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旭吴
【摘要】本文在具体分析电力建设工程管理工存在问题的基础上,对电力工程建设的精细化管理进行合理探究,从而为电力施工中的精细化管理工作提供参考。
【关键词】电力工程;精细化管理;表单化
1 电力建设工程管理中存在问题
1.1 粗放式的项目管理
电力工程具有规模庞大、投资额度大的特点。在建设中,因为建设管理人员缺少精细管理观念,导致一定程度上的材料损失、资本混乱等问题。管理工作中,存在主观经验严重、建设计划不严密等特点, 从而造成电力工程项目建设的粗放式缺陷。具体表现为,工期制定无法切实考虑施工规律,主观上对工期进行压缩,并且,随着施工深入,工期的细化无法满足总工期具体需要,从而只能单方面加快速度或者追加投资,从而造成预算超支和质量缺陷。
1.2 建设目标失控
电力工程建设质量与费用直接相关,通常情况下,费用与质量成正比,但是在建设中,质量缺陷仍然存在。很多工程在建设初期因为各方面原因造成质量缺陷问题从而导致在具体维护后方能继续进行。这种状况加大费用的投入,同时在成电力工程设计损失。质量缺陷主要原因为设计缺陷导致质量隐患、施工进程和监控等环节的质量确实等。投资工作于质量、工程进度、建设效率等密切相关,通常很多原因能导致投资增加,例如工期的拖延、项目更改、工程协调度低、材料质量等。成本超支状况下,很难进行成本压缩,需要运用特殊的措施进行处理,但是如果措施选择不当,则会出现质量下降等问题。同时,工程进度方面出现延误则会导致施工进程缓慢,资源不足、工程量增加等问题均会导致工程进度出现失控,严重影响电力工程建设的正常进行。
1.3 制度执行欠缺严谨
电力建设工程规范化的不断提高,大部分电力工程建设企业均实现制度化建设管理,通过既定的章程规范工作人员的工作与行为。但是在实际建设工作中,存在较为严重的制度执行能力不到位,规定章程无法落实到实际工作中,造成一定程度的电力工程建设制度缺失现象。
1.4 合同管理不严
合同在电力工程建设中具有重要的约束性,合同各项条款能够让工程承包商切实按章工程设计标准、工期方案进行工程建设工作。但是一定程度上,电力工程建设中存在条款不适用或者一部分使用的状况,导致工程进展中工期延后、费用增长等情况,从而给企业带来损失。
1.5 信息沟通不畅
建设施工中,如果信息不能保证合理畅通,则无法再正确的实践阶段进行正确内容的传达工作。这种情况的主要原因为信息化水平位达到标准以及信息化系统的功能不够完善等原因。信息通道无法保证畅通,会致使信息共同不到位,同时,信息化模式无法切实融入管理观念中,导致制度流程化无法实现,致使企业信息传达出现阻碍,妨碍工程建设工作的正常进行。
2 电力工程建设项目精细化管理
2.1 质量层面精细化管理
质量管理中的表单化旨在强化电力建设工程的施工质量,使工程建设管理在实现精细化管理的基础上,不断提升施工建设质量,实现电力基建工程规范可靠、资料齐全的目标。整个流程的实现进程中, 均需要实现具有流程化特点的表单化管理。
2.1.1 工程施工过程中的质量管理
电力工程建设部门要本着公开公平的原则进行招标工作,保证工程的整体性招标。同时,建设部门需要合理設立施工方案计划, 保证工程承包建设队伍得到合理施工价格和施工周期。此外,建设部门和参与建设的公司企业需要签订具有明确质量要求与目标的施工合同。
勘察设计工作需要严格依照国家章程规定的标准进行,并切实满足工程需要。勘察进程中,严格遵循合同中的规定进行勘察工作,并将勘察结果、报告逐一上报,经审核通过方能应用于建设工作。工程项目的监管部门需要对施工质量进行严格控制,每一道工序在监管人员的审核通过后方能继续下一道工序建设。施工单位需要具备工程建设合格资质,施调试工作必须依照设计图和技术标准进行施工。对于施工材料和设备,应该与供应商签订合同,明确质量责任,保证工程项目使用的材料和设备达到质量标准,保证项目安全、高效进行建设。
2.1.2 工程质量验收管理
工程验收工作中,需要依照相关技术标准以及设计图纸进行验收,尽可能消除工程质量的缺陷和问题,保证工程完备竣工、顺利移交。验收结果需要形成验收表单,从而质量管理档案内进行存放。电子验收档案需要及时上传到信息系统,从而方便管理部门对工程质量进行掌控。
监理部门主要负责对隐蔽工程进行勘察、验收等工作,设计部门则主要针对设计要求进行要求。工程需要在初检完成后,由建设、监理、设计等部门进行综合预检。预检之后,经过检查组的核查后,向启委会报告验收结果。
2.1.3 表单化基础上的质量WHS 控制
WHS 质量控制方式集中体现电力建设的规范、制度、表单等特征。WHS 控制点包括见证点即W、待检点即H、旁站点即S。见证点在关键点的施工进程中,各部门责任方需要在工期内进行检验控制点的工作。待检点针对施工过程中具有特殊规定的控制点,各项目部门需要确定时间到达工地对具体控制点做监督检验。旁站点需要针对工程假设的关键工序的建设质量进行全程不间断控制。
质量WHS 控制点的设置能够为建设单位的质量验收评定工作提供统一的规范标准,保证工程处于全程控制状态。从而有力地促进基建工程建设的质量水平,同时,WHS还可以运用表单化管理模式,保证精细化管理的实现。
2.2 进度精细化管理
进度精细化管理能够切实提升工程项目的进度管理水平,从而能够增强工程施工的计划管理,保证对工程进度进行全程监控,使电力工程建设能够顺利完成。表单化管理模式下的进度管理是从工程可行性标准研究到竣工投产整个过程的进度管理。
2.2.1 指导工期管理
工程基建部门需要组织各建设部门对工程建设方案进行研究,从而指导建设方案和工期的制定。指导工期在控制建设工期、编制具体项目进展计划等方面具有重要的依据作用。因为特殊原因需要加快施工进度的项目,基建工程应该在制定进度计划是做特别标注。建设单位要及时向负责部门反映影响施工进度的各种要素,对工程的工期进行及时统计,从而为指导工期的制定提供数据依据。
2.2.2 进度计划管理
建设部门在制定投资计划中,需要依据指导工期的相关信息,制定工程进度的初始计划,在全方位考虑工程进展、施工规模、安全措施等基础上,合理进行各阶段进度的计划整合上报工作。
2.2.3 计划调整管理
重点项目需要严格依据进度计划实行,保证投产目标的按期实现。如果遇到不可抗例因素需要进行计划调整的情况,需要在投产时间前的3个月,或者关键点考核时间的前一个月进行申请,向基建部门提出请求。业主项目部门需要依据实际调整计划实时调整施工进度, 将调整后的工期进行严格的控制,保证能够按时投产。建设部门需要依据调整加护对项目的承包合同做具体变更。
2.2.4 进度管理
开工阶段,需要办理开工的具体申请。工程项目达到开工条件后,经监理人员审查通过后方可开工。电网项目工程的开工标注为主体工程的基础开挖,电源工程具体开工条件需要调频公司进行确定。
施工进度中,业主项目部门需要依据项目进度计划表,依据实际情况填报工程进度状况、关键点完成的时间等数据信息,并定期向建设部门上报进度状况。基建工程的管理部门需要保证建设进度的信息达到准确及时的具体标准, 各项信息需要能够反映工程进度实际状况, 为工程进度影响因素的分析工作提供有利的信息保证。
3 结语
随着工程项目精细化管理的不断研究与发展,相信在不久的将来,在电力建设方面会出现更多新的研究成果,将理论运用到实际中,逐步完善与升级,使电力工程項目的精细化管理工作更加规范、合理。
参考文献
[1] 周水桥.以管理精细化追求效益最大化[J].中国电力企业管理,2005,(3).
[2] 张平.浅谈中国企业的精细化营销[J].能源技术与管理,2006,(5).
[3] 史升振.电力建设工程的精细化管理[J].中国电力教育,2009,1(3):254-256.
[4] 吕英慧.电力企业精细化管理探讨[J].云南电业,2006,1(11):45-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