韦炬烽
【摘要】当前,工程监理过程中的风险主要有来自业主的风险、施工单位的风险、监理单位本身的风险等风险因素,这些风险因素或多或少都会影响工程监理单位的利益,有的风险因素甚至会造成严重的损失。因此,要有效避免风险事件发生或最大限度地减少监理的风险损失。工程项目实施过程中容易发生风险事件环节,通过采取主动行动,以预防为主,防控结合的对策,来减少风险带来的损失。
【关键词】建筑工程监理;风险管理;控制
引言:建设工程监理制度是我国建筑市场管理体制改革的一个重要方面, 在项目实施阶段已经普遍推行。工程监理单位及监理人员在履行监理职责的同时, 监理自身也面临着众多的风险。近年来发生的一些重大工程事故中, 相关监理直接责任人及监理单位遭到严厉的行政甚至刑事处罚, 更增加了人们对监理所面临风险的关注。因此有必要对监理自身所面临的风险及如何对风险进行有效管理进行系统的研究。
1.建筑工程项目风险管理的重要性
建筑工程项目风险是所有影响工程项目目标实现的不确定因素的集合。工程项目风险管理就是对工程项目活动中涉及到的风险进行识别、评估并制定相应的政策,以最少的成本,最大限度地避免或减少风险事件所造成的实际效益与预期效益的偏离,安全地实现工程项目的总目标。建筑工程项目在建设过程中不可预见的因素较多,是一个高风险的过程,工程建设各参与方不可避免地面临着各种风险,如不加以防范,很可能会影响工程建设的顺利进行,甚至酿成严重后果。在建筑工程项目设计阶段,容易产生技术风险及费用风险等,可以通过合理进行总平面设计、工艺设计、建筑设计等手段降低风险。 在工程项目实施过程中存在着许多不确定性因素,都有可能给企业带来风险。因此,企业应该进行风险管理,风险管理可以提高抵御和处理风险的能力。
2.工程监理中风险的特征
2.1风险的客观性。风险的客观性表明风险的发生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存在体。任何与工程相关的活动都是置身于特定的环境中,受到环境的影响,但环境变化是难以控制的,任何不利于建筑工程的因素发生都会导致风险的发生。因此,工程在环境的作用下存在着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风险。
2.2风险的不确定性。风险的不确定性表现为风险来源的不确定性和风险发生概率的不确定性。从风险来源看,既有来自建筑工程企业和监理工程企业内部的风险,同时也有来自建筑行业、房地产行业的风险和外部环境的风险。企业内部的风险可能表现为企业疏于管理,或者对潜在风险认识不透,导致风险出现。从行业看,由于工程监理质量标准的修订,或经济环境的变化等外在的压力等都会导致风险的发生。监理环境的改变也使得工程监理面临着新的挑战,从而产生风险。这些即将发生的风险不仅来源不确定,而且发生概率的大小也是难以预测和确定的。
2.3风险的可控性。尽管风险是客观存在的,但是风险是可以控制和化解的,这意味着建筑工程中的风险是可以采用一些办法加以解决的。这些解决的办法要么是我们提前布局,寻求解决的对策;要么是在风险发生后,我们及时寻求有针对性的措施控制和化解风险。
3.监理风险管理
3.1风险管理内容
风险管理是由风险规划、识别、估计、评价、应对、监控等环节组成的。项目风险管理的目标是控制和处理项目风险,防止和减少损失,减轻和消除风险的不利影响,以最低成本取得对项目安全保障的满意结果,保障项目的顺利进行。项目风险管理的目标通常分为两部分:一是损失发生前的目标,二是损失发生后的目标两者构成了风险管理的系统目标。因而风险管理的基本程序如图1所示。
3.2监理风险管理措施
风险管理措施有风险回避、风险的减轻与分散、风险自留与利用、风险应急计划、风险转移、风险监控等措施,根据不同的风险采取不同的风险措施。本文针对项目实施过程中,包括监理合同在内的建设合同对监理单位产生的风险,
3.2.1合同的应用
在工程建设项目中,维系发包单位、承包方、监理方及其他项目相关方正常关系的纽带是合同。在一个建设项目项目中,相关的合同可能有几十份,甚至上百上千份,形成一个复杂的合同网络,工程建设过程就是一系列经济合同的签订和履行过程,如何发挥合同的约束和调节作用,应用合同规避风险、规范相关各方的建设行为,这涉及合同管理的问题。合同管理是贯穿工程项目建设全过程的核心和灵魂,加强建设合同管理不仅有利于规范项目各方的市场行为,维护合同各方的合法权益和相关职责,而且可以有效地规避项目的风险。
所以在监理工作过程中为防范合同风险,监理过程中必须严格履行合同。合同管理不善是对监理责任风险影响最大的风险因素,严格合同管理,是防范监理行为风险的基础。监理工程师必须树立牢固的合同意识,对于工作中涉及到的所有合同,都必须做到心中有数,对自身的责任和义务要有清醒的认识,既要不折不扣地履行自身的责任和义务,又要注意在自身的职责范围内开展工作,随时随地以合同为处理问题的依据,在业主委托的范围内,正确地行使监理委托合同中赋予自身的权力,合理地运用自身掌握的专业技能,谨慎、勤勉地为业主提供服务。同时在监理过程中,坚持一切按法规、规范办事,坚持以施工合同为依据严格把关,这是保证项目如约完成,防止责任风险的关键。
3.2.2监理人力资源风险管理措施
通过以上分析我们知道监理主要风险来自人为的因素,主要表现在:监理单位不按照工程项目的特点和监理合同的要求配备监理人员,监理人员的能力和水平不适应监理工作的要求,监理人员缺乏必要的职业道德。为避免承担监理责任,应从如下几个方面加强管理:首先根据监理项目的任务范围、内容、期限、规模、技术复杂程度及工程环境等因素,并考虑监理合同中的要求配備监理人员,配置的人员必须有合理的专业、职称结构和合适的人员数量;其次,工程监理人员是实践性很强的职业,要求从事这一行业的人员不仅精通业务,而且要有较宽的知识面,在实际工作中善于协作,责任心强;第三,监理人员在运用其专业知识和技能时,必须十分谨慎、小心,表达自身意见必须明确,处理问题必须客观、公正。同时,必须廉洁自律、洁身自爱,勇于承担对社会、对职业的责任;第四、监理人员要树立法律意识,合理运用法律法规维护自己的合法权利。在监理工作中只有依法监理、注重事实,才能体现客观、公正、科学,同时才能规避风险。
4.工程监理风险管理与控制措施
4.1建立风险预警机制。建立风险预警机制的主要目标是识别风险源,风险的大小和风险对工程的危害。风险预警机制的建立可以根据风险的来源加以建立,包括发包方、承包方和监理风险预警。发包方的风险预警可以设定为契约风险预警、工程干预预警、工程资金预警;承包方风险预警包括承包资格预警、承包工作行为预警和承包道德预警;监理方预警包括监理行为预警、管理能力预警和监理队伍预警。针对每一预警,设定相应的机制予以防范。
4.2建立一套完善的风险评估流程。风险评估流程是在风险识别的基础上作出的管理风险的重要手段。一套完善的风险评估流程包括风险评估主体、风险评估规则和风险评估办法。风险评估主体的参与人员应该包括专业人士和非专业人士共同构成,邀请各类专家、学者参与风险的评估。风险评估规则是根据建筑工程监理工作的状况加以制定,风险评估办法主要采用定量和定性的两种。
4.3制定完善的风险管理和控制措施。建筑工程监理中完善的风险管理和控制措施应该包括建筑工程系统性风险管理和控制措施,以及非系统的风险管理和控制措施。系统性风险管理重点是对整个建筑工程都产生影响的风险,这种风险管理应该是采取规避的办法以减少风险发生之后的损失。非系统性的风险管理可以根据相应风险发生的来源,制定一系列风险管理和控制措施。
5.结语
由于建筑工程在建设过程中存在着越来越多的不确定性因素,风险管理正成为工程项目管理日益重要的一个组成部分。建筑工程由于其投资规模大、建设周期长、生产的复杂性等特点,在实施过程中存在着施工不确定的因素,受到天气、地质条件、市场材料等的影响大,因此比一般产品生产具有更大风险,通过有效的风险管理可以减小或者避免损失,因此进行风险管理就显得尤为重要。
参考文献
[1]张福生.建设工程监理风险分析及其对策[J].建设监理,2006,(04).
[2]胡杰.工程建设中监理风险的管理措施研究[J].经营管理者,2008,(11).
[3]李威.风险管理在建设工程监理中的应用[J].甘肃科技,2008,(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