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艳
青花作为我国传统瓷器品种,已有上千年的历史。唐代是青花瓷的开创时期,元代即在景德镇发展成熟,明清两代青花成为瓷器生产的主流品种。
1963年12月,贵州省博物馆专家简菊华经文物专家王世襄先生介绍,在北京宝古斋文物店购得一件青花盖罐。此器曾请故宫博物院冯先铭、南京博物院宋伯胤及中国历史博物馆沈从文三位专家鉴定,均认定为明代景德镇万历窑瓷器,并认为此盖罐器形大气,有绝对年款,与贵州史事有关,是件绝好的瓷器。
盖罐通高53.5厘米,口径22.7厘米,腹径40厘米,底径25厘米。直口,口呈八方形,腹鼓圆,平底。罐身花纹分三层,每层分为八面,每面之间均有栏格。肩上八面栏格作变形覆莲瓣,内青花地,突出白花,绘折枝牡丹、番莲、番菊。腹部纹面较大,以开光的技法突出主题纹饰,栏格为六角形,似龟背,白地,青花绘缠枝番莲、番菊及芙蓉等。下层每面为竖圭半截形格栏,内青花海潮地,白花为珊瑚、象牙等杂宝纹饰。口沿青花涡纹地,每方一折枝花。足边为莲瓣一周,内绘白地青花螺旋纹。盖隆起呈八方形,子母口,盖钮呈六面形珠钮。盖上纹饰分三层,共有八面,网格纹地,青花绘缠枝番莲、番菊等。底款为青花楷书“万历丁亥年造,黔府应用”十字,后四字以两排居中,前六字分两直排在“黔府应用”之两侧,故定名为“明万历黔府青花缠枝花卉盖罐”,是一件具有典型官搭民烧工艺特征的瓷器。
谈到“官搭民烧”,势必先谈明代官窑制度。洪武二年朝廷在景德镇设立官窑(御器厂),承担着为宫廷、皇室提供优质瓷器的任务。官窑集中了最优秀的工匠,使用最优质的原料,按照严格的要求烧造,所生产的瓷器精雕细琢,不惜工本,至精至美。这些瓷器除皇室用于祭祀和日用外,还用做对内、对外赏赐或交换的礼物。
明代官窑分“钦定”、“部定”二种。“钦定”是指御用器,定时解运京城;“部定”瓷器主要用来做赏品,没有解运时间。明嘉靖以后,由于朝廷下达的瓷器烧造数量激增和国势的减弱,官窑已无法完成,就将部分“钦定”瓷器加派给窑炉条件好、技术力量强的民窑完成。御器厂制品搭附给民窑烧制,这就是所谓的“官搭民烧”,其后这种制度一直延用至清代。在这种情况下,极大地促进了民窑工艺水平的提高和窑场数量的增加。文献记载:“嘉靖十九年时,浮梁景德镇民以陶为业,聚佣至万余人”;“至万历年间,镇上佣工,每日不下数万人。”代烧官窑器的是民窑中的“官古器”户,其烧造的瓷器平时供民间上层阶级使用,这样就缩小了官、民窑之间的界限。嘉靖以后如“黔府”盖罐此种王府定烧瓷器在民窑“官古器”户中烧造应为常见。
这件盖罐,青花发色明艳、浓翠,应为使用“回青”钴料而形成。“回青”是明嘉靖以后官窑大量使用的青花料。事实上使用回青料一定要和江西高安、宜丰一带所产的青料(石青)掺和使用。《江西大志·陶书》记载:“回青淳,则色散而不收;石青多,则色沉而不亮。每两加青一钱,谓之上青;四六分加,谓之中青;十分之一,谓之混水”(见冯先铭主编《中国陶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4年11月第一版)。两种青料互为搭配,相映成趣,烧制出的青花色调浓翠、明艳,蓝中微泛红紫。正是因为明嘉靖形成的“官搭民烧”制度,官窑专用的“回青”料,民窑中的“官古器”户在接受官府派烧瓷器任务时得以使用,也得以流向民间。万历前期继续使用这种回青料,至万历二十四年后改用浙江青料,一直到明末崇祯时期。此盖罐生产于万历丁亥年即万历十五年(1587年),并且是王府上层使用的高档瓷器,故使用回青料是理所当然的事了。
1963年12月冯先铭先生鉴定该盖罐时说到:“款体很工整,是官窑款书体,明代后期官窑瓷器搭在民窑中烧的例子很多,在文献中有记载。这件盖罐是王府定烧瓷器,画工、色料与书款都与民窑瓷器不同,而与官窑瓷器接近。”1995年耿宝昌先生鉴定时亦谈到:“此盖罐介于官、民窑之间。”观察罐盖与罐身,有较明显色差,但盖子应为原来的,而不是后配,这种盖与罐颜色不一致的原因是两者在窑中所处位置不同而形成。这本属于烧造过程中的失误,但因纹饰分布合理,从形式上看,罐身纹饰分为三层,盖面纹饰亦为三层,它们上下相衬,互相呼应,反而透露出一种特有的装饰韵味。
据冯先铭主编的《中国古陶瓷图典》“明清王府款”载:“明清两代王府定烧瓷器上的款识内容如‘某府‘某府上用‘某府佳器‘某府制用‘某府造用及‘某府应用等。器形以盘碗为主,兼有盖罐,品种以青花最为多见。从这类瓷器的造型、纹饰和胎釉看,应是明代晚期景德镇窑产品,尤其以嘉靖、万历时居多。”此件盖罐造型硕大,胎体厚重;釉面白中泛青,玻璃质感强;纹饰较为繁缛,丰体纹饰用“开光”手法表现;器盖略有变形,与器身不能很好合拢;罐体因分段制造,接痕明显。诸方面皆符合万历时期瓷器特点。
从底款“黔府应用”来看,此罐与贵州有关联。据《明史》介绍,“府”主要是指朱姓宗室藩王的府第。明初,朱元璋大批封王,以后的宣德、成化时期仍继续封王。那些异姓功臣封公、侯世袭爵位的(死后追封为王,限于本人),其府第也可同样称“府”。这里的“黔府”即与明代西南封疆大吏沐英及其后人有关。
沐英(1344-1392年),字文英,安徽定远人,朱元璋养子,明朝开国功臣之一。1368年,朱元璋在应天(南京)定都、称帝。时局稍稍稳定,便开始征讨边夷。洪武十年(1377年),沐英担任“征西副将军”,随邓愈征讨吐蕃,先后征战于川、藏、陕、甘、滇、等地。因为在征讨大西南的战役中战功卓著,沐英被封为“西平侯”。洪武十四年(1381年),朱元璋命其与傅友德、蓝玉率兵三十万征云南。云南平定后,沐英留在云南镇守,成为明王朝首任云南最高行政长官。从此,大明王朝近300年的西南边防,均由沐家镇守。“沐英卒于滇,年四十八。军民巷哭,远夷皆为流涕。归葬京师,追封黔宁王”(见《明史·沐英传》)。其子沐舂袭封西平候,继续镇守云南。沐舂在镇7年,36岁病逝,无子,其弟沐晟袭位,论功封“黔国公”世袋爵位,所在府第可称为“黔府”。
贵州于明代永乐十一年(1413年)建省,建省前及建省后的很长一段时间,贵州西部的大部分地方都属沐氏管辖范围,如毕节、威宁、水城、普定(安顺)、睛隆等地,亦可视为其封地。沐氏家族曾在贵州往云南一线进行军事、政治活动。至今在黔中腹地的大山深处,以安顺为中心,方圆一百五十平方公里,仍生活着被称为老汉人的“屯堡人”,他们的先祖就是随沐英征南入黔而落籍于此的。安顺“襟带楚粤,控制滇蜀”,是兵家必争之地,自然成为明军的首选突破口。为保障南征军后勤补给畅通,随征大军就此在这一带扎根繁衍,战时为军,平时为民,响应朝廷号召,“屯田戌边”。《安顺府志·风俗志》中即有“屯堡人即明代屯军之裔嗣也”的历史记载。沐氏之所以获得“黔国”的封号,正是因为在藩臣镇守的制度上与贵州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此盖罐据宝古斋文物商店介绍,出土于北京地安门,但细节不明。器款“万历丁亥”正是沐英后世“黔国公”沐昌祚袭位的时间。“昌祚初以都督佥事总兵官镇守,久之嗣公爵”。沐氏在滇日久,威权日盛,后几世孙虽也恪尽职守、抚治之责,但已不能如前几世祖那样谦虚谨慎、严于律己、居安思危。沐昌祚即因“佥事杨寅秋不避道,昌祚笞其舆人。寅秋诉于朝,下诏切责”,及占田过多、征敛过重等事件而引发地方上不满,受到地方上弹劾。“已,以病,命子沐睿代镇”。沐睿又因“武定土酋阿克叛,攻会城,胁府印去”,被捕下狱,昌祚再次复理镇事(见《明史·沐英传》)。虽说沐氏家族世代显赫荣耀,勋名与明相始终,但亦留下了一些遗憾。此罐系沐昌祚第一次袭位时烧造,王府在昆明,北京亦设有,此器烧好后应该是在北京王府中使用的。
笔者了解到有“万历丁亥年造黔府应用”款识的器物,目前全国仅见三件。其中两件为青花云龙纹罐,收藏于西藏博物馆,另一件则是贵州省博物馆收藏的这件珍贵一级文物“青花缠枝花卉盖罐”。此盖罐无论从端庄大气的造型、精致细腻的绘工,还是明艳的青花色泽,都表现出是万历时期瓷器中的佳品。它对于研究明代后期瓷器工艺、烧造形式以及贵州历史都有着重要的意义。
(责任编辑:李珍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