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河偏压车站有限元模拟研究

2015-10-21 19:08吴珊张照猛柴艳飞
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 2015年17期
关键词:有限元

吴珊 张照猛 柴艳飞

【摘要】偏压问题是地铁车站面临的施工困难之一,针对因高差引起的偏压车站,本文通过有限元模拟,提出采用在车站外侧增设临时围护结构,通过连梁与车站自身围护结构形成门字形框架结构,来抵抗车站偏压和不平衡压力,通过现场实施,效果较为明显。

【关键词】偏压;门字形框架;水平位移;有限元

一、前言

地铁车站平行于河流或湖泊建设,由于岸坡的存在(高差或荷载),施工过程中存在偏压问题,临河引起的偏压荷载对基坑是十分不利的,不仅会引起最大水平位移的增加,同时基坑存在向临河侧整体倾覆的趋势,降低基坑安全稳定性,施工风险很高,本文以学院东路站为例,进行系统研究。

二、工程概况

学院东路站位于和平大道与学院东路交叉口西侧,和平路与三八河之间绿化带内。于三道中河处站厅层断开为后期河道恢复留出空间,车站总建筑面积1.34万㎡。车站两层岛式车站,车站总长262.2m,总宽19.7m,共设3个出入口,2组风亭。车站主体采用明挖法施工,3号口过街段采用暗挖法施工,路侧段采用明挖法施工。

学院东路站基坑宽度约20.0m,标准段开挖深度约15.0m,基坑支护结构采用10001200钻孔灌注桩,插入土体深度19.0m。設置3道内支撑,第一道为800x800mm钢筋混凝土支撑,位于墙顶,水平间距9.0m;其余均采用φ609mm,厚度t=16mm的钢支撑,分别位于距墙顶6.4m、11.4m的位置,水平间距3.0m。

三、有限元模型的建立

1、计算模型和计算参数

基坑临河水距离为5m,开挖深度为15m,土体用体单元模拟(学院东路站土体上部为杂填土、粉质粘土,下部为徐州老粘土,其特点为韧性高、强度大,粘性高,结构密实,含钙质结核和铁锰多),钢支撑、钢筋混凝土作为杆件单元,由于刚度较大(钢支撑中建下设立柱),撑用梁单元模拟,地下连续墙(宽度6m,厚度0.8m,刚度较大)用板单元模拟,通过析取单元模拟支护结构与土体之间的接触行为,初始水位设置为地下2m位置,且每一开挖工况时重置水位(根据基坑实际土方开挖情况,基坑内水位保持在基底以下1-2m,以保持开挖面干燥),使基坑内水位保持在开挖面以下。

2、计算工况

本文中对称荷载模型和偏压荷载模型的车站基坑工况是相一致的,对称荷载模型进行阐述。根据施工工序,计算模型的开挖与支护模拟共分为4个步骤进行。模型模拟计算之前,首先考虑土体在自重应力下的初始应力平衡,然后分步进行开挖和支护。

四、计算结果

1、偏压对车站水平位移的影响

由于车站南北两侧地面标高相差较大,约为3m,根据图3.3得知,不考虑偏压影响车站的最大变形为2.99cm,满足一级基坑最大变形要求,即最大水平位移小于3cm,变形是可控的,施工过程加强监控监测,但是考虑偏压影响车站的最大位移增大至3.15cm,位移增大5.3%,不满足一级基坑最大变形要求,即最大水平位移大于3cm,设计方案需要采取措施,确保基坑整体稳定性和最大水平位移满足一级基坑要求。

开挖深度较小的基坑,可以不考虑临河产生的偏压荷载作用。但开挖深度较大的基坑,临河产生的偏压荷载对基坑有严重影响,由图3.4得知,变形与开挖深度呈非线性比例增加,必须引起重视,并采取相对应的措施。

根据数值模计算结果,本文采取的施工措施为:

(1)将原基坑设计方案10001200的桩变为厚度为800mm的地连墙,接头采用刚度较大的工字钢,地连墙接缝后面增加3根品字形高压旋喷桩,直径为800mm,咬合300mm。距离地连墙外侧7m,增加一排钻孔灌注桩,灌注桩上部设计冠梁,灌注桩冠梁与地连墙冠梁设连系梁,一方面整体增加车站围护结构的刚度,另一方面减少河水渗入基坑的风险。

(2)、将原来的河道边坡进行回填,并进行注浆处理,较少偏压的对车站的不利影响。

(3)、将原设计的“1道混凝土支撑+2道钢支撑”变为“1道混凝土支撑+3道钢支撑”,增强基坑的整体稳定性。

结论

偏压基坑,尤其是靠近河流的深基坑工程,在设计和施工缝过程中要引起足够的重视,设计方案要考虑基坑的水平位移和整体稳定性,采用在基坑外侧增加一排桩,并且通过连梁和车站自身围护结构冠梁连接,形成门字形框架,可以大幅度的减小基坑的变形和提升基坑的整体稳定性,施工过程中要加强变形监测。

猜你喜欢
有限元
有限元基础与应用课程专业赋能改革与实践
基于有限元的Q345E钢补焊焊接残余应力的数值模拟
定方位射孔器燃爆过程有限元计算模型及模拟结果分析
将有限元分析引入材料力学组合变形的教学探索
大型压滤机主梁的弹性力学计算及有限元分析设计
大型压滤机主梁的弹性力学计算及有限元分析设计
显式Runge—Kutta局部间断Galerkin方法的稳定性分析
起重机吊臂振动模态的有限元分析
基于短纤维增强的复合气压砂轮基体性能研究
有限元编程方法 第5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