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国妃
摘要:油气储运中主要包括对原油、半成品油、燃料燃气和生产过程中所涉及的化学助剂等。油气储运是石油工业运输中原料存储以及运输的必要发展过程,能够在一定意义上保证石化企业安全发展的辅助性运行系统。本文主要油气储运系统的原则、技能技术以及技术新思考,以供参考。
关键词:油气储运;系统节能技术;原则;措施
引言: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变革,石油化工业得到了迅猛的发展,同时,对油气储运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然而由于我国在油气储运技术领域方面与发达国家还存在着明显的差距,这就需要我们时刻关注国际油气储运新技术,从中探寻既节能经济又有安全保障的储运技术。
一、发展油气储运事业的必要性
油气储运,包括油和气两大能源的储存和运输,它是联接石油工业内部生产、运输和销售等各个环节的纽带。当今社会科技日新月异,石油化工业及新能源得到迅猛发展,同时也越来越凸显出油气储运的重要性。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在油气储运技术领域,譬如高级管材的开发应用、对管材断裂的控制、管道的缺陷监测以及高压输送等难题都急需解决。尤其是在降低储运过程中原油的损耗技术同国际水平相比还存在相当大的差距,这就需要我们时刻关注目前可用的国际油气储运技术以及储运技术的发展动向,从中探寻适合市场经济下油气储运发展规律的技术,以便能更加安全、快捷、经济地发展我国油气储运事业。
二、油气储运节能的原则
油气储运系统是石化企业整个节能减排的企业目标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主观的将油气储运分为三个部分:使用、回收、再利用。以下是油气储运的两个基本原则分析。
1、适合的加热方式
在对油气的储运过程中,热媒水是对油气加热的基础方式之一,其中最普遍的一种方式是在罐底蒸汽盘管进行加热,这种加热方式能够有效的减少关外的热量传递,其主要的工作原理是利用1MPa蒸汽进行热量的传递,整个过程的加热效率十分可观,同时消耗的能源也较少,满足节能目标的实现。
2、保证储量的最小化
在正常的生产状况下,我们采用减少油气储量的方式来进行油气储运的节能目标,油气储量的减少除了能够使储罐和管线在运输过程中消耗的能源减少之外,还能够缩减石化企业在油气储运过程中的资金投入部分。一旦油气储运过程中对油品本身的温度有一定的要求就必须要采用热媒水来进行加热,实现运输过程中的热传需求。因此,在实际生产活动中,尽最大可能保证油气储运量最小化是油气储运节能的最佳方式之一。
三、 提高油气储运系统的节能技术
要提高当前石油化工业油气储运系统节能技术,首先要分析油气储运系统能耗量大的原因,再结合当前油气储运系统的组成以及系统自身的能耗特点,探讨降低油气储运系统技能措施的技术关键。
1、在加热蒸汽方面降低能源损耗
占油气儲运损耗高达百分制八十的加热蒸汽损耗远远比电损耗和水损耗更加能引起人们的重视。而产生蒸汽损耗的原因主要有两大方面,一是油气储存温度在偏高的情况下,油气粘度相应降低。因此,油气输送公率相应减少,在此过程中,减少油气输送功率所节省的能耗少于提高油气存储温度而增加的热能,导致蒸汽损耗的总量相应增加;二是罐壁与油气接触部分的热量损失,增加了蒸汽能耗。
基于上述两大原因,我们为了降低油气储运过程的蒸汽能耗,一方面要严格控制油气的存储温度,保证其最低温度比凝固点高出10℃-15℃,保证随时需要传输的油气其输送功率与热消耗量两者之间的和最小,同时,还要满足高粘度润滑油成品的调和操作要求;另一方面要确定油罐的保温材料和保温层厚度,如当保温层的平均温度小于等于350℃时,要保证保温材料的导热系数小于等于0.12W/(m.℃)、抗压强度大于等于0.3MPa,同时还要注意保证保温结构的设计以及施工。此外,要降低油气储运的蒸汽能耗,储罐的日常清洁工作也必不可少。
2、输油泵机组变频调速节能技术
油气储运的输油泵的变频调速主要是利用离心泵的离心特性来进行流体输送流量的控制。我们在控制输送流量的过程中,可以采取改变输送泵出口闸门开度或者是通过设置离心泵转速两种不同的方式,前一种方式虽然调节的方式十分简便,但是很容易造成消耗能源的浪费,后面一种是控制输油泵电机变频的调速,既能够在油气输送过程中进行输油泵效率的自由的调控,还可以较好的实现油气储运的技术要求,达到节能的发展目标。
输油泵机组的变频调速节能技术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实现油储运的节能目标,在实际的操作过程中可以通过进行闸门节流的方式来减少输油泵出口的节流能耗,实现节能的功能效果,同时还能够进一步减少油气运输过程中输油泵机组本身的机械压力、噪音等无效能耗,提高输油泵的使用效率和使用寿命等。
3、油、水、气三种介质混输
直接用混输泵,在尚未将井门物流中的油、水、气三种介质进行分离状态下,从海底管道泵输送到油、水、气得处理终端,再由处理终端将三种介质进行综合处理。油气混输技术,取代了过去需用三相分离器、天然气压缩机、原油外输泵和两条独立的海底分输管道等复杂的油气储运技术,其实现过程只需一台混输泵和一条混输管道,大大增加了单井的油气采收率,为油气企业经济效益的提高起到重要的作用。
在实施过程中,要实现油水气混输达到降低油气损耗的效果,最常用的混输泵是SH型3、根据离心泵的特性,对输油泵的机组进行变频调速,达到油气储运节能的效果。在已知的调节输油泵流量的方法中,通过调节离心泵出口阀的开度这一方案虽然操作方便,然而却可能会带来巨大能源浪费,所以人们大多数选择通过变更输油泵频率的方法改变电机的转速,进而实现调节输油泵流量的效果。
四、油气储运系统节能技术的新思考
1、因地制宜,研究每个储备系统的建设方法,建立两级储备体系,即国家储备和民间储备。为保证我国油气储备规范和有序,需要研究一些列油气储备的采购、销售以及运营管理等方案,并制定相应的政策措施。
2、要实时监测管道泄漏的现象,加快采集油气管道沿线的地理信息,形成对油气管道快速抢修的能力,同时在油气管网的建设方面,还要优化并加强其经济安全的运行能力。
3、为了尽快让我国油气存储和管输达到世界的领先水平,我们需加快研究油气存储和运输的关键技术,如控制油气的存储温度、对输油泵进行变频调速调节流量、对油气水三种介质混输过程中混输泵技术,以及加强高强度高黏易凝原油管输等技术的研究。
五、结束语
如何进一步提高油气储运节能技术是我国大部分石化企业的发展的核心问题所在。我们在注重油气储运事业集约式经营的同时,还需加大对油气储运管理和技术创新方面的重视,在此,分析油气储运能耗的因由,采用相关的技能和措施来提高油气储运的节能技术,保证油气储运经济并节能,推动我国油气储运事大发展。
参考文献
[1] 姚安林,徐涛龙,李又绿,等.同内油气管道完整性管理应予重视的问题[J].油气储运,2010,29(10):721―725
[2] 梁晓川.油气储运系统节能技术探讨[J].现代商贸工业,2011年第2期:283-284
[3] 王世炜,焦光伟.国内油气储运现状及发展趋势浅析[J].Technology技术,2008-11:117-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