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声音在城市景观中的应用与设计原则

2015-10-21 18:37韩俨孟祥鑫
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 2015年22期
关键词:城市景观

韩俨 孟祥鑫

【摘要】在声学研究当中声景观是一个新兴的领域。为了创造出更加健康、环保的声环境,需从经济效益、环境影响、人与社会和谐发展等方面结合着去利用并控制声音。文章首先对相关声景观历史进行研究,参考总结声景观学的研究方法与研究成果,并在此基础上结合实地调查与主观评价方法。总结出声景观设计的基本原则,在维持声景观多样性地前提下,实现人类的发展与自然环境之间的协调。

【关键词】环境声学;声景观; 声景设计; 城市景观;自然声

1 引言

景观设计包括风景园林设计、城市环境设计,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逐渐提高。景观设计要求也随之更加全面的去整合景观中存在的各个要素,从而达到全方位和谐舒适的环境。

20 世纪60 年代末,加拿大作曲家、音乐教育家莫雷·沙弗尔(R. Murray Schafer)首次提出了“声景观”(soundscape)的概念1,它不同于传统的声学概念,而是着重于景观的概念,提出一种听觉景观的理念,促使人们对传统的“听觉”行为进行反省和再认识。它是相对于“视觉的景观”(Landscape)而言的“听

觉的景观 (Soundscape)2。

当下,随着经济技术与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声环境舒适度的要求也在不断提高。声环境也要更加合理化,从此声景观成为了一个新的研究领域。

通过调研和文献阅读了解到,声环境的构成要去,包括自然声、人声、人工声、以及历史文化声。如树林的鸟叫声、流水声、风声、树叶摇动声等自然声,公园内人工喷泉声、音乐声、街道上汽车等人工声,钟鼓楼“晨钟暮鼓”的历史文化声

2声景观分析

2.1 声景设计的意义

现在社会上景观规划师用美学的标准把景观只看作视觉范围内的美学,忽略声音景观这一重要景观元素。虽然人类所获得的信息总量的80%是通过视觉来获取的,但其余20%通过听觉、嗅觉2。为了让人们对景观拥有全身心的充分感受,在景观设计上要全方位多角度去设计,而不能仅拘泥于“视觉”这一单一的感观维度。

2.2声景研究层面

声景观的研究已经渗透到城市生活中的各个层面3。当下大部分声景观以研究公共生活空间为主。室内声景观的研究中,有针对教育空间声景观研究、住宅建筑声景观研究以及医疗卫生空间中声景观的研究4-5。但从总体而言,声景观研究还是以室外空间为主,如公共空间声景观研究、居住区声景观研究、滨水景观声景观设计以及生态绿地公园声景观研究6-7等。

通过研究提出声景观设计要从整体的景观环境去考虑,协调人工声音与自然声音之间的关系。

2.3声景关联性

声景观作为景观要素之一,并不是孤立存在的。一方面,声音会因环境的不同,而改变其传播、吸收、反射、透过等物理特性,从而使最终的听觉效果受到影响;另一方面,人们对于声景观的主观感受,会由于环境氛围的差异而大不相同。这就是声景观的关联性8。

声景观理念的引入,将声环境的研究带入了一个从未涉足的领域,即主观声。音领域,例如记忆中的声音、联想的声音11等。声音的风景不仅包含了客观存在的声音的实体,也包括听不见的心声,这是声环境社会性特征的一个重要表现,也是传统的历史人文声。

3声景观设计

3.1 声景设计理念

声景观设计是运用声音要素,对空间的声音环境进行全面的设计和规划,并加强声环境与总体景观的协调9。在传统的声学设计中,一般以人工声为主,而声景观的设计理念扩大了声音要素的范围,涵盖了自然声、城市声、生活声,也通过场景的设置,唤醒记忆声或联想声等内容,是声要素上一种思想的革新8。

3.2 声景设计手法

声景观的设计手法可分为以下几个方面:

1)在声景观的设计中,由于其包含多种聲音,我们可以根据对象类型和功能的不同,结合设计对象的特征、定位、功能和使用特性,选定所需要的元素协调各要素之间的关系。

2) 根据声景观所出现的问题不一样,我们应该运用哲学的设计思想去设计:好则留之,多则去之,少则加之。在原有的声景观中可以添加新的声要素使之更和谐;当声音状态不和谐时应该除去景观中与环境不协调、不必要、不被希望听到的声音;尽量去保持景观中大自然原有的声音10。

3)在公共空间设计中进行多样化的声景观设计,以此来与公共空间的功能分区相协调10。例如:根据不同水形态引起的声音给人的影响以及对噪声屏蔽作用,可以将水景设计与声景观相结合设计。或者可以通过添加音乐来丰富声景观,利用建筑物对声音进行反射来营造特殊的场所感等。除此之外,在园林设计中也可以利用树林、草丛和水系等生态种群自己本身存在的生物声环境-自然声环境。

要设计声景观,首先要了解该环境所有的声音。如大雁塔北广场景观设计由水池、喷泉、树阵、草坪等要素构成,其声音主要包括了自然界的声音,如鸟鸣、虫叫、风声、雨声;人工创造的声音,如音乐喷泉的音乐声、喷泉水柱落入水池的溅激声,水的流动声;活动的声音,如来来往往的车辆声、人们的谈论声、小孩的嬉戏声、商贩的叫卖声;历史文化声,如雁塔钟声、鼓声、荐福寺里僧人的诵经声等8。这些声音音频有高有底,声音有强有弱,有大有小,有连续的,有间断的,有舒适的,有嘈杂的。不同的人群喜爱不同的声音,同时也排斥一些声音。通过对最喜欢的声音的调查,发现一半以上的受访者选择自然声为最喜欢的声音,少部分的受访者选择文化、历史声为最喜欢的声音,选择人工声、人的活动声、其他声音为最喜欢的声音的受访者占全部调查者的少部分。

4.2通过分析得出声景设计的基本原则

通过上述案例进行初步研究,本文针对城市中的声景观设计提出以下原则:

1)在满足景观设计观赏与实际使用功能的基础上,充分发挥声景观的优势,达到功能与艺术的统一;

2)保持自然声的基础上尊重历史文化,合理利用文化历史声;

3)合理控制人工声,主要指交通噪声,进行有效的遮挡或吸声处理。

5 小结

通过以上文献与实际案例的研究发现声景观研究层面较为广泛,但是这些研究还存在研究方法和研究角度不统一的问题。本文主要以调研形式对声景观进行主观评价对声音景中的几个类型进行对比。发现自然声在声景观中最受欢迎,文化历史声其次,从而给声景观设计提出微薄力量。使声景在景观设计中更具有针对性,实用性。

在保护自然声景观、维持景观多样性地前提下,实现人类的发展与自然环境之间的协调。

参考文献:

[1] Schafer RM. The Tuning of the world [M]. Printed as oursonic environment and the soundscape. New York: Knopt:1994.

[2] Schafer RM. Five Village Soundscape[M]. A. R. CPublications, 1977.

[3]宋剑玮 .声景观综述[l]. 噪声与震动控制 .2010(10)

[4]吴颖娇.声景观评价方法和典型区域声景观研究[0].浙江:浙江大学,2004

[5]刘子强.居住区声环境研究田[j].天津大学,2003

[6]Wrightson.J.D,Mastin.J.f.SoundseapeJournalofArchitecturalandPlanningResearch[J].1985,2(3)

[7]秦佑国.声景学的范畴[A].绿色建筑与建筑物理文集[C].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4,(9)

[8] 杨萌.大雁塔北广场声景观调查及评价研究[0].长安大学.2009(5)

[9] 葛坚. 城市景观中的声景观解析与设计[J]. 浙江大学学报:工学版,2004(8).

[10] 康健,杨威.城市公共开放空间中的声景[l].世界建筑,2002(6)

猜你喜欢
城市景观
九江植物季相效果应用研究
园林绿化工程施工管理与养护技术探讨
装置艺术之于城市景观建设的重要性研究
中国古典园林中意境对现代城市景观的影响
城市户外广告与城市景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