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质量监督管理之我见

2015-10-21 19:08张晋平
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 2015年17期
关键词:质量监督存在问题建筑工程

张晋平

【摘要】建筑工程质量不仅关系工程的适用性和建设项目的投资效果,而且关系到人民群众的生命和财产安全。国家历来对建筑工程质量十分重视,建国以后就提出“百年大计、质量第一”的建设方针。改革开放以来,进一步反复强调,为保证建筑事业的健康发展,必须强化对工程质量的监督和管理。目前我国建筑工程质量监督工作中仍然存在许多问题,鉴于此,采取相应的、有针对性的措施来加以完善是十分必要的。

【關键词】建筑工程;质量监督;存在问题;措施

一、建筑工程质量监督的内容及重要性

1.1建筑工程质量监督的工作内容

对建设、监理、设计、施工和材料供应单位的资质进行复核;对建设单位的质量管理体系、监理单位的质量控制体系、施工单位的质量保证体系及设计单位的现场服务体系的建立健全与运用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对工程项目的单位工程、分部工程、分项工程的划分及建筑物外观质量评定标准的制定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对参建单位的技术规程、规范和质量标准,特别是强制性条文的执行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对建设单位的质量管理工作、监理单位的质量控制旁站监理工作、设计单位的到场及时服务工作、施工单位的质量行为及材料供应单位的质量行为进行监督检查。

1.2建筑工程质量监督的重要性

由自身性质决定,建筑行业是一个对国际民生具有重要影响的行业。建筑质量的高低、质量监督工作的到位与否,对经济社会的影响不言而喻。首先,从宏观角度来说,建筑工程的质量直接关系到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近年来一些有质量问题的建筑严重危害了部分人民的生命安全,造成了很大的社会影响。因此,从这一层面来讲,建筑工程质量监督工作的严格执行,是为了更好地保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及国家安危,也因此,进行建筑工程质量监督工作是很有必要的。其次,从每个从事建筑施工的企业自身来说,要想在市场经济的环境中立足,并不断发展壮大,只能是以质量取胜。偷工减料、质量低劣的企业只会被市场无情淘汰。所以,从微观层面来讲,质量监督是帮助督促单个施工企业所必须依赖的竞争优势,为了提高自身的竞争力和信誉也需要进行工程质量监督。总之,无论从宏观的国家层面还是从微观的个体角度,建筑工程质量监督都是很有必要的,而且具有重要意义!

二、建筑工程质量监督存在的问题

2.1建设工程质量监督管理体系不够完善。

现阶段,政府监管体系和社会监控体系这两大体系已成为我国建设工程质量监督的有利保障。但是,尽管工程质量监督机构在工程质量监管工作中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却未能和社会监督力量有机的结合起来。

2.2工程质量检测行业机制不够健全。

目前,我国工程质量检测机构仍有相当数量设立在政府建设行政主管部门下或其与有行政隶属关系,客观上极易产生行政腐败,不利于工程质量责任的落实。

2.3监理单位存在违规行为。

目前,监理单位常见的违规行为有:越级监理,允许其他单位或个人以单位名义承担监理业务,将监理业务转手给其他工程监理单位;与建设单位签订虚假合同,卖图章,只收费,不监理;制度不健全、责任不落实,推销建筑材料、介绍施工队伍,谋取非法利益;监理人员执业资格不规范,人员素质不高;监理资料不齐全、混乱,关键过程、重要部位、隐蔽工程未及时到位检查,签章不齐全;不严格按规范、标准及有关规定对基础、主体工程进行评定、对竣工工程质量进行初验和评估。

2.4工程质量监督人员整体素质不高。

改革开放以后,我国质量监管体制进行了一系列变革,培养了一大批专业人才,积累了一定的经验。但目前来看,监督人员的整体素质与经济社会的发展水平还是不够契合,复合型高级监督人才较为缺乏,而且此类职业的政府薪酬相对企业来说较低,缺乏对人才的吸引力。没有高素质专业技术人才为依托,政府的质量监督管理工作的运作效果就会大打折扣。

2.5材料、施工工艺的监督管理问题。

一个工程的质量好坏其基础就是它的材料。这材料包括原材料、半成品、成品、构件等,这是施工的物质条件。有好的物质条件,还要配上好的施工方案才是科学的施工措施,才会有好的施工质量。在建筑施工的全过程中采用的技术方案,组织措施,检测手段等的控制这就是施工工艺。在这些方面注意好了,这工程质量就有了保障。

三、加强建筑工程质量监督的措施

3.1完善建筑质量监督法律、法规。

只有建立健全有关法律法规体系,提高质量监督执法工作的可操作性,才能确保有关监督和管理机构真正地、严肃地开展监督和管理工作,使建设工程质量监督工作进一步全面、深入地开展,真正实现依法治理。因此,当前的主要任务之一便是修订和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为建筑工程质量的切实保障提供有力的法律依据,从而为整个建筑工程未来的顺利发展奠定坚实的法律基础。

3.2转变角色,依法对建设工程质量实施强制性监督。

转变角色就是要实现政府对建设工程质量监督管理的工作方式的转变:由授权执法向委托执法转变;由实体质量的环环把关向随机抽查转变;由“看、问”式现场检查向采用科学仪器,提供准确可靠的数据的权威性监督转变;由直接审验工程质量等级向竣工验收备案制度转变;由以施工现场对承包商的监督为主向全面、全过程监督转变。改变政府建设工程质量监管的行政职能,促进建设工程质量监督管理的专业化和社会化,以经济和法律相结合为主要手段对建设工程质量所有参建单位实施执法监督。

3.3加大监督执法力度,确保建筑工程质量。

各级建设行政主管部门都应给予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确保监督工作的全面开展。工程质量监督和管理机构要加大对工程建设的全过程质量的监管,尤其要加大对工程质量的违法、违规行为的执法力度,监督过程中一旦发现违法违规行为,要依法严肃处理,切实做到执法必严,违法必究,使工程参建单位牢固树立质量意识,这样才能使建筑工程的质量进一步得到保障,使建筑工程顺利进行。

3.4加大教育培训力度,提高质量监督管理人员的技能和素质。

监督管理人员必须有扎实的专业技术知识,丰富的工程实践经验,熟练掌握监督的方法和手段,熟悉建设工程有关的法律、法规和强制性标准,了解建设工程经济知识,具有发现质量问题、鉴别质量问题和解决处理质量问题的能力。建设工程质量监督管理要实现可持续发展,就必须有针对性地加强相关专业基础教育和在职人员的业务培训工作,把提高从业人员的素质和能力放在首位,同时,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和政策,把知识丰富、水平高、能力强的专业人才吸引到监督管理工作岗位上来,调动专业人员的积极性,增强他们的责任感。

3.5严格重视材料监管。

施工的材料在施工中务必需要检查,材料的优劣决定质量的好坏。由于建筑行业里混乱,伪劣的建筑材料不断的流入市场,如果施工单位或者监管部门不严格把关,这些劣质建材就会被利用,这样,一方面是促进了劣质建材市场的发展,另一方面又是建筑质量受到威胁。所以,我们要和施工单位一起,对产品质量进行严格的检测。如果发现不合格的产品,一定要销毁,保证合格产品被使用。还要做出相关规定,规定监管部门检测出某施工单位用劣质建材,要对其有惩罚措施,给施工单位造成压力,这样来促进质量的提高。监管部门要充分发挥好自己的作用,严格控制建筑质量。

结语:综上所述,提高我国工程质量监督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全社会的综合治理和参建各方的共同努力,需要加大改革力度,建立规范长效的运行机制,建立完善的法律、法规体系和完整的管理体制,真正形成企业保证、社会监督、政府监督、社会评价的管理体制,做好建设工程质量防护,推动建筑工程质量再上新水平。

猜你喜欢
质量监督存在问题建筑工程
建筑工程中土建预结算方面常见问题的分析
基于BIM技术的建筑工程高支模监测应用与研究
弱电智能化系统在建筑工程中的应用分析
试论建筑工程预算在工程造价控制中的作用
水泥混凝土灌注桩质量监督检验及缺陷防治
总包模式下核电厂调试质量监督研究
我国信用评级业存在的问题及应对策略
瞬变电磁在矿井水文地质工作中的应用
初中数学高效课堂的创建策略
浅谈高校生物学专业遗传学课程的教学现状与改进策略