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立飞
【摘要】随着我国水泵站建设的不断发展,内湖水下铺管及取水头部安装越来越被重视,本文主要对内湖取水头部安装进行了深入研讨,以供同仁参考借鉴。
【关键词】内湖;取水头部;安装
引文:内湖取水头部安装很重要,很普遍,也很较复杂,受施工现场、环境等诸多因素的限制,为确保工程进度,便于施工管理,必须从取水头部基坑的开挖、取水头部预制位置选择、取水头部预制、取水头部浮运安装、取水头部吊装下沉计算等进行深入研究,谨慎施工才能减小施工的误差,保证施工质量。本方案涉及较大的危险源,因此需要进行专家论证后,方可实施。施工方案经审批以后,不得轻易随意更改。严格按施工程序办事,全面落实施工技术交底工作。
一、工程概况:
本取水工程地点位于合肥市蜀山区科学岛路东侧。主要施工内容为:取水头部安装、1754mDN1400钢管安装、水下管槽土方开挖、水下管槽石方回填、水下基坑土方开挖、水下基坑抛碎石、浇筑头部四周水下砼、格栅盖板安装等,其中取水头部、盖板在岸边预制,钢管在岸边拼装焊接防腐。采用吴淞高程系统,施工水域的正常蓄水位为28m,历史最低水位为21.5m,取水头顶部高程为24.5m,比历史最低水位高3米,头部进水管中心高程为18.00m,取水泵房进水管中心高程为23.00m。取水头部为预制钢筋砼结构,外形为长方形,壁厚0.3m,长7.7m、宽4m、高7.55m;1.65m×1.2m格栅及闸板各12个。进水管为两根DN1400的钢管,壁厚16mm,进水管单线总长877m,水下施工部分单线长为692.47*2m,源水管线轴线距离为2.4米。本工程为水上土建及水下安装,工期短、任务紧,水下管道安装距离长。
二、内湖取水头部安装研讨
2.1本工程施工流程
取水頭部开挖安装施工流程:取水头部基坑开挖→基坑整平碎石垫层→头部浮运→头部精确定位下沉安装→头部四周砼浇筑→取水头部抛石稳固→头部格栅闸板安装。
2.2采用的施工方法
(1)取水头部基坑的开挖:取水头部基坑的开挖方式同沟槽,采用挖机船开挖,中海达 V30 GNSS RTK系统测量设备控制定位,临时加工码头边设水上标尺控制开挖深度及基坑底部高程。
(2)取水头部预制位置选择:取水头部预制位置靠近岸边,位于原水管道轴线上,通过吊装浮运至设计位置,然后吊装下沉就位。通过地质勘察报告,该预制场地地下土质为粘土,综合考虑强度大、渗水率低等因素,决定开挖深度为4.8米,挖至绝对标高25.00米,边坡采用1:1放坡,由岸边向董铺水库方向开挖,采用两台挖机连续甩土方式,弃土回填于预制场地董铺水库边,作为围堰使用。取水头部尺寸为7.7 m×4m,分三节预制,两边各设置50mm外脚手架基础,50mm排水沟,基坑底部尺寸成型后为28.1m×7m,基坑四周设置200mm×200mm排水沟一道,对称角设置1000×1000×1000集水坑两个。1:1放坡设置开挖边线则为21×40m。
1、地基承载力计算
取水头部承载力计算:
(混凝土重量+钢筋、埋管)/底面积
(67×2.5+12.9)/(7.7×4)
=180.4/30.8
=5.857t/㎡=58.57kPa﹤70 kPa(①2层土)
故基槽下部浇筑C15砼垫层,然后采用直接铺油毡(两层)施工。为防止雨水浸泡,基坑四周设排水沟,排水沟尺寸为200×200mm,基坑南、北角对称各设一个1000×1000×1000mm的集水坑。采用污水泵两台将集水坑中水抽至水库。
(4)取水头部浮运安装:根据取水头部的自量,及其排水体积,采用四根DN1400×48m钢管进行取水头部的起吊、浮运安装。 取水头部浮运工作船采用6块14mm厚0.50m×0.5m钢板分别焊于DN1400×14钢管上,在6块钢板上分别采用一根0.7m长20a工字钢作为支脚,共计6根,然后在工字钢上焊接长度为3.4米20a工字钢作为吊架支腿,共计6根,支腿上部采用三根6.2米长45a工字钢作为横梁,中部采用4根20a工字钢连接为整体,在浮运工作船支架侧角各采用18#槽钢加腋加固,整体支架均采用二氧化碳气体保护焊接;根据设计规定,构件吊装时其砼强度必须达到设计强度的100%才能浮运安装,因此提前预制,采用提高混凝土等级方式,缩短混凝土养护期,做好吊装前的准备工作;待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强度100%时(试验试块制作4组备压,15天后每隔3天施压一组同条件试块,至试块强度达到100%为止)
(5)取水头部吊装下沉计算:
①吊勾选型:
吊装时采用四个吊勾进行吊装,则每个吊勾承受重力为(不考虑浮力):
G=72/4=18t
考虑浮力计算,根据水及混凝土的密度比,单节取水头部全部落水后重力减少1/3,即65*2/3=48吨。
G=48/4=12t
综合1、2考虑,为保证取水头部浮运中的安全,安全系数设置为1.3,故采用20t的吊勾。
②吊装架材料选型计算:立杆、水平杆均采用工字钢。
立杆高度的计算:为确保浮运过程中的稳定性,取水头部自重吃水深度为2.5m,则取水头部不加任何配重时,取水头部上露高度为2.5-1.15=1.35m,倒链的本身固有长度为1.2米,立杆立于20a槽钢之上,2根DN1400钢管全部负重为管子自身重量、吊架重量,当四根管子全部负重时,吃水深度为0.8米,则外露高度最少为1.42-0.8=0.62m,则立杆高度为H= (2.5-1.15)+1.2+0.2+0.62=3.37m。
故取立杆高度为3.4米。
水平杆长度计算:L=0.72+0.18+0.2+4+0.2+0.18+0.72=6.2m
故取水平杆长度为6.2m。
水平杆件按两端铰支进行计算,立杆按一端铰支,一端固定计算。
取水头部下沉倒链最小长度计算: 倒链最低长度为4.534+8.8=13.334米。因董铺水库风浪较大,作业环境较为恶劣,预留500mm长度备用,故选用倒链长度为14米。其通道基底标高与基坑标高相同,宽度为B=6.2+1.42×2+4=13.04米。
(6)吊装前应将取水头部四周及内部用红油漆画上刻度,刻度精确至5cm,然后在取水头部四周打入钢管锚桩,利用绳子将取水头部四角固定于锚桩之上。
再挖出吊装通道,其通道基底标高与基坑标高相同,宽度为B=6.2+1.42×2+4=13.04米。
三、控制措施
(1)严格制定工期计划,层层交底,层层落实,层层把关。当天的工作计划当天完成,否则,要在次日追赶回来。
(2)把工期计划进行细化,制订出周计划,半月计划,并将此与工序施工对应起来,通过实施,找出差距,随后在项目部例会中总结,在作业队进行推广。
(3)把工期的落实与经济奖罚挂钩,实行激励机制,调动施工人员的积极性。
(4)严格按施工程序办事,全面落实施工技术交底工作。
(5)贯彻以防为主,自检为主,防检结合的质量管理措施。
(6)测量平面控制网点和工程控制点定期进行复测,发现问题及时修正。
结束语:
与一般的工程施工相比,内湖取水头部安装相对特殊,在安装过程中,存在着相应的技术风险和管理风险,对于施工质量和施工安全有着不容忽视的影响。 因此在取水头部安装时,施工人员应该高度重视,严格把关,制定可靠的施工管理措施,实现对于风险的有效控制,切实保证水头部安装工程的质量。
参考文献:
【1】曹金山,付明伟.抽水泵站机电设备安装工程技术与管理风险分析[J].科技资讯,2012(17):167.
【2】杨洋,李志军,禹 凯瑞.试论泵站机电设备安装施工要点[J].河南科技,2014(2):102.
【3】陈永彰,王丽敏,郭占坪.大连引碧供水工程取水头部优化设计[J].东北水利水电,200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