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符 冰
商业网站纪实类人文摄影的传播功能研究
文/符 冰
商业网站的图片频道,除了承载新闻信息的传播功能之外,还开辟了诸多纪实类摄影的专栏。这些纪实类摄影作品在拍摄题材、拍摄对象和拍摄角度中所突出的人文意识,表现出了对世界和社会的深层关注,使商业网站能构筑起媒体的公信力,表达自身的媒体态度,塑造富有责任感的媒体品牌形象。纪实类人文摄影落户商业网站,是人文摄影的一次机遇,也是商业网站的机遇。
商业网站 纪实摄影 人文价值 媒体公信力
图片的拍摄和传播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越来越普遍,媒体在图片传播方面的优势正在被慢慢削弱,在这种情况下,一些商业网站的图片频道开辟出了一方天地,用图片表达自己的媒体态度,承担媒体社会责任,构建自身的媒体公信力,其中,纪实类人文摄影承担了重要的价值传播功能。本文力图从商业网站图片频道的纪实类人文摄影分析入手,探究当前商业网站纪实类人文摄影的价值实现途径和传播功能。
本文选择了凤凰网、腾讯网、新浪网三家较有影响力的商业网站图片频道进行分析,选择这三家的原因在于:一是这几家媒体的形象和品牌公信力较好,二是其图片频道的运营相对成熟。而这三家商业网站的一个共同点是,对于时效性强的热点新闻均会有摄影报道。尽管新闻摄影属于纪实摄影的一个分支,但纪实摄影所涵盖的类型更广,本文只论述弱化了新闻性的纪实类人文摄影,不包括新闻报道摄影。
凤凰网图片频道“Being”,在频道的理念定位上是这样描述的:“每张照片都重新证明时间的绵延连续不可停留,每张照片都是对我们生命必会消逝的提醒,每张照片都关乎生和死,每张定格的照片都有一层神圣的光晕。”表达的是凤凰网图片频道希望用照片记录历史、记录生命,让人反思生与死,关注人类的命运,体现出清晰的人文关怀定位。
腾讯网图片频道的理念是“用影像冲击心灵”。短短七个字,强调的是照片所具有的力量和沟通功能,将照片作为沟通的载体与手段,通过静态影像实现摄影师与受众的沟通、媒体与受众的沟通,以及影像中的人(群)与社会受众的沟通。
新浪网图片频道的理念是“有温度的视觉”,传达了一种图片拍摄和传播的态度,以及对图片功能的认识,希望通过图片传达出媒体关注世界和社会的热情,传递人类的情感。
三家网站在图片频道的理念定位、栏目设置及关注内容方面都有着较大的相似性。首先,理念定位均强调摄影的社会关注和心灵沟通功能;其次,内容涵盖人们生活中发生的大事和小事,用平常百姓的视角,体现出内容的人文性和深度;最后,讲究摄影表达的角度,追求与受众沟通的亲近性。具体见表1。
贯彻商业网站图片频道理念定位的是摄影作品,而对摄影作品的解读需要从拍摄题材、拍摄对象的选择、拍摄角度等方面进行。上述三家商业网站的纪实摄影作品在上述几个方面均体现了对人文思想主题的要求与把握。
表1 三家网站图片频道的栏目名称及内容
1.拍摄题材的选择。各大商业网站所关注的题材广泛,从人类古老生活方式与现代文明的冲突,到政治事件中的小细节,再到小人物的喜怒哀乐等方方面面的内容都有涉及。如凤凰网《大事件》栏目中记录的印第安部落居民与企图开发森林的外来者之间的冲突,是直接触及人类生存与生活方式矛盾的内容;新浪图片频道关注的“管控前的私家专车司机”“流落异国的老兵”“微笑的留守儿童飘飘”“山上道士”“消失的马帮”等,是体现各种社会群体状态的内容,等等。又如,腾讯图片频道的重要栏目《活着》记录普通人的平常生活,完全继承了20世纪90年代《东方时空》子栏目《生活空间》的栏目口号——“讲述老百姓自己的故事”,树立起人文的旗帜。
2.拍摄对象的选择。各网站图片频道拍摄的题材很多涉及的是边缘群体,拍摄者从最弱势的或不被尊重的群体切入,如在凤凰网图片频道“海地孩奴”系列摄影作品中可以看到,从2岁的幼儿到十几岁的少年,只因为贫穷不得不进入别人家为奴,不仅丧失了受教育的权利,更丧失了很多作为“人”的权利。这样的题材不仅让人看到海地的贫穷,更让人深入思考贫穷带来的深层影响。近几年的世界新闻摄影比赛和中国国际新闻摄影比赛也出现了较多的关注儿童的专题,如“少年难民:战争中的面孔”“外来性工作者”等。从这个角度看,商业网站的图片频道在纪实摄影作品的遴选中,对拍摄对象的选择也同样遵循着人文主义思想,具备了明确的国际视野。
3.拍摄角度与技巧的选择。纪实摄影最明显的特征是拍摄手法的平实化,摄影师追求用冷静、客观的视觉语言来反映这个世界的各种现象,记录生活中人们的幸福与灾难、美好与残酷。有时为了瞬间的抓拍或真实记录,摄影师会牺牲掉部分画面的画质和清晰度。如凤凰网图片频道《大事件》栏目中,对习近平主席和美国总统奥巴马的白宫会面摄影,采用了生活化的拍摄手法,用平视的角度,从多个侧面、多个角度进行了记录,抓取的人物表情呈现出生动、真实、自然的状态,完全抛弃了以往拍摄大事件和领导人时仰拍、远距离拍的严肃手法。腾讯网图片频道《活着》栏目,因为关注的群体主要是普通百姓,反映的是人间万象,所以拍摄角度更为朴实,无论是卖煎饼的小夫妻,还是摆烧烤摊的一家子,都是忠实于原场景,从人物正面拍摄,构图四平八稳,并不追求形式上的出彩,属于洗尽铅华、返璞归真的拍摄手法。
这种重视视觉瞬间的价值,摒弃绚丽技巧,返璞归真的拍摄手法,使得观者在“阅读”摄影作品时,注意力充分集中在作品所记录和表现的题材与内容上,从而能够更多、更准确地接收来自作品思想层面的信息。摄影师李楠说过一句话:“面向世界的是镜头,指向人心的才是摄影”,这正是纪实类摄影人文价值的核心体现。
商业网站的经营模式和理念决定了其利益追逐性,但是偏偏这些网站的图片频道却纷纷举起了纪实摄影的人文旗帜,使纪实摄影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广阔的生存空间,不仅关注的题材越来越贴近人们的生活,而且拍摄手法日益成熟。2015年“荷赛奖”中共有6位中国摄影师获奖,这也说明我国纪实摄影的队伍、拍摄水平和拍摄理念都有了很大的提升。这其中网站图片频道的功劳不能忽视,因为传统媒体时代囿于版面的限制,摄影作品尤其是非新闻类纪实作品的生存空间非常狭窄,网络恰好给摄影师们提供了一个巨大的空间。从这个意义上讲,商业网站图片频道,尤其是专业性强、对作品要求严格的图片频道,对纪实类人文摄影的繁荣起着积极的推动作用。那么,反过来看,纪实类人文摄影对商业网站来说又有何贡献?
1.纪实类人文摄影成为商业网站表达媒体态度的一种方式。在商业网站中出现的纪实类人文摄影作品或专题,表明了媒体关注社会、关注人类的态度。一方面,网络打破了地域、国籍的限制,给人们提供了一个了解世界、关注世界、与外界沟通的窗口,而图片频道的纪实摄影及时地为受众打开了这扇窗户,从世界政治到寻常日子,从国家最高领导人到摆摊小贩,纪实摄影的镜头都不曾遗忘,且予以真实客观的记录;另一方面,这些纪实类人文摄影作品体现了摄影师对人的生命、尊严、权利、情感的尊重与思考,也成为这些图片频道的话语内容。商业网站的图片频道用这种方式告诉受众,媒体本身是这个世界和人类社会的密切关注者,也是受众了解世界和人类社会的重要窗口,这其中蕴涵的宏大视野与人文关怀意识成为商业网站媒体形象的一块基石。
2.纪实类人文摄影对商业网站打造媒体品牌形象具有积极作用。商业网站的形象有多个侧面,作为信息的提供者,为受众提供及时的、可靠的、全面的、有深度的信息,是商业网站在信息社会竞争中立足的必要条件。如今的网络媒体早已超越了这个竞争阶段,逐渐走向了品牌竞争阶段。将自身塑造成一家可信赖的、有责任感的、有情感的、具有吸引力的媒体,是商业网站留住用户的有效途径。纪实类人文摄影作品的题材与内容及其所表达的主题,为受众构筑了一个全新的视野,生活的空间通过网络被放大,关注的话题层次得到提升,思维的深度被挖掘。受众在接受这些信息的同时,商业网站在受众心中已经成功地塑造出一个积极正面的媒体形象和品牌。
3.纪实类人文摄影为商业网站构筑起媒体公信力。网络媒体的公信力是指网络媒体所具有的、赢得公众信任的职业品质和能力,是受众对网络媒体的信赖程度。要赢得受众的信赖,网络媒体就必须重视所提供信息的真实可靠性,培养内容生产的精品化意识,以及遵循职业道德操守等。目前,网络媒体的受众群集中在“70后”“80后”和“90后”,数量庞大,受教育程度高,对世界的认知能力强,关注世界和社会的愿望强烈。纪实类人文摄影用视觉表达的方式关注世界和社会,人文意识强烈,满足了这一群体的关注需求。首先,纪实类人文摄影的拍摄场景和手法平实,能够产生强烈的真实感,更容易打动受众,使其产生对媒体的信任。其次,纪实类人文摄影较多地关注普通人和边缘群体,受众能从中找到共鸣。最后,纪实类人文摄影用视觉语言而非文字说教,用冷静客观地展示而非主观灌输的方式,将主题中蕴涵的情感与思想“润物细无声”地传达给受众。因此,纪实类人文摄影也成为商业网站构筑公信力的重要内容之一。
纪实摄影具有社会性、历史性、文化性、艺术性等多种特性,它所承载的社会功能和价值日益突出,它既是历史的记录者,也是历史的推动者。在商业网站的利益追逐道路上,它所扮演的角色无可替代。
[1]韩振峰.提高网络媒体公信力问题探析[J].东南传播,2008(10).
[2]谢家琳.中国纪实摄影的美学内涵解读[D].上海师范大学,2013.
作者系湖北文理学院新闻系讲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