同学们再来读读这段话,看看尤其是哪些地方特别突出了这种奇丽的的景色呢。用笔圈出来,可以是词语也可以是句子。
生:我圈到的是“花团锦簇、姹紫嫣红”。我认为“花团锦簇、姹紫嫣红”最能突出花的美丽。
(屏显德国街景,师描述:走过德国的任何一条街道,任何一个小巷,甚至是人家门口的任何一个角落,商店前、每个窗户前都是花团锦簇,一片姹紫嫣红。谁再来读读这两个词语?生读:花团锦簇、姹紫嫣红。)
师:耳听为虚,眼见为实。见过这么美丽的景色以后再读句子,你的感受肯定和原来不一样了。谁来读读这段话,带我们走进这美丽的世界。(生朗读)
师:如此美妙的花儿,这般奇特的窗户连在一起,汇成了一个花的海洋。那是多么壮观的景象,咱们男生一起来读一读。(男生读,“许多窗子连接在一起,……”)
师:体会体会,作者又是用了什么方法把这奇丽的景色展现在我们面前的。
生:作者把许多窗子连接在一起,比作一个花的海洋。是用比喻的手法向我们展示了德国奇丽的景色。(师板书:比喻)
师:把“花团锦簇、姹紫嫣红”连接在一起的窗子比作了花的海洋。看看这里除了运用比喻,还运用了什么方法?
生:运用了夸张的修辞手法。(板书:夸张)
师:一起再来读这句话,感受这壮观的景象。(生齐读)
师:好,继续交流。你还划到了哪些地方写出了德国这种奇丽的景色。
生:“他们的花不像在中国那样,养在屋子里,他们是把花都栽种在临街窗户的外面。花朵都朝外开,在屋子里只能看到花的脊梁。”我从中感受到了德国人养花非常奇特。
师:还有同学对这段话有感受的吗?来说说看。(生思考)
生:在这里,你看作者不仅写到了德国,还写到了中国。咱们中国人也养花,但是和德国人不一样。
师:咱们一般把花养在哪里?
生:我们家把花养在阳台里面,摆了一排,看着很舒服。
生:我们家把花养在客厅里。
师:在咱们中国呀,不少人都是这样养花的。
(出示中国人养花图,师描述:家里的电视机柜前,放一盆花;落地窗帘的旁边,也放上一盆花。)
师:而在德国,是这样养花的。(出示德国人养花图)
师:比较比较,你会有新的发现。
生:我觉得,中国人一般把花养在家里自己欣赏,而德国人把花养在外面,给别人看,把美丽与人分享了。
生:他们把花养在外面,我觉得德国人很大方。
师:在这里,作者运用了对比的方法,让我们感受养花给别人看,是德国——所独有的一种奇丽的景色。(板书:对比)
师:再来读读这段话,我想,你会对德国这道奇丽景色了解的更加充分。谁来读读看。(指名读)
师:其他同学可以边听,边想象,你的眼前,你的耳畔,你的鼻尖,看到些什么,听到些什么,甚至是嗅到些什么?(生答,略)
3.转换角色来体验
(引读:的确,在那里,每一家都是这样的,在屋子里的时候——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走在街上的时候——自己又看别人种的花。)
师:咱们来走进德国街头体会体会,选择其中一个情境说一说,组内交流。
(出示):
(1) 假如我是完成了一天的学习,背着书包回家的小学生,走在这如花的的街头,我会。
(2) 假如我是一位工作压力大,心理有点郁闷的青年人,看到这怒放的鲜花,我会。
(3) 假如我就是留学哥廷根的季羡林,闻着这无处不在的花香,我会。
(生自主选择情境练说,小组间交流。)
师:同学们都走进其中了,你是谁呀?来说说看。
生:我是一位工作压力大,心理有点郁闷的青年人,看到这怒放的鲜花,我会把一天的工作压力都抛到脑后,心情十分舒畅。
师:鲜花舒畅了你的心情。
生:我是完成了一天的学习,背着书包回家的小学生,走在这如花的的街头,所有的学习压力似乎都没有了,花香让我十分陶醉。
师:花儿醉了你,你也点缀了花的海洋。
生:假如我就是留学哥廷根的季羡林,闻着这无处不在的花香,我会用文字把它表达出来。
师:作家就是不一样,这无处不在的鲜花给了他灵感,触发了他的生花妙笔。
4. 耐人寻味大境界
引读:的确如此,此情此景让季羡林先生发出这样的感慨——“人人为我,我为人人。我觉得这一种境界是颇耐人寻味的。”
师:这个“颇”也是本文的一个生字,大家都读准了,请你拿出笔在书的空白处把它写一写,注意把它写正确,写美观,左右结构的字注意左窄右宽。
师:这个字在这句话中是什么意思呢?你能给它换个词来理解理解吗?
生:我把它换成“很”。
师:我觉得这一种境界是很耐人寻味的,完全可以。你说——
生:我把“颇”换成“非常”。
生:我可以把“颇”换成“十分”。
生:我可以把“颇”换成“特别”。
师:考验考验大家是不是理解这个字了。我说呀,今天这节课,六3班同学思维特别踊跃。同学们用上“颇”来说一说。
生:今天这节课咱们六3班同学思维颇为踊跃。
师:我说,这个小伙子长得挺帅气的。
生:这个小伙子长得颇帅气。
师:这个小姑娘长得多么甜美呀。
生:我觉得这个小姑娘长得颇甜美。
师:咱们虹桥二小的刘昕校长在我们整个南通是非常有名气的。
生:咱们虹桥二小的刘昕校长在我们整个南通是颇有名气的。
师:是呀,同学们看,这个“颇”字用的颇有韵味,颇耐人寻味。难怪季羡林先生说——(引读):“人人为我,我为人人。我觉得这一种境界——是颇耐人寻味的。”)
5. 奇丽景色奇民族
师:是啊,在德国,人人都这样,人人为他人着想,难怪多年以后重返哥根廷,季羡林先生依然发出这样感慨——
生(读):“多么奇丽的景色!多么奇特的民族!”
四、 拓展阅读悟写法
师:读完下面这篇短文《剪掉一半的窗帘》,你会对德国这种奇丽的景象,有更深刻的感受。请同学们自己读读这篇短文,在有感受的地方圈圈画画。(生默读,写批注)
师:交流交流。说说你读懂了些什么。
生:我从作者和女主人的对话中,感受到德国人为他人着想的精神。
生:我从“独乐乐,不如众乐乐”感受到一个人快乐不如大家都快乐。
生:我认为德国人把窗帘做成“半吊子”模样,也是很奇特的。
师:同学们看,刚才我们学的这篇课文,季羡林先生通过对比,比喻,夸张的手法,为我们写出了《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是德国的一道奇丽的景色。那在这篇文章中,作者又是用了什么写作方法,让我们感受到这种奇丽的景色的呢?
生:我发先在文章的中间部分作者大段采用了对话描写。
师:通过作者与德国女主人的对话,让我们感受到了《剪掉一半的窗帘》是一道奇丽的景色,是一种美丽的境界!不同的文章,不同的写法,也可以表达相同的主题。这对我们同学今后写作也是一种启发。
师:那假如把这两篇课文放在一块组成一个学习单元,你会给这个单元确定一个怎样的主题呢?
生:我为人人。
师:你是从思想上来为它确立了主题。
生:独乐乐不如众乐乐。
师:这是先前先贤孟子说过的话。
生:还可以取个主题叫“分享”。
师:在德国,分享已经成了他们民族文化的一部分。
能为几篇文章确定主题,这体现的是一种阅读水平。咱们班的孩子都很会读书,会细细品味文中语言文字,也会把不同课文对比着阅读,还会把几篇课文联系起来找到一根主线。有了这样的阅读视野,我们的阅读水平会越来越高的。
【评析】
长久以来,我们在进行课堂教学的时候,出发点总在学科教学的角度,终点也往往就在学科教学的知识、技能目标的达成。我们习惯了一种技术的操作或者是技艺的提升,我们忘记了教学的概念不可能单独存在,教育是教学概念的归属,教学行为也绝不可能离开教育单独存在。所以一个有思想、有道德、有担当的教师,他不可能只是研读教材和操作教材的工匠,他们的一切教学的行为都饱含着教育的情怀,因为他们知道教师的职业生活中一切行为都关乎教育。樊裔华老师就是其中的一员,在她的课堂教学中,充满的教育的关怀与温暖。
教育是精神的唤醒,教学就必然是精神的唤醒。樊老师在教《自己的花是给别人看的》这篇散文时,她立足语文教学的本体,在字词句篇的知识习得过程中,不断引领儿童欣赏、流连在德国街头奇丽的景色,在对这无比奇特的景色欣赏中,体会景色背后的民族性格和道德气质,课堂中始终弥漫着这样的情愫和道德甄别。赞赏另一个民族的优秀并不代表自我的贬损,相反,在这样的欣赏中儿童不断反观自身,这样的反思随着对课文语言的逐步深入品鉴而潜滋暗长,我以为,这真的很重要。
教育是潜能的开发,教学就必然是潜能的开发。我们给学生一种可能要比让学生能够来得更重要。儿童生长具有无限可能性。课堂教学中,教师最具价值的劳动是让孩子们拥有各种可能,是给予他们可能的方向,然后远远地看着儿童富有个性地选择自己的“可能”,这是教育的惠泽。在课堂教“的过程中,樊老师不止一次把优秀作品的介绍不着痕迹地穿插于本课词语的教学之中——
“山阴道上,应接不暇”是一个固定的成语,出自南宋“义庆《世说新语》:“从山阴道上行,山川自相映发,使人应接不暇。整个成语原来形容景物繁多,来不及观赏。后来用来形容来人或事情太多,应付不过来。
著名作家秦牧曾表达对阅读的感受:这使我们在阅读的时候,有山阴道上,应接不暇的感受。我是在《摔坏小提琴的故事》中读到的。瞿秋白在《饿乡纪程》中写道:生活也好似行程,青山绿水,本来山阴道上,应接不暇。
教育是经验的共享、视界的融合,教学就必然是经验的共享、视界的融合。具有教育情怀的课堂教学必然具有一种开放性、向生命过程的敞开性和解放的旨趣。倡导教师人本的、尊严的、主体的,充满信任和乐观的教育品质,坚决反对教育中的灌输、欺骗、蒙蔽、控制等等。樊老师在本课的教学中将学生视为潜能丰富的人,把学生视为独立的人,发自内心地信任每一个学生,尊重每个学生个体存在的尊严与价值,她想方设法去激励和充分发挥每个学生的主动性、自主性、创造性和独特性,在课堂教学中努力彰显民主的、平等的教育精神,整个教学活动充盈着积极乐观、明朗向上的精神气质。教学过程体现的是促进学生建构知识的过程,体现了对学生学习过程中的自主性和主动性的珍视。樊老师课堂的开放性和敞开性还表现在对儿童阅读方法的指导与实践,表现在关注儿童主题阅读和单元整体性阅读的方法指导。
从樊老师的这节课堂教学中,我们感受到一位特级教师表达背后更为深层的观念和意识,思想更为严密,自我反思更加深邃,在课堂教学中,我们感受到了教育信念的确立和教育智慧的创生。
(樊裔华,江苏省特级教师,启东市长江小学副校长;刘昕,江苏省人民教育家培养对象,江苏省特级教师,南通市虹桥第二小学校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