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丽 陆娟
【摘 要】本文以语料库语言学研究方法为手段,结合批评性语篇分析相关理论,就中日媒体有关钓鱼岛报道,从用词词频层面进行CDA研究,探索新闻报道中语言如何受意识形态和政治立场的影响。
【关键词】钓鱼岛;读卖新闻;中国日报;CDA;防空识别圈
0 绪论
批评话语分析(CDA)是当代语言学研究的一门分支学科。是由英国语言学家Fowler等人1979年在《语言与控制》一书中提出的话语分析方法。Fairclough 于1989年出版《语言与权力》。这是话语分析关注语言中的社会权力现象的开始,其目的在于探索社会中的不平等现象在话语中的反映以及通过文本分析来探寻洞悉权利和意识形态的方法。经过30多年的发展,国外有关CDA的研究成果颇丰,涉及到的研究领域广泛,国内CDA研究起步则较晚,1995年,一文作为国内CDA研究的开始,从此,国内 CDA 研究呈上升趋势,主要以辛斌、田海龙、张辉、纪玉华、刘立华等人为代表,学者们从不同角度进行批评性语篇研究:张延续(1998)从分类、情态、口语体等角度对美国新闻周刊进行批评性分析, 通过内容分析的方法揭示意识形态对语言的影响;辛斌(2006,2008) 对中外媒体转述言语的一些分布特点和语用功能进行初步的考察分析,研究了中外媒体转述方式,转述动词互文性和消息来源的差异,说明了不同新闻报道的内容、目的和报道者的立场态度存在差异;郭秀珍(2007)对中外媒体关于伊拉克问题的文章进行了对比性批评性分析,从及物性和情态两个方面对中外媒体报道的语言特色进行了研究,从新闻报道的来源和新闻报道的转述方式两方面解释了文本的生成过程。
新闻报道作为一种大众传媒语篇,也是批评性语篇分析的兴趣所在。2012年9月10日,日本政府不顾中方一再严正交涉,宣布“购买”钓鱼岛及其附属的南小岛和北小岛,实施所谓“国有化”。这是对中国领土主权的严重侵犯,是对13亿中国人民感情的严重伤害,是对历史事实和国际法理的严重践踏。针对日本政府严重侵犯中国领土主权的行径,中国政府和人民对此表示坚决反对和强烈抗议,并在多个层面采取有力措施。中国国防部于2013年11月23日,按照国际惯例宣布在东海设立防空识别区,防空识别区是一种为防止他国航空器误入或侵入我国领空而采取的预防性措施。日本的各大媒体对该事件倍加关注,进行了单方面的密集的报道,易导致不明事实的读者产生误解。
本文以当事国——中国和日本主要媒体的新闻报道内容为研究对象,从语言学的角度,用批评话语分析的定性分析与语料库语言学定量分析相结合研究方法,分析中日媒体关于钓鱼岛新闻报道用词在词频方面的差异,尝试探索新闻报道中语言如何受意识形态和政治立场的影响。
1 研究方法
本研究收集了《中国日报》和《读卖新闻》有关“钓鱼岛”的新闻报道, 分别建立了14031字的中国日报语料库和39989字的读卖新闻语料库。时间是2013年11月21日--2013年11月30日。两个语料库的语料收集分别来自相关的网站:http://search.people.com.cn/language/j/getResult.jsp 及http://www.yomiuri.co.jp/,并使用日语语料库软件“秀丸”以及Access 、Excel等数据统计软件对收集的语料进行统计。分析《中国日报》与《读卖新闻》关于“钓鱼岛”事件报道的异同点,揭示日本媒体通过新闻报道将带有明显引导性的、含而不露的意识形态向读者灌输的用意,对读者的思想和行动产生了潜移默化的影响。
2 分析与讨论
CDA学家认为不同的人描述同一事物时总会带有不同的立场或倾向,并通过词汇选择体现出来,关键词在媒体报道中的作用是强化主题,通过分析媒体报道中出现的高频关键词,能够洞察该媒体的政治倾向性和主要着眼点。
通过检索关键词发现日本媒体在刻画中日两国形象时带有一定政治上的偏向性,同时也反映出新闻语篇的背后隐藏着国家利益和意识形态的冲突。
日本《读卖新闻》的高频关键词
词频按降序排列,主要名词:中国、防空識別圏、米或アメリカ(美国)、飛行計画(フライトプラン)、設定、日本、尖閣、飛行、東シナ海、沖縄県、上空、空域; 动词有:対応、求め(要求、要請)、監視、提出、警戒、防衛、変更、抗議、連携、批判、撤回、認められない(認めることはできない)確認、受け入れられない、不測の事態、招、緊急発進、挑発、侵犯、警告、強化、アピール(控诉、呼吁);形容词有“緊張、危険、不当”等等。
从高频的关键名词来看,主要国家是中国、美国和日本;地理位置包括冲绳县、钓鱼岛上空、东海;事件的关键词是防空识别区、飞行计划、设立等。关键词表明了报道的内容主要围绕中国在东海设立防空识别区以及日本和美国对此事的态度。其态度是通过用词来体现的,主要策略是对他们自己的描述多用褒义或中性的词语;对中国的描述多用负面词语。日本《读卖新闻》词汇选择有如下特点:
(1)使用带有明显偏见色彩的评价性词语描述中国在东海设立防空识别区。
如:“緊張、不測(の事態)、招、挑発、侵犯、不当”。从用词来看,日本《读卖新闻》把中国在东海设立防空识别区描述成了导致中日关系紧张、侵犯日本领空、招致不测事端、不正当的挑衅行为。“対応、求め(要求、要請)、監視、提出、警戒、防衛、変更、抗議、連携、批判、撤回、認められない(認めることはできない)、受け入れられない、強化、緊急発進、警告、強化、アピール”等词表明日本对中国设立防空识别区采取很多应对方针,不承认以及不接受中国设立防空识别区,不断向中国提出抗议和批评,同时加强对中国飞机的警戒和监视、强化防卫,警告中国飞行器不能进入钓鱼岛上空,中国飞机进入其识别区,日本的战斗机紧急起飞来应对。呼吁、要求中国撤回、变更防空识别区,为对抗中国进一步加强与同盟国美国的合作。
(2)选择负面词汇描述语篇中的事件。
《读卖新闻》报道描述中方和日方行动时使用了不同的词语,将中国、中国军队及中国维护主权的行为分别描述成“中国側”、“中国軍”、“露骨な侵略行為”、“ 危険な行為”、“事態をエスカレートさせ”、 “不測の事態を招きかねない非常に危険なものである”等等。刻意制造紧张气氛,让中国邻邦及世界各国感受到中国存在的潜在威胁,同时还宣传钓鱼岛为“我が国固有の領土である”, 对于我国设立防空识别区的行为,日本表示“確固たる決意できぜんと冷静に対応していく”、“容認できぬ一方的な現状変更”,批评中国“国際社会の平和と安定に対する重大な挑戦だ”。强烈要求“中国側に一切の措置を即時撤回するよう”, 多次强调中国设立防空识别区是“国際的な法秩序にも反し”、“防空識別圏の設定のしかたによっては、国際民間航空の秩序と安全が脅かされるおそれがある”。
日本混淆视听,使用带有负面倾向的词汇暗示中日双方在冲突中扮演的不同角色,将中国描绘成“地区安全的破坏者”,不遗余力地掀起“中国威胁论”,却把日本政府塑造成一个只是在实施 “監視、警戒、防衛、抗議、批判”的 “受害者”的形象”,却不提钓鱼岛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偷了人家的东西不还,还贼喊捉贼。“到处煽风点火”,勾结相关利益国家,一起“兴风作浪”,不断呼吁国际社会共同干预中国设立防空识别区。易诱使不明真相的读者对中国设立防空识别区产生误解。
以上是日本《读卖新闻》报道中国在东海设立防空识别区的主要基调和目的。
关于防空识别区的概念
《国际法词典》对防空识别区(Air Defense Identification Zone,简称ADIZ)的定义是指沿海国为了本国的安全,而在领海上空毗邻的空域划定一定的空域,要求在此空域航行的飞行器事先提出飞行计划,报告其所在位置,对违法者将依照国内法惩处。维基百科对防空识别区的解释是指一国基于空防需要,单方面所划定的空域。目的在于为军方及早发现、识别和实施空军拦截行动提供条件。由此可见,防空识别区是濒海国家为防范可能面临的空中威胁,在领空外划设的空域范围,用于及时识别、监视、管制和处置进入该空域的航空器,留出预警时间,保卫空防安全。20世纪50年代开始,至今包括日本已有20多个国家设立了防空识别。
《中国日报》的高频关键词
词频按降序排列,主要名词:中国、防空識別圏、日本、設定、東中国海、米、関係、釣魚島、主権、領空、安全、平和、飛行秩序、領土主権;动词:守、維持する、合致、破壊、反対、 国際法と国際慣例、努力、損なう、申し入れ、理解、停止、尊重、止め、変更、 非难。形容词:正当、不当、断固、緊張等等。
从高频的关键名词来看,主要国家是中国、日本和美国;地理位置包括钓鱼岛、东海;事件的关键词是防空识别区、设立、主権、領空、飛行秩序等。关键词表明了报道的内容主要围绕中国为维持飞行秩序、捍卫领空、领土主权,在东海设立防空识别区的事情。
中国政府对设立防空识别区的立场也是通过动词和形容词表现的:强调钓鱼岛是“中国固有の領土で、中国は断固として領土主権を守る”。中国设立防空识别区“国連憲章など国際慣例に合致しており、目的は中国の国家主権と領土領空の安全を守ることだと述べ、正当性を主張した”。明确表示设立防空识别区是 “国家の主権と領土領空の安全を守り、飛行秩序を維持することを旨とする、自衛権の実効性ある行使に必要な措置であること”。
中国敦促日方“损害中日関係がさらに損なわれることのないよう、過ちを正し、中国に対するいわれなき非難を停止し、摩擦を作り出し、地域の安定を損なう言動を停止する”
同时表明“日本側の不当な申し入れを理詰めで退け、日本側に対して過ちを正し、中国の領土主権を損なう全ての行動を停止し、対話と交渉を通じた問題の適切な解決に向けて努力するよう要求した”。 中国外交部对日方的不负责任的指控进行严正的抗议:“国際法に合致するこの中国側の正当な行動に対してとやかく言い、企みを持って非難する権利は日本側にはない”。
日本对中国设立防空识别圈的反应过于敏感。日本早在44年前就设立了防空识别圈,中国为什么不能设立, 对中国的符合国际法和国际惯例的正当权利,以日本和美国为首的少数国家对此事进行无端指责。“只许他们自己放火,不准别人点灯”的做法“毫无道理,别有用心。中国政府希望有关国家停止无理纠缠和炒作,尊重国际法,尊重事实,停止一切有损中国国家主权和权益的行动,为通过对话谈判妥善解决有关问题创造条件。
《中国日报》坚决维护中国领土主权完整。中国政府按照国际通行做法,划设东海防空识别区,目的是捍卫国家主权和领土、领空安全,维护空中飞行秩序。这是中国有效行使自卫权的必要措施,不针对任何特定国家和目标,不影响有关空域的飞越自由。
中日媒体报道的用词在词频方面存在明显差异,这表明语言是意识形态的工具,意识形态通过语言来表现,意识形态通过语言进行传播并得以实现,语言和意识形态两者密不可分。语言是意识形态的实现方式和传播媒介。
【参考文献】
[1]辛斌.语言, 权力与意识形态:批评语言学[J].现代外语, 1996(l):21-26.
[2]辛斌.批评语言学:理论与应用[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5.
[3]辛斌.《中国日报》和《纽约时报》中转述方式和消息来源的比较分析[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6(3):1-4.
[4]辛斌.语篇研究中的互文性分析[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8(1):6-10.
[5]辛斌.汉英新闻语篇中转述动词的比较分析——以《中国日报》和《纽约时报》为例[J].四川外语学院学报,2008(9):61-66.
[6]张延续.批评语言学与大众语篇——对美国新闻周刊的批评性分析[J].解放军外语学院学报,1998(6):24-27.
[7]日本国际法学会.国际法词典[M].世界知识出版社,1985.
[责任编辑:曹明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