脊柱损伤的磁共振诊断及临床分析

2015-10-22 06:23杨志伟
中国医药指南 2015年10期
关键词:椎间盘磁共振脊髓

杨志伟

(常德市第一人民医院脊柱外科,湖南 常德 415003)

脊柱损伤的磁共振诊断及临床分析

杨志伟

(常德市第一人民医院脊柱外科,湖南 常德 415003)

目的 探究脊柱损伤病患疾病的磁共振诊断及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选择2012年1月至2014年1月我院接收收治的74例脊柱损伤病患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分别使用CT、磁共振成像诊断脊柱损伤状况,分析诊断数据并比较两组间的效果差异。结果 实验组对脊柱损伤的准确诊断率为94.1%,误差为5.9%;对照组准确诊断率为63.2%,误差为36.8%,两组之间差异显著且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与CT诊断方式相比,磁共振成像能更加准确的检测脊柱损伤疾病,值得在今后的临床诊断中推广使用。

脊柱损伤;磁共振;CT;诊断价值

脊柱损伤是危害极大的一种常见骨科疾病,它不仅能直接影响病患脊椎,还能合并发生脊神经疾病,更有甚者会伤害到病患的内脏[1-2]。常见的脊柱损伤为脊髓挫伤、韧带撕裂、外伤性椎间盘突出、椎体脱位、椎骨骨折等,临床上通常采用CT或者X线平片来诊断脊柱损伤。但是,CT有时无法完整的表现出损伤部位,伴随着磁共振成像技术的成熟及推广,人们已经意识到其在脊柱损伤诊断中的重要作用,磁共振技术已经成为一种比CT、X线平片更为先进的技术[3]。鉴于此,本文选取本院于2012年1月至2014年1月接收的74例脊柱损伤病患为对象,比较了CT及磁共振成像技术在脊柱损伤诊断中的临床效果,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选择2012年1月至2014年1月我院接收收治的74例脊柱损伤病患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平均37例,其中男性35例,年龄为15~71岁,平均年龄为(42.2±2.2)岁,女性39例,年龄为19~68岁,平均年龄为(44.5±2.5岁);患者脊柱损伤类型:颈椎损伤(23例),胸椎损伤(21例),腰椎损伤(28例);致病原因:交通事故(36例),高处坠落(24例),外力砸伤(9例),奔跑或行走不稳摔伤(5例)。所选74例患者的心、脑、肾功能正常,无高血压、糖尿病及血液性疾病,其中女性患者均为非妊娠期、非哺乳期妇女;患者来本院就诊时,多表现出以下临床症状:被迫体位、活动受限、软组织肿胀、有压痛及患处疼痛等。

1.2方法:实验组采用磁共振诊断脊柱损伤,使用西门子磁共振仪扫描患者脊柱,记录扫描数据并输入电脑,后续与手术过程中保留的病例数据比对。对照组借助CT扫描诊断脊柱损伤,使用美国生产的全身CT扫面患者全身,详细记录扫描检测数据,再降数据传至电脑与手术过程中记录的病例数据相互比对。

1.3统计学方法:使用SPSS13.0软件统计分析数据,当P<0.05时表示差异显著且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磁共振成像基础

2.1出血:脊髓及椎体受损后,会在较短的时间内出血。出血后的磁共振会表现不同的信号:①随时间变化,细胞内外的血肿成分及位置会发生变化,因而会在磁共振图像上表现出不同的信号特征;②不同场强情况下,出血后的的磁共振表现情况也不同;③急性期出血后合并出现的水肿会使磁共振表现得更为复杂。

2.2水肿:脊髓受损后6 h会出现水肿,损伤1周后会达到水肿高峰,脊髓受损的严重程度及伤后直至接受检查的时间不同,患者的水肿检出率也不相同。

3 磁共振成像表现

3.1椎间盘损伤:磁共振冠状面或者矢状面是显示椎间盘损伤的最佳方法;椎间盘损伤出现碎裂后,会在磁共振成像上表现出信号不均、形态失常状态。

3.2椎骨骨折:磁共振可以从多角度全方位呈现脊柱损伤部位,可以在不同扫描序列上清晰显示椎体变形或者椎体压缩性骨折等引发的椎体形态改变。

3.3椎体脱位:通过磁共振冠状面与矢状面结合能很好地观察椎体滑脱位置、方向及椎体位置改变情况,这位临床诊治工作提供了直观而有效的参考资料;正常椎体的后缘连线会呈现出完整的弧形,而异常椎体的后缘连线会出现成角、移位、断裂等状况[3]。

3.4脊髓损伤:借助磁共振可以清晰地看到脊髓受压范围、椎体与脊髓损伤程度及继发病变,急性期的突发脊髓水肿会表现出长T1、T2信号[4]。

3.5韧带损伤:以T2信号加权像显示结果最佳,当损伤部位的前、后处的纵韧带黑色线样信号掀起或者中断时,而棘突间韧带表现出灶性高信号,则表明韧带受到损伤[5]。

4 结 果

磁共振用于脊柱损伤疾病的诊断效果显著,借助该法在37例患者中检测出7例椎体脱位,3例脊髓损伤,6例韧带损伤,9例椎间盘突出,10例椎骨骨折,2例没能测出,其总确诊率为94.1%,误差为5.9%;而使用CT诊断的对照组,37例患者中检出6例椎体脱位,0例脊髓损伤,2例韧带损伤,7例椎间盘突出,8例椎骨骨折,14例没能测出,其总确诊率为63.2%,误差为36.8%,两组脊柱损伤患者的诊断结果差异显著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比较两组脊柱损伤患者的诊断结果

5 结 语

脊柱损伤通常是因不可抗拒的外力直接作用在脊柱所造成的,其常见损伤原因为高空坠落、交通事故等,该病是一种常见且危害性极大的骨科疾病,它不仅会直接影响病患脊椎,还能合并出现脊神经疾病,更有甚者会伤及患者内脏健康[6]。临床上通常采用CT诊断脊柱损伤,但是本文结果显示,虽然CT检查能准确诊断骨折等病症,但是无法很好地诊断脊髓损伤及韧带损伤;而与CT扫描不同,磁共振成像技术既能全方位呈现脊柱损伤部位,还能准确诊断脊髓损伤、韧带损伤等病症。

实验过程中作者详细记录了CT检查及磁共振成像数据,并与手术过程中记录的病例数据相互比较,统计学处理结果显示,磁共振成像对诊断椎骨骨折、椎间盘突出、椎体脱位、脊髓损伤、韧带损伤的准确率分别为28.2%、24.8%、18.5%、6.8%、15.8%,而对照组的正确诊断率分别为21.9%、18.9%、15.6%、0、6.7%,同时实验组正确诊断率(94.1%)明显高于对照组(63.2%),由此可见磁共振成像技术诊断各种脊柱损伤的准确率高于CT扫描检测技术,同时磁共振成像技术在临床诊断脊柱损伤中效果相对更好。因此,磁共振成像技术在脊柱损伤的敏感度、准确性方面均优于CT扫描技术。

总之,磁共振成像技术可以准确是检出脊髓及脊柱损伤后的病理性改变,且该种检出方法是无可替代的。磁共振成像技术能够清晰地显示出脊髓受压范围、椎间盘与脊髓损伤程度以及后续的继发性病理改变,可以全面的显示出脊髓与韧带损伤、椎间盘损伤、椎骨骨折的关系,这为脊柱损伤患者的早期临床诊治和改善预后提供了非常重要的意义,是检查脊柱损伤的一种最佳方法。磁共振成像技术可以发现CT所无法发现的骨挫伤等疾病,且能准确的诊断出骨挫伤,这位脊柱损伤的临床诊治提供了可靠的依据[1,5]。但是对于某些附件骨折,则需要结合其他类型的影像学检查进行确诊[6]。因而,磁共振成像技术能够有效、准确、无创伤地对脊柱损伤患者做出脊髓挫伤、脊髓受压、外伤性椎间盘突出、韧带撕裂等诊断,为临床诊治提供了可靠依据,值得在今后的临床诊断工作中推广使用。

[1] 崔钟鸣.核磁共振诊断脊柱损伤的影像学表现探析[J].航空航天医学杂志,2012,23(5):553-554.

[2] 朱光荣,吕新胜,卢杰,等.116例急性脊柱及脊髓损伤MRI诊断及临床分析[J].农垦医学,2007,29(5):339-341.

[3] 唐啸,戴冀斌.脊柱损伤的MRI诊断及临床应用[J].数理医药学杂志,2008,21(1):40-42.

[4] 易进武,吴刚,王慧明,等.MRI全脊柱移床扫描在脊柱损伤的诊断及临床应用[J].兵团医学,2010,24(4):40-41.

[5] 仰涢霞.核磁共振诊断膝骨关节炎临床分析[J].亚太传统医药,2013,9(1):190-191.

[6] 李广明.多层螺旋CT与核磁共振成像联合诊断腕关节损伤的临床应用分析[J].河北医药,2013,35(1):90-91.

R681.5;R445

B

1671-8194(2015)10-0135-02

猜你喜欢
椎间盘磁共振脊髓
人工3D脊髓能帮助瘫痪者重新行走?
磁共振成像不同扫描序列诊断肛瘘诊断价值
脊柱脊髓损伤患者应用核磁共振成像与CT的诊断对照研究
椎间盘源性腰痛患者锻炼首选蛙泳
磁共振有核辐射吗
一种用于经皮脊髓电刺激的可调便携式刺激器设计
磁共振有核辐射吗
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对急性脑梗死的诊断作用探讨
球囊压迫法建立兔双节段脊髓损伤模型
人工颈椎间盘置换术治疗急性颈椎间盘突出症12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